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方便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能使筷子同時擁有省力和方便使用的特點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省力方便筷,包括兩根直桿狀筷體,所述筷體上部為手持端,下部為夾持端,兩根筷體在筷體中部偏向夾持端一側由鉸鏈連接,兩根筷體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根筷體在自然狀態下呈一定角度張開。本實用新型僅需壓攏手持端就可夾取食物,結構簡單,使用起來方便省力。
【專利說明】省力方便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筷子,主要是一種使用起來方便,同時能夠最大限度省力的筷子。
【背景技術】
[0002]在日常生活中,筷子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餐具,現在也日漸成為外國人喜歡使用的餐具,但是筷子的常見使用方法對于部分人來說有些難于掌握,且筷子本身也是一種費力杠桿,使用時間長了手也會感到疲勞。
[0003]目前有一種新型筷子設計(專利號ZL 200820149853.1)包括兩根筷體,兩根筷體中部由一根支撐桿連接,筷柄由彈簧連接,使用時用手拿住支撐桿遠離筷柄一段用力抓握,即可使筷尖一段合攏以達到夾菜目的。這種筷子看似不必使用者學會標準的抓筷方法,但使用的是費力杠桿,并沒有達到省力的作用,同時,供手抓握的地方會過于靠近筷尖,以致手易被弄臟。
[0004]另一種剪刀型筷子(申請號201120028854.2),筷體分為三個部分,筷尖,連接軸和手環。筷子與普通剪刀結構相似,僅在本為兩片刀劍的部分變為普通筷尖。這種筷子解決了不方便以普通方式使用筷子的人群的問題,操作方便,使用時與使用剪刀無異,但需要手部力量張開筷尖,沒有很好地達到方便使用的目的,同時,以普通剪刀的形式,這種筷子形成了動力臂短于阻力臂的費力杠桿,沒有達到省力的作用。
[0005]還有一種筷子(專利號ZL 200820014283.5)借鑒了日常晾衣夾的特點,兩根筷子桿在中間段由彈簧連接,一根筷子為正常直桿狀,另一根筷子桿的手持端與筷尖部分呈一定角度,彎曲處便是與直桿筷子桿被彈簧連接的位置。筷尖常態為并攏狀,使用時手指按下由于有一定角度而翹起的筷桿手持段,使筷尖像夾子一樣受力分開。這種筷子設計巧妙,但筷尖夾住菜的時候力度由彈簧控制,不能人為控制,以致無法更好適應不同食物的硬度滑度,另外,從夾起一道菜到將其放入口中,使用者需要兩次控制筷尖張開,反而增加了使用筷子過程中的動作,違背了起初方便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能使筷子同時擁有省力和方便使用的特點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省力方便筷,包括兩根直桿狀筷體,所述筷體上部為手持端,下部為夾持端,兩根筷體在筷體中部偏向夾持端一側由鉸鏈連接,兩根筷體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根筷體在自然狀態下呈一定角度張開。
[0007]更進一步,所述兩根筷體由薄片扭轉形成,筷體手持端處兩根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筷體于中部扭轉使兩根筷體薄片能夠在中部偏下處相疊并通過鉸鏈連接,連接點以下筷體扭轉到薄片寬的一側相對的狀態形成夾持端。
[0008]更進一步,所述彈性部件為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處,且靠近鉸鏈連接處。[0009]更進一步,所述彈性部件為扭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伸出的兩根彈臂分別固定連接于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處,且筷體靠近鉸鏈連接處。
[0010]更進一步,所述彈性部件為扭轉彈簧,所述彈簧套于鉸鏈連接軸上,所述彈簧的兩根彈臂分別固定連接于鉸鏈連接處的筷體上。
[0011]更進一步,所述筷體下部夾持端相對一側設有用于增大摩擦的紋理。
[0012]更進一步,還包括一個套環或套子,用于使筷體在不使用時保持并攏狀態。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兩根筷體在筷體中部偏向夾持端一側由鉸鏈連接,在使用時起到省力杠桿的作用,另外,在筷體間設置的彈性部件使得筷體在不受力時保持張開一定角度的狀態,方便使用者省去張開筷體夾持端的動作,在筷體夾持端所設的粗糙紋理保證了使用時夾取濕滑食物的穩固性,為了方便收納多副所述筷子,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套環和套子兩種工具以收攏筷體。本實用新型僅需壓攏手持端就可夾取食物,結構簡單,使用起來方便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筷體手持端,2彈性部件,3鉸鏈,4筷體夾持端,5套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省力方便筷,對筷體所采用的材質無特別限定,可以采用本領域常規材料,如木材、竹子或金屬,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不銹鋼。不銹鋼材質的優點是便于把筷體做成薄片狀,進而扭轉疊置和鉸鏈連接,以及便于對彈性部件的固定連接,其次不銹鋼材質還具有美觀、衛生和便于清洗等優點。
[0019]對于兩薄片狀筷體,筷體于中部首次扭轉使兩根筷體薄片能夠在中部偏下處相疊并通過鉸鏈連接,所述扭轉的角度優選為90度;上述首次扭轉的位置優選為筷體的中部,當然也可在中部位置附近上下浮動。鉸鏈連接點以下筷體第二次扭轉到薄片寬的一側相對的狀態形成夾持端,上述第二次扭轉的角度也優選為90度;上述第二次扭轉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只要兩次扭轉處之間的部分便于鉸鏈連接即可,扭轉位置優選靠近鉸鏈連接處。
[0020]本實用新型的省力方便筷,兩根筷體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根筷體在自然狀態下呈一定角度張開,所述彈性部件可以是套設在鉸鏈旋轉軸上的扭轉彈簧,其優點是與筷體的集成性較好;還可以為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處,且靠近鉸鏈連接處的壓縮彈簧或扭轉彈簧,所述壓縮彈簧或扭轉彈簧的固定位置或彈性強度無特別限定,以能使筷體保持自然狀態下成一定角度張開,且手感適當,所述張開角度也無特別限定,只要能不影響正常夾菜使用即可。
[0021]本實用新型的省力方便筷的筷體下部夾持端相對一側設有用于增大摩擦的紋理,所述文理優選為鋸齒狀、波浪狀或網格狀。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省力方便筷還優選包括一個套環或套子,用于使筷體在不使用時保持并攏狀態。所述套環優選為彈性膠圈,所述套子優選為用于收納筷體夾持端,并與之相適配的塑料帽或不銹鋼帽。
[0022]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省力方便筷,包括兩根筷體,所述筷體上部為筷體手持端1,下部為筷體夾持端4,所述夾持端相對一側設有增大摩擦的紋理,所述兩根筷體由鉸鏈3和彈性部件2連接構成一副筷子,彈性部件2用于使兩根筷體在自然狀態下呈一定角度張開,所述一副筷子配有套子5用于收攏筷體。
[0024]使用時,手拿住筷體手持端I并用力拉攏兩根筷體,彈性部件2由于兩根筷體的靠近受到壓縮,使筷體夾持端4收攏并夾起食物,要將食物放下時放松手部,筷體手持端I和夾持端4由于彈性部件2被壓縮后的還原力量被再次分開,回到手未施力時兩根筷體張開一定角度的自然狀態,操作簡單方便省力。圖1與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兩種實施例,使用過程相近。所述一副筷子使用完畢后,可用套子5套住筷體夾持端4以收攏兩根筷體,利于多副所述筷子的收納。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6]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省力方便筷,包括兩根直桿狀筷體,所述筷體上部為手持端,下部為夾持端,其特征在于,兩根筷體在筷體中部偏向夾持端一側由鉸鏈連接,兩根筷體之間設有彈性部件使兩根筷體在自然狀態下呈一定角度張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筷體由薄片扭轉形成,筷體手持端處兩根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筷體于中部扭轉使兩根筷體薄片能夠在中部偏下處相疊并通過鉸鏈連接,連接點以下筷體扭轉到薄片寬的一側相對的狀態形成夾持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處,且靠近鉸鏈連接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扭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伸出的兩根彈臂分別固定連接于筷體薄片寬的一側相對處,且筷體靠近鉸鏈連接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扭轉彈簧,所述彈簧套于鉸鏈連接軸上,所述彈簧的兩根彈臂分別固定連接于鉸鏈連接處的筷體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筷體下部夾持端相對一側設有用于增大摩擦的紋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方便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套環或套子,用于使筷體在不使用時保持并攏狀態。
【文檔編號】A47G21/10GK203506285SQ201320520307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孫宇妍 申請人:孫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