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伸縮水壺,尤其涉及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
背景技術:
有鑒于環保風氣的興盛,因此用完即丟的免洗用品,已逐漸被可重復使用的產品 所取代。其中,水為人體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因此水壺或水杯便自然成為使用率最為頻 繁的產品之一。但由于水壺或水杯的體積較大,導致有許些使用者的攜帶意愿不高,使得環 保的功效大打折扣,但也因此出現了許多可伸縮的水壺,不僅便于攜帶,更能適度調整長度 以符合裝盛的液體量。然而,雖然伸縮水壺具有上述的優點,但由于人們飲茶文化的盛行,因此水壺除裝 盛水分外,亦有許多民眾將茶葉或茶包放入于水壺內,借以飲用具有茶香的茶飲。但,目前 一般的伸縮水壺,僅由單一區域供液體裝盛,因此當放入茶葉或茶包時,若直接飲用嘴巴會 時常接觸到茶葉或茶包,導致飲用過程受到干擾,若于飲用前將茶葉或茶包取出,則又因茶 葉或茶包會沒入于伸縮水壺的底部,導致取出上的困難。因此,如何能輕易地將放入于伸縮水壺內的茶葉或茶包取出,便為目前相關業界 所需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能有效地將茶葉或茶包限位于伸縮水壺的頂部區域 中,以提供取出時的便利性。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壺本體,具有一固定段 及一與該固定段連接的伸縮段,以由該固定段與該伸縮段共同定義出一容納空間,且該伸 縮段可受力而進行伸長或縮合,該固定段自由端緣具有一連通該容納空間與外部的開口 ; 一容置盒,該容置盒底部具有數個間隔設置的透孔,該容置盒是置于該水壺本體的固定段 中,以由該透孔與該容納空間連通;一蓋體,是以供自由拆卸方式蓋合于該水壺本體的固定 段上,以封閉該開口。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是一體成型。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的固定段外側周面上具有一外環 凸部,該蓋體具有數個卡扣部,以由該卡扣部扣接于該外環凸部上,而將該蓋體與水壺本體 緊密連結。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的固定段底部內周面上具有一內 環凸部,以由該內環凸部抵接于該容置盒的底部上。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的伸縮段是由數個環形體所連接構成,且該各環形體的直徑是呈由小到大依序排列,使最大直徑的環形體端緣與該固定段 連接,而最小直徑的環形體自由端緣則具有一底部,以由該底部將該容納空間的一端加以 封閉。 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的底部外側面上形成有一凸起的 拉柄。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水壺本體的該等環形體間并間隔設置有數 道凹入折痕與凸出折痕,以借由該凹入折痕與凸出折痕而能將該等環形體加以層層折入于 最大直徑的環形體內。前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中容置盒的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盒 的頂部具有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容置口,該等透孔是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借此,可由該容置盒供茶葉或茶包放置,以使茶葉或茶包位于水壺本體的上方位 置,而能輕易地被取出或隨同該容置盒一并被取出于該水壺本體外,借以增加使用上的便 利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構件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其主要顯示伸縮段縮合后的型態。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其主要是顯示去除蓋體后的型 態。圖中標號說明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100水壺本體10固定段11開口 111外環凸部112內環凸部113伸縮段12環形體121底部122拉柄123凹入折痕124凸出折痕125容納空間13容置盒20容置空間21容置口 22透孔23蓋體30卡扣部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
圖1至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 壺結構100,主要包含有一水壺本體10、一容置盒20及一蓋體30,其中請參閱
圖1至圖4,該水壺本體10,是一體成型,而可界定出一固定段11及一與該 固定段11 一體連接的伸縮段12,并由該固定段11與該伸縮段12共同圍繞出一容納空間 13,該容納空間13可用以裝盛一液體,該固定段11的自由端緣具有一連通該容納空間13 與外部的開口 111,該固定段11的外側周面上具有一外環凸部112,該固定段11的底部內周面上則具有一內環凸部113,該伸縮段12是由數個環形體121所連接構成,且該各環形 體121的直徑是呈由小到大依序排列,使最大直徑的環形體121端緣與該固定段11連接, 而最小直徑的環形體121自由端緣則具有一底部122,以由該底部122將該容納空間13的 一端加以封閉,并于該底部122的外側面上形成有一凸起的拉柄123,以供使用者拉持,該 等環形體121間并間隔設置有數道凹入折痕124與凸出折痕125,以借由該凹入折痕124與 凸出折痕125而能將該等環形體121加以層層折入于最大直徑的環形體121內,以達縮減 體積的功效。請參閱圖3及圖4,該容置盒20的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21,該容置盒20的頂部具 有一連通該容置空間21與外部的容置口 22,該容置盒20的底部則具有數個間隔設置并連 通容置空間21與外部的透孔23,該容置盒20可置入于該水壺本體10的固定段11中,以由 該內環凸部113抵住于該容置盒20的底部,使由該等透孔23與該水壺本體10的容納空間 13連通。 請參閱圖2,該蓋體30,是可蓋合于該水壺本體10的開口 111上,以封閉該容納空 間13,且該蓋體30的外周面上具有數個卡扣部31,以由該等卡扣部31扣接于該水壺本體 10的外環凸部112上,而將該蓋體30與該水壺本體10緊密連結。是以,上述即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一較佳實施例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100 的各部構件及其組成方式介紹,接著再將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特點介紹如下本實用新型水壺本體10的伸縮段12可進行伸長或縮合,當伸長時可用以裝盛液 體,而當縮合時則可減少體積以便于攜帶。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該容置盒20,因此當使用者欲進行泡茶時,則可將茶葉或茶 包置于該容置盒20的容置空間21內,由于該容置盒20的透孔23與該水壺本體10的容 納空間13連通,因此能讓容納空間13內的液體與容置空間21內的茶葉或茶包接觸,而進 行泡茶的程序,當使用者欲喝茶或欲將茶葉或茶包取出以利喝茶時,便可直接將蓋體30打 開,而將該容置盒20取出,使容置盒內的茶葉或茶包能輕易地隨同該容置盒20而與液體分 離,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 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壺本體,具有一固定段及一與該固定段連接的伸縮段,以由該固定段與該伸縮段 共同定義出一容納空間,且該伸縮段可受力而進行伸長或縮合,該固定段自由端緣具有一 連通該容納空間與外部的開口;一容置盒,該容置盒底部具有數個間隔設置的透孔,該容置盒是置于該水壺本體的固 定段中,以由該透孔與該容納空間連通;一蓋體,是以供自由拆卸方式蓋合于該水壺本體的固定段上,以封閉該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是一 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的固 定段外側周面上具有一外環凸部,該蓋體具有數個卡扣部,以由該卡扣部扣接于該外環凸 部上,而將該蓋體與水壺本體緊密連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的固 定段底部內周面上具有一內環凸部,以由該內環凸部抵接于該容置盒的底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的伸 縮段是由數個環形體所連接構成,且該各環形體的直徑是呈由小到大依序排列,使最大直 徑的環形體端緣與該固定段連接,而最小直徑的環形體自由端緣則具有一底部,以由該底 部將該容納空間的一端加以封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的底 部外側面上形成有一凸起的拉柄。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壺本體的環 形體間并間隔設置有數道凹入折痕與凸出折痕,以借由該凹入折痕與凸出折痕而能將該等 環形體加以層層折入于最大直徑的環形體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的內部 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盒的頂部具有一連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的容置口,該等透孔是連 通該容置空間與外部。
專利摘要一種具泡茶功能的伸縮水壺結構,包括一水壺本體,具有一固定段及一與該固定段連接的伸縮段,以由該固定段與該伸縮段共同定義出一容納空間,且該伸縮段可受力而進行伸長或縮合,該固定段自由端緣具有一連通該容納空間與外部的開口;一容置盒,該容置盒底部具有數個間隔設置的透孔,該容置盒是置于該水壺本體的固定段中,以由該透孔與該容納空間連通;一蓋體,是以供自由拆卸方式蓋合于該水壺本體的固定段上,以封閉該開口。本實用新型能有效地將茶葉或茶包限位于伸縮水壺的頂部區域中,以提供取出時的便利性。
文檔編號A47G19/14GK201894300SQ201020249968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7日
發明者張宗智 申請人:鐙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