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視網膜芯片。
背景技術:
1、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組復雜的視網膜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視網膜中光感受器逐漸死亡,rp患者到晚期視網膜光感受器幾乎完全凋亡,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阻止光感受器的丟失,且光感受器細胞缺乏再生機制,最終,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會永久性失明。
2、視網膜芯片是一類仿生的人工視網膜,其可以接受外界視覺信號,通過光電轉換產生對應模式的電流,替代凋亡的光感受器產生光刺激的效果,激活下游的視網膜神經細胞,使盲人產生視覺感受。
3、當芯片植入視網膜下后,感光層面直接接觸視網膜神經細胞層,從而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其基底主要為感光層提供支撐,不具備電傳導功能。然而現有的視網膜芯片的辨識度較低,所以如何提供一種高辨識度的視網膜芯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視網膜芯片,具有較高的辨識度。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視網膜芯片,包括:
3、透明基底;
4、位于所述透明基底一側表面的感光層;所述感光層分割形成有多個感光像素單元,多個所述感光單元呈陣列分布形成感光像素陣列。
5、可選的,所述感光像素單元呈六邊形。
6、可選的,多個所述感光像素單元呈蜂窩狀分布形成所述感光像素陣列。
7、可選的,所述感光像素單元邊長的取值為50μm。
8、可選的,所述感光層為金納米顆粒修飾的二氧化鈦納米線陣列層。
9、可選的,所述透明基底為玻璃基底。
10、可選的,所述感光像素陣列長度的取值范圍為2.5mm至4mm,包括端點值;所述感光像素陣列寬度的取值范圍為2mm至3.5mm,包括端點值。
11、可選的,所述視網膜芯片呈長方形,所述視網膜芯片邊緣的預設一角部設置有標志結構。
12、可選的,所述標志結構為設置在所述角部的凹陷和/或凸起。
13、可選的,所述標志結構為設置在一所述角部的切角。
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視網膜芯片,包括:透明基底;位于透明基底一側表面的感光層;感光層分割形成有多個感光像素單元,多個感光單元呈陣列分布形成感光像素陣列。
15、通過對感光層進行切割,從而在結構上分割出感光像素陣列,其中的每個感光像素單元相當于像素點。通過對感光層進行像素化切割,形成一個個類似于像素的功能性單元,使得該功能單元能夠有效識別光信號并產生對應的刺激電流至神經節細胞,該結構利于更加高效產生光信號并轉為電信號,增加圖像辨識度。
1.一種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像素單元呈六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感光像素單元呈蜂窩狀分布形成所述感光像素陣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像素單元邊長的取值為5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為玻璃基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像素陣列長度的取值范圍為2.5mm至4mm,包括端點值;所述感光像素陣列寬度的取值范圍為2mm至3.5mm,包括端點值。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視網膜芯片呈長方形,所述視網膜芯片邊緣的預設一角部設置有標志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志結構為設置在所述角部的凹陷和/或凸起。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視網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志結構為設置在一所述角部的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