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光療儀,具體為一種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
背景技術:
1、光療是利用人工光源或自然光源防治疾病和促進機體康復的方法如:紫外光療儀、紅外光療儀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波長特性,針對患者不同的皮膚病,通過進行照射治療例如銀屑病、白癜風、慢性濕疹等均可以通過光療儀進行治療;
2、現有的光療儀往往是單面設置燈源,使用時需要使用者躺在床上進行照射,但是皮膚病往往散布在患者多處皮膚表面,單面光源在照射后需要患者翻身調整位置,再對其他患病部位進行照射,效率較為低下;
3、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包括控制車,所述控制車的前端設有照射頭,所述照射頭的數量為若干組,且為環形分布,可對患者皮膚的四周同時照射;
3、縱向控制組件,所述縱向控制組件位于照射頭和控制車之間,并控制照射頭縱向的照射位置;
4、橫向控制組件,所述橫向控制組件位于若干組照射頭之間,調節若干組照射頭之間的距離以及照射角度。
5、其中,所述縱向控制組件包括基桿,所述基桿固定連接在控制車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基桿前端外表面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基桿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滑塊表面開設有螺紋槽,所述螺紋桿貫穿螺紋槽,且與其螺紋連接,所述滑塊遠離滑槽的一端與照射頭固定連接。
6、其中,所述橫向控制組件包括調節桿一,所述調節桿一通過轉軸與這照射頭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調節桿一內部開設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內部滑動連接有調節桿二,所述調節桿二遠離調節桿一的一端與另一組照射頭通過轉軸轉動連接。
7、其中,所述調節桿一上端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所述滑移槽內部與調節桿一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透氣孔上端設有單通閥。
8、其中,所述單通閥下端固定連接有電磁鐵,所述電磁鐵與調節桿一磁力吸附,所述透氣孔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卡環,所述卡環為半圓設計,所述卡環下端外表面開設有縱移槽,所述電磁鐵位于縱移槽內部。
9、其中,所述電磁鐵為圓環形結構設計,所述電磁鐵的直徑大于透氣孔直徑。
10、本實用新型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1、通過設置縱向控制組件可以對照射頭的高度進行調節,與四組照射頭配合,對站在照射頭中間的患者進行光療,在面對大面積皮膚病患者時提高了照射效率,通過橫向控制組件,可以快速對多組照射頭的位置進行調整。
1.一種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包括控制車(1),所述控制車(1)的前端設有照射頭(1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頭(10)的數量為若干組,且為環形分布,可對患者皮膚的四周同時照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控制組件(2)包括基桿(20),所述基桿(20)固定連接在控制車(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基桿(20)前端外表面開設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24),所述基桿(20)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電機(21),所述電機(2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23),所述滑塊(24)表面開設有螺紋槽(25),所述螺紋桿(23)貫穿螺紋槽(25),且與其螺紋連接,所述滑塊(24)遠離滑槽(22)的一端與照射頭(10)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控制組件(3)包括調節桿一(30),所述調節桿一(30)通過轉軸與這照射頭(10)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調節桿一(30)內部開設有滑移槽(31),所述滑移槽(31)內部滑動連接有調節桿二(33),所述調節桿二(33)遠離調節桿一(30)的一端與另一組照射頭(10)通過轉軸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一(30)上端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34),所述滑移槽(31)內部與調節桿一(30)之間固定連接有彈簧(32),所述透氣孔(34)上端設有單通閥(3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通閥(37)下端固定連接有電磁鐵(38),所述電磁鐵(38)與調節桿一(30)磁力吸附,所述透氣孔(34)上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卡環(35),所述卡環(35)為半圓設計,所述卡環(35)下端外表面開設有縱移槽(36),所述電磁鐵(38)位于縱移槽(36)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調節的皮膚光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鐵(38)為圓環形結構設計,所述電磁鐵(38)的直徑大于透氣孔(34)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