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包括封口帽、出藥口、筒體、活塞推桿和止血材料五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帽與出藥口采用斷點式連接,出藥口與筒體采用單向鎖設計固定連接,止血材料是天然植物多糖,是一種或幾種天然淀粉經化學改性后的變性淀粉,經物理加工成球形或片狀后置于筒體內由活塞推桿固定密封。采用這種結構的止血裝置,對于常規皮膚表面的出血可以達到很好的止血效果,特別針對爆炸、槍傷、異物飛濺等造成的孔洞型傷口止血效果更佳。該止血裝置不僅能夠實現直接將止血材料與出血部位完全結合,達到快速有效的止血,而且所用止血材料為人體內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會因為止血材料的殘留而對人體產生致敏、異物存在等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尤其是適用于人體孔、洞形外傷傷口的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人體外傷止血的材料及裝置主要是紗布、止血棉、止血繃帶、止血粉等。上述止血材料均可以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但是針對于孔洞形傷口,由于均不能夠完全的接觸出血部位,達不到有效快速的止血目的。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止血方式對于孔洞型創傷的局限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該止血裝置對于常規皮膚表面的出血可以達到很好的止血效果,特別針對爆炸、槍傷、異物飛濺等造成的孔洞型傷口止血效果更佳。該止血裝置不僅能夠實現直接將止血材料與出血部位完全結合,達到快速有效的止血,而且所用止血材料為人體內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會因為止血材料的殘留而對人體產生致敏、異物存在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包括封口帽、出藥口、筒體、活塞推桿和止血材料五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帽與出藥口采用斷點式連接;所述的出藥口與筒體連接固定;所述的止血材料是天然植物多糖,是一種或幾種天然淀粉經化學改性后的變性淀粉,置于筒體內,由活塞推桿固定密封。
[0005]上述封口帽與出藥口采用斷點式連接,是一次性使用裝置。
[0006]上述出藥口采用十字型開口設計,與筒體采用單向鎖設計,將其固定于筒體端口位置。
[0007]上述活塞推桿的活塞面是水平無角度的。
[0008]上述止血材料是球形或者片狀的,是通過將改性淀粉經物理加工制成。
[0009]上述止血材料能夠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形成凝膠狀,不僅能夠機械性封堵出血口,同時由于水分的減少,使得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濃度局部增大,啟動人體內部凝血機制,從而達到雙重的止血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采用注射器的研發理念,將封口帽擰開,筒體端口置于創口處,水平推動活塞推桿,止血材料通過出藥口連續推入創口,封堵出血口后,應用醫用繃帶固定即可。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于常規皮膚表面的出血可以達到很好的止血效果,特別針對爆炸、槍傷、異物飛濺等造成的孔洞型傷口止血效果更佳。該止血裝置不僅能夠實現直接將止血材料與出血部位完全結合,達到快速有效的止血,而且所用止血材料為人體內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會因為止血材料的殘留而對人體產生致敏、異物存在等問題。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脫除封口帽后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止血材料加工為片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包括封口帽I,與出藥口2采用斷點式連接,出藥口2與筒體3采用單向鎖設計,將兩者固定連接,將封□帽I抒開,使筒體3頂端置于出血部位,水平推動活塞推桿4,使得止血材料5通過出藥口 2連續推入出血部位,止血材料5在止血的過程中封堵出血點,用醫用繃帶固定后送醫救治,在送醫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出血點即可。
【主權項】
1.一種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包括封口帽、出藥口、筒體、活塞推桿和止血材料五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帽與出藥口采用斷點式連接;所述的出藥口與筒體連接固定;所述的止血材料是天然植物多糖,經物理加工后置于筒體內由活塞推桿固定密封。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其封口帽與出藥口采用斷點式連接,是一次性使用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出藥口采用十字型開口設計,與筒體采用單向鎖設計,將其固定于筒體端口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其活塞推桿的活塞面是水平無角度的。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急救用快速止血裝置,其止血材料是天然植物多糖,是一種或幾種天然淀粉經化學改性后的變性淀粉,經物理加工工藝制成球形或片狀,由活塞推桿固定密封于筒體內。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5433799SQ20152109105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
【發明人】郭寶生, 郭雅楠
【申請人】天津雷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