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表面清潔裝置,該裝置將清潔流體輸送到要清潔的表面并且從表面中抽取(extract,抽洗,提取)用過的清潔流體和碎屑。在其一方面中,本發明涉及直立式抽取器,該抽取器具有能夠從底座部分中拆 卸和単獨使用的可移動且便攜式的抽取容器。
背景技術:
抽取器是用于深層清潔地毯和其他織物表面(諸如家具裝飾表面)的眾所周知的裝置。大部分地毯抽取器包括流體輸送系統和流體回收系統。流體輸送系統通常包括ー個或多個用于儲存清潔流體源的流體供應箱、用于將清潔流體施加于要清潔的表面的流體分配器以及用于將清潔流體從流體供應箱輸送到流體分配器中的流體供應管。流體回收系統通常包括回收箱、與要清潔的表面相鄰并且通過工作空氣管道與回收箱流體連通的吸嘴、以及抽吸源,該抽吸源與工作空氣管道流體連通以便通過吸嘴和工作空氣管道將清潔流體從要清潔的表面中吸到回收箱。攪拌系統可包括用于擦洗要清潔的表面的攪拌機元件、可選的驅動裝置、以及選擇性控制裝置。攪拌系統可包括固定的或被驅動的攪拌機元件,該元件可包括毛刷、墊圈、海綿、布等等。攪拌系統也可包括驅動和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電機、潤輪機、皮帶、齒輪、開關、傳感器等等。在共同轉讓給Kasper等人的美國專利第6,131,237號中公開了抽取器的實例,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本申請中。Weaver的美國專利第5,715,566號公開了抽取式清洗機,其能夠用作直立式機器或分離式抽取清潔模塊。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ー個方面,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便攜式抽取器以及底座,該底座適合于移動以便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中時在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其中便攜式抽取器當從底座分離時可用作獨立式抽取器。便攜式抽取器包括外殼,具有抽吸源;與抽吸源互連的抽吸軟管,用于手動地從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與抽吸軟管互連的回收箱,用于接收來自于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到地板表面上;以及第ー連接系統,包括與流體輸送系統流體互連的第一流體輸送連接;與回收箱流體互連的第一回收連接;以及與抽吸源的出口流體地連接的第一排氣連接。底座包括;吸嘴,與地板表面井置;排氣ロ ;以及第ニ連接系統,包括第二流體輸送連接,第二流體輸送連接適合于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連接第一流體輸送連接,使得清潔流體可通過第一和第二流體輸送連接的互連分配給地板表面;第二回收連接,與吸嘴流體互連,并且適合于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底座時連接第一回收連接,使得抽吸源通過第一和第二回收連接的互連而與吸嘴流體互連;以及第二排氣連接,與排氣ロ流體互連,并且適于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連接第一排氣連接,使得抽吸源的出口通過第一和第二排氣連接的互連而與排氣ロ流體互連。根據本發明的另ー個方面,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便攜式抽取器以及底座,該底座適合于移動以便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中時在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便攜式抽取器包括外殼,具有抽吸源;與抽吸源互連的抽吸軟管,用于手動地從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與抽吸軟管互連的回收箱,用于接收來自于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在地板表面上;以及與回收箱流體互連的第一回收連接。底座包括吸嘴,與地板表面井置;第二回收連接,與吸嘴流體互連,并且適于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連接第一回收連接,使得抽吸源通過第一和第二回收連接的互連而與吸嘴流體互連;以及轉向閥,用于將選擇性地回收箱與連抽吸軟管和吸嘴中的ー個流體互。轉向閥包括從動件,設置在便攜式抽取器和底座中的ー個上;以及凸輪,設置在便攜式抽取器和底座中的另ー個上,其中凸輪構造成在 第一和第二回收連接互連時鄰接從動件,使得轉向閥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打開回收箱與吸嘴之間的流體連通。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便攜式抽取器以及底座,該底座適合于移動以便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中時在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便攜式抽取器包括抽吸軟管,用于手動地從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與抽吸軟管互連的回收箱,用于接收來自于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在地板表面上;第一電氣部件;電源線,電耦接到第一電氣部件中;以及第ー電連接,電耦接到電源線中。底座包括吸嘴,與地板表面井置;第二電氣部件;以及第ニ電連接,電耦接到第二電氣部件,并且第二電連接適合于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連接第一電連接,使得第二電氣部件通過第一和第二電連接的互連而與電源線電互連。蓋設置成與第一和第二電連接中的至少ー個相鄰,其中該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在第一位置中蓋當便攜式抽取器從底座中分離時時包圍第一和第二電連接中的至少ー個,在第二位置中蓋當便攜式抽取器朝向底座移動時暴露第一和第二電連接中的至少ー個,使得第一和第二電連接彼此對準。
現在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附圖中圖I為具有樞轉地安裝在底座組件中的手柄組件的根據本發明的抽取器的前右立體圖。圖2為沿著圖I的線2-2截取的抽取器的橫截面圖。圖3為圖I的抽取器的部分分解圖,其示出了抽取容器、底座組件以及手柄組件。圖4為圖I的抽取器的抽取容器的分解圖。圖5為沿著圖I的線5-5截取的抽取器的橫截面圖。圖6為圖I的抽取器的轉向器模塊和底座的分解圖。圖7為圖I的抽取器的回收箱組件的下立體圖。圖8為圖I的抽取器的底座組件的分解圖,也示出了抽取器的下手柄組件。
圖9為圖I的抽取器的底座組件的立體圖,其中管嘴蓋被分解出。圖10為圖I的抽取器的底座組件的立體圖,其中移除了蓋板。圖11為圖I的抽取器的噴射末端(spray tip,噴嘴)組件的分解圖。圖12為沿著圖9的線12-12截取的噴射末端組件的橫截面圖。圖13為沿著圖9的線13-13截取的噴射末端組件的橫截面圖。圖14為圖I的抽取器的閉鎖組件的立體圖。
圖15為圖I的抽取器的上手柄組件的分解圖。圖16為圖I的抽取器的流體分配系統的示意圖。圖17A為圖I的抽取器的電源組件的橫截面圖,其示出了當從底座組件中去除容器時的位置。圖17B為圖I的抽取器的電源組件的橫截面圖,其示出了當容器部分地位于底座組件上時的位置。圖17C為圖I的抽取器的電源組件的橫截面圖,其示出了當容器位于底座組件上時的位置。圖18為圖I的抽取器的電氣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參看附圖,尤其參看圖1-3,根據本發明的直立式抽取器10包括具有底座組件12和手柄組件16的外殼,底座組件用于在要清潔的表面移動,手柄組件樞轉地安裝在底座組件12的后部以用于在要清潔的表面上引導底座組件12。抽取器10包括流體分配系統和流體回收系統,流體分配系統用于儲存清潔流體并且將清潔流體輸送給要清潔的表面,流體回收系統用于從要清潔的表面中去除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并且儲存該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流體輸送系統和流體回收系統的部件由底座組件12和手柄組件16中的至少ー個支撐。底座組件12包括底座平臺20,該平臺在其前部支撐選擇性可拆卸且可便攜的抽取式容器22,“前”是相對于底座組件12上的手柄組件16的安裝位置來定義的。容器22包括回收箱組件24、溶液供應箱組件26、輔助杖(棒,wand) 27以及抽取式模塊下本體28,回收和供應箱組件24、26可移動地容納在該抽取式模塊下本體中。容器22示出為大致弧形元件,然而其他形狀也是可行的。參看圖3-5,下本體28包括模塊外殼30、底座32、底座蓋34以及手柄36。底座32為大致直線體,其包括各種壓痕和連接特征(比如凸臺、肋部等等)以用于連接被安裝到底座32的部件。底座32包括電機腔50,電機/吹風機組件52安裝在該電機腔內,用于產生通過流體回收系統的工作氣流。通過電機腔50的底部形成多個排氣孔54。與電機腔50的下部分相鄰的工作空氣排氣室53流體地連接排氣孔54。空氣路徑蓋64安裝在底座32的下方,位于電機腔50之下,并且形成工作空氣排氣通道A,該通道流體地連接排氣孔54和排氣連接,排氣連接在本文中示出為形成在蓋64的凹部中的多個工作空氣排氣ロ 65,使得エ作空氣可通過容器22的底部從電機腔50中排出。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上時,工作空氣排氣ロ 65與排氣連接流體連通,排氣連接在本文中示出為相應的排氣通道71上方的底座組件12的蓋板152 (圖9)中的多個排氣進ロ槽75以及底座組件12的底座外殼150內的底座排氣ロ 73。因此,當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上時,工作空氣排氣通道“ A”從容器22下方的排氣ロ 65、通過排氣進ロ槽75、進入排氣通道71并且通過底座排氣ロ 73朝向要清潔的表面行迸。因此,可將溫暖的廢氣從用戶引向清潔表面。而且,通過多個外殼朝著要清潔的表面向下安排工作空氣排氣通道A,可有效抑制工作排氣流動所產生的聲音,從而在操作的過程中降低抽取器10的噪聲級。在底座32的后壁中布置多個通風槽62,以便將電機冷卻空氣從容器22的后部排入周圍空氣中。通過圍繞電機/吹風機組件52的電機側(未不出)的電機外殼77的頂壁內形成的電機冷卻入口孔83,沿著從容器22內部延伸的冷卻空氣排氣路徑B抽取電機冷卻空氣。電機冷卻管道79流體地連接到電機外殼77的側部,并且構造成將冷卻空氣從外殼77中引入冷卻空氣排氣室81中,該排氣室與通風槽62流體地連接。底座32進ー步包括流體地連接到電機腔50中的電機入ロ管道58。參看圖4-6,轉向器模塊55通過傳統的緊固件安 裝到底座32中,與電機入口管道58相鄰。轉向器模塊55包括大致盒狀的轉向器外殼400,轉向器外殼中具有形成轉向室67的包圍的后壁402、相對的側壁404、頂壁406以及稱為角度壁408的角度底壁。在角度壁408內形成回收連接,此處示出為矩形管嘴入口 68。而且,在一個側壁404內形成圓柱形軟管入口 60,并且在頂壁406內形成矩形轉向器出口 56。可移除的轉向器蓋412構造成與轉向器外殼400的開口前側密封配合。轉向器蓋412包括矩形板,該矩形板優選地由透明的塑料材料模制形成,以便允許轉向室67的可見性。轉向器蓋412能夠由多種已知的緊固方法(比如螺釘、卡扣等或其組合)選擇性地安裝到轉向器外殼400中。如圖6中所示,轉向器蓋412包括從頂邊緣中突出的至少ー個鉤414,該鉤適合于選擇性地接合轉向器外殼400的頂壁406中相應的槽416。轉向器蓋412沿著底部邊緣進一歩包括緊固件孔418,這些緊固件孔在轉向器外殼400上與相應的安裝凸臺420選擇性地配合。轉向器門69樞轉地安裝在轉向室67內,并且適于選擇性地阻塞管嘴入口 68或軟管入口 60中的任ー個。轉向器門69在一端處包括細長的軸422,該軸突出穿過轉向器外殼400的后壁402。軸422的遠端可操作地連接到彈簧偏壓的致動器臂424,該致動器臂與轉向器外殼400的后壁402相鄰安裝。致動器臂424選擇性地與蓋板152 (圖3)上的凸出部426對齊。轉向器門69適于響應于致動器臂424的轉動在轉向室67內樞轉,以便選擇性地使通過管嘴入口 68或軟管入口 60流動的工作空氣轉向到轉向器出ロ 56內。門69通常被弾簧偏壓在向下的位置,從而門69在轉向室67內密封角度壁408并且阻塞管嘴入口68。可替換地,當向上轉動致動器臂424時,轉向器門69也向上樞轉,直到該門密封和阻塞軟管入口 60,該軟管入口進而打開管嘴入口 68。從容器22中移除回收箱110時,用戶可看見轉向器模塊55。因此,用戶可通過透明的轉向器蓋412看到轉向室67內,以便檢查和確保轉向器門69正確地運行,并且不阻礙轉向器管嘴入口 68、轉向器出ロ 56或軟管管道開ロ 60中的任ー個。如果用戶注意到轉向器模塊55失靈,那么該構造允許用戶通過松開將蓋412固定到外殼400中的兩個螺釘,向上樞轉蓋412,然后從槽416中分離鉤414,從而以容易的方式去除轉向器蓋412。因此,用戶可容易地清理和清除阻塞轉向室67或堵塞轉向器門69的任何碎屑。底座32進ー步包括從底座32的底部向上突起的塔臺63。以陽連接器146(圖17A-C)形式示出的電連接可安裝在塔臺63內。此外,流體輸送連接器(在此處示出為噴射末端閥144、用于為清潔流體增壓的泵142、電磁閥148、以及其他常見的抽取器部件)可安裝在底座32中并且可電連接到陽連接器146。底座蓋34為大致直線體,其結合有各種壓痕和連接特征(比如凸臺、肋部等等)以用于連接被安裝到底座蓋34的部件。底座蓋34包括大致水平的頂壁38以及從頂壁38向上延伸的大致豎直的前壁40。頂壁38還包括穿過其中的閥開ロ 42。底座蓋34通過任何合適的連接裝置安裝到底座32,并且它們共同包圍安裝在其中的部件。此外,容器手柄36安裝到底座蓋34。手柄36位于回收和供應箱組件24、26之間并且橫穿抽取器10和容器22,以方便提起和承載。主電源開關140安裝在手柄36內,并且電連接電機/吹風機組件52、泵142、電磁閥148、電源線(未示出)以及抽取器10的其他電氣部件,正如后文中將進行描述的。模塊外殼30為環繞回收和供應箱組件24、26的 帶狀元件。模塊外殼30包括主體70,輔助杖27安裝于該主體。輔助杖27包括輔助軟管80以及輔助杖手柄90。軟管夾88附接到模塊外殼30的外部,以便選擇性地將輔助杖手柄90固定到容器22中。軟管管道84在軟管卷繞件(wrap) 72附近穿過主體70內的開ロ 86。軟管80流體地連接到軟管管道84的一端,從而將輔助杖27連接到流體回收系統中,這在后文中會更具體地進行描述。軟管卷繞件72以及電源線卷繞件74也安裝于模塊外殼30。軟管卷繞件72可具有大致環形的轂76,多個突出部78從該轂橫向延伸。可圍繞轂76覆蓋輔助軟管80,并且該輔助軟管由突出部78固定,以便在容器22上承載軟管80。同樣,電源線卷繞件74包括至少兩個相対的突出部82,電源線(未示出)可圍繞該至少兩個相對突出部卷繞,以便在容器22上承載軟線。上述部件可由任何已知并且合適的裝置(比如機械緊固件、超聲波焊接、粘合劑等)安裝到模塊外殼30中。 供應箱組件26包括溶液箱92,該溶液箱限定清潔流體供應室94以用于儲存一定量的清潔流體。溶液供應箱組件26進ー步包括緊固到溶液箱92的螺紋入口 100的填充蓋92和閥98。當溶液供應箱組件26安裝到容器22吋,閥98被容納在接收器102內,接收器位于底座蓋34內的閥開ロ 42內。溶液箱92可通過入口 100用清潔溶液填充,并且可通過搬運手柄104選擇性地從容器22中去除。參看圖4和圖7,回收箱組件24包括帶有開ロ頂部的回收箱110,該回收箱由可移動箱蓋126包圍。回收箱110限定回收室114,所述回收室的尺寸形成為容納一定量用過的清潔溶液和污物。回收箱110的后表面包括凹入部116,回收箱管道組件118附接在該凹入部內。回收箱管道組件118包括入口管道120和排氣管道122。而且,回收箱組件24可由搬運手柄從容器22中選擇性地去除,以便將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丟棄到適當的容器或廢棄物排放管中。蓋126包括彎曲的分隔壁128,該分隔壁從蓋126的內部向下延伸。分離板130通過任何眾所周知的合適的裝置固定到蓋126的下部,并且包括回收箱入口 132和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回收箱入口 132與向下延伸的入口管道120流體連通(圖4),并且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與向下延伸的排氣管道122流體連通(圖4)。分隔壁128和分離板130適合于在回收箱入口 132和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之間提供流體分離。回收箱組件24進ー步包括滑動地連接到分離板130的浮子136。浮子136向下延伸到回收室114內。當液面在回收室114內上升時,中性(buoyant)浮子136隨著上升的流體上升。浮標的上部分在與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流體地連接的分隔壁128中阻塞開ロ 129,從而防止液體進入排氣流動路徑。此外,蓋126由閉鎖器138固定到回收箱110中。現在參看圖8-10,底座平臺20包括底座外殼150、蓋板152、刷輥組件154、以及地板吸嘴組件156。底座外殼150為大致直線體,其結合有各種內部連接特征(比如凸臺、肋部等等)以用于連接被安裝在底座外殼150內部的部件。蓋板152由任何合適的連接裝置安裝到底座外殼150中,并且它們共同包圍安裝在其中的部件。加熱器158可安裝在底座平臺20內,用于將加熱的清潔流體供應給流體分配系統;有刷電機160也可安裝在底座平臺20內以用于驅動刷輥組件154。此外,有刷電機開關226安裝到底座外殼150以用于為有刷電機160選擇性地控制電源,正如后文中將進行描述的。刷輥組件154包括至少ー個可轉動安裝的刷輥162 、相対的支撐腿164以及驅動帶166。所示出的刷輥組件154包括可轉動地安裝在相対的支撐腿164之間的兩個刷輥162。支撐腿164樞轉地安裝在底座外殼150中。刷輥162包括齒輪傳動的端部(未示出),使得每個刷輥162能夠通過驅動帶166以及可操作地連接刷輥162的中間皮帶(未示出)而可操作地連接到有刷電機160,正如在抽取器和真空清潔裝置技術領域中所眾所周知的。而且,刷輥組件154構造成相對于底座平臺20樞轉。即使抽取器10通過具有不同高度的清潔表面(比如不同的地毯、墊毯等)吋,這種柔性安裝構造在刷輥162和清潔表面之間確保恒定的接合。地板吸嘴組件156包括管嘴體170、可移動的嘴蓋172以及相対的嘴端帽174。管嘴蓋172包括一個或多個安裝耳173,安裝耳可由機械緊固件(未示出)固定到管嘴體170。墊圈(未示出)可安裝在管嘴蓋172和管嘴體170之間,以便在兩個部件之間確保密封連接。沿著管嘴蓋172和管嘴體170的配合壁,可結合附加的機械密封特征,比如搭接接頭或舌槽接合,代替墊圈或與墊圈聯合使用。管嘴體170包括從管嘴體170的后壁向上突起的鉤(未示出),鉤適合于接合在端帽174的下前部分內所形成的相應的固定槽(未示出)。因此,通過鉤和安裝槽的接合而固定了管嘴體170的下前部分,而通過管嘴蓋172以及相關聯的安裝耳173和緊固件固定管嘴體170的上部分。因此,安裝構造允許從管嘴體170去除和分離管嘴蓋172,以方便清潔管嘴蓋172和管嘴體170中的一者或兩者。流體回收系統的入口 176由管嘴體170的下部分內的開ロ限定。回收連接(在本文示出為吸嘴組件156的出口 178)由從管嘴蓋172的后部向上突起的柔性吸嘴管道180限定。底座平臺20進ー步包括流體輸送連接,其在本文中示出為容器接收器182和至少一個噴射末端組件184。容器接收器182安裝在蓋板152中,并將流體分配系統流體地聯接到噴射末端組件184中。所示出的實施例包括樞轉地安裝到底座外殼150的兩個噴射末端組件184,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在要清潔的表面上。參看圖11-13,第一噴射末端組件184包括可移除的噴射末端插入物300,該插入物流體地并且可移除地連接到樞轉聯接器302。樞轉聯接器302流體地并且可轉動地連接到樞軸倒鉤304。樞軸倒鉤304通過管形部分(未示出)流體地連接到從T形配件308中突出的右邊倒鉤306。第二噴射末端組件184流體地連接到從T形配件308的相反側中突出的左邊倒鉤310。樞軸倒鉤304包括限定沿著發散軸定向的內部液體流動路徑316的圓柱形樞軸倒鉤入口 312和樞轉倒鉤出口 314,所述發散軸形成鈍角。出口 314周圍的凹槽318適合于容納ー對O型環密封件320。安裝腿322從入口 312和出口 314的交點中向下突出,并且適合于容納在蓋板152內相應的容器內(未示出)。樞轉聯接器302包括與圓柱形聯接器出口 326正交地定向的圓柱形聯接器入口324,從而在其中形成L形液體流動路徑328。樞軸330從聯接器入ロ 324的封閉端壁332向外突出。聯接器入口 324的內部密封表面334的大小適合于可轉動地并且密封地容納樞轉倒鉤出口 314和相關聯的O型環密封件320。因此,將樞轉倒鉤出口 314安裝到聯接器入ロ 324中吋,O型環密封件320稍微壓縮,以便產生不可滲透液體的密封,同時允許聯接器入口 324圍繞樞轉倒鉤出ロ 314轉動。聯接器出ロ 326還包括密封的表面334,其大小適合于可移除地并且密封地容納噴射末端插入物入口 336。噴射末端插入物入口 336包括一有槽圓 柱壁338,圓柱壁適合于在其上設置兩個O型環密封件320并且限定圓柱壁中的液體流動路徑340。噴射末端插入物入口 336安裝到聯接器出口 326內后,位于有槽圓柱壁338內的O型環密封件320壓縮,以便產生不可滲透液體的密封,同時允許為了清潔或更換而選擇性地去除噴射末端插入物300。噴射末端插入物300進ー步包括噴射孔342和相關聯的偏轉壁344,該偏轉壁與噴射孔342隔開并且適合于沿著期望的噴射路徑引導增壓液體。噴射末端插入物300進ー步包括與噴射末端插入物300的前部一體的弾性閉鎖器346。閉鎖器346包括具有鎖定件(catch) 350的偏轉腿348,鎖定件安裝成在蓋板152上選擇性地接合相應的固定器突出部352。現在參看圖8-10,底座平臺20進ー步包括電源組件190,底座組件12通過該電源組件可電連接到容器22。電源組件190包括ー電連接,該電連接以陰連接器192、電堆棧194、堆棧軸環196以及堆棧蓋198的形式示出。陰連接器192安裝在電堆棧194內,電堆棧從底座外殼150中向上突起并且穿過形成于蓋板152內的堆棧軸環196延伸。電堆棧蓋198樞轉地安裝到堆棧軸環196的上端,并且被彈簧(未示出)偏壓到水平/關閉位置中。而且,突出部200從堆棧蓋198的向前邊緣朝外突出。一對輪子202可轉動地安裝在底座平臺20的后部。輪子202可轉動地安裝在輪軸204上,輪軸通過固定夾206固定在底座外殼150上的軸承孔205內,正如本技術領域中所眾所周知的。輪子202在要清潔的表面上部分地支撐底座組件12。下手柄組件210包括后殼212和前売214,后殼和前売配合以在其之間形成下手柄腔。下手柄組件210通過ー對耳軸216樞轉地安裝到底座平臺20中,這對耳軸位于下手柄組件210的下部并且部分地由后殼和前売212和214中的每ー個形成。圖2中可最佳看出,釋放機構218安裝在下手柄組件210內,以便在直立的儲存位置中可釋放地將手柄組件16鎖定到底座組件12。釋放機構218包括彈簧偏壓的且樞轉地安裝的制動踏板220,正如在抽取器和真空清潔裝置技術領域中所眾所周知的。釋放機構218進ー步包括閉鎖桿222,該閉鎖桿沿著踏板220的長度延伸并且平行于制動踏板220的樞轉軸線。閉鎖桿222的端部選擇性地接合形成在蓋板152的后部的相反側上的安裝槽224 (圖3)。觸發器微型開關(未示出)安裝在下手柄組件210內。如后文中將進行更詳細地描述的,觸發器微型開關(未示出)電耦接到電磁閥148 (圖4)并且構造成在溶液箱92和噴射末端組件184之間選擇性地啟動流體連通,以便將清潔溶液分配在要清潔的表面上。現在參看圖10和14,底座平臺20也包括閉鎖組件230,該閉鎖組件可釋放地將容器22(圖I)固定到底座平臺20中。閉鎖組件230包括釋放踏板232、閉鎖器234以及連接桿236。釋放踏板232和閉鎖器234均樞轉地安裝到底座外殼150中并且位于底座外殼150的相對側壁附近。而且,釋放踏板232和閉鎖器234均被彈簧偏壓,正如在抽取器和真空清潔裝置的技術領域中所眾所周知的。而且,釋放踏板232從底座平臺20突出,以便于用戶能夠夠到。連接桿236附接到釋放踏板232和閉鎖器234中,并且暢通無阻地在底座外殼150的寬度上延伸。釋放踏板232為大致L形元件,包括彼此基本上正交的踏板238和樞轉腿240。踏板鎖定件247延伸穿過樞轉腿240的頂部,并且適合于在容器22的一側上選擇性地接合致動器262 (圖3)。向下和向內成角度的引入件249在踏板鎖定件247的頂部內邊緣上延伸。踏板238的頂部表面可包括多個高出的突起或其他特征 ,以便在踏板238與用戶的腳之間増大摩擦力。樞軸242位于樞轉腿240的下部,與踏板238間隔開,并且在底座外殼150與蓋板152 (圖3)之間樞轉地固定。樞轉腿240還包括通道244,連接桿236的踏板端部(未示出)穿過該通道。通道244位于樞軸242的上方,并因此位于釋放踏板232的樞轉點的上方。此外,扭轉彈簧246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偏壓裝置向上偏壓釋放踏板232。閉鎖器234也為大致L形元件,該L形元件包括彼此基本上正交的鎖定件248和樞轉腿250。向下和向內成角度的引入件249在鎖定件248的頂部內邊緣上延伸。樞軸252位于樞轉腿250的下部,與鎖定件248間隔開,并且在底座外殼150與蓋板152 (圖3)之間樞轉地固定。閉鎖器234還包括桿通道254,用于固定連接桿236的閉鎖器端部(未示出)。桿通道254位于樞軸252的下方,并因此位于閉鎖器234的樞轉點的下方。此外,扭轉彈簧256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偏壓裝置朝著抽取器10的中心偏壓閉鎖器234。連接桿236為細長元件,該元件的端部(未示出)基本上垂直于中心部分彎曲。踏板端部穿過通道244,并且在樞軸242的上方與樞轉腿240相鄰。閉鎖器端部插入閉鎖器234的桿通道254。參看圖15,手柄組件16包括下手柄組件210(圖3)(前面已經描述過)以及上手柄組件14。上手柄組件14包括前売270和后殼272,前売和后殼配合以便在其之間形成上手柄腔274。手柄把手276安裝在上手柄組件14的上部,用于在要清潔的表面上操作抽取器10。手柄把手276由兩個配合的半部形成,即向前元件278和向后元件280。手柄把手276進ー步包括流體觸發器282,該觸發器可樞轉地安裝在配合元件278、280之間并且可操作地耦接到被包圍在上手柄腔274內的推桿284中。如在后文中將進行更詳細描述的,推桿284滑動地耦接到觸發器282,并且構造成選擇性地啟動下手柄組件210 (圖3)的頂部的觸發器微型開關(未示出)。上手柄組件14還包括形成在殼體270和272中的凹入部286,清潔輔助工具可安裝并儲存在該凹入部內。透明窗273可固定到前売270,以便增強凹入部286的可見性。雖然未示出,但是凹入部286可包括安裝夾或其他的特征,以便能夠安裝所選擇的輔助工具或其他與抽取器相關的物件。上手柄組件14由任何合適的機械裝置(比如緊固件、螺釘等等)固定到下手柄組件210。返回看圖3和14,上述閉鎖組件230構造成使得用戶可選擇性地從底座組件12去除容器22,以便將抽取器10用作便攜式清潔裝置。為了將容器22從底座平臺20釋放,用戶壓下釋放踏板232,這使得釋放踏板232克服彈簧246偏壓向下樞轉。由于連接桿236的踏板端部在樞軸242的樞軸線上方附接到釋放踏板232,連接桿236遠離抽取器10的中心線向右邊或者朝外平移。這種向外的運動在相同的方向將連接桿236的閉鎖器端部也拉到右邊。然而,閉鎖器端部在樞軸252的樞轉軸線下方附接到閉鎖器234,這又進而將閉鎖器234的鎖定件248遠離抽取器10的中心線向左邊或向外樞轉,從而在容器22上釋放配合的制動器262。然后,容器22被自由地提升離開底座12。如上所述,抽取器10包括流體輸送系統,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儲存清潔流體并將清潔流體輸送到要清潔的表面。為了清晰起見,流體輸送系統內的各種電連接在上述圖中未示出,但是在圖16中進行了示意性描述。現在參看圖16,流體輸送系統包括用于儲存清潔流體的溶液箱92。清潔流體可包括ー種或多種任何合適的清潔流體,包括但不限于水、濃縮清潔劑、稀釋清潔劑等等。優選地,清潔流體包括水和濃縮清潔劑的混合物。當溶液供應箱組件26安裝到容器22 (圖I)中時,接收器102打開常閉閥98,其將清潔流體分配給下游的流體輸送系統。美國專利第6,167,586號中公開了示例性的閥和閥座,該專利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此。清潔流體從溶液箱92中流入 泵142,泵給清潔流體增壓。應注意的是,閥98通常關閉,使得當從容器22中去除溶液箱組件26吋,防止清潔流體流出溶液箱92。增壓的流體離開泵142并且流入T形配件290中,該配件與輔助杖27和機械噴射末端閥144兩者均流體地連接,機械噴射末端閥被彈簧偏壓到常閉位置。電磁閥148位于噴射末端閥144上游的流體流動路徑中,以便選擇性地控制流入其中的流體流。當用戶壓下上手柄組件14上的流體觸發器282 (圖15)時,推桿284向下滑動并且接合微型開關(未示出),接合微型開關進而又致動電磁閥148以允許增壓的清潔流體穿過電磁閥148流到噴射末端閥144。應注意的是,噴射末端閥144通常關閉,從而使得當從底座組件12中去除容器22吋,防止清潔流體流出噴射末端閥144。當將容器22安裝到底座組件12且電磁閥148打開時,安裝在底座平臺20中的接收器182打開常閉的噴射末端閥144,從而連接位于容器22與底座組件12之間的流體輸送連接,并且允許將增壓的清潔流體從供應箱組件26中輸送到噴射末端組件184,以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到要清潔的表面上。此外,加熱器158和流體過濾器292流體地連接可在接收器182與噴射末端組件184之間。加熱器158可適合于增加清潔流體的溫度。在美國專利第6,131,237號中公開了用于抽取式清潔機的嵌入式加熱器,該專利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此。過濾器292可包括螺紋接入帽293,該接入帽可由用戶去除,以便進入和清潔可移除的網篩(未示出),該網篩適合于捕集小的碎屑和污物以便防止阻塞噴射末端組件184。如上所述,輔助杖27通過T形配件290流體地連接到流體輸送系統。輔助杖27包括輔助杖噴射末端294和輔助杖流體觸發器296。流體觸發器296可操作地連接到常閉柱塞式閥(未示出),該閥安裝在輔助杖27內并且流體地連接噴射末端294和T形配件290。噴射末端294可操作地連接到柱塞式閥,從而使得當用戶壓下流體觸發器296吋,柱塞式閥打開并且將增壓的清潔流體輸送通過輔助杖噴射末端294并且到達要清潔的表面上。可選地,一種可互換的輔助工具(未示出)可流體地連接到輔助杖的遠端,從而使得清潔流體流動通過噴射末端294、通過輔助工具(未示出)并且流到要清潔的表面上。上述流體輸送系統構造為當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中時通過底座組件12中的兩個噴射末端組件184選擇性地分配流體,或者,可替換地,構造為當容器22從底座組件12中拆離時通過輔助杖27中的輔助軟管噴射末端294選擇性地分配流體。用戶可通過選擇性地壓下手柄中的流體觸發器282而選擇性地控制流到噴射末端組件184的流體流。同樣,用戶可通過選擇性地壓下輔助杖流體觸發器296而選擇性地控制流到輔助軟管噴射末端294的流體流。正如抽取器技術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的,流體輸送系統可包括各種更改。而且,泵142為可選的,并且可不使用泵而用眾所周知的重力自流流體輸送系統來代替。此夕卜,噴射末端組件184可由多種噴射末端或可替換的流體分配器來代替,比如多孔分配桿(分配鋼筋,distribution bar)。如上所述,抽取器10包括流體回收系統,以用于從要清潔的表面去除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并且儲存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流體回收系 統包括電機/吹風機組件52,電機/吹風機組件產生通過抽取器10的工作空氣路徑的工作空氣流。參看圖3-7,當容器22以地板清潔的模式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中吋,工作空氣路徑C起始于管嘴入口 176處,并且延伸通過在吸嘴組件156中的流體流動路徑、通過管嘴管道180、和管嘴出口 178。工作空氣路徑通過穿過轉向器外殼400中的管嘴入口 68進入轉向室67而繼續進入容器22。工作空氣路徑C通過轉向器出口 56離開轉向室67,并繼續到達入ロ管道120上,該入口管道與回收箱入口 132流體連通。工作空氣路徑C通過回收箱入口132進入空氣/流體分離室,該路徑在該分離室處通過分離板130。如上所述,分隔壁128和分離板130在回收箱入口 132與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之間提供流體分離。所回收的污物和水掉入回收室114內。當工作空氣路徑“C”離開回收室114時,其轉入工作空氣排氣通道“A”。工作空氣排氣通道“A”通過開ロ 129和回收箱排放出ロ 134離開回收室114,并且進入排氣管道122,該排氣管道與底座32中的電機入ロ管道58流體地連接。工作空氣穿過電機入ロ管道58并且進入電機腔50。如上所述,通過電機/吹風機組件52抽取工作空氣,并且該工作空氣通過排氣孔54離開電機腔50,并穿過形成于空氣路徑蓋64與底座32之間的工作空氣排放室53,并且排出排氣ロ 65。工作空氣繼續通過排氣通道71,并且排出底座排氣ロ 73。因此,空氣可從抽取器10的底部朝著要清潔的表面排出,然后進入周圍空氣中。當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中時,僅僅通過底座組件12和地板吸嘴組件156可操作上述流體回收系統。為了能夠通過輔助杖27和所連接的軟管進行抽吸,必須將容器22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并且該容器必須用于便攜式輔助清潔模式中。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容器22使得自動地轉向穿過輔助杖27的工作空氣路徑。參看圖3和6,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容器22使得管嘴入口 68提升離開管嘴管道180,從而斷開容器22與底座組件12之間的回收連接,并且使附接到轉向器門69的軸222的致動器臂424遠離凸出部426滑動,這允許彈簧偏壓的轉向器門69向下樞轉到關閉的位置。因此,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容器22吋,門69阻塞轉向器外殼400中的管嘴入口 68并阻塞穿過其中的工作空氣路徑。而且,阻塞管嘴入口 68使得打開軟管入口 60和轉向器出ロ 56、回收箱管道組件118和上游的輔助杖27之間的工作空氣路徑。工作空氣路徑起始于輔助杖手柄90上的輔助杖管嘴入口 298處,并且繼續穿過輔助軟管80。輔助軟管80流體地連接到軟管管道84,該管道進而流體地連接到軟管入口 60和轉向室67。從轉向室67中,工作空氣然后流過工作空氣路徑的剰余部分,包括如上所述用于地板清潔模式的回收箱24、電機入口管道58、電機腔50、包括電機/吹風機組件52的抽吸源、以及下游的排氣孔54和通風槽62。相反,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上時,致動器臂424接觸凸出部426,該凸出部向上樞轉轉向器門69,從而打開轉向器出口 56并且阻塞軟管入口 60。因此,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中時,工作空氣路徑C流過地板吸嘴組件156和下游的流體回收系統,同時阻塞工作空氣流動路徑通過輔助杖27。現在參看圖17A-C,電源組件190構造成選擇性地將電源從容器22中提供到底座組件12中。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容器22時,安裝在容器22的底座32的塔臺63內的陽連接器146被提升遠離并脫離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中的配合陰連接器192,從而斷開容器22與底座組件12之間的電連接。如圖17A中所示,堆棧蓋198被弾簧偏壓到水平/關閉的位置,其中堆棧蓋198包圍電堆棧194的開放上端,從而覆蓋和保護容納在其中的電連接器192。 當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上時,塔臺63的下部分接觸堆棧蓋198的突出部200,并且使得堆棧蓋198克服其彈簧偏壓而向上樞轉到部分打開的位置,如圖17B中所示。當容器22繼續降低到安裝位置中時,塔臺63將堆棧蓋198樞轉到完全打開的位置,從而露出陰連接器192。現在參看圖17C,當容器22完全位于底座組件12上吋,陽連接器和陰連接器146、192完全接合并且使得容器22與底座組件12之間電連接。該構造保護陽連接器和陰連接器146、192。當從底座組件12中移動容器22時,保護位于容器22的下側上的陽連接器146,因為該連接器凹入塔臺63內。而且,陰連接器192受堆棧蓋198的保護,該堆棧蓋保護連接器192例如不被液體、碎屑以及用戶接觸。下面描述抽取器10的操作。抽取器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要理解的是,可以任何邏輯順序進行該操作,并且該操作不受下面所述的順序的限制。下面的描述僅僅用于示出的目的,其意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進行操作之前,容器22可操作地安裝到底座組件12中,或者可從底座組件12中分離,以便用作獨立式抽取器。當容器22安裝到底座組件12時,部件系統之間可同時進行多種連接。在所示出的實施例中,進行了四種這樣的連接,但是抽取器10也可構造成同時進行更少的連接。下面更詳細地描述這四種所述的連接,這四種連接通常為流體輸送系統的互連、回收連接的互連、排放系統的互連以及電氣系統的互連。更具體地說,當容器22可操作地安裝到底座組件12吋,噴射末端閥144適合于與容器接收器182連接,從而使得清潔流體可分配到地板表面,當容器22可操作地安裝到底座組件12吋,與吸嘴組件156流體互連的出ロ 178適合于與管嘴入口 68連接,從而使得電機/吹風機組件52與吸嘴組件156流體互連,當容器22可操作地安裝到底座組件12時,與排氣ロ 73流體互連的排放入口槽75適合于與排氣ロ 65連接,使得電機/吹風機組件52的出口與排氣ロ 73流體互連,并且當容器22可操作地安裝到底座組件12中吋,陰連接器192適合于與陽連接器146連接。在操作的過程中,用戶通過用至少ー種清潔流體填充溶液箱92而準備抽取器10以便使用。為了使溶液箱92填充有清潔流體,用戶使用搬運把手104簡單地提起溶液供應箱組件26而從容器22中去除溶液供應箱組件26,這使得閥98從接收器102脫離。接下來,用戶從入口 100中擰開并且移除填充蓋96,并且胳膊清潔流體填充溶液箱92。然后,用戶重新將填充蓋96放在入口 100上,并且將溶液供應箱組件26安裝在容器22上,從而將閥98和接收器102耦接,這使得閥98打開,并且使得溶液箱92與流體分配系統流體地連接。為了以地板清潔的模式操作深層除塵器10,在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12的情況下,用戶致動主電源開關140以便從電源(比如插座)中供電,以便為通過流體回收系統產生工作氣流的電機/吹風機組件52通電。此外,主電源開關140同時為泵142和電磁閥148通電,如圖18中的示意圖所示。當容器22安裝在底座組件上吋,電カ通過容器22供應給底座組件12。如上所述,通過配合的陽和陰電連接器146、192電連接底座組件12和容器22。從容器22中供應的電カ能夠為位于包括加熱器158、有刷電機160和PCB186的底座組件內的電氣部件通電。通過安裝在底座組件12內的有刷電 機開關226選擇性地控制供應給有刷電機160的電力。常開的有刷電機開關226構造成,在使用的過程中,當手柄組件16傾斜時接通并且將電源供應給有刷電機160。為了將手柄組件16傾斜,用戶壓下制動踏板220,這使釋放機構218從底座外殼150中分離并且釋放手柄組件15以向后樞轉。當用戶傾斜手柄組件16時,下手柄組件210的右邊耳軸216上的凸出部(未示出)釋放有刷電機開關226上的驅動器按鈕228 (圖8),這使得接通有刷電機開關226并且為有刷電機160供電以便清潔地板。當手柄組件16返回到直立的儲存位置時,耳軸216上的凸出部(未示出)接合驅動器按鈕228,這使得切斷有刷電機開關226并切斷有刷電機160的電力。在手柄組件16被傾斜并且有刷電機160被通電的情況下,用戶抓住手柄把手276并且沿著要清潔的表面移動抽取器10,同時通過壓下流體觸發器282而選擇性地施加清潔流體。通過噴射末端組件184分配清潔流體,同時刷輥162攪動要清潔的表面。用戶也可通過壓下輔助杖流體觸發器296而經由輔助杖噴射末端294選擇性地分配清潔流體。要清潔的地面上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通過地板吸嘴組件156而被帶入工作氣流中并去除,并且流過上述工作空氣路徑C、進入回收室114,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在該回收室內與工作空氣分開。工作空氣繼續沿著工作空氣排氣通道A流出回收室114并到達電機腔50,并且來自電機腔50的廢氣繼續流出容器下方的排氣ロ 65、通過蓋板152中的排放入口槽75、進入排氣通道71并且通過形成于底座外殼150的底部中的底座排氣ロ 73朝著要清潔的表面行進。通過首先握住搬運手柄124并將回收箱組件24提升離開模塊下本體28,從而快速且簡單地清空回收箱組件24。接下來,通過解鎖閉鎖器138而使蓋126解鎖,并且從槽外殼40中移除蓋。然后,用戶抓住回收箱110,并且倒置該回收箱,以便將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丟入適當的容器和排水管中。而且,通過壓下弾性閉鎖器346以便從固定器突出部352中釋放鎖定件350,用戶可容易地清潔或更換噴射末端插入物300。接下來,用戶向上提起偏轉腿348,該偏轉腿圍繞樞轉倒鉤出口 314轉動相關的樞轉聯接器302。偏轉腿348清除固定器突出部352時,用戶可將噴射末端插入物300從樞轉聯接器302中拉出。噴射末端插入物入口 336周圍的O型環密封件320在聯接器出口 326內沿著密封表面334滑動。當移除時,用戶可從噴射末端插入物300的噴射孔342容易地清除潛在的阻塞,或者使用新噴射末端插入物簡單地替換整個噴射末端插入物300,并且根據上述步驟以相反的順序重新安裝并重新組裝噴射末端插入物300。
為了以便攜式輔助清潔的模式操作抽取器10,用戶通過壓下釋放踏板232而從底座組件12中移除容器22。發釋放容踏板232圍繞樞軸242向下樞轉時,踏板鎖定件247向外樞轉并且脫離容器22的底座32上相應的制動器(未示出)。樞轉腿240遠離抽取器10的中心線向外拉動連接桿236的踏板端,同時朝著抽取器10的中心線向內拉動連接桿236的閉鎖器端。閉鎖器端向內拉動桿通道254,并且由于桿通道254位于樞軸252的下方,所以樞轉腿250和鎖定件248遠離抽取器10的中心線向外樞轉,從而脫離容器22的底座32上的制動器262,使得容器22可被提升離開底座12。當用戶遠離底座12提升容器22時,致動器臂424滑動離開蓋板152上相應的凸出部426,并且彈簧偏壓的轉向器門69向下樞轉并阻塞管嘴入口 68,同時打開工作空氣路徑以通過軟管入口 60通向軟管80以及上游的輔助杖27。此外,陽連接器146從陰連接器192中分離,從而斷開底座組件12中電路的電力。塔臺63與堆棧蓋198的突出部200分離,該突出部彈回至覆蓋電堆棧194的上端的彈簧偏壓水平/關 閉位置,以便防止容納在其中的電連接器192受到水或碎屑的影響。接下來,用戶致動主電源開關140。當需要時,用戶選擇性地壓下輔助杖流體觸發器296,以便通過流體地連接泵142和T形配件290的配管以及通過輔助杖噴射末端294和相關的輔助工具(未示出)而從溶液箱92中將清潔流體分配到要清潔的表面中。通過輔助工具(未示出)、輔助杖手柄90上的輔助杖管嘴入口 298,將要清潔的表面上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抽取到輔助軟管80中。如上所述,輔助軟管80流體地連接到軟管管道84、軟管入口 60、以及轉向室67中。從轉向室67中,工作空氣然后流動通過上述工作空氣路徑的剩余部分并且進入回收室114中,在該回收室中,從工作空氣中分離用過的清潔流體和污物,并且分離的工作空氣繼續沿著工作空氣路徑從回收室114流出、通過電機/吹分機組件52以到達電機腔50中,來自電機腔50的廢氣通過排氣孔54和位于底座32下方的相應排氣ロ 65而離開底座組件12。所公開的實施例表示本發明優選的形式,并用于對本發明進行解釋而非限定。所述的直立式抽取器僅僅是多種深層清潔裝置的ー個實例,通過深層清潔裝置可使用本發明或某種輕微的變型。在不背離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在本公開和附圖內能夠進行合理的變型和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 便攜式抽取器,包括 外殼,具有抽吸源; 抽吸軟管,與所述抽吸源互連,用于手動地從所述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 回收箱,與所述抽吸軟管互連,用于接收來自于所述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 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在所述地板表面上;以及 第一連接系統,包括 第一流體輸送連接,與所述流體輸送系統流體互連; 第一回收連接,與所述回收箱流體互連;以及 第一排氣連接,與所述抽吸源的出口流體地連接;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適于被移動,以便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在所述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所述底座包括 吸嘴,與地板表面并置; 排氣口 ;以及 第二連接系統,包括 第二流體輸送連接,所述第二流體輸送連接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流體輸送連接連接,使得清潔流體能夠通過所述第一流體輸送連接和所述第二流體輸送連接的互連分配至所述地板表面; 第二回收連接,與所述吸嘴流體互連,并且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回收連接連接,使得所述抽吸源通過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和所述第二回收連接的互連而與所述吸嘴流體互連;以及 第二排氣連接,與所述排氣口流體互連,并且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排氣連接連接,使得所述抽吸源的出口通過所述第一排氣連接和所述第二排氣連接的互連而與所述排氣口流體互連; 其中,所述便攜式抽取器當從所述底座中分離時能夠用作獨立式抽取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抽取所述第一流體輸送連接和所述第二流體輸送連接、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和所述第二回收連接以及所述第一排氣連接和所述第二排氣連接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所述底座時同時互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一個上的閉鎖器以及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個上的配合元件,用于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保持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閉鎖器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能夠相對于所述配合元件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閉鎖器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保持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便攜式抽取器能夠從所述底座中移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所述便攜式抽取器的安裝平臺,并且所述閉鎖器的一部分在所述安裝平臺的下方橫穿所述底座延伸,以用于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的相對橫向側上提供連接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閉鎖器進一步包括與所述底座互連的腳踏板,其中,所述腳踏板的致動將所述閉鎖器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轉向閥,所述轉向閥具有 第一入口,與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對齊; 第二入口,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上的所述抽吸軟管對齊;以及 出口,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上的所述回收箱流體互連; 其中,所述轉向閥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打開所述第一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以及關閉所述第二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并且所述轉向閥進一步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從所述底座分離時,關閉所述第一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以及打開所述第二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轉向閥包括門,所述門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從所述底座中分離時關閉所述第一入口,并且所述門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關閉所述第二入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包括設置在所述門上的從動件,并且所述第二回收連接包括凸輪, 并且其中,所述凸輪與所述從動件的鄰接使得所述門關閉所述第二入口。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系統進一步包括電耦接于所述抽吸源的第一電連接,并且第二連接系統進一步包括第二電連接,所述第二電連接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電連接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至少一個相鄰的蓋,其中所述蓋能夠在覆蓋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所述至少一個的第一位置與暴露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所述至少一個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蓋上的從動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至少一個上的凸輪,其中所述凸輪構造為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朝著所述底座移動時推動所述從動件以將所述蓋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便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彼此對準。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樞轉地安裝到所述底座的手柄。
13.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 便攜式抽取器,包括 外殼,具有抽吸源; 抽吸軟管,與所述抽吸源互連,用于手動地從所述板表面抽吸流體; 回收箱,與所述抽吸軟管互連,用于接收來自于所述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 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到所述地板表面上;以及 第一回收連接,與所述回收箱流體互連;以及 底座,該底座適于被移動,以便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在所述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所述底座包括 吸嘴,與所述地板表面并置; 第二回收連接,與所述吸嘴流體互連,并且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回收連接連接,使得所述抽吸源通過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和所述第二回收連接的互連而與所述吸嘴流體互連;以及 轉向閥,用于選擇性地將所述回收箱與所述抽吸軟管和所述吸嘴中的一個流體互連,所述轉向閥包括 從動件,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一個上;以及 凸輪,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個上; 其中,所述凸輪構造成在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和所述第二回收連接互連時鄰接所述從動件,使得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所述轉向閥打開所述回收箱與所述吸嘴之間的流體連通。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轉向閥進一步包括 第一入口,與所述第一回收連接對齊; 第二入口,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上的所述抽吸軟管對齊;以及 出口,與所述便攜式抽取器上的所述回收箱流體互連; 其中,所述轉向閥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打開所述第一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以及關閉所述第二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并且所述轉向閥進一步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從所述底座分離時關閉所述第一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以及打開所述第二入口與所述出口之間的流體連通。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轉向閥包括門, 所述門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從所述底座分離時關閉所述第一入口,并且所述門構造成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關閉所述第二入口。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中,所述從動件設置于所述門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所述門相關聯的彈簧,其中,所述彈簧朝向所述第一入口偏壓所述門。
18.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包括 便攜式抽取器,包括 抽吸軟管,用于手動地從所述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 回收箱,與所述抽吸軟管互連,用于接收來自于所述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 流體輸送系統,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到所述地板表面上; 第一電氣部件; 電源線,電耦接到所述第一電氣部件;以及 第一電連接,電耦接到所述電源線;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適于被移動,以便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在所述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所述底座包括 吸嘴,與所述地板表面并置; 第二電氣部件;以及 第二電連接,電耦接到所述第二電氣部件,并且所述第二電連接適于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所述底座時與所述第一電連接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氣部件通過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的互連而與所述電源線電互連;以及 蓋,設置成與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至少一個相鄰,其中,所述蓋能夠在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從底座中分離時所述蓋覆蓋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朝向所述底座移動時所述蓋暴露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中的所述至少一個,使得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彼此對準。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蓋上的從動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便攜式抽取器和所述底座中的至少一個上的凸輪,其中,所述凸輪構造為當所述便攜式抽取器朝著所述底座移動時推動所述從動件將所述蓋移動到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電連接和所述第二電連接彼此對準。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抽取式清潔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所述蓋相關聯的彈簧,其中,所述彈簧朝向所述第一位置偏壓所述蓋。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地板表面的抽取式清潔裝置,其包括便攜式抽取器和底座,該底座適于移動,以便當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于底座時在地板表面上進行清潔操作,其中便攜式抽取器當從底座分離時可用作獨立式抽取器。便攜式抽取器包括用于手動地從地板表面中抽吸流體的抽吸軟管、與抽吸軟管互連且用于接收來自于地板表面的回收流體的回收箱、以及用于將清潔流體分配到地板表面上的流體輸送系統。便攜式抽取器可操作地安裝在底座時,在底座與便攜式抽取器的部件之間形成一個或多個連接。
文檔編號A47L11/30GK102670138SQ20121005220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明者湯姆·明赫·恩古延, 肯尼思·M·倫基維茨 申請人:碧潔家庭護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