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爾夫球清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旋轉構件、刷子及水對高爾夫球進行清洗的便攜式工具,具體地 說,是高爾夫球清洗機。
背景技術:
高爾夫球運動在室外進行,場地中有沙、草、泥土及水塘等,球體表面難免粘有泥 土等雜物,這對有極高精確度要求的高爾夫運動來說,無論高速擊打還是低速推進都會產 生影響,因此需要經常對球進行清洗。清洗可以在特定地點集中進行,然后帶大量的球進入 場地,這并不經濟;清洗也可在場地進行,通常使用手動或電動刷對球逐個進行清理,這相 對來說費時費力。CN201044924Y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高爾夫球清洗機,其具有一 個機體,在機體內設置了上部具有噴水管的洗球室,在洗球室的下部設有由驅動裝置驅動 的毛刷滾組,滾組包括至少兩個并排設置且轉動方向相同的毛刷滾,在洗球室的底部設有 漏水斗。該清洗機操作方便,可實現連續清洗,且效率較高。但該清洗機結構稍顯復雜,且 不便攜帶到球場使用清洗效果不是最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洗效果更好的高爾夫球清洗機;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方便地攜帶至高爾夫球場使用的高爾夫球清洗 機;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相對簡單、便于對易損件進行更換的高爾夫球 清洗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包括一個殼體,殼體包括由一個 周壁及兩個端壁構成的水密筒狀結構,其周壁內側設有外刷,且在殼體的一端設有出球口, 相對的另一端設有入球口。還有一個固定軸,固定軸的一端固定在殼體的一個端壁上,另一 端通過一個軸座支承于殼體的另一個端壁上,固定軸的一周沿軸向設置有內刷。還有一個 轉動軸,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盤狀體,轉動軸的動力輸入端穿出并支承在另一個端壁 上,該端具有一個作為固定軸的軸座的內孔,轉動軸的另一端通過設置在該端盤狀體的軸 孔承接在固定軸的軸體上,一個盤狀體上設有與入球口對應的接球口,另一盤狀體上設有 與出球口對應的出球孔。連接接球口與出球孔之間有一條螺旋狀的輸球通道,輸球通道面 對外刷和內刷的兩個面敞口。夕卜刷、內刷的端部分別位于敞口附近。由以上方案可見,殼體可用于盛一定量的清洗用水,當待清洗的高爾夫球從入球 口放入、轉動軸轉至接球口與入球口對準時,一只高爾夫球順利進入輸球通道。由于輸球通 道具有螺旋狀的結構,且通道面對外刷與內刷的兩個面都是敞開的,轉動軸的轉動使高爾 夫球在輸球通道中螺旋行進的過程中與相對殼體處于靜止的內外刷發生摩擦,又由于內刷 與球表面的相對速度較外刷與球表面的相對速度低,在內外刷產生的這一對力的作用下,高爾夫球在輸球通道內繞自身一個動軸旋轉,直到到達出球口,因而清洗效果更好。此外, 本發明的結構可以做得相對簡單且更加小巧以便于攜帶。一個具體的方案是接球口、出球孔、輸球通道有1組以上,沿轉動軸周向分布。這 樣的結構使得可以同時有2個或更多只球在清洗機中清洗地,以獲得更高的清洗速度。還有一個具體的方案是入球口、出球口均設置在殼體的軸線以上的區域。這使得 水密的殼體內至少可以形成軸線以下區域為有效容納水的腔體,也就是說入球口和出球口 中的低者位置越高,容水量越大,越利于清洗。另一個具體的方案是接球口為設置在盤狀體外側的碗狀體,盤狀體外側的非碗狀 體區域沿周向設置有擋球板。這樣,當碗狀體與入球口對接時,高爾夫球能被順利地接住; 碗狀體與入球口錯開時,高爾夫球被擋球板阻擋,不會不適當地進入非輸球通道區。再一個具體的方案是外刷為一組條狀刷,可拆卸地分別插裝在沿殼體的周壁內側 沿軸向設置的一組插槽中。內刷沿固定軸的軸向平行于軸向布置,或者是沿固定軸的軸向 以與輸球通道相同的螺距布置。對本發明來說,外刷的磨損遠大于內刷,外刷的這種結構設 計極有利于更換,內刷的結構設計也可以更換。更具體的方案及本發明的優越性將在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說明中給出。
圖1為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圖1另一視角下的立體圖;圖3為沿軸向看放大了的殼體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實施例部分結構分解圖;圖6為實施例另一部分結構分解圖;圖7為實施例僅保留一條輸球通道的轉動軸的立體圖;圖8為一條輸球通道的橫剖面圖;圖9為一種固定軸實施方式的結構圖;圖10為另一種固定軸實施方式的結構圖。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圖2,這是一個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兩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殼體1為 一個橫置的水密筒狀體,一端設有出球口,另一端則設有加裝有一個漏斗3的入球口,對本 例來說,出球口 122較入球口低,但其設置在殼體1的軸線以上,殼體1內的水可以注入到 出球口 122的下沿。在轉動軸的動力輸入端上裝有一個搖柄4,在殼體1下部裝有一個由底 盤和立桿構成的基座2,可方便地立置在高爾夫球場旁,并自漏斗3放入待洗的高爾夫球, 之后轉動搖柄4,即可從出球口 122取出洗凈的球。當然,還可以在出球口駁接一個軟管,使 球順管到達指定的盛球容器中。參見圖3、圖3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位于漏斗3下的入球口處于殼體1的最頂端, 而放泄螺栓5處于殼體1的最底端,用于對殼體1內清洗球時產生的雜物、污水進行排放。
4
參見圖4,在圖4中及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圖中,對與本發明無關的高爾夫球用雙 點劃線表示。考慮到加工制造的工藝性,本實施例的殼體1將周壁所在的部分做成一個兩 端敞口的筒體110,而兩個端壁121、131所在的部分則做成端蓋120、130,筒體110與端蓋 120和端蓋130間加裝密封墊固定連接,形成水密的筒狀結構。在殼體1 一端的端蓋120上 的出球口 122位于殼體1軸線之上,但低于設在殼體另一端的端蓋130上的入球口 132。固定軸140的一端141固定在端蓋120所在的端壁121上,另一端142則支承在 作為承座的孔152內,內孔152是轉動軸150的一個內孔,即固定軸的另一端142是通過轉 動軸150間接地支承在另一個端壁131上的,內孔152中置一強力彈簧,用于使固定軸140 及轉動軸150相對殼體1在軸向上定位。固定軸140在周向上設置有內刷143,且內刷沿軸 向布滿固定軸140,圖4中僅示意性地給出了位于一個軸向橫截面上的兩族刷毛。之所以稱 為內刷是因為內刷143位于輸球通道156靠近軸線的一側,即內側。圖4中,轉動軸150的左端均設有一盤狀體153,右端設有一盤狀體154,轉動軸 150的動力輸入端151穿出并支承在蓋130所在的端壁131上,轉動軸150的另一端則通過 盤狀體154上的軸孔承接在固定軸140的軸體上,盤狀體153上設有與入球口 132對應的 接球口,對本實施例來說,接球口是碗狀體156,這樣的碗狀體156有四個,在盤狀體153上 沿周向均布,盤狀體154上設有與出球口 122對應的出球孔155,這樣的出球孔155也有四 個,在盤狀體154上沿周向均布,連接碗狀體156與出球孔155的螺旋狀輸球通道157也有 四條,對于本發明來說,至少有一條這樣的螺旋狀輸球通道157及相應的接球口和出球孔 155,然而,這樣的組件可以在周向尺度允許的情況下設置多個。每條輸球通道157面對內 刷的一個面敞口,同理,圖4中可見相對的另一個面也是敞口的,即每條輸球通道157面對 外刷111的面也是敞口的。在轉動軸150的轉動過程中,四個碗狀體156輪流地到達入球口 132并與之對應, 即到達入球口 132的正下方,以接納來自漏斗提供的待洗球,相應地,四個出球孔155則輪 流地到達出球口 122并與之對應,即到達與出球口 122正對處,以將洗凈的球供出。在此過 程中,參見圖4的右下角,如果一個洗凈的高爾夫球6已經到達出球孔155,而該出球孔155 尚未與出球口 122對正,球6也不會完全脫離輸球通道157,因為本發明要求盤狀體154與 端壁121的間距小于一個球6的直徑,本實施例中該間距大約為一個球6的半徑。同樣,在 此過程中,如果沒有任何一個碗狀體156到達與入球口 132正對的地方,則入球口 132與盤 狀體153外側的非碗狀體區域沿周向設置的擋球板158正對,以防漏斗3內的球不適當地 落入殼體1內。參見圖5、圖6,這是蓋120筒體110、蓋130、固定軸140、轉動軸150等沿軸向的結 構分解圖,受圖幅所限而分為兩幅表示。圖5中可見設置在蓋130頂部的入球口 132。圖5 中還能看到轉動軸150的全貌,四個作為接球口的碗狀體156、四段擋球板158在周向的布 置狀況,四個出球孔155的布置狀況以及連接它們的輸球通道157的螺旋狀,每條輸球通道 157均由兩條螺旋狀的夾板1571、1572構成。此外,在蓋130上軸孔133的內側旁,還設有 一棘爪134,用于與轉動軸150的軸上鍵連接的一個棘輪159配合,防止轉動軸150倒轉。 一組密封環135用于使動力輸入端151與軸孔133水密。此外,密封墊8用于蓋130與筒 體110固定連接時的密封。圖6中可見蓋120上的軸孔123為一非圓孔,這樣,固定軸140 截面形狀相同的一端141即可固定在其中而不能旋轉。圖6中還可見在筒體110內側沿周向布置的一組外刷111,外刷111為條狀刷,即在一條狀的基體上栽毛刷頭,而在筒體110內 壁設有條槽,無論拆下蓋120還是蓋130后都可方便地逐條取下外刷111進行更換。此外, 密封墊7用于蓋120與筒體110固定連接時的密封。參見圖7、圖8,為清楚起見,圖7中僅示出一條輸球通道,以便看出其在任意一個 垂直于螺旋軸線的截面處都有面向內刷和外刷的敞口的狀況。圖8是當高爾夫球6運行在 任一個垂直于螺旋軸線的截面處的剖面圖,從圖8中可見,高爾夫球6被夾板1571和夾板 1572夾持在所構成的輸球通道中的狀況,由于內刷和外刷的端部分別位于夾板1571和夾 板1572形成的二個敞口附近,可確保輸球通道中的高爾夫球6被內外刷所觸及,這使得高 爾夫球6—方面在轉動軸的轉動過程中被內外刷所清洗,另一方面被內外刷所推動向出球 孔方向運行。參見圖9,這是本發明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固定軸上內刷的布置形態圖,螺旋布置 的內刷具有與輸球通道基本相同的螺距。參見圖10,這是本發明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固定軸上內刷的布置形態圖,內刷 在軸向和周向均勻布置。以上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根據本發明給出的基本構思,可以有許多簡 單的變化,例如改動力輸入采用電機而非手搖,輸球通道采用四根螺旋狀的桿,其中兩根替 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條夾板,另兩根則替代另一條夾板,諸如此類的改動仍在本發明的 基本構思之內。
權利要求
高爾夫球清洗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由一周壁及兩端壁構成的水密筒狀結構,其周壁內側設有外刷,且在所述殼體的一端設有出球口,相對的另一端設有入球口;其特征在于固定軸,所述固定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殼體的一個端壁上,另一端通過一軸座支承于所述殼體的另一個端壁上,所述固定軸的一周沿軸向設置有內刷;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盤狀體(153,154),其動力輸入端穿出并支承在所述另一個端壁上,該端具有一作為固定軸的所述軸座的內孔,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通過設置在該端盤狀體(154)上的軸孔承接在所述固定軸的軸體上,所述盤狀體(153)上設有與所述入球口對應的接球口,所述盤狀體(154)上設有與所述出球口對應的出球孔(155),連接所述接球口與所述出球孔(155)的螺旋狀輸球通道(157),所述輸球通道(157)面對所述外刷和內刷的兩個面敞口;所述外刷、內刷的端部分別位于所述敞口附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口、出球孔(155)、輸球通道(157)有1組以上,沿所述轉動軸周向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球口、出球口均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軸線以上的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口為設置在所述盤狀體(153)外側的碗狀體(156),所述盤狀體(153)外側的 非碗狀體區域沿周向設置有擋球板(15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刷為一組條狀刷,可拆卸地分別插裝在沿所述殼體的周壁內側沿軸向設置的一 組插槽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刷沿所述固定軸的軸向平行于軸向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刷沿所述固定軸的軸向以與所述輸球通道(157)相同的螺距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球孔(155)外側面至所述出球口(122)內表面間的距離小于高爾夫球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的最低位處設有放泄螺栓。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清洗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與一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動力輸入端與一搖柄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與所述殼體間設有棘輪棘爪構成的防反轉結構。
全文摘要
高爾夫球清洗機,包括一個殼體,殼體包括由一個周壁及兩個端壁構成的水密筒狀結構,其周壁內側設有外刷,且在殼體的一端設有出球口,相對的另一端設有入球口。還有一個固定軸,固定軸的一端固定在殼體的一個端壁上,另一端通過一個軸座支承于殼體的另一個端壁上,固定軸的一周沿軸向設置有內刷。還有一個轉動軸,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盤狀體,轉動軸的動力輸入端穿出并支承在另一個端壁上,該端具有一個作為固定軸的軸座的內孔,轉動軸的另一端通過設置在該端盤狀體的軸孔承接在固定軸的軸體上,一個盤狀體上設有與入球口對應的接球口,另一盤狀體上設有與出球口對應的出球孔。連接接球口與出球孔之間有一條螺旋狀的輸球通道,輸球通道面對外刷和內刷的兩個面敞口。外刷、內刷的端部分別位于敞口附近。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清洗效果更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B08B3/00GK101927246SQ20091004065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2日
發明者錢洪濤 申請人:錢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