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植物油脂的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亞麻籽油是一種采用植物的種子為原料,進行提取及一系列的加工而成的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用植物油。亞麻籽油含有特殊的營養(yǎng)成分,尤其含有α亞麻酸高達50%以上,由于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且自身無法合成,因而備受青睞。亞麻籽油不僅可供食用,還可用于醫(yī)藥、保健品等多領域。由目前公開的亞麻籽油的方法有超臨界CO2萃取、有機溶劑正己烷萃取、壓榨提取。超臨界CO2萃取操作壓力大,對設備要求高,成本較大,難以形成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有機溶劑正己烷萃取后的產(chǎn)品含有大量的溶劑殘留,后續(xù)加工必須經(jīng)過高溫對產(chǎn)品中的殘留溶劑進行處理,產(chǎn)品中的營養(yǎng)成分也會隨高溫而有很大損失,使產(chǎn)品的品質(zhì)降低;壓榨提取的效率低、成本高。上述提取后的產(chǎn)品須經(jīng)過精煉工藝(脫膠、脫酸、水洗、脫色、冬化處理、脫臭)加工至成品。雖然亞麻籽油中含有α亞麻酸雖然很高,但在后續(xù)的精煉加工中損失可達3 4%,具有亞麻酸成分流失較多的不足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亞麻酸成分流失、溶劑殘留低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工藝步驟為
(1)萃取壓榨提油后的亞麻籽餅柏用亞臨界流體提取亞麻籽原油;
(2)脫膠脫酸所述的亞麻籽原油在40°C用檸檬酸脫膠,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脫酸,最后分離得到堿煉油;
(3)水洗將堿煉油油溫升至80 85°C,加入90 95°C熱水進行水洗;
(4)脫色脫蠟在負壓O.06 O. 07Mpa真空狀態(tài)下,將水洗后的油升溫至90°C,加入活性白土和活性炭,攪拌脫色;然后在攪拌過程中逐步降低油溫進行冬化處理,過濾;
(5)脫臭冬化處理后的油在150°C 155°C、真空度小于200Pa的條件下脫臭,即可得到亞麻籽油。本發(fā)明所述步驟(I)中的亞臨界提取方法為將加有亞麻籽餅柏的萃取罐抽真空至-O. 08MPa,通入正丁烷至液面高出物料,在40 50°C、0. 4 O. 6MPa條件下萃取;然后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4 -O. 08MPa,在30 45°C解析得到亞麻籽原油。所述萃取時連續(xù)萃取三遍,每次萃取時間為30 50分鐘。本發(fā)明所述步驟(2)中加入油重O. 05% O. 10%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15min進行脫膠。所述步驟(2)中根據(jù)實際酸值加入15 25Be’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后靜置4 8h進行脫酸。
本發(fā)明所述步驟(3)中水洗方法為加入油重8% 10%的熱水,攪拌均勻,靜置40分鐘放水。所述水洗過程進行兩次;第二次放水時,放出加入水量的80 90%的水。本發(fā)明所述步驟(4)中加入油重2% 3%的活性白土和油重O. 1% O. 3%的活性炭,均勻攪拌20 30分鐘進行脫色。所述步驟(4)中冬化處理過程為脫色后的油以脫色后的白土、活性炭為誘晶劑,以2°C /分鐘的速度降溫至70°C,再以5°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20°C,然后以1°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零下3 5°C,降溫過程中必須以10 15轉(zhuǎn)/分鐘速度進行攪拌;最后以油中脫色后的白土和活性炭為助濾劑采用熱卸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本發(fā)明所述步驟(I)中的亞麻籽餅柏是將亞麻籽采用低溫榨油機進行壓榨;壓榨溫度不高于80°c,壓榨后的餅柏厚度控制在O. 2 O. 5_。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采用亞臨界萃取,具有得率高,產(chǎn)品中溶劑殘留低的特點。本發(fā)明利用脫色過程中加入的活性白土和活性炭作為后續(xù)冬化處理過程中的誘晶劑,從而有效的節(jié)省了養(yǎng)晶過程;且活性白土和活性炭還作為過濾時的助濾劑,從而提升過濾效果。因此本發(fā)明既將廢物進行了綜合利用,又直接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具有養(yǎng)晶效果好、時間短,過濾效果好的特點。本發(fā)明通過控制精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從而極大的保存了 α亞麻酸的含量,具有亞麻酸損失少,得率高的特點,可最大限度的保留產(chǎn)品中的營養(yǎng)成分。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溶劑殘留低,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成分損失小的特點,成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GB/T 8235-2008亞麻籽油》的規(guī)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 :本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所述。(I)壓榨1000kg的亞麻籽,在75°C條件下壓榨,控制壓榨后餅的厚度為O. 3mm ;
(2)萃取將壓榨后的亞麻籽餅放入萃取罐中,萃取罐抽真空至-O.08MPa,通入正丁烷亞臨界流體至高出物料5cm,萃取溫度為45°C,壓力為O. 55MPa,連續(xù)萃取三遍,每遍萃取時間為30分鐘;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4MPa,解析溫度30°C,得亞麻籽原油;正丁烷溶劑亞臨界流體氣化后,再經(jīng)壓縮機加壓冷凝回收;
(3)脫膠脫酸將亞麻籽原油升溫至40°C,加入油重O.1%比例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15分鐘后,實際酸值為4. 0K0Hmg/kg ;加入20Be’氫氧化鈉溶液51kg,攪拌均勻,靜置堿煉6h,過濾分離得到堿煉后的油;
(4)水洗將堿煉后的油升溫至80°C,按油重10%加入90°C熱水,靜置40分鐘后放水;水洗2次,第二遍放水時,放出加入水量的80% ;
(5)脫色脫蠟在負壓為-O.06Mpa下 將水洗后的油泵入脫色罐內(nèi)升溫至90°C,加入油重3%的活性白土及油重O. 3%的活性炭,均勻攪拌25分鐘進行脫色;以脫色后仍與油混合的白土、活性炭為誘晶劑,以2°C /分鐘的速度降溫至70°C,再以5°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20°C,然后以I°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零下3°C,降溫過程中必須以10轉(zhuǎn)/分鐘速度進行攪拌;然后以油中脫色后的白土和活性炭為助濾劑,采用熱卸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6)脫臭脫色脫蠟后的油在150°C、真空度150Pa的條件脫臭,即可得到亞麻籽油成
品O本實施例中,亞麻籽含油40wt%(即含油400kg),減去壓榨20%后,亞麻籽餅中含油200kg ;萃取得亞麻籽原油195. 3kg,萃取率為97. 65% ;精煉后得亞麻籽成品油192. 37kg,精煉得率為98.5%。精煉前測得亞麻籽原油中含α亞麻酸53. 5wt%,精煉后檢測含量為53. 3wt%,損失率為O. 37%。按標準GB/T 8235— 2008《亞麻籽油》規(guī)定的方法檢測成品油的指標色澤為黃35、紅2. O,水分為O. 02%,雜質(zhì)為O. 03%,酸價為O. 17K0Hmg/g,過氧化值為O. 54mmol/kg,冷凍試驗為澄清透明,溶劑殘留< 2. Omg/kg。氣味、口感好,各指標均符合GB/T 8235—2008 的規(guī)定。實施例2 :本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所述。(I)壓榨1000kg的亞麻籽,在80°C條件下壓榨,控制壓榨后餅的厚度為O. 4mm ;
(2)萃取將壓榨后的亞麻籽餅放入萃取罐中,萃取罐抽真空至-O.08MPa,通入亞臨界流體至高出物料7cm,萃取溫度為48°C,壓力為O. 6MPa,連續(xù)萃取三遍,每遍萃取時間為35分鐘;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4MPa,解析溫度35°C,得亞麻籽原油;溶劑亞臨界流體氣化后,再經(jīng)壓縮機加壓冷凝回收;
(3)脫膠脫酸將亞麻籽原油升溫至40°C,加入油重O.08%比例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15分鐘后,實際酸值為3. 5K0Hmg/kg ;根據(jù)實際酸值加入20Be’氫氧化鈉溶液48kg,攪拌均勻,靜置堿煉8h,分離得到堿煉后的油;
(4)水洗堿煉后的油升溫至85°C,按堿煉后的油重10%的比例加入95°C熱水,靜置40分鐘后放水,水洗2次,第二遍放水時,放出加入水量的85% ; (5)脫色脫蠟在負壓為-O.07Mpa下將水洗后的油泵入脫色罐內(nèi)升溫至90°C,加入水洗后油重2%的活性白土及油重O. 25%的活性炭,均勻攪拌30分鐘進行脫色;然后以2V /分鐘的速度降溫至70°C,再以5°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20°C,然后以1°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零下5°C,降溫過程中必須以10轉(zhuǎn)/分鐘速度進行攪拌,最后以油中脫色后的白土和活性炭為助濾劑采用熱卸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
(6)脫臭脫色脫蠟后的油在155°C、真空度IOOPa的條件脫臭制得亞麻籽油成品。本實施例中,亞麻籽含油40wt%S 400kg,減去壓榨20wt%后餅中含油200kg,萃取得亞麻籽原油195. 3kg,萃取率為97. 65% ;精煉后得亞麻籽成品油192. 25kg,精煉得率為98.44%。精煉前測得亞麻籽原油中含α亞麻酸53. 5wt%,精煉后檢測含量為53. lwt%,損失率為O. 75%。按標準GB/T 8235—2008《亞麻籽油》規(guī)定得方法檢測成品油的指標色澤為黃35、紅2. 0,水分為O. 02%,雜質(zhì)為O. 02%,酸價為O. 16K0Hmg/g,過氧化值為O. 50mmol/kg,冷凍試驗為澄清透明,溶劑殘留< 1.88mg/kg。氣味、口感好,各指標均符合GB/T 8235—2008的規(guī)定。實施例3 :本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所述。(I)壓榨1000kg的亞麻籽,在70°C條件下壓榨,控制壓榨后餅的厚度為O. 2mm ;
(2)萃取將壓榨后的亞麻籽餅放入萃取罐中,萃取罐抽真空至-O. 08MPa,通入亞臨界
流體至高出物料3cm,萃取溫度為40°C,壓力為O. 4MPa,連續(xù)萃取三遍,每遍萃取時間為50分鐘;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6MPa,解析溫度45°C,得亞麻籽原油;(3)脫膠脫酸將亞麻籽原油升溫至40°C,加入油重O.05%比例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脫膠;根據(jù)實際酸值加入25Be’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靜置堿煉4h,分離得到堿煉后的油;
(4)水洗堿煉后的油升溫至83°C,按堿煉后的油重8%的比例加入95°C熱水,靜置分層后放水;水洗2次,第二遍放水時,放出加入水量的90% ;
(5)脫色脫蠟在負壓為-O.065Mpa下將水洗后的油泵入脫色罐內(nèi)升溫至90°C,加入水洗后油重2. 5%的活性白土及油重O. 1%的活性炭,均勻攪拌20分鐘進行脫色;然后在攪拌過程中逐步降低油溫進行冬化處理,降溫過程中必須以15轉(zhuǎn)/分鐘速度進行攪拌,最后以油中脫色后的白土和活性炭為助濾劑采用熱卸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
(6)脫臭脫色脫蠟后的油在155°C、真空度190Pa的條件脫臭制得亞麻籽油成品。本實施例中萃取率為97. 6%,精煉得率為98. 48% ; α亞麻酸損失率為O. 59%。按標準GB/T 8235—2008《亞麻籽油》規(guī)定得方法檢測成品油的指標色澤為黃35、紅2. 0,水分為O. 02%,雜質(zhì)為O. 02%,酸價為O. 17K0Hmg/g,過氧化值為O. 52mmol/kg,冷凍試驗為澄清透明,溶劑殘留< 1.96mg/kg。氣味、口感好,各指標均符合GB/T 8235— 2008的規(guī)定。實施例4 :本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的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所述。(I)壓榨1000kg的亞麻籽 ,在50°C條件下壓榨,控制壓榨后餅的厚度為O. 5mm ;
(2)萃取將壓榨后的亞麻籽餅放入萃取罐中,萃取罐抽真空至-O.08MPa,通入亞臨界流體至高出物料,在萃取溫度為50°C、壓力為O. 5MPa條件下萃取;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8MPa,解析溫度40°C,得亞麻籽原油;
(3)脫膠脫酸將亞麻籽原油升溫至40°C,加入油重O.06%比例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脫膠;根據(jù)實際酸值加入15Be’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靜置堿煉,分離得到堿煉后的油;
(4)水洗堿煉后的油升溫至82°C,按堿煉后的油重9%的比例加入92°C熱水,靜置分層后放水;
(5)和(6)同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萃取率為97. 57%,精煉得率為98. 46% ; α亞麻酸損失率為O. 64%。按標準GB/T 8235—2008《亞麻籽油》規(guī)定得方法檢測成品油的指標色澤為黃35、紅2. 0,水分為O. 02%,雜質(zhì)為O. 03%,酸價為O. 16K0Hmg/g,過氧化值為O. 51mmol/kg,冷凍試驗為澄清透明,溶劑殘留< 1.98mg/kg。氣味、口感好,各指標均符合GB/T 8235— 2008的規(guī)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萃取壓榨提油后的亞麻籽餅柏用亞臨界流體提取亞麻籽原油;(2)脫膠脫酸所述的亞麻籽原油在40°C用檸檬酸脫膠,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脫酸,最后分離得到堿煉油;(3)水洗將堿煉油油溫升至80 85°C,加入90 95°C熱水進行水洗;(4)脫色脫蠟在負壓O.06 O. 07Mpa真空狀態(tài)下,將水洗后的油升溫至90°C,加入活性白土和活性炭,攪拌脫色;然后在攪拌過程中逐步降低油溫進行冬化處理,過濾;(5)脫臭冬化處理后的油在150°C 155°C、真空度小于200Pa的條件下脫臭,即可得到亞麻籽油。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亞臨界提取方法為將加有亞麻籽餅柏的萃取罐抽真空至-O. 08MPa,通入正丁烷至液面高出物料,在40 50°C、0. 4 O. 6MPa條件下萃取;然后將萃取釜溶劑壓入脫溶罐,抽真空至解析罐的壓力至-O. 04 -O. 08MPa,在30 45°C解析得到亞麻籽原油。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時連續(xù)萃取三遍,每次萃取時間為30 50分鐘。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加入油重O. 05% O. 10%的食品級檸檬酸,快速攪拌15min進行脫膠。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根據(jù)實際酸值加入15 25Be’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后靜置4 8h進行脫酸。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水洗方法為加入油重8% 10%的熱水,攪拌均勻,靜置40分鐘放水。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過程進行兩次; 第二次放水時,放出加入水量的80 90%的水。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加入油重2% 3%的活性白土和油重O. 1% O. 3%的活性炭,均勻攪拌20 30分鐘進行脫色。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冬化處理過程為脫色后的油以脫色后的白土、活性炭為誘晶劑,以2V /分鐘的速度降溫至70°C,再以5°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20°C,然后以1°C /小時的降溫速率降溫至零下 3 5°C,降溫過程中必須以10 15轉(zhuǎn)/分鐘速度進行攪拌;最后以油中脫色后的白土和活性炭為助濾劑采用熱卸冬化過濾機進行過濾。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亞麻籽餅柏是將亞麻籽采用低溫榨油機進行壓榨;壓榨溫度不高于80°C,壓榨后的餅柏厚度控制在O. 2 O. 5m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亞麻籽油的生產(chǎn)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步驟為(1)萃取壓榨提油后的亞麻籽餅粕用亞臨界流體提取亞麻籽原油;(2)脫膠脫酸所述的亞麻籽原油在40℃用檸檬酸脫膠,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脫酸,最后分離得到堿煉油;(3)水洗將堿煉油油溫升至80~85℃,加入90~95℃熱水進行水洗;(4)脫色脫蠟在負壓0.06~0.07Mpa真空狀態(tài)下,將水洗后的油升溫至90℃,加入活性白土和活性炭,攪拌脫色;然后在攪拌過程中逐步降低油溫進行冬化處理,過濾;(5)脫臭冬化處理后的油在150℃~155℃、真空度小于200Pa的條件下脫臭,即可得到亞麻籽油。本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溶劑殘留低,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成分損失小的特點。
文檔編號C11B3/00GK103045356SQ2012105823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田章起, 楊俊旺, 崔志山, 李曉輝 申請人:邯鄲晨光珍品油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