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容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烹飪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兩個或更多容納液體的容器,這些容器套裝于彼此內以緊湊地存儲。容器相對面的側把持手柄互相呼應,因為較大容器包括具有橫向延伸腔的側手柄,該橫向延伸腔適合于輕微邊緣延伸的較小容器的手柄的輪廓。容器裝置也適合于在較小容器中套嵌的篦子或濾網,在烹飪時候,第三個可套嵌的容器能可選地作為蓋子覆蓋較大的容器。
【專利說明】烹飪容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烹飪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套嵌式烹飪容器。
【背景技術】
[0002]套嵌式烹飪工具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它們缺少多用途功能。
[0003]此外,這樣的烹飪裝置的手柄,除非是可移動的,將增大必須的存儲空間,或可替換地在各自的烹飪容器中提供更少可能的食物。
[0004]更進一步地,適合于組件中的多套件的單獨可移動手柄的使用,阻礙了同時使用2個以上容器或使得同時使用2個以上容器非常笨重。
[0005]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套嵌式烹飪容器組件,克服上述和其他先前的一系列的烹飪工具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6]為了達到首要目標,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烹飪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
[0007]e)第一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一底表面的,且在第一邊緣處終止的第一向上延伸壁,
[0008]f)第二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二底表面的,且在第二邊緣處終止的第二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二邊緣的第二橫向延伸凸緣,
[0009]g)其中第二烹飪容器小于第一烹飪容器,其中的第二邊緣小于第一邊緣,使得至少第二烹飪容器的第二底表面和第二烹飪容器的向上延伸壁的一部分能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
[0010]h)其中第二烹飪容器的第二邊緣和第二橫向延伸環形凸緣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至少一個環形部分,該環形部分能夠重疊第一邊緣,當該環形部分以翻轉位置設置在所述第一邊緣時,能作為蓋子。
[0011]有利的是,其中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有手柄,其能在豎立和翻轉的位置相互緊扣配合,來阻止它們之間的橫向移動從而密封第一容器的蓋子。
[0012]有益的是,每個容器都有一對手柄,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邊緣的相對的面上,第一容器的每個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被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以及在翻轉位置來為第一容器提供蓋子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個部分。
[0013]或者,其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中的一個是金屬的,并有內部金屬涂層,另一個容器是金屬體,并在其內部表面至少有包括含氟聚合物或有機硅聚合物中至少一個的涂層。
[0014]其中,其第一烹飪容器還可包含與第一邊緣相連接的第一橫向延伸凸緣。
[0015]更具體地,每個容器都有一對手柄,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邊緣的相對的面上,第一容器的每個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被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以及在翻轉位置來為第一容器提供蓋子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部分。
[0016]可選地,其中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的手柄,形成在第一橫向延伸凸緣和第二橫向延伸凸緣中。
[0017]其中,所述空隙可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個部分,所述空隙形成在第一橫向延伸凸緣中。
[0018]有利的是,其第一烹飪容器的所述凸緣有第一和第二同心環形部分,第一同心環部分在第一邊緣連接到第一側壁,且向內設置,并低于第二同心環部分,其中部分垂直的一個環連接第一同心環部分和第二同心環部分。
[0019]進一步地,還可包含篦子和蒸鍋插入物的至少一個,該篦子和蒸鍋插入件具有一個環狀凸緣,該環狀凸緣適用于設置于第一中心環狀部分,當在翻轉位置提供給第一容器作蓋子時,其中第二容器的環形凸緣適用于設置于第一中心環狀部分或所述插入件的環狀凸緣。
[0020]本發明的還提供一種烹飪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
[0021]f)第一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一底表面的且在第一邊緣處終止的第一向上延伸壁,
[0022]g)第二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二底表面的且在第二邊緣處終止的第二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二邊緣的第二橫向延伸凸緣,
[0023]h)其中第二烹飪容器小于第一烹飪容器,第二邊緣小于第一邊緣,使得第二烹飪容器能夠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
[0024]i)第三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三底表面,該第三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三底表面的且在第三邊緣處終止的第三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三邊緣的第三橫向延伸凸緣,
[0025]j)其中至少一個第三容器的第三邊緣和第三橫向延伸環狀凸緣具有至少有一個環狀部分,該環狀部分能與第二邊緣和第一邊緣重疊,當放置在翻轉位置能作為蓋子。
[0026]有利的是,其中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中的至少一個具有手柄,該手柄能在豎立和翻轉的位置相互緊扣,來密封地耦合每個容器的相應凸緣且阻止它們之間的橫向移動。
[0027]有益的是,其中第二容器至少部分地在底部打孔來提供可移除的篦子或蒸鍋插件。
[0028]可選地,其中第三容器包括一個底表面,該底表面具有凸起的環形脊梁,該環形脊梁與底表面同心對齊,于是把底表面分成一個中心區域和圍繞中心區域的環形區域,其中具有設置在至少環形區域內的多個穿孔。
[0029]具體地,其中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各都有一對手柄,該手柄橫向設置且連接到各自容器的側壁部分和各自容器的邊緣的至少一個部分,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的相對面上。
[0030]可選地,其中第一容器的一對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在豎直位置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的2個手柄。
[0031]有利的是,其中第三容器的一對手柄,當被翻轉用于存儲或用作包括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至少一個上的一個蓋子的一個蒸鍋時,該對手柄適于以與第一容器的空隙和手柄的組合穩固的結合地被接受。
[0032]其中第二容器可包含一對相對設置的金屬絲手柄,其每個金屬絲手柄大致是半圓形狀,當篦子以一個豎直位置套入且由至少一個第一容器的至少一個邊緣或凸緣支撐時,該手柄適于在第二容器內向下折疊。
[0033]有益的是,其中第一容器的凸緣具有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和第二同心環狀部分,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在第一邊緣處連接到第一側壁,且向內設置并低于第二同心環狀部分,其中一個部分垂直的環連接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和第二同心環狀部分。
[0034]更有利的是,其中第二容器還包含第二橫向延伸環狀凸緣,所述第二橫向延伸環狀凸緣與所述第二邊緣相連接,且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同心環狀部分上。
[0035]即為達到首要目標,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烹飪容器裝置,所述烹飪容器裝置包括:第一烹飪容器,具有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具有連接到該第一底表面的,并在第一邊緣終止的第一向上延伸壁;第二烹飪容器,該第二烹飪容器具有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二底表面的,且在第二邊緣相終止的第二向上延伸壁;并且具有第一側面延伸凸緣,該凸緣與第二邊緣相連接。第二烹飪容器小于第一烹飪容器,第二邊緣小于第一邊緣,使得第二烹飪容器能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該裝置還可具有第三烹飪容器,該第三烹飪容器具有第三底表面,該第三底表面具有連接到該第三地表面的,并在第三邊緣終止的第三向上延伸壁。該裝置還可具有第三橫向延伸環形凸緣,其與第三邊緣相連接,其中,當作為一個蓋子以翻轉位置放置時,第三邊緣和第三橫向環形凸緣中至少有一個能將第二邊緣和第一邊緣中的一個覆蓋。
[0036]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一烹飪容器,以及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中至少一個具有有多個手柄,該手柄能在豎立位置和翻轉位置上相互扣緊,以基本上封閉結合各自的烹飪容器凸緣,以阻止他們之間的橫向移動。
[0037]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又一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二烹飪容器在底部至少局部打孔,以提供可移動篦子(或形為篩子狀)或蒸鍋插件。
[0038]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又一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一烹飪容器、第二烹飪容器和第三烹飪容器的每個都有一對手柄橫向地設置,并與各自容器的邊緣和側壁部分的至少一個連接,成對手柄的每個設置在該烹飪容器相對面上。
[0039]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又一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一烹飪容器的一對手柄包括:一個小孔,當第二烹飪容器被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時,其適于接受第二烹飪容器的兩個手柄。
[0040]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又一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三烹飪容器的一對手柄,當在第一烹飪容器或第二烹飪容器中翻轉盛放或作為一個包括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的蓋子的蒸鍋時,其適于以結合第一烹飪容器的手柄和孔的穩固配合連接的方式接受在第二容器中。
[0041]本實用新型的烹飪裝置的又一方面的特征在于,第三烹飪容器,其第三底表面是一個有許多孔眼的篦子。
[0042]本申請引入以下美國申請作為參照,其專利申請序列號分別為:2012年9月10日提交的61/699110,2012年5月17日提交的61/648365,以及2012年5月22日提交的61/650384。[0043]本實用新型的所有上述內容和其他目的、效益、特征、優勢,將會在結合下面的圖的實施例的說明,將變得更加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4]圖1A是第一個套入條件下的烹飪容器裝置實施例的截面剖視圖,圖1B是第二配置的烹飪容器裝置的該實施例的分割截面剖視圖,圖1C是裝置中烹飪容器公共連接處的手柄部分詳細視圖,圖1D是裝置中烹飪容器邊緣連接處的直角部分詳細視圖。
[0045]圖2A是烹飪容器裝置在不同套入條件下的又一實施例的截面剖視圖,圖2B是烹飪容器套入的第一階段的手柄部分詳細視圖,圖2C是將烹飪容器頂部翻轉的的后續階段的手柄部分詳細視圖。
[0046]圖3是圖1烹飪裝置組合的2部件的俯視圖。
[0047]圖4是圖2烹飪裝置組合的2部件的俯視圖。
[0048]圖5是均在烹飪裝置的第一容器或外部容器內的已套入的存儲的方向上的篦子/蒸鍋支持部件和第二容器的透視分解圖。
[0049]圖6是第二容器被翻轉作為蓋子的使用方向上的第二容器的篦子/蒸鍋支持部件的透視分解圖,蓋子在蒸鍋部件上方延伸且密封第一容器或外部容器。
[0050]圖7是烹飪容器裝置的實施例的截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1]參見圖1到圖7,各圖中相同的標號指相同的部件,這里圖示了一種新的和改進的套式烹飪裝置,一般地,把烹飪裝置用標號100來表示。
[0052]依照本實用新型套裝式烹飪裝置100,其包含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每個烹飪容器都有一個底表面(第一烹飪容器1000對應的底表面1110,第二烹飪容器2000對應的底表面2110),和連接到周圍的側壁(第一烹飪容器1000對應的側壁1120,第二烹飪容器2000對應的側壁2120),該側壁向上和向外延伸至一個邊緣(第一烹飪容器1000對應的邊緣1130,第二烹飪容器2000對應的邊緣2130),其中一個環形凸緣(第一烹飪容器1000對應的凸緣1140,第二烹飪容器2000對應的凸緣2140),橫向延伸到邊緣附近。第一烹飪容器1000和第二烹飪容器2000有手柄(第一烹飪容器1000對應的手柄1150,第二烹飪容器2000對應的手柄2150),該手柄從形成在所述邊緣部分附近的所述凸緣向外延伸。在套裝式烹飪裝置100中,第一烹飪容器1000是最大的和在最外面的容器,鑒于此,其他的烹飪容器是更短的和更窄的(至少在底部),以適合第一烹飪容器或外層烹飪容器1000來存儲,在下面做一詳細描述。
[0053]在第一烹飪容器1100中,手柄部分1150是可選地連接到邊緣1130,或者凸緣部分從那里延伸,大致水平地與邊緣1130齊平,且一般地至少包括部分凹陷、穿孔或者孔隙1155。.然而,手柄1150也能從烹飪容器的豎直側壁向外延伸。
[0054]在第二烹飪容器2000中,手柄位置2150是可選地連接邊緣2130,或者連接至任一從該邊緣延伸的凸緣部2140,一般是水平齊平。因此,較窄的和較淺的第二烹飪容器2000,在優選實施例中能存儲在一個套裝式結構中,即在較大的外面烹飪容器1000中,其中各自的手柄相互結合,以至于每個烹飪容器的邊緣基本上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如圖1C和圖2B所示,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的手柄相互結合和互鎖,以限定每個容器互相抵觸的橫向移動,這樣,通過手柄結合配合部分的豎直障礙,限定了容器移動。因此,如各實施例所示,第一烹飪容器手柄1150范圍有孔隙1150,第二烹飪容器、第三烹飪容器,或其他結合的容器能配置一個手柄,該手柄有至少一個部分進入孔隙1150,并大致與該孔隙的橫向型廓一致,以便在一旦被插入時能限制橫向運動。更優選地,第一烹飪容器配置一對帶孔的手柄,設置在容器的相對兩側,向外設置在邊緣130外,同時,第二烹飪容器優選配置一對手柄,其有一個限制部分延伸在第二容器邊緣的上面,這個限制部分是第一烹飪容器的手柄的附贈給該對孔隙的。因而,當第二容器手柄的延伸部分被插入第一容器手柄中的孔的時候,第二容器為第一容器提供了一個固定的蓋子,當該蓋子翻轉時候,具有存儲的功能。
[0055]此外,每個手柄周圍的部分優選地覆蓋了一個大致為非熱傳導層或涂層(如橡膠,優先地有代表性的娃橡膠(silicone rubber)),其優選配置形成豎直凸起形態2156,因此,防止用戶的手接觸到在使用時變熱的手柄部分,通過這樣的手柄,使得容器能被安全的抓住。
[0056]更進一步地,裝置100也優選地包含篦子/蒸鍋支架4000,該支架有一個連接到周圍側壁4120的打孔的底表面4110,該側壁向外和向上延伸到邊緣部分4130。邊緣部分4130選擇性包括向外延伸的環形凸緣,至少有一個充分向外延伸的部分設置在第一容器或第二容器的邊緣上,因此,在使用期間,遠高于烹飪容器底面來支撐具有孔(如4110a或411b)的打孔的底表面4110。更進一步地,篦子4000同樣能套裝在烹飪裝置100里面,并能放置在容器2000上面,如圖1A所示。
[0057]類似地,更詳細的在如圖5中所示,篦子4000底表面4110有一個凸起的環形脊梁4111,該脊梁與底表面同心對準,于是把底表面4110分成2個區域,中心區域4110b和其周圍的另一個環形區域4110a。區域4110a和區域4110b都有孔。在液體進入孔4112a之間的內部區域4110a之前,脊梁4111迫使滴落的凝聚物來通過環形區域4110a的孔4112a排水,在此將充分地使支撐在那兒的食物潮濕。
[0058]篩子部件4000 (如圖5所示)也優選地包括一對相對部署的金屬絲手柄4170,其中一對中金屬絲手柄4170的每個除了末端位置4171以外有一個大致半圓形狀,末端位置從圓周長徑向地延伸接合到一個軸孔中或接合在篦子4000的邊緣或凸緣下方形成的耦合裝置4175處,該耦合裝置位于壁4120中。這對軸孔4175接受手柄4170的末端,該手柄相互鄰近。每一對軸孔在遠離另一對軸孔的邊緣的相對面上。這允許當篦子4000倚靠在每個容器的邊緣或凸緣上時手柄向下折疊,并大致正好落到環形邊緣部分中。然而,通過從它們的倚靠位置向上翻起2對手柄,篦子4000及其容納物能被提起,且從容器中拿出來,以進行沖洗、去除和/或上餐。
[0059]相應圖1B的左邊,圖1D示出了去除了手柄1150和手柄2150互鎖邊緣末端的細節。第一容器1000的凸緣1140有2個同心圓位置,較低的區域1140a向內且在邊緣1130處與側壁1120相連接。較高的環形周邊區域1140b通過局部垂直過渡或斜面與較低部分連接,并在1140a處限定了一個封閉環面,當翻轉來在外層容器1000和篦子4000上方提供一個蓋子時,來保持篩子4000的凸緣4120和第二容器的水平環形凸緣2140。較低區域1140a密封地支撐篦子4000的凸緣4140,當容器2000被翻轉提供一個蓋子時,該凸緣又反過來密封地支撐2140的凸緣。[0060]可選擇地,凸緣2130能橫向延伸來倚靠在上部環形凸緣部分1140b上,這不是太優選的方案,因為無法鎖緊蓋子來防止蓋子橫向滑出容器1000,也沒有辦法在凸緣1140上增加另一個向上的過渡到最終在凸緣1140上凸起的外部環形上。
[0061]圖2A-C示出可選擇的實施例,可選地包括篦子4000,或用容器2000作為篦子(如果底部2110打孔),或使用第三容器3000,其有底部3110,該第三容器的底部具有向上延伸、終止于環形邊緣3140的側壁3120。凸緣3140水平地突出,形成為從邊緣3140外圍的一個環形橫向延伸部。第三容器也有兩個手柄3150,該手柄具有一個部分,該部分能夠與手柄1150中孔隙1155耦合地相互結合,或者沿著外周長延伸,如圖2C所示。因此,第三容器3000具有底表面3100,側壁3120和邊緣3130,以及手柄3150可選地包括在裝置中,如圖1和圖2所示的那樣堆垛結構中而設置為蓋子,該蓋子被翻轉從而使邊緣3130分別密封地扣緊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相應的邊緣1130或邊緣2130。
[0062]因此,圖2A圖示了一個存儲位置,或使用容器3000作為一個蓋子覆蓋容器100或2000的裝置。在該實施例中,手柄3150在翻轉的位置圍住兩個手柄1150和手柄2150,手柄3150有一個凹的上部表面,其形狀配合地與如圖2B所示相互緊扣的這2個手柄的組合的橫向延伸和垂直高度配合一致。因此,當圖2B圖示手柄2150插入手柄1150的孔隙1155的情形時,圖2C示出了手柄2150的凹部在1150上位于手柄2150的接合組合上方的覆蓋位置。
[0063]現在應當理解的是,第二容器的手柄2150有一個最佳尺寸和形狀來嵌入或設置在裝置100中第一或較低容器1000的手柄1150的孔或腔1155中。更特別地,在手柄1150中空隙或洞1150在向上位置處接受一個第二容器的互補形狀部分用于存儲,但是,當第三容器用作一個蓋子的時候,也接受翻轉的第三容器3000的互補形狀。此外,當第二容器用來烹飪時而當第三容器用作蓋子時,第二容器也接受翻轉的第三容器的互補形狀。因此,至少第二容器在兩個實施例中具有包括垂直突出部分2156的手柄,該部分2156被接受在孔1150中,該孔在由表面、例如由第二容器的凸緣2140定義的水平參考面上方和下方延伸。
[0064]因此,在這里描述的烹飪裝置,特別是參考圖2描述所示,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多達3個可分離的烹飪容器,其中一個作為可選的蓋子,該蓋子易用于穩固底座以及密封任何另外兩個容器的邊緣部分,該另外兩個容器可選地形成裝置100的一部分。
[0065]在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能夠作為下部烹飪容器1000的蓋子的上部烹飪容器2000具有設置在內表面2000a上的不粘涂層7005,以及特別為含氟聚合物或有機硅聚合物涂層,或包含這樣的至少部分有機含氟聚合物或有機硅聚合物的涂層。進一步地,這些涂層當用于過度地高溫烹飪時,因有機成分的存在從而這樣的涂層的耐久性是有限的,因此烹飪裝置的用戶可以選擇在第一容器中進行極度高溫烹飪,特別當期望至少部分燒焦食物時,最好的做法是烹飪容器可選是由鑄鐵、鋼、不繡鋼、鋁、鍍銅制成,或由含有結合了這些金屬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復合金屬層制成,但不能采用一些在高溫烹飪時易于退化的涂層,和/或因食物的緩釋性能隨著時間推移逐步惡化的涂層。當制備趨向于粘于裸露金屬烹飪表面上的淀粉類食物如面條、炒飯時,或者當期望能夠用與在裸露金屬烹飪表面使用時相比相對較少的油或脂肪烹飪時,該蓋子能夠在烹飪中使用。在這些實施例中,每個容器的手柄1150和手柄2150如所示地可選地分別通過不連續凸緣7010和7020連接到側壁1120和2020,這并不是企圖限制將手柄附件應用到其他實施例。[0066]應注意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烹飪容器、第二烹飪容器、第三烹飪容器達到了上述目標,也提供了一個可用的鍋形狀,其容器寬度實質上大于高度,周圍側壁120從較小的底部110向上傾斜,該底部可選為彎曲或平坦的。應當理解,在上述容器形狀的討論中,當整個內表面具有連續的彎曲的球面或非球面形狀時,并未排除側壁融合到底部。然而,由于容器從底部或外部容器1000,沿著大致與邊緣齊平的互鎖的手柄部分,以減小的尺寸的逐漸改變輪廓獲得了齊平套裝結構,該結構緊湊且穩固。這樣的穩定性有益于在運輸中容器表面互相不會有接觸和潛在的損傷。
[0067]雖然結合最佳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是并不意于將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限制到所列的特殊形式,正相反,而是包括由權利要求所限定的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內的可能變化、改進和等同變換。
【權利要求】
1.一種烹飪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 a)第一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一底表面的,且在第一邊緣處終止的第一向上延伸壁, b)第二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二底表面的,且在第二邊緣處終止的第二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二邊緣的第二橫向延伸凸緣, c)其中第二烹飪容器小于第一烹飪容器,其中的第二邊緣小于第一邊緣,使得至少第二烹飪容器的第二底表面和第二烹飪容器的向上延伸壁的一部分能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 d)其中第二烹飪容器的第二邊緣和第二橫向延伸環形凸緣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至少一個環形部分,該環形部分能夠重疊第一邊緣,當該環形部分以翻轉位置設置在所述第一邊緣時,能作為蓋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有手柄,其能在豎立和翻轉的位置相互緊扣配合,來阻止它們之間的橫向移動從而密封第一容器的蓋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每個容器都有一對手柄,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邊緣的相對的面上,第一容器的每個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被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以及在翻轉位置來為第一容器提供蓋子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個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中的一個是金屬的,并有內部金屬涂層,另一個容器是金屬體,并在其內部表面至少有包括含氟聚合物或有機硅聚合物中至少一個的涂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第一烹飪容器還包含與第一邊緣相連接的第一橫向延伸凸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每個容器都有一對手柄,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邊緣的相對的面上,第一容器的每個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被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以及在翻轉位置來為第一容器提供蓋子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烹飪容器和第二烹飪容器的手柄,形成在第一橫向延伸凸緣和第二橫向延伸凸緣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所述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相應手柄的一個部分,所述空隙形成在第一橫向延伸凸緣中。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第一烹飪容器的所述凸緣有第一和第二同心環形部分,第一同心環部分在第一邊緣連接到第一側壁,且向內設置,并低于第二同心環部分,其中部分垂直的一個環連接第一同心環部分和第二同心環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還包含篦子和蒸鍋插入物的至少一個,該篦子和蒸鍋插入件具有一個環狀凸緣,該環狀凸緣適用于設置于第一中心環狀部分,當在翻轉位置提供給第一容器作蓋子時,其中第二容器的環形凸緣適用于設置于第一中心環狀部分或所述插入件的環狀凸緣。
11.一種烹飪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a)第一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一底表面的且在第一邊緣處終止的第一向上延伸壁, b)第二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二底表面的且在第二邊緣處終止的第二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二邊緣的第二橫向延伸凸緣, c)其中第二烹飪容器小于第一烹飪容器,第二邊緣小于第一邊緣,使得第二烹飪容器能夠豎立地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 d)第三烹飪容器,其具有第三底表面,該第三底表面具有連接到第三底表面的且在第三邊緣處終止的第三向上延伸壁,以及具有連接到第三邊緣的第三橫向延伸凸緣, e)其中至少一個第三容器的第三邊緣和第三橫向延伸環狀凸緣具有至少有一個環狀部分,該環狀部分能與第二邊緣和第一邊緣重疊,當放置在翻轉位置能作為蓋子。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中的至少一個具有手柄,該手柄能在豎立和翻轉的位置相互緊扣,來密封地耦合每個容器的相應凸緣且阻止它們之間的橫向移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二容器至少部分地在底部打孔來提供可移除的篦子或蒸鍋插件。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三容器包括一個底表面,該底表面具有凸起的環形脊梁,該環形脊梁與底表面同心對齊,于是把底表面分成一個中心區域和圍繞中心區域的環形區域,其中具有設置在至少環形區域內的多個穿孔。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各都有一對手柄,該手柄橫向設置且連接到各自容器的側壁部分和各自容器的邊緣的至少一個部分,每對手柄的每個手柄放置在容器的相對面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容器的一對手柄包括:一個空隙,當第二烹飪容器在豎直位置套入在第一烹飪容器中時,該空隙適用于接受第二容器的2個手柄。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三容器的一對手柄,當被翻轉用于存儲或用作包括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至少一個上的一個蓋子的一個蒸鍋時,該對手柄適于以與第一容器的空隙和手柄的組合穩固的結合地被接受。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二容器包含一對相對設置的金屬絲手柄,其每個金屬絲手柄大致是半圓形狀,當篦子以一個豎直位置套入且由至少一個第一容器的至少一個邊緣或凸緣支撐時,該手柄適于在第二容器內向下折疊。
19.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一容器的凸緣具有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和第二同心環狀部分,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在第一邊緣處連接到第一側壁,且向內設置并低于第二同心環狀部分,其中一個部分垂直的環連接第一同心環狀部分和第二同心環狀部分。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烹飪容器裝置,其中第二容器還包含第二橫向延伸環狀凸緣,所述第二橫向延伸環狀凸緣與所述第二邊緣相連接,且適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同心環狀部分上。
【文檔編號】A47J36/06GK203468284SQ201320393462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鄭建穗 申請人:美亞知識產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