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過床轉運裝置

文檔序號:41746901發布日期:2025-04-25 17:33閱讀:8來源:國知局
一種過床轉運裝置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過床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1、轉運床是一種用于病人進行床與床之間的轉運,以及將病人從手術臺轉運到病房和從救護車轉運的專用醫用床。轉運車的運用,解決了病人進行手術后從手術臺到病房的困難,減少了傳統的手抬轉移病人時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困難。各大醫院都在使用,是醫院的必備醫用設備。為避免加重病人痛苦,轉運床的床板上通常設置轉運床床墊,以提高病人的臥躺的舒適性。

2、在醫院中很多時候都需要用到轉運床,比如當前醫院的患者在做核磁共振前,都要用轉運床將患者推至核磁共振室,然后再移動到核磁共振床上做核磁共振。由于核磁共振機器在運行的時候磁吸力就很大了,而且金屬會對外加磁場產生干擾,患者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前,必須把身體上的金屬物全部拿掉,普通的金屬轉運床也不能進入核磁檢查室需要在門外就對患者提前進行轉運。另外,需要做檢查的患者因疾病行動不便、處于意識不清狀態、肥胖等自身病情因素,需要多名人員如醫護人員、家屬進行輔助抬舉搬運,而且湊夠多名搬運人員耽誤患者檢查,整個過程操作不便,醫護人員和家屬勞動強度較高。此外針對骨折或者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等許多患者,人工搬運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甚至還容易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最終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

3、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便成為本技術所要研究解決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過床轉運裝置。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過床轉運裝置,包括:

4、支撐單元,其包括具有厚度的底板和頂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頂板通過若干第一支柱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頂板之間安裝有第一升降部件和若干輔助支撐桿;

5、移動單元,其包括安裝在所述頂板上的若干第二支柱,各所述第一支柱和各所述第二支柱均為內部中空支柱,各所述第二支柱的內部分別與各所述第一支柱的內部連通,各所述第二支柱的頂部共同連接一固定床,所述固定床和所述頂板之間安裝有第二升降部件;所述固定床上安裝有過床部件;

6、防護單元,其包括安裝在所述過床部件上的欄桿部件和踏板部件。

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柱、傳動桿、傳動組件和拉伸組件,所述升降柱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柱內部滑動連接,另一端貫穿所述頂板后與所述第二支柱內部滑動連接,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床底部,所述升降柱與所述固定床底部連接;

8、各所述第一支柱分別設置在所述底板的四角處,沿所述底板長度方向的同側上的兩所述第一支柱之間通過所述傳動桿連接,且各所述傳動桿位于各所述第一支柱下端;各所述傳動桿貫穿同側的各所述輔助支撐桿;

9、兩所述傳動桿通過所述傳動組件連接,所述傳動組件驅動兩所述傳動桿同步轉動;所述升降柱、所述頂板和所述傳動桿三者通過所述拉伸組件連接,所述拉伸組件帶動所述升降柱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內部做往復運動。

10、進一步的,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分別套設在兩所述傳動桿端部的皮帶輪,且位于沿所述底板寬度方向同側上的兩所述皮帶輪之間通過連接皮帶傳動連接;位于沿所述底板寬度方向同側上的其中一所述傳動桿上連接自鎖絞盤。

11、進一步的,所述拉伸組件包括安裝在各所述升降柱下端的第一滑輪,各所述第一滑輪上方的所述頂板底部均安裝有固定鉤,各所述固定鉤一側的所述頂板底部均安裝有第二滑輪;

12、各所述傳動桿上均纏繞有第一拉繩和第二拉繩,同一所述傳動桿的兩端上均設有所述第一拉繩和所述第二拉繩,各所述第一拉繩一端分別與各所述固定鉤連接,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滑輪和所述第二滑輪后纏繞在所述傳動桿上;所述第二拉繩的兩端分別纏繞在兩所述傳動桿上,所述第二拉繩帶動兩所述傳動桿同步傳動。

13、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部件包括伸縮氣囊、氣筒、單向進氣管、單向出氣管和活塞桿,所述伸縮氣囊安裝在所述固定床和所述頂板之間;所述氣筒安裝在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之間;所述氣筒內設有活塞頭,所述活塞桿一端與所述活塞頭連接,另一端貫穿所述頂板伸入所述伸縮氣囊中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床底部,所述活塞桿與所述固定床連接;所述氣筒頂部兩側分別連通所述單向進氣管和所述單向出氣管,所述單向進氣管和所述單向出氣管的另一端均與所述伸縮氣囊連通。

14、進一步的,所述過床部件包括導軌、移動床、導條、移動組件和床墊,所述固定床頂部沿其寬度方向上呈順序設有若干所述導軌,所述移動床安裝在所述固定床上,所述移動床底部沿其寬度方向上呈順序設有若干與所述導軌相匹配的所述導條,所述移動床通過所述導軌和所述導條相配合與所述固定床滑動連接;

15、所述移動組件安裝在所述移動床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所述床墊安裝在所述移動床頂部。

16、進一步的,所述移動組件包括插接安裝在所述頂板沿其長度方向兩端的導板,各所述導板上均開設有軌道,所述軌道內滑動連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上連接有連接板;

17、所述移動床沿其寬度方向的兩側處均開設有槽口,所述連接板一端伸入所述槽口中,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槽口之間設有鎖扣按件,所述鎖扣按件連接所述連接板和所述移動床。

18、進一步的,所述軌道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直線段、與所述直線段連接且按一定角度傾斜向上設置的坡道段、以及與所述坡道段連接的拐角段,所述直線段、所述坡道段和所述拐角段的連接處均采用圓弧過渡。

19、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為l型連接板,所述l型連接板的長板端連接所述鎖扣按件,短板端連接所述滑柱。

20、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的長板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鎖扣按件包括嵌設在所述凹槽內的安裝板,所述凹槽內設有與所述安裝板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沿其移動方向的一端與所述凹槽的內壁之間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所述滑塊上開設有閉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與其滑動連接的導柱,所述導柱上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板的長板頂部靠近所述第一彈簧一端轉動連接;

21、所述凹槽遠離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上連接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與所述凹槽齊平,所述凹槽的頂部和所述容納槽的頂部連接有防護板,所述容納槽連接所述連接板;所述容納槽內設有與其滑動連接的卡爪,所述卡爪連接有導桿,所述導桿另一端貫穿所述凹槽的槽壁后與所述滑塊連接;所述移動床底部連接有用于與所述卡爪相匹配的插塊,當按壓所述卡爪使其進入所述容納槽內時,所述卡爪呈閉合狀包裹所述插塊;所述卡爪彈出所述容納槽時,所述卡爪與所述插塊分離。

22、進一步的,所述欄桿部件成對安裝在所述頂板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側,所述欄桿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頂板側部的轉軸,所述轉軸一端上套接有轉動環、另一端套接有轉動筒,所述轉軸上安裝所述轉動環處設有限位柱,所述轉動環上開設有與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卡口;所述轉動筒遠離所述轉軸一端連接有內柱,所述內柱與所述轉軸同向設置,所述內柱的另一端上通過伸縮柱連接外筒,所述伸縮柱上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外筒遠離所述內柱一端通過安裝塊與所述頂板側部連接;

23、所述轉動環和所述轉動筒上均安裝有連接欄桿管的插桿,兩所述欄桿管遠離所述轉軸一端通過欄桿扶手連接。

24、進一步的,所述踏板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床沿其長度方向一側的伸縮架,所述伸縮架上部連接所述固定床,所述伸縮架底部連接所述底板,所述伸縮架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二踏板位于所述第一踏板下方,所述第一踏板上成對鉸接有支撐腿,兩所述支撐腿均延伸至所述第二踏板處與所述第二踏板鉸接;兩所述支撐腿遠離所述第一踏板端處安裝有腿部伸縮組件。

25、進一步的,所述腿部伸縮組件包括套設在兩所述支撐腿外側的支撐套,在兩所述支撐套內的所述支撐腿上連接均有直齒條,所述直齒條嚙合連接有齒輪,所述直齒條位于所述支撐套內,所述齒輪套接在套桿上,所述套桿內部滑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兩端貫穿所述支撐套延伸至所述支撐套外部,位于所述支撐套外部的所述轉桿一端上連接有轉動塊,另一端上連接有第一鎖定組件;位于兩所述支撐套上的兩轉動塊通過第二鎖定組件連接。

26、進一步的,所述轉桿外壁上沿周向呈順序設有若干第一限位條,所述套桿內壁上沿周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限位條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套桿通過所述第一限位條和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套設在所述轉桿上。

2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鎖定組件包括套設在所述轉桿上的套管,所述套桿外壁上沿周向呈順序設有若干第二限位條,所述套管內壁上沿周向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限位條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套管通過所述第二限位條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套設在所述套桿上;所述套管外壁上沿周向安裝有若干卡柱,所述支撐套上開設有與所述卡柱配合使用的環形槽,所述套管遠離所述套桿一端上連接有插柱,所述套管通過所述插柱連接所述輔助支撐桿。

28、進一步的,所述卡柱為l型卡柱,所述卡柱與所述環形槽的連接端上設有防滑套。

29、進一步的,所述輔助支撐桿上開設有與所述插柱配合使用的插孔。

3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鎖定組件包括分別套設在兩所述轉桿上的推拉板,兩所述轉桿通過皮帶扣轉動連接。

31、進一步的,所述轉桿與所述推拉板的連接處為光桿。

32、進一步的,所述推拉板上安裝有與所述皮帶扣配合使用的按扣。

33、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四角處均安裝有萬向輪。

34、進一步的,各所述傳動桿所述第一拉繩和所述第二拉繩之間設有分割圈,沿所述底板長度方向同側的兩所述第一支柱的相對側開設有移動槽。

3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36、1、通過設置過床部件,能夠平穩地轉移患者,減少在搬運過程中因意外滑落、碰撞等情況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傷害。例如對于骨折或者術后身體虛弱的患者,這種穩定的轉運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損傷。相較于人工搬運可能會產生的搖晃、顛簸,本技術能夠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轉移體驗。特別是對于一些身上帶有各種醫療管線的患者,裝置能夠避免管線纏繞、拉扯給患者帶來的不適。

37、2、通過設置第一升降部件和第二升降部件,使得醫護人員在使用過床轉運裝置時,不需要像傳統人工搬運那樣耗費大量體力。尤其是在面對體重較重的患者時,本技術能輕松完成轉運任務,降低醫護人員因過度用力導致受傷的風險。同時其操作相對簡便,能夠快速地完成患者在病床、推車等之間的轉移,節省了時間和人力,讓醫護人員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中。

38、3、通過設置欄桿部件和踏板部件,可隨裝置升降進行伸縮和收納,便于病人后期自行上下病床。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西宁市| 利津县| 家居| 修水县| 香港 | 曲松县| 洪湖市| 镇雄县| 鄂尔多斯市| 都昌县| 马鞍山市| 太湖县| 东山县| 分宜县| 廊坊市| 永登县| 万宁市| 高邮市| 博客| 贵阳市| 鹤山市| 霍邱县| 五台县| 新绛县| 宜兰市| 天祝| 鲁甸县| 邵武市| 贵德县| 石阡县| 曲阜市| 乐东| 南江县| 时尚| 施秉县| 贵溪市| 探索| 建阳市| 高陵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