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腸道水療機。
背景技術:
腸道水療俗稱“洗腸”,“大腸水療”,是對結腸灌注液體,以達到通便排氣的治療方法,是一種能徹底清洗腸道,排出體內毒素,改善便秘,糾正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失調,預防腸癌,并有美容,美膚,減肥,調節內分泌失調等作用的新型保健方法,被譽為21世紀最熱門的物理性內調保健自然療法。
目前,腸道水療技術簡單落后,存在以下問題:
1)通過高壓水柱從肛門部位直接將水注入腸道內,灌注深度不夠,不能達到深部洗腸的目的;
2)高壓水柱產生的沖擊力過大,會對肛門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痔瘡和肛門部位做過手術的患者會感覺到明顯不適,傷口破裂等嚴重后果;
3)不能看到腸道清洗位置;
4)觀察排出物不方便;
5)沒有水療床,不能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
6)設計不夠私密和人性化;
7)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腸道水療機,本設備通過一次性水療管插入腸道內灌注清洗,避免交叉感染,干凈衛生;出水量可以實時調節,滿足不同患者需求;專用的水療床,給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體位;水療床具有自動清潔功能,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超聲探頭的引用可以清晰的看到腸道清洗位置,確保能達到更好療效。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包括主機,水療床,所述主機通過控制導線連接于水療床一端;
所述主機設置控制裝置、排出物監視屏、超聲檢測屏、觸控操作屏、超聲波探頭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設置于主機內部,所述排出物監視屏、超聲檢測屏設置于主機與水療床的連接端的上表面,所述觸控操作屏設置于主機側壁上端,所述超聲波探頭裝置設置于觸控操作屏一側,所述排出物監視屏、超聲檢測屏、觸控操作屏、超聲波探頭裝置分別于所述控制裝置電連;
所述水療床設置有靠背、水療盆座,所述靠背設置于所述水療床端部,與所述主機排出物監視屏、超聲檢測屏相對,所述水療盆座設置于所述水療床中部,所述水療盆座的后壁上設置水療出水管、防水攝像頭,所述水療出水管上套接一次性水療管,所述水療盆座的側壁設置自動清洗噴頭,所述水療出水管、自動清洗噴頭分別設置電動閥門,所述水療出水管電動閥門、自動清洗噴頭電動閥門、防水攝像頭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接;所述水療盆座的底部還設置排泄口;
優選的,所述水療床還設置有水療調節開關,與所述水療出水管電動閥門電連;
優選的,所述水療床還設置有自動清洗開關,與所述自動清洗噴頭電動閥門電連;
優選的,所述水療床的還對稱設置有把手、腳蹬。
利用腸道水療機實現的水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水療者躺在水療床上,頭背部位于水療床靠背上,臀部位于水療床的水療盆座,醫護人員或水療者將一次性水療管插入肛門5-6cm,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水療出水管電動閥門打開,啟動灌注清洗,并調節至適合流量,液體導入腸道;
當被水療者感覺到便意的時候,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水療出水管電動閥門閉合,停止進水,將腸道內的水排除體外,循環多次;
水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將超聲探頭裝置在水療者腹部檢測,超聲探頭裝置將液體灌注位置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超聲檢測屏,防水攝像頭將排出物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排出物監視屏;當水療者感覺不適時,水療者自行觸按水療調節開關,調節出水量或緊急停止沖洗,需要清潔水療者排出物時,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或水療者觸按自動清洗開關,自動清洗噴頭電動閥門打開,自動清洗噴頭進行自動清洗;
水療結束后,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關閉灌注清洗,將一次性水療管從水療者體內取出,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或水療者觸按自動清洗開關,自動清洗噴頭進行自動清洗,水療者排出物被沖洗后,從水療盆座的底部排泄口排出。
優選的,導入腸道的液體為凈化過的純水且加入速溶胃腸超聲助顯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一次性水療管插入腸道內灌注清洗,避免了交叉感染,干凈衛生,且實現深度洗腸;
(2)避免了由于沖擊力過大造成的體感不適;
(3)配套水療床,且水療床上有靠背,為水療者提供舒適的水療體位;
(4)超聲波裝置將數據實時同步傳輸超聲檢測屏,可直觀的清晰的觀察到腸道清洗位置,確保能達到更好水療效果;
(5)觸控操作屏操作方便快捷;
(6)排出物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主機的排出物監視屏,方便醫護人員或水療者隨時觀察受療者排出物狀態;
(7)水療結束后,自動清洗裝置實現了自動清潔,大大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8)水療床還設置有水療調節開關,水療者感覺不適時,可自行調節出水量或緊急停止沖洗;
(9)水療床還設置有自動清洗開關,水療者可自行控制自動清洗裝置,更加私密和人性化。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控制連接框圖
圖1中,1-主機,2-水療床,3-控制導線,12-排出物監視屏,13-超聲檢測屏,14-觸控操作屏,15-超聲波探頭裝置,21-靠背,22-水療盆座,23-水療調節開關,24-自動清洗開關,25-把手、26-腳蹬,221-水療出水管,222-防水攝像頭,223-一次性水療管,224-自動清洗噴頭;
圖2中,11-控制裝置,12-排出物監視屏,13-超聲檢測屏,14-觸控操作屏,15-超聲波探頭裝置,23-水療調節開關,24-自動清洗開關,221-水療出水管,222-防水攝像頭,224-自動清洗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腸道水療機,包括主機1,水療床2,所述主機通過控制導線3連接于水療床一端;
所述主機1設置控制裝置11、排出物監視屏12、超聲檢測屏13、觸控操作屏14、超聲波探頭裝置15,所述控制裝置11設置于主機1內部,所述排出物監視屏12、超聲檢測屏13設置于主機1與水療床2的連接端的上表面,所述觸控操作屏14設置于主機1側壁上端,所述超聲波探頭裝置15設置于觸控操作屏14一側,所述排出物監視屏12、超聲檢測屏13、觸控操作屏14、超聲波探頭裝置15分別于所述控制裝置11電連;
所述水療床2設置有靠背21、水療盆座22,所述靠背21設置于所述水療床2端部,與所述主機排出物監視屏12、超聲檢測屏13相對,所述水療盆座22設置于所述水療床2中部,所述水療盆座22的后壁上設置水療出水管221、防水攝像頭222;所述水療出水管221上套接一次性水療管223,所述水療盆座22的側壁設置自動清洗噴頭224,實現了自動清潔,大大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所述水療出水管221、自動清洗噴頭224分別設置電動閥門,所述水療出水管221電動閥門、自動清洗噴頭224電動閥門、防水攝像頭222與所述控制裝置11電接;所述水療盆座22的底部還設置排泄口;
在本實施例中,水療床2還設置有水療調節開關23,與所述水療出水管221電動閥門電連,當水療者感覺不適時,可自行調節出水量或緊急停止沖洗;水療床2還設置有自動清洗開關24,與所述自動清洗噴頭224電動閥門電連,水療者可自行控制自動清洗裝置,更加私密和人性化,所述水療床的還對稱設置有把手25、腳蹬26,幫助水療者施力,并使水療者水療過程中更加舒適。
應用上述腸道水療機的水療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水療者躺在水療床2上,頭背部位于水療床靠背21上,臀部位于水療床的水療盆座22,醫護人員或水療者將一次性水療管223插入肛門5-6cm,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14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23,水療出水管221電動閥門打開,啟動灌注清洗,并調節至適合流量,液體導入腸道,導入腸道的液體為凈化過的純水且加入速溶胃腸超聲助顯劑;
當被水療者感覺到便意的時候,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14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23,水療出水管221電動閥門閉合,停止進水,將腸道內的水排除體外,循環多次;
水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將超聲探頭裝置15在水療者腹部檢測,超聲探頭裝置15將液體灌注位置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超聲檢測屏13,防水攝像頭222將排出物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排出物監視屏12;當水療者感覺不適時,水療者自行觸按水療調節開關23,調節出水量或緊急停止沖洗,需要清潔水療者排出物時,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14或水療者觸按自動清洗開關24,自動清洗噴頭224電動閥門打開,自動清洗噴頭224進行自動清洗;
水療結束后,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14或水療者觸按水療調節開關23,關閉灌注清洗,將一次性水療管223從水療者體內取出,醫護人員觸按觸控操作屏14或水療者觸按自動清洗開關24,自動清洗噴頭224進行自動清洗,水療者排出物被沖洗后,從水療盆座22的底部排泄口排出。
本發明通過一次性水療管插入腸道內灌注清洗,避免了交叉感染,干凈衛生,且實現深度洗腸;避免了由于沖擊力過大造成的體感不適;配套水療床,且水療床上有靠背,為水療者提供舒適的水療體位;超聲波裝置將數據實時同步傳輸超聲檢測屏,可直觀清晰的觀察到腸道清洗位置,確保能達到更好水療效果;觸控操作屏操作方便快捷;排出物影像實時同步傳輸到排出物監視屏,方便醫護人員或水療者隨時觀察受療者排出物狀態;水療結束后,自動清洗裝置實現了自動清潔,大大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水療床還設置有水療調節開關,水療者感覺不適時,可自行調節出水量或緊急停止沖洗;水療床還設置有自動清洗開關,水療者可自行控制自動清洗裝置,更加私密和人性化。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