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溫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杯具,尤其涉及ー種保溫杯。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流行的保溫杯,尤其是保溫效果較好的真空保溫杯通過分為兩種形式,ー種是內外層均為不銹鋼材質;另ー種是內外層均為玻璃材質。而這兩種真空保溫杯都各有優缺點。不銹鋼材質的杯子結實耐用,但作為金屬材質用來喝茶,尤其對高檔茶葉難免有影響口味之嫌。玻璃材質的杯子用來沖泡茶葉效果當然很 好,但在使用中容易破碎,尤其不方便攜帯。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結合上述兩種杯子各自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使杯子即有好的泡茶效果,又能結實耐用不易破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ー種保溫杯,由內層和外層構成,內層與外層之間有一中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內側面上附著有一玻璃層。較佳的,所述內層底部為弧面結構。較佳的,所述玻璃層為厚度在0. 2-lmm的鈉鈣硅酸鹽玻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結合不銹鋼真空保溫杯和玻璃真空保溫杯兩者的優缺點,在不銹鋼真空保溫杯內層內側面上附著一玻璃層,使杯子內部更適宜沖泡茶葉,而杯子外部更結實耐用不易破碎。
本發明附圖I幅,附圖為杯子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內層,11、內層內側面,12內層底部、2、外層,3、中空層,4、玻璃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所示的ー種保溫杯,由內層I和外層2構成,內層I與外層2之間有一中空層3,內層I內側面11上附著有一玻璃層4,所述內層I底部12為弧面結構,所述玻璃層4為厚度在0. 2-lmm的鈉鈣硅酸鹽玻璃,以0. 5mm宜。玻璃層4通過熱壓和粘連方式與內層I的內側面11緊密粘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通過在非玻璃材質真空保溫杯內層內側面附著玻璃層以改善杯子使用效果的設計均應屬于本發明所闡明的技術構思的保護范圍,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的設計,都應 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保溫杯,由內層(I)和外層(2)構成,內層(I)與外層(2)之間有一中空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I)內側面(11)上附著有一玻璃層(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I)底部(12)為弧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層(4)為厚度在0.2-lmm的鈉鈣硅酸鹽玻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溫杯,由內層和外層構成,內層與外層之間有一中空層,其中所述內層內側面上附著有一玻璃層。通過結合不銹鋼真空保溫杯和玻璃真空保溫杯兩者的優缺點,在不銹鋼真空保溫杯內層內側面上附著一玻璃層,使杯子內部更適宜沖泡茶葉,而杯子外部更結實耐用不易破碎。
文檔編號A47G19/22GK102805526SQ20121027585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張應剛, 史殿敏 申請人:張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