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
背景技術: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茶油,野山茶果提煉而成的食用油。油茶是中國特有的油料樹種,其果實可提煉重要的天然綠色有機保健食用油——茶油。據《山海經》記載,中國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種種原因,茶油卻長期以來“藏在深閨人未識”,國人尤其是北方地區普遍對茶油缺乏足夠的認知,由于畝產低、回報周期長等原因,油茶的產業化更是步伐緩慢甚至出現倒退。以此,在山茶油的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山茶籽的榨油出油率,并良好地實現在生產中的溫度與水分的調節來保證山茶籽的高效自動榨油生產是在榨油生產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解決在山茶油的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山茶籽的榨油出油率,并良好地實現在生產中的溫度與水分的調節來保證山茶籽的高效自動榨油生產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包括以下生產步驟: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
a、烘干:使用恒溫熱風式烘干機對山茶籽進行烘干,將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溫度設置為60C°,在溫度降低58C°時,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鼓風機進行鼓風,使溫度達到60C°時,鼓風機停止鼓風,使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爐膛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對山茶籽進行烘干;
b、均堆:將完成烘干后的山茶籽輸送到均堆機進行均堆,均堆后輸送至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
C、剝殼:由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后的山茶籽經過若干種孔號抖篩將大小不同的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對應大小的剝殼機對山茶籽進行剝殼,再將山茶籽到選霉機去除霉爛山茶籽后,對其他的山茶籽進行壓胚處理,壓胚使山茶仁在蒸炒時宜軟化;
d、蒸炒:使用蒸炒鍋對山茶籽進行蒸炒,蒸炒鍋的導熱油鍋爐通過恒溫控制器控制導熱油的溫度保持在62C° -65C°之間,蒸炒鍋的蒸炒時間在30-35min,為了精確還要安裝溫度測量儀使蒸鍋溫度保持60C°,使用導熱油鍋爐對蒸炒鍋進行加熱能夠使油溫易控制的同時使生產更加環保;蒸炒使山茶仁油脂分離,同時又沒有破壞茶仁本身所含營養成分,又能提高茶仁出油率;
e、配比茶仁的干濕度:使用安裝水份測量儀的絞離缸、 容納干茶籽仁的干料鍋和容納濕茶籽仁的濕料鍋進行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在蒸鍋蒸好的茶仁水份過大或過小時,使用干茶籽仁或濕茶籽仁進行調陪,使茶仁水份熱榨達到7-8%,冷榨水份達到5-6%,經過絞龍輸送到雙螺旋榨油機的進料口進行壓榨;
f、壓榨:使用雙螺旋榨油機連續兩次壓榨,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壓榨完成后,掉下來的渣由破碎機破碎后輸送到第二臺雙螺旋榨油機進行二次壓榨,得到山茶油。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剝殼步驟中為經過四種孔號抖篩機將大小不同的山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剝殼步驟中對分類并剝殼后的山茶籽在比重篩挑選,對挑選出的山茶籽在選霉機去除霉爛山茶籽。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壓榨步驟中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后的茶渣的含油率為8-9%,利用茶渣熱度繼續進行破碎后的二次壓榨使茶渣含油率低于3%。本發明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生產步驟,實現對山茶籽的高效榨油。在烘干步驟中山茶籽沒有直接和明火接著,烘干山茶籽溫度均勻、不會糊焦味,卻保留山茶籽中營養成分,又不好造成糊焦產生苯并比和一些有害物,烘干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減少了烘干時所造成不必要的營養破壞,這樣烘干山茶籽保持原汁原味,又能達到最佳的榨油原料。把烘干好的山茶籽原料輸送到30噸均堆機進行均堆,在烘干時山茶籽帶殼不容易測量水份,我們用均堆機均下堆使這一批茶籽水份更均勻,給以后壓榨做好準備。均堆后將山茶籽輸送至若干種孔號抖篩,從而將大小不同的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對應大小的剝殼機對山茶籽進行剝殼,從而能夠使山茶仁的剝殼處理更干凈,不會造成茶殼和灰土給茶油二次污染,茶油變的更純,出油率更高。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配比山茶仁的干濕度是榨油最關鍵成分,如果熱榨水份超過7-8%就榨不出來油,相反低于7-8%也榨不出來油,要是工人操作不當還會造成榨油機滑膛,即榨油機不出渣,這樣就要把榨油機撤下來清洗,即浪費功夫,又損壞茶仁。而用技術人員眼睛看水份,很難掌 握,用水份測量儀測量水份可以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不需要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操作柜對整個流程的開啟、溫度、水份等進行控制,全自動壓榨更容易掌握,可以使茶油出油率提高95%,一天能減少工人8_10人,使茶油品質提聞60%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生產步驟,實現對山茶籽的高效榨油。在烘干步驟中山茶籽沒有直接和明火接著,烘干山茶籽溫度均勻、不會糊焦味,卻保留山茶籽中營養成分,又不好造成糊焦產生苯并比和一些有害物,烘干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減少了烘干時所造成不必要的營養破壞,這樣烘干山茶籽保持原汁原味,又能達到最佳的榨油原料。在配比山茶仁的干濕度步驟中,使用安裝水份測量儀的絞離缸、容納干茶籽仁的干料鍋和容納濕茶籽仁的濕料鍋進行配比茶仁的干濕度,避免了用技術人員眼睛看水份,很難掌握,用水份測量儀測量水份可以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不需要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操作柜對整個流程的開啟、溫度、水份等進行控制,全自動壓榨更容易掌握,可以使茶油出油率提高95%,一天能減少工人8-10人,使茶油品質提高60%。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步驟說明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包括:
a、烘干:使用恒溫熱風式烘干機對山茶籽進行烘干,將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溫度設置為60C°,在溫度降低58C°時,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鼓風機進行鼓風,使溫度達到60C°時,鼓風機停止鼓風,使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爐膛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對山茶籽進行烘干;
b、均堆:將完成烘干后的山茶籽輸送到均堆機進行均堆,均堆后輸送至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
C、剝殼:由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后的山茶籽經過四種孔號抖篩機將大小不同的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對應大小的剝殼機對山茶籽進行剝殼,對分類并剝殼后的山茶籽在比重篩挑選,對挑選出的山茶籽到選霉機去除霉爛山茶籽后,對其他的山茶籽進行壓胚處理,壓胚使山茶仁在蒸炒時宜軟化;
d、蒸炒:使用蒸炒鍋對山茶籽進行蒸炒,蒸炒鍋的導熱油鍋爐通過恒溫控制器控制導熱油的溫度保持在62C° -65C°之間,優選為63 C0,蒸炒鍋的蒸炒時間在30_35min,優選為33min ;為了精確還要安裝溫度測量儀使蒸鍋溫度保持60C° ;蒸炒使山茶仁油脂分離,同時又沒有破壞茶仁本身所含營養成分,又能提高茶仁出油率。e、配比茶仁的干濕度:使用安裝水份測量儀的絞離缸、容納干茶籽仁的干料鍋和容納濕茶籽仁的濕料鍋進行配比茶仁的 干濕度,在蒸鍋蒸好的茶仁水份過大或過小時,使用干茶籽仁或濕茶籽仁進行調陪,使茶仁水份熱榨達到7-8%,冷榨水份達到5-6%,經過絞龍輸送到雙螺旋榨油機的進料口進行壓榨;
f、壓榨:使用雙螺旋榨油機連續兩次壓榨,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壓榨完成后,掉下來的渣由破碎機破碎后輸送到第二臺雙螺旋榨油機進行二次壓榨,得到山茶油,其中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后的茶渣的含油率為8-9%,利用茶渣熱度繼續進行破碎后的二次壓榨使茶渣含油率低于3%。本實施例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生產步驟,實現對山茶籽的高效榨油。在烘干步驟中山茶籽沒有直接和明火接著,烘干山茶籽溫度均勻、不會糊焦味,卻保留山茶籽中營養成分,又不好造成糊焦產生苯并比和一些有害物,烘干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減少了烘干時所造成不必要的營養破壞,這樣烘干山茶籽保持原汁原味,又能達到最佳的榨油原料。把烘干好的山茶籽原料輸送到30噸均堆機進行均堆,在烘干時山茶籽帶殼不容易測量水份,我們用均堆機均下堆使這一批茶籽水份更均勻,給以后壓榨做好準備。均堆后將山茶籽輸送至若干種孔號抖篩,從而將大小不同的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對應大小的剝殼機對山茶籽進行剝殼,從而能夠使山茶仁的剝殼處理更干凈,不會造成茶殼和灰土給茶油二次污染,茶油變的更純,出油率更高。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配比山茶仁的干濕度是榨油最關鍵成分,如果熱榨水份超過7-8%就榨不出來油,相反低于7-8%也榨不出來油,要是工人操作不當還會造成榨油機滑膛,即榨油機不出渣,這樣就要把榨油機撤下來清洗,即浪費功夫,又損壞茶仁。而用技術人員眼睛看水份,很難掌握,用水份測量儀測量水份可以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而不需要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通過操作柜對整個流程的開啟、溫度、水份等進行控制,全自動壓榨更容易掌握,可以使茶油出油率提高95%,一天能減少工人8-10人,使茶油品質提1 60%o
權利要求
1.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 a、烘干:使用恒溫熱風式烘干機對山茶籽進行烘干,將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溫度設置為60C°,在溫度降低58C°時,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鼓風機進行鼓風,使溫度達到60C°時,鼓風機停止鼓風,使恒溫熱風式烘干機的爐膛溫度保持在58C° -60C°之間對山茶籽進行烘干; b、均堆:將完成烘干后的山茶籽輸送到均堆機進行均堆,均堆后輸送至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 C、剝殼:由多功能剝殼機進行剝殼處理后的山茶籽經過若干種孔號的多孔抖篩機將大小不同的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使用對應大小的剝殼機對山茶籽進行剝殼,再將山茶籽到選霉機去除霉爛山茶籽后,對其他的山茶籽進行壓胚處理; d、蒸炒:使用蒸炒鍋對山茶籽進行蒸炒,蒸炒鍋的導熱油鍋爐通過恒溫控制器控制導熱油的溫度保持在62C° -65C°之間,蒸炒鍋的蒸炒時間在30-35min ; e、配比茶仁的干濕度:使用安裝水份測量儀的絞離缸、容納干茶籽仁的干料鍋和容納濕茶籽仁的濕料鍋進行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在蒸鍋蒸好的茶仁水份過大或過小時,使用干茶籽仁或濕茶籽仁進行調陪,使茶仁水份熱榨達到7-8%,冷榨水份達到5-6%,經過絞龍輸送到雙螺旋榨油機的進料口進行壓榨; f、壓榨:使用雙螺旋榨油機連續兩次壓榨,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壓榨完成后,掉下來的渣由破碎機破碎后輸送到第二臺雙螺旋榨油機進行二次壓榨,得到山茶油。
2.如權利要 求1所述的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剝殼步驟中為經過四種孔號抖篩機將 大小不同的山茶籽分類并篩出其中的灰土。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剝殼步驟中對分類并剝殼后的山茶籽在比重篩挑選,對挑選出的山茶籽在選霉機去除霉爛山茶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榨步驟中在第一臺雙螺旋榨油機壓榨后的茶渣的含油率為8-9%,利用茶渣熱度繼續進行破碎后的二次壓榨使茶渣含油率低于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包括以下生產步驟烘干、均堆、剝殼、蒸炒、配比茶仁的干濕度和壓榨。在烘干步驟中山茶籽沒有直接和明火接著,烘干山茶籽溫度均勻、不會糊焦味,卻保留山茶籽中營養成分,又不會造成糊焦產生苯并比和一些有害物。在配比茶仁的干濕度中,使用安裝水份測量儀的絞離缸、容納干茶籽仁的干料鍋和容納濕茶籽仁的濕料鍋進行配比茶仁的干濕度,用水份測量儀測量水份可以更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不需要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該種山茶油全自動壓榨方法,全自動壓榨更容易掌握,可以使茶油出油率提高95%,一天能減少工人8-10人,使茶油品質提高60%。
文檔編號C11B1/08GK103173278SQ20131013527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8日
發明者宋偉, 宋峰祿, 孫麗翠 申請人:安徽億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