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裝置的【技術領域】,具體為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螺旋管道的清洗及其消毒,清洗、消毒效果好的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其包括儲水箱(1),與儲水箱(1)連接的循環泵(2);所述的儲水箱(1)下端右側設有出水口(3),出水口(3)通過一管道與循環泵(2)連接,循環泵(2)另一端通過設有海綿入口(4)的管道與螺旋管下端連接;所述的螺旋管上端與設有海綿出口(5)的管道連接,且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6);其清洗方法具體包括八個步驟。
【專利說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裝置的【技術領域】,具體為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小球藻是一種天然的營養均衡食物,堪稱多功能保健,含有對人體生發育健康長壽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如一、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達60%,活化人體細胞,修復受損基因,促進器官組織生長;二、多種天然高效維生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改善心、肺功能;三、藻多糖和多種微量元素:抗疲勞、抗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四獨有的CGF活性因子:調節免疫功能、抗腫瘤、誘發干擾素、增強細胞吞噬功能;五、天然高濃縮葉綠素和植物纖維素:排除體內化學毒素、重金屬、保護肝、腎免受毒害,預防癌癥;六、亞油酸和Y-亞麻酸等:調節血脂、降血黏。這些天然而均衡的營養及排毒物質,不但是構成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也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的物質保障。因此,甘肅富民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量生產小球藻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小球藻懸浮液在密閉式光生物反應器中育種循環過程中,所加的營養液、小球藻液及水中的無機鹽容易附著于密閉式光生物反應器的玻璃螺旋管道的管壁上,其不僅影響了管道的透光性,并長期附著會導致細菌的滋生,影響培養的小球藻的品質;由于密閉式的螺旋管的光合反應器,其結構比較復雜,不便于玻璃管道內壁的清洗和消毒。甘肅富民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了一種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螺旋管道的清洗及其消毒,清洗、消毒效果好的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及其清洗方法。
[0004]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其包括儲水箱1,與儲水箱I連接的循環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水箱I下端右側設有出水口 3,出水口 3通過一管道與循環泵2連接,循環泵2另一端通過設有海綿入口 4的管道與螺旋管下端連接;所述的螺旋管上端與設有海綿出口 5的管道連接,且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6。
[0005]進一步,所述的海綿入口 4上設有入口蓋。
[0006]進一步,所述的海綿出口 5上設有出口蓋。
[0007]進一步,所述的螺旋管由玻璃制成。
[0008]進一步,所述的污水收集裝置6底部設有與下水道相配合的排水口。
[0009]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10]①將海綿制作成比需要清洗的螺旋管管壁直徑大1.5cm的正方體,至少制作兩塊;
[0011]②將步驟①制作成的正方體海綿塊,分別浸泡在裝有清洗液與消毒液的容器中,并浸泡24h ;[0012]③所述的儲水箱I內部裝有自來水;
[0013]④將在清洗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 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 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0014]⑤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清洗,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 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0015]⑥將在消毒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 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 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0016]⑦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步驟⑥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消毒,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 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
[0017]⑧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螺旋管壁進行最后沖洗。
[0018]進一步,步驟③的儲水箱I內裝的自來水的水溫為20°C -35°C。
[0019]進一步,步驟④中所述的清洗液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絲狀菌組成的益生菌發酵液。
[0020]為了使清洗、消毒效果更好,可以將步驟④、⑤、⑥、⑦重復操作。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出水口通過一管道與循環泵連接,循環泵另一端通過設有海綿入口的管道與螺旋管下端連接,使其清洗、殺菌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儲水箱1,循環泵2,出水口 3,海綿入口 4,海綿出口 5,污水收集裝置6。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例I
[0025]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的進行說明和描述。
[0026]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如圖1所示,其包括儲水箱1,與儲水箱I連接的循環泵2 ;所述的儲水箱I下端右側設有出水口 3,出水口 3通過一管道與循環泵2連接,循環泵2另一端通過設有海綿入口 4的管道與螺旋管下端連接;所述的螺旋管上端與設有海綿出口 5的管道連接,且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6。
[0027]進一步,所述的海綿入口 4上設有入口蓋。
[0028]進一步,所述的海綿出口 5上設有出口蓋。
[0029]進一步,所述的螺旋管由玻璃制成。
[0030]進一步,所述的污水收集裝置6底部設有與下水道相配合的排水口,使螺旋管道排出的污水,能直接排進下水道,干凈衛生。
[0031]本發明螺旋管壁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2]①將海綿制作成比需要清洗的螺旋管管壁直徑大1.5cm的正方體,至少制作兩塊。[0033]②將步驟①制作成的正方體海綿塊,分別浸泡在裝有清洗液與消毒液的容器中,并浸泡24h。
[0034]③所述的儲水箱I內部裝有自來水。
[0035]④將在清洗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 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 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0036]⑤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清洗,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 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0037]⑥將在消毒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 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 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0038]⑦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步驟⑥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消毒,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 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0039]⑧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螺旋管壁進行最后沖洗。
[0040]進一步,步驟③的儲水箱I內裝的自來水的水溫為20°C -35°C。
[0041]進一步,步驟④中所述的清洗液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絲狀菌組成的益生菌發酵液。
【權利要求】
1.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包括儲水箱(1),與儲水箱(I)連接的循環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水箱(I)下端右側設有出水口(3),出水口( 3)通過一管道與循環泵(2)連接,循環泵(2)另一端通過設有海綿入口(4)的管道與螺旋管下端連接;所述的螺旋管上端與設有海綿出口( 5)的管道連接,且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有污水收集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綿入口(4)上設有入口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綿出口(5)上設有出口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由玻璃制成。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將海綿制作成比需要清洗的螺旋管管壁直徑大1.5mm的正方體,至少制作兩塊; ②將步驟①制作成的正方體海綿塊,分別浸泡在裝有清洗液與消毒液的容器中,并浸泡 24h ; ③所述的儲水箱(I)內部裝有自來水; ④將在清洗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⑤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清洗,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⑥將在消毒液浸泡24h的正方體海綿塊從海綿入口(4)裝入,蓋上海綿入口(4)上設有的入口蓋,使其密封; ⑦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推動步驟⑥裝入的海綿塊繞螺旋管前進,對螺旋管壁消毒,當海綿塊運行至海綿出口(5)時,將設置在其上的出口蓋打開,取出海綿,推動海綿塊前行的自來水通過排水口排進污水收集裝置(6 ); ⑧啟動循環泵(2),使其帶動儲水箱(I)內部的自來水螺旋管壁進行最后沖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③的儲水箱(I)內裝的自來水的水溫為19°C -24°C。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螺旋管壁的清洗裝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④中所述的清洗液是由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絲狀菌組成的益生菌發酵液。
【文檔編號】B08B9/053GK103769399SQ20141001360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常貴, 田裕釗, 田耕 申請人:甘肅富民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