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艾灸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艾灸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艾灸溫度采集工具和管理平臺;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外部艾灸孔邊緣,用于采集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內部艾灸孔邊緣,用于將采集的溫度數據發送給所述管理平臺;所述管理平臺,用于利用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發送的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依據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的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以及預設的人體接觸要求,確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將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去除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得到有效灸治時間。本發明能夠得到準確的有效灸治時間,從而提升施灸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艾灸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艾灸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艾灸在傳統醫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一種自然療法。它通過對人體穴位施灸,產生溫熱刺激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就是用艾葉(或艾絨)做成艾柱或艾條,點燃后在穴位或患處熏灸。艾灸一般是由專業艾灸人員(稱為“術者”)根據受術者體制的寒熱虛實,選擇不同的穴位,準確定位并根據不同體制確定艾灸時間和火力大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003]國內外臨床應用的灸法種類繁多,現代家庭常用的中醫養生艾灸方法有艾條灸中的懸起灸和溫灸器灸。
[0004]懸起灸又有三種方法:
[0005]1、溫和灸,就是術者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施灸部位,點燃段距離皮膚3?5厘米進行熏灸,每次10?15分鐘。施灸過程中受術者局部有溫熱感但無灼痛,灸至皮膚稍起紅暈為止。
[0006]2、回旋灸,就是術者將點燃的艾條端懸于施灸部位,距離受術者皮膚3?5厘米,平行、均勻往復或者反復旋轉進行灸治,平行往復或者旋轉灸治20?30分鐘,使皮膚有溫熱感。
[0007]3、雀啄灸,就是術者將點燃的艾條端對準施灸部位,一上一下擺動,像麻雀啄食一樣,忽近忽遠地施灸5?20分鐘,施灸時應避免燙傷皮膚。
[0008]懸起灸由于需要術者手持艾條長時間施灸,不僅有燙傷、煙灰掉落的危險,也有術者勞累、效率低的缺點。溫灸器灸則解決了該問題。溫灸器灸是利用專門器具施灸的方法,此法可以長時間連續給術者以舒適的溫度刺激。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0009]1、溫灸筒灸:溫灸筒是特制的筒狀金屬灸具,底部有尖有平,有許多散熱孔,筒內套有小筒,內裝艾葉。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葉裝入溫灸筒的小筒點燃后,將溫灸筒蓋扣好,即可置于施灸部位來回灸治,至局部發熱出現紅暈為止。
[0010]2、溫灸盒灸:溫灸盒是一種特制的盒形木質或竹制灸具。下面不裝底,上面制作一個可以取下的蓋子,在盒內距底邊3?4厘米出安裝紗網一塊。施灸時,把溫灸盒放在施灸部位,把點燃的艾條放在紗網上,對準穴位,蓋上盒蓋施灸15?30分鐘,溫度可用盒蓋進行調
-K-
T O
[0011]灸治時間是按照術者的經驗固定設置的,但往往在施灸過程中因為受術者姿勢造成在某些時候人體并沒有與艾灸器充分接觸的問題,或者因為艾灸燃燒位置等問題,使得固定設置的灸治時間并不準確并不能達到有效的施灸效果。
【
【發明內容】
】
[0012]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艾灸控制系統,以便于得到準確的有效灸治時間,從而提升施灸效果。
[0013]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1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艾灸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艾灸溫度采集工具和管理平臺;
[0015]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外部艾灸孔邊緣,用于采集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
[0016]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內部艾灸孔邊緣,用于將采集的溫度數據發送給所述管理平臺;
[0017]所述管理平臺,用于利用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發送的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依據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的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以及預設的人體接觸要求,確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將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去除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得到有效灸治時間。
[0018]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該系統還包括:提示終端;
[0019]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將所述有效灸治時間發送給提示終端進行顯示;或者,在有效灸治時間達到預設的灸治時間時,觸發所述提示終端進行告警。
[0020]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該系統還包括:艾條位置控制器;
[0021]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所述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時,依據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情況,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
[0022]所述艾灸位置控制器,用于依據所述管理平臺的移動控制信號,相應移動艾條位置。
[0023]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
[0024]所述管理平臺將所述多個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求平均后,得到所述灸治溫度。
[0025]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管理平臺,具體用于:
[0026]當所述灸治溫度低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小值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將艾條向朝著艾灸孔的方向移動;
[0027]當所述灸治溫度高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大值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將艾條向遠離艾灸孔的方向移動。
[0028]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所述灸治溫度在所述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內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停止移動信號;
[0029]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還用于接收到所述停止移動信號后,停止移動艾條。
[0030]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該系統還包括:
[0031]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所述管理平臺;
[0032]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所述管理平臺;
[0033]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或者水平最近位置,或者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垂直最遠位置或垂直最近位置時,發出告警信號。
[0034]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包括:
[0035]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艾灸器內部,分別設置于艾灸孔兩端且距離艾灸孔的距離相等;
[0036]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分別獲取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數據;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一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二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近位置。
[0037]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包括:槽型光耦和光耦計數片;
[0038]所述槽型光耦在所述艾灸器中固定設置;
[0039]所述光耦計數片在所述槽型光耦中且隨著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在垂直方向移動;
[0040]所述管理平臺依據所述槽型光耦被光耦計數片遮擋的程度,確定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0041]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艾灸位置控制器包括:艾條支架、提升主軸、行走主軸和步進電機;
[0042]所述艾條支架,用于安放艾條;
[0043]所述步進電機,用于依據所述移動控制信號,對應帶動提升主軸或行走主軸;
[0044]所述提升主軸,用于在所述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所述艾灸器內部垂直方向移動所述艾條支架;
[0045]所述行走主軸,用于在所述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所述艾灸器內部水平方向移動所述艾條支架。
[0046]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能夠通過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人體與艾灸孔的接觸狀況,利用人體與艾灸孔實際接觸的時間并結合灸治溫度符合預設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確定出有效灸治時間,從而保證艾灸的灸治時間的準確性,保證艾灸的療效。
【【附圖說明】】
[004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艾灸控制系統的組成示意圖;
[0048]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艾灸盒的結構示意圖;
[0049]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的俯視圖;
[0050]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的側視圖;
[0051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艾灸盒的底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2]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0053]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在本發明實施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0054]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六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系。
[0055]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于確定”或“響應于檢測”。類似地,取決于語境,短語“如果確定”或“如果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釋成為“當確定時”或“響應于確定”或“當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時”或“響應于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多個”是指兩個以上(包含兩個)。
[005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艾灸控制系統的組成示意圖,如圖1中所示,該系統可以包括:人體觸覺采集工具50、艾灸溫度采集工具10和管理平臺00,還可以進一步包括艾條位置控制器20、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30以及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40。各組成單元的主要功能如下:
[0057]艾灸溫度采集工具10可以設置于艾灸器內部艾灸孔邊緣,主要功能為:將采集的溫度數據發送給管理平臺00。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艾灸器可以是艾灸桶,也可以是艾灸盒,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艾灸器。
[0058]艾灸位置控制器20的主要功能包括:
[0059]I)依據管理平臺00的移動控制信號,相應移動艾條位置。
[0060]2)接收到管理平臺00的停止移動信號后,停止移動艾條。
[0061]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30的主要功能為:采集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管理平臺00。
[0062]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40的主要功能為:采集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管理平臺00。
[0063]人體觸覺采集工具50可以設置于艾灸器外部艾灸孔邊緣,人體觸覺采集工具50的主要功能為:采集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
[0064]管理平臺00可以是處理器,也可以是包含處理器的用戶終端設備,例如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該管理平臺00可以包含有用來實現特定功能模塊的應用軟件。
[0065]管理平臺00的主要功能包括:
[0066]I)利用艾灸溫度采集工具10發送的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
[0067]2)當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時,依據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情況,向艾條位置控制器20發送移動控制信號。
[0068]3)當灸治溫度低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小值時,管理平臺00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艾條位置控制器20將艾條向朝著艾灸孔的方向移動。
[0069]4)當灸治溫度高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大值時,管理平臺00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艾條位置控制器20將艾條向遠離艾灸孔的方向移動。
[0070]5)當灸治溫度在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內時,向艾條位置控制器20發送停止移動信號。
[0071]6)當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或者水平最近位置,或者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垂直最遠位置或垂直最近位置時,發出告警信號。
[0072]7)依據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以及預設的人體接觸要求,確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依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確定有效灸治時間。
[0073]8)顯示有效灸治時間,或者,在有效灸治時間等于預設灸治時間時,發出告警信號。
[0074]9)數據管理功能。包括:預先獲取并存儲上述的灸治溫度范圍、水平最遠位置、水平最近位置、垂直最遠位置、垂直最近位置、人體接觸要求。具體地,可以設定灸治的火力大小、艾灸的壯數,通過相應算法自動計算出灸治時間及相應的灸治溫度范圍。也可以設定不同灸治時間段不同的灸治溫度范圍。其中人體接觸要求可以表現為觸覺傳感器與人體接觸的數量及位置,從而反映出人體與艾灸孔接觸的緊密程度。
[0075]管理平臺可以接入局域網或互聯網,方便術者進行查詢與設置,例如進行穴位查詢和利用醫療軟件進行辨證選穴。從而實現相關數據的信息化、艾灸數據檢測智能化。
[0076]對于管理平臺00發出的告警信號,可以通過提示終端(圖1中并未示出)進行告警。提示終端可以采用諸如提示音、提示界面、提示文字、提示圖案、振動等方式進行告警。另夕卜,管理平臺00還可以將確定出的有效灸治時間提供給提示終端進行顯示。提示終端可以是諸如顯示器、發聲裝置、振動器、蜂鳴器等。
[0077]另外,該系統還可以包括排煙裝置(圖1中并未示出),其主要功能為:對于艾條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將其排出艾灸器。
[0078]下面對上述系統進行詳細描述。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艾灸盒的結構示意圖,在該示意圖中并未示出管理平臺,并且艾灸控制系統中其他組成單元均以在艾灸盒設置為例,對于其他類型的艾灸器也可以采用類似實現方式,不再一一列舉。
[0079]如圖2中所示,艾灸溫度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盒內部艾灸孔周圍,可以由多個溫度傳感器構成,溫度傳感器在圖2中采用艾灸孔周圍的圓點表示。各溫度傳感器的測量范圍覆蓋艾灸灸治溫度的波動范圍。各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溫度數據發送給管理平臺,由管理平臺依據這些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例如可以將多個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求平均后,得到灸治溫度。
[0080]艾灸位置控制器可以包括圖2中的艾條支架、提升主軸、行走主軸和步進電機。艾條支架用于安放艾條。艾條支架可以支撐艾條沿艾灸孔所在平面水平固定放置。艾條支架可以由多根支撐棒托住底部及側部。艾條支架稍微偏離艾灸孔,可以保證更少的艾條煙灰掉落艾灸孔。艾灸孔上布有紗網,防止煙灰掉落。
[0081]步進電機用于依據移動控制信號,對應帶動提升主軸或行走主軸。提升主軸能夠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艾灸器內部垂直方向移動艾條支架,使得艾條能夠在垂直方向移動,即改變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行走主軸能夠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艾灸器內部水平方向移動艾條支架,使得艾條能夠在水平方向上移動,即改變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另外,還可以包括一些輔助構件,例如滾輪和導軌,行走主軸的兩端具有滾輪,滾輪能夠在導軌上水平滑動,從而實現在水平位置上的移動。還可以包括的其他輔助構建在圖2中并未
不出。
[0082]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可以包括兩個傳感器,圖2中表示為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這兩個傳感器均為溫度傳感器。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設置于艾灸器內部,分別設置于艾灸孔兩端且距離艾灸孔的距離相等。也就是說,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在X軸方向上,距離艾灸孔在X軸方向上的投影的距離相等。
[0083]管理平臺分別獲取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數據,利用溫度差來確定艾條燃燒端的位置。若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差接近零,即兩者采集的溫度數據幾乎相同,則說明艾條燃燒端在艾灸孔附近。若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采集的溫度數據比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數據高,則說明艾條艾條燃燒段的位置偏向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差值越大,越偏向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若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數據比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采集的溫度數據高,則說明艾條艾條燃燒段的位置偏向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差值越大,越偏向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依據此原理,若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數據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一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若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I和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2采集的溫度數據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二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近位置。
[0084]管理平臺在確定出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近位置或水平最遠位置時,可以發出告警,并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出停止移動信號。從而使得術者能夠調整艾條位置。
[0085]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可以采用光敏感特性進行艾條垂直位置的采集,具體地,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可以包括:槽型光耦和光耦計數片,如圖3中所示。圖3為對X軸和y軸構成的水平平面的俯視圖,具體地,是對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在水平平面上的俯視圖。其中槽型光耦在艾灸器中固定設置,位置不發生移動。光耦計數片在槽型光耦的凹槽中且隨著艾條位置控制器在垂直方向移動,例如可以固定于提升主軸上。圖4為對y軸和z軸構成的平面的投影圖(側視圖),具體地,是對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的側視圖。管理平臺可以依據槽型光耦被光耦計數片遮擋的程度,確定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即可以利用光耦計數片的遮光邊緣測量出相對于艾灸孔所在平面的即時高度,而艾灸支架和艾灸條也隨著提升主軸在z軸方向移動,因此可以測量出艾條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
[0086]人體觸覺采集工具可以于艾灸盒外部艾灸孔周圍,其可以由多個觸覺傳感器構成,如圖5所示,圖5為對艾灸盒底部的示意圖,圖中黑色圓點為觸覺傳感器。觸覺傳感器利用與物體接觸而產生物理特性變化的特性,采集人體是否與觸覺傳感器接觸的信息,并將采集的觸覺數據發送給管理平臺。
[0087]管理平臺可以在依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確定有效灸治時間時,具體地,可以將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去除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得到有效灸治時間。也就是說人體由于姿勢角度的多種原因,在灸治時會與艾灸孔接觸不緊密,影響灸治效果,這就產生了觸覺傳感器與人體接觸和不接觸的狀態,而接觸狀態達到設定人體接觸要求,才不影響灸治的效果。實踐中,實際灸治溫度最高值肯定要滿足設定灸治溫度范圍要求,也就是設定灸治溫度范圍覆蓋實際灸治溫度的范圍,不可能出現實際灸治溫度最小值小于設定灸治溫度下限值,而且實際灸治溫度最大值大于設定灸治溫度上限值的情況同時出現。
[0088]繼續參見圖2,排煙裝置負責排放艾灸盒內的艾條燃著產生的煙霧。具體地,可以包括防風罩(圖中未示出)、排煙孔、排煙扇、排煙管道。排煙裝置通過排煙管道與外部的空氣凈化裝置連接,或者直接將煙霧排放至室外。其中排煙扇將艾條燃燒產生的煙霧通過風力負壓排入排煙管道。為了防止排煙扇的風力對艾條燃燒段產生影響,設計有防風罩。或者,將排煙扇設計在排煙管道的直角拐彎處,如圖2中所示。
[0089]另外,艾灸盒的側面面板之一可以打開,用于將艾條裝入艾條支架,以及方便清除灸治后產生的艾條煙灰以及對系統的維護保養。
[0090]下面對上述系統的執行過程進行簡單描述:
[0091]艾灸時,首先由術者點燃兩根(在此僅以兩根為例,也可以點燃其他數量的艾條)艾條,打開艾灸盒的側面板,把點燃后的艾條裝入艾條支架。并對艾灸控制系統中的管理平臺設置好多種艾灸數據,包括灸治溫度范圍、水平最遠位置、水平最近位置、垂直最遠位置、垂直最近位置、人體接觸要求等。
[0092]受術者在術者的指導下,擺放合適的體味。術者將艾灸盒的艾灸孔對準受術者的艾灸穴位,并將艾灸孔與受術者人體接觸。
[0093]艾灸時,艾灸溫度采集工具采集艾灸孔邊緣的溫度數據并發送給管理平臺,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的人體接觸數據發送給管理平臺。艾條位置控制器的艾條水平方向位置傳感器采集溫度信息發送給管理平臺,艾條位置控制器的艾條垂直方向位置傳感器利用光敏傳感器被提升軸覆蓋部分不透光,未被覆蓋部分透光,利用該原理能夠將艾條位置控制器Z軸方向提升主軸位置信息發送給管理平臺。
[0094]艾條位置控制器在艾灸盒上的導軌上的前行程點(對應水平最近距離)和后行程點(對應水平最遠距離)之間往復移動。更進一步地,為了能準確地確定前行程點和后行程點,可以在前行程點和后行程點設置觸覺傳感器,利用接觸時信號接近或關閉的狀態的微動開關的原理,用以判斷艾條位置控制器的導軌滾輪是否與安裝在前行程點、后行程點的觸覺傳感器接觸,從而由接收到前后行程點的觸覺傳感器信號的管理平臺向艾條控制器發出控制信號。如果管理平臺接收到的是滾輪與觸覺傳感器接觸,則管理平臺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出停止向前或者向后移動的信號。
[0095]進行以上說明,主要擔心是因為艾條燃燒后溫度的不一致而使艾條水平方向位置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有差異,艾條的不同而使通過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采集的溫差所確定出的水平最近位置和水平最遠位置并不一致。例如一根艾條的基礎溫度是60攝氏度,二根艾條是100攝氏度,那么放置一根艾條和兩根艾條時移動的最遠距離是不一樣的。因此,用觸覺傳感器微動開關作為艾條位置控制器的行程點確定的方案更加具有一致性。
[0096]在艾灸過程中,管理平臺依據艾灸溫度采集工具發送的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并在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時,依據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情況,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當灸治溫度在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內時,管理平臺向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停止移動信號。接收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和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發送的數據,當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或者水平最近位置,或者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垂直最遠位置或垂直最近位置時,發出告警信號。接收人體觸覺采集工具發送的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依據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以及預設的人體接觸要求,確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依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確定有效灸治時間,在有效灸治時間等于預設灸治時間時,發出告警信號。管理平臺記錄艾灸時產生的各種數據,還可以對各種數據進行顯示。
[0097]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系統可以具備以下優點:
[0098]I)本發明能夠通過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人體與艾灸孔的接觸狀況,利用人體與艾灸孔實際接觸的時間并結合灸治溫度符合預設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確定出有效灸治時間,從而保證艾灸的灸治時間的準確性,保證艾灸的療效。
[0099]2)利用灸治溫度采集工具自動采集艾灸溫度,并提供給管理平臺判斷是否滿足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滿足要求則繼續灸治,如果不滿足要求則由管理平臺控制艾條位置控制器對艾條位置進行移動,從而帶動艾條燃燒端接近或遠離艾灸孔,使艾灸孔的溫度隨著艾條燃燒端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直到符合設定灸治溫度要求,從而實現對艾灸溫度的有效控制。
[0100]3)管理平臺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內設定不同的灸治溫度,從而管理平臺可以控制艾條位置控制器帶動艾條燃燒端有規律地或者是沒有規律的一會兒接近一會兒艾灸孔。這種方法能實現現代家庭中常用的艾灸方法中的回旋灸和雀啄灸等懸起灸。這種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節約了人力資源,提升了效率,且更保障了艾灸過程中的安全。
[0101]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也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0102]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0103]上述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件功能單元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0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010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艾灸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艾灸溫度采集工具和管理平臺; 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外部艾灸孔邊緣,用于采集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 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設置于艾灸器內部艾灸孔邊緣,用于將采集的溫度數據發送給所述管理平臺; 所述管理平臺,用于利用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發送的溫度數據確定灸治溫度;依據所述人體觸覺采集工具采集的人體與艾灸器接觸的信息以及預設的人體接觸要求,確定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將人體實際接觸時間去除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時間,得到有效灸治時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提示終端; 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將所述有效灸治時間發送給提示終端進行顯示;或者,在有效灸治時間達到預設的灸治時間時,觸發所述提示終端進行告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艾條位置控制器; 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所述灸治溫度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時,依據超出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情況,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 所述艾灸位置控制器,用于依據所述管理平臺的移動控制信號,相應移動艾條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溫度采集工具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 所述管理平臺將所述多個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求平均后,得到所述灸治溫度。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臺,具體用于: 當所述灸治溫度低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小值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將艾條向朝著艾灸孔的方向移動; 當所述灸治溫度高于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的最大值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移動控制信號以指示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將艾條向遠離艾灸孔的方向移動。6.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所述灸治溫度在所述預設的灸治溫度范圍內時,向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發送停止移動信號; 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還用于接收到所述停止移動信號后,停止移動艾條。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 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所述管理平臺; 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數據,并提供給所述管理平臺; 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當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或者水平最近位置,或者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垂直最遠位置或垂直最近位置時,發出告警信號。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條水平位置傳感器包括: 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艾灸器內部,分別設置于艾灸孔兩端且距離艾灸孔的距離相等; 所述管理平臺,還用于分別獲取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數據;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一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遠位置;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差值達到預設的第二差值閾值,則確定艾條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達到預設的水平最近位置。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條垂直位置傳感器包括:槽型光耦和光耦計數片; 所述槽型光耦在所述艾灸器中固定設置; 所述光耦計數片在所述槽型光耦中且隨著所述艾條位置控制器在垂直方向移動; 所述管理平臺依據所述槽型光耦被光耦計數片遮擋的程度,確定艾條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位置控制器包括:艾條支架、提升主軸、行走主軸和步進電機; 所述艾條支架,用于安放艾條; 所述步進電機,用于依據所述移動控制信號,對應帶動提升主軸或行走主軸; 所述提升主軸,用于在所述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所述艾灸器內部垂直方向移動所述艾條支架; 所述行走主軸,用于在所述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在所述艾灸器內部水平方向移動所述艾條支架。
【文檔編號】A61H39/06GK105963130SQ201610364959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6日
【發明人】馬偉明
【申請人】馬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