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醫用便盆,特別涉及一種醫用便盆。
背景技術:
1、現有的醫用便盆產品設計,僅改善了患者在使用醫用便盆時(即坐在醫用便盆上)的身體感受。具體的,醫用便盆的結構形式包括有氣墊一體式的,也有特殊定制。其中,氣墊一體式的便盆存放方便,占用空間小,在使用時要臨時充氣,但是,如果醫用便盆的底部出現漏洞,可能會發生排污物泄漏而污染床單,需要及時更換醫用便盆,導致增加成本;而且,醫用便盆的底部容易藏污納垢,清洗也不方便,在醫院難以普及;而特殊定制的醫用便盆由于定制,價格高昂,同樣難以在臨床普及。更重要的是,患者在使用上述醫用便盆時,容易出現排泄物濺出的情況,污染患者的皮膚和衣物。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醫用便盆,能避免出現排泄物容易濺出、容易污染床單的問題,易于清理,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醫用便盆,其包括:
3、便盆主體,其具有開口朝上的容納凹槽;
4、收集袋,其設于所述容納凹槽內,所述收集袋往外翻折且與所述便盆主體的外周面接觸,以使所述收集袋呈打開狀態并形成用于收集排泄物的收集凹槽,所述收集凹槽的開口朝上敞開;
5、坐墊,其呈環形結構,所述坐墊的下表面設有嵌入凹槽,所述坐墊鋪設于所述便盆主體,且所述嵌入凹槽與所述便盆主體的上部嵌合連接,以使所述坐墊壓著所述收集袋,所述坐墊的上部設有柔性層;
6、吸水包,其設于所述收集凹槽內以吸收排泄物的水分。
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醫用便盆,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將收集袋以打開狀態設置在便盆主體的容納凹槽內,讓收集袋能收集排泄物并一起丟棄,無需清潔便盆主體,令便盆主體能夠反復使用,降低成本,而且,即使便盆主體的底部出現漏洞,也能防止便盆主體所收集的排泄物發生泄漏而污染床單;將環形結構的坐墊放置在便盆主體上,讓坐墊的嵌入凹槽與便盆主體的上部適合卡接,增強坐墊與便盆主體的連接效果,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坐墊容易發生相對便盆主體滑動,導致患者受傷和排泄物污染床單的情況出現;坐墊的上部設置有柔性層,能夠提高使用舒適性;在收集袋的收集凹槽內設置有吸水包,能夠吸收排泄物所含有的水分,減少排泄物的水分濺射,從而減少排泄物污染患者的皮膚。
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吸水包包括第一表層和填充層,所述第一表層包裹著所述填充層,所述第一表層為無紡布層,所述填充層為吸水性樹脂層。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坐墊包括支撐層和第二表層,所述第二表層包裹著所述支撐層,所述第二表層為無紡布層。
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撐層為海綿層。
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坐墊的上表面設有多個防滑凸部。
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收集袋為非透明袋子。
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收集袋的袋口處設有抽繩。
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收集袋為黑色袋子。
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便盆主體為氣墊便盆,所述便盆主體設有充氣口。
1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嵌入凹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17、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1.一種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包包括第一表層和填充層,所述第一表層包裹著所述填充層,所述第一表層為無紡布層,所述填充層為吸水性樹脂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包括支撐層和第二表層,所述第二表層包裹著所述支撐層,所述第二表層為無紡布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層為海綿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的上表面設有多個防滑凸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為非透明袋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的袋口處設有抽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為黑色袋子。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盆主體為氣墊便盆,所述便盆主體設有充氣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醫用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凹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