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工業的發展,管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結構越來越復雜,隨之而來的是清理越來越困難,對于某些鑄件,需要內置管道,一般是采用型芯的方法一次鑄造成型,由于管道型腔復雜,內部清理困難,而目前所用的管道清理器多用于管道結構簡單,轉彎半徑大的管道,且需要在管道上設置發球和收球裝置,而對于一些結構已定,管道結構復雜的管路難于進行清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管道結構復雜的管路難于進行清理的問題,進而提供了 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清理器包括三通管、套管、連管、噴嘴、兩個定位環和多個皮碗,三通管的三個分管均勻分布設置,每個分管的一端設有一個噴嘴,套管為直形管,皮碗的圓心處加工有通孔,套管穿過多個皮碗上的通孔,且皮碗均勻固定在套管上,多個皮碗碗口方向同向設置,連管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三通管的入口處,連管的另一端從套管的上端管內穿過至套管的底部,兩個定位環分別固定在套管兩端的連管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于復雜管道管壁的清理,通過本實用新型實現快速高效的清理管道內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制造成本低,設計合理的優點。
圖1為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為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清理器包括三通管1、套管3、連管5、噴嘴2、兩個定位環6和多個皮碗4,三通管I的三個分管1-1均勻分布設置,每個分管1-1的一端設有一個噴嘴2,套管3為直形管,皮碗4的圓心處加工有通孔4-1,套管3穿過多個皮碗4上的通孔4-1,且皮碗4均勻固定在套管3上,多個皮碗4碗口方向同向設置,連管5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三通管I的入口處,連管5的另一端從套管3的上端管內穿過至套管3的底部,兩個定位環6分別固定在套管3兩端的連管5上。
具體實施方式
二:結合圖1和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分管1-1的中心線與噴嘴2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內,每個分管1-1與安裝在分管1-1上的噴嘴2所成角度為120° -150°,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1和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皮碗4的個數為兩個,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結合圖1和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皮碗4的碗口直徑為d,三通管I的頂部至底部皮碗4碗口處的最大距離h的范圍為d的1.2-1.5倍,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工作原理:將本實用新型放入到待清理管道的管壁內,將連管5的一端通入高壓氣體,高壓氣體通過連管5進入噴嘴2內,噴嘴2將氣體噴出到管道內壁上,由于氣體的反沖擊使三通管I轉動,三通管I帶動套管3轉動進而帶動整體向前運動,進而達到清理管道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所述清理器包括三通管(I)、套管(3)、連管(5)、噴嘴(2)、兩個定位環(6)和多個皮碗(4),三通管(I)的三個分管(1-1)均勻分布設置,每個分管(1-1)的一端設有一個噴嘴(2),套管(3)為直形管,皮碗(4)的圓心處加工有通孔(4-1),套管(3)穿過多個皮碗(4)上的通孔(4-1),且皮碗(4)均勻固定在套管(3)上,多個皮碗(4)碗口方向同向設置,連管(5)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三通管(I)的入口處,連管(5)的另一端從套管(3)的上端管內穿過至套管(3)的底部,兩個定位環(6)分別固定在套管(3)兩端的連管(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1-1)的中心線與噴嘴(2)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內,每個分管(1-1)與安裝在分管(1-1)上的噴嘴(2)所成角度為120° -1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4)的個數為兩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4)的碗口直徑為d,三通管(I)的頂部至底部皮碗(4)碗口處的最大距離h的范圍為d的1.2-1.5倍。
專利摘要一種管道型腔清理器,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清理器,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管道結構復雜的管路難于進行清理的問題,所述清理器包括三通管、套管、連管、噴嘴、定位環和多個皮碗,三通管的三個分管均勻分布設置,每個分管的一端設有一個噴嘴,套管為直形管,皮碗的圓心處加工有通孔,套管穿過多個皮碗上的通孔,且皮碗均勻固定在套管上,多個皮碗碗口方向同向設置,連管的一端固定在三通管的入口處,連管的另一端從套管的上端管內穿過至套管的底部,兩個定位環分別固定在套管兩端的連管上,本實用新型用于復雜管道清理工作中。
文檔編號B08B9/053GK203002713SQ20122071971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曹國劍, 黃鷹航, 馮義成, 張穎, 王麗萍, 郭二軍 申請人:哈爾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