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
背景技術:
鑄造澆注時要產生氣體,傳統的鑄造排氣方法采用在砂型中預埋草繩、線繩。整根繩完全燃燒形成排氣通道需要時間設為T,在鋼(鐵)水注入時砂型產生氣體需要的時間小于TpT-T1=T Λ,T Λ時間產生的氣體滯留積累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就會造成如幾何形狀特別復雜、超長、薄壁多夾層、多種形狀任意延伸的細小的深孔、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時,如排氣效果不理想,容易導致工件形成縮孔、砂眼夾渣而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解決現有的鑄造排氣中使用草 繩或線繩等造成排氣不暢而容易導致工件形成縮孔、砂眼夾渣而報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由金屬絲或合金絲繞制而成,相鄰螺旋的間隙不大于2. 5mm。進一步地,螺旋管的內徑為2 8mm。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絲或合金絲的直徑為O. 2 I. 5mm。進一步地,由鋼絲繞制而成。由于沙粒的大小一般為O. I 3mm,采用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旋管能避免沙粒進入管內,并保證透氣性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采用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旋管預埋在砂型中,構成強度高、透氣性良好的鑄造砂型,保證了澆注時砂型產生氣體有效的排放。徹底解決了傳統澆注時因排氣不及導致工件產生縮孔、砂眼等缺陷的問題;而且螺旋管可重復使用。
圖I為使用本實用新型鑄造時的示意圖。其中,I為螺旋管,2為砂型,3為澆注腔。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以下參照附圖的描述以助于全面理解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種特定細節以助于理解,但這些僅被認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在此描述的實施例做出各種改變和修改。另外,為了清楚和簡潔,省略了已知功能和結構的描述。實施例I將直徑為O. Imm的鋼絲,在有一定直徑并刻有凹槽螺距的胎具上繞制成內孔直徑2mm,相鄰螺旋間的間隙為O. Imm的螺旋管,可用塞尺測量螺旋的間隙。將制作好的螺旋管埋入砂型中,埋植方法與傳統的草繩、線繩埋植方法相同,即將螺旋管埋在砂型的表面下,注意不能埋得太深。澆注時,空氣透過螺旋管上面的沙粒后從螺旋管的間隙進入螺旋管中排出。多根螺旋管的連接方法是將螺旋管端頭插入連接頭(二通、三通、四通等)的內孔或將連接頭的端頭插入螺旋管端內徑。也可將螺旋管的一端置入另一管狀螺管絲的間隔中。然后根據鑄造工藝的需要,將螺旋管非常方便的在砂箱的砂型中并聯、串聯成排氣通道。實施例2將直徑為I. 5mm的鐵絲,在有一定直徑并刻有凹槽螺距的胎具上繞制成內孔直徑8mm,相鄰螺旋間的間隙為2. 5mm的螺旋管,可用塞尺測量螺旋的間隙。將制作好的螺旋管埋入砂型中,埋植方法與傳統的草繩、線繩埋植方法相同,即將螺旋管埋在砂型的表面下,注意不能埋得太深。澆注時,空氣透過螺旋管上面的沙粒后從螺旋管的間隙進入螺旋管中排出。 多根螺旋管的連接方法是將螺旋管端頭插入連接頭(二通、三通、四通等)的內孔或將連接頭的端頭插入螺旋管端內徑。也可將螺旋管的一端置入另一管狀螺管絲的間隔中。然后根據鑄造工藝的需要,將螺旋管非常方便的在砂箱的砂型中并聯、串聯成排氣通道。實施例3將直徑為Imm的鋁合金絲,在有一定直徑并刻有凹槽螺距的胎具上繞制成內孔直徑5_,相鄰螺旋間的間隙為2_的螺旋管,可用塞尺測量螺旋的間隙。將制作好的螺旋管埋入砂型中,埋植方法與傳統的草繩、線繩埋植方法相同,即將螺旋管埋在砂型的表面下,注意不能埋得太深。澆注時,空氣透過螺旋管上面的沙粒后從螺旋管的間隙進入螺旋管中排出。多根螺旋管的連接方法是將螺旋管端頭插入連接頭(二通、三通、四通等)的內孔或將連接頭的端頭插入螺旋管端內徑。也可將螺旋管的一端置入另一管狀螺管絲的間隔中。然后根據鑄造工藝的需要,將螺旋管非常方便的在砂箱的砂型中并聯、串聯成排氣通道。
權利要求1.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其特征在于由金屬絲或合金絲繞制而成,相鄰螺旋的間隙不大于2. 5m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其特征在于螺旋管的內徑為2 8mm n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絲或合金絲的直徑為0. 2 I. 5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其特征在干由鋼絲繞制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造排氣用螺旋管,由金屬絲或合金絲繞制而成,相鄰螺旋的間隙不大于2.5mm。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管埋植在砂型中,構成強度高、排氣性良好的鑄造砂型,保證了澆注時砂型產生氣體有效的排放。徹底解決了傳統澆注時因排氣不及導致工件產生縮孔、砂眼等缺陷的問題提升了傳統鑄造質量水平;而且螺旋管可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B22C9/02GK202555766SQ201220147268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敬康林 申請人:敬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