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本發明的方案是:先將小麥麥粒淘洗干凈后,置于45℃—55℃的溫水中浸泡1小時,再置于常溫的水中浸泡20—24小時,過濾后,將小麥麥粒置于篩網中,并用水對篩網中的麥粒噴淋,每次噴淋直到小麥全濕為止,每次噴淋結束到下一次噴淋開始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小時,待小麥胚芽長度達到2cm—2.5cm時,停止噴淋,晾6小時后,置入烘干機中烘干取出,將小麥胚芽餅塊揉散開,再裝入靠墊芯袋。本發明能夠使堅硬的麥粒變成優質的靠墊芯材料。
【專利說明】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醫用靠墊芯通常由高分子材料顆粒制成,普遍存在制作成本高、透氣性差、有異味等缺點。
[0003]麥粒雖為純天然的顆粒狀物質,由于麥粒質地堅硬而且比重較大,如果用它做靠墊芯,既沉重、又無彈性,而本領域技術人員也一直未能找到一種能夠使麥粒具備靠墊芯所需的松軟、具有彈性的特性的方法。因此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將麥粒作為靠墊芯的材料來使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使堅硬的麥粒變成優質的靠墊芯材料。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6]將小麥麥粒淘洗干凈后,置于45°C — 55°C的溫水中浸泡I小時,再置于常溫的水中浸泡20— 24小時,過濾后,將小麥麥粒置于孔眼小于120目的篩網中,并用25°C — 30°C的水對篩網中的麥粒噴淋,每次噴淋直到小麥全濕為止,每次噴淋結束到下一次噴淋開始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小時,待小麥胚芽長度達到2cm — 2.5cm時,停止噴淋,晾6小時后,置入溫度為100°C — 120°C的烘干機中烘干取出,將小麥胚芽餅塊揉散開,再裝入靠墊芯袋。
[0007]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顯著效果:
[0008]1、由于采用本方案處理過的小麥粒,既有柔軟的胚芽,又有簇狀卷曲并富有彈性的須根,而且麥粒自身由于營養的耗散而變得十分松軟,因此,將其裝入靠墊芯袋后十分蓬松,而且有很好的彈性,這與現有的高分子顆粒材料制成靠墊芯相比,具有更加優良的彈性、透氣性以及純天然的香味,能夠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舒適感。
[0009]2、本方案能使小麥成為醫療用品的制作材料,與作為糧食使用相比,其經濟價值大幅度增加。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1]將小麥麥粒淘洗干凈后,置于55°C的溫水中浸泡I小時,再置于常溫的水中浸泡24小時,過濾后,將小麥麥粒置于孔眼小于120目的篩網中,并用30°C的水對篩網中的麥粒噴淋,每次噴淋直到小麥全濕為止,每次噴淋結束到下一次噴淋開始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小時,待小麥胚芽長度達到2.5cm時,停止噴淋,晾6小時后,置入溫度為120°C的烘干機中烘干取出,將小麥胚芽餅塊揉散開,再裝入靠墊芯袋。
【權利要求】
1.一種簇狀卷曲式醫用靠墊芯制作工藝,其特征是:將小麥麥粒淘洗干凈后,置于45°C—55°C的溫水中浸泡I小時,再置于常溫的水中浸泡20—24小時,過濾后,將小麥麥粒置于孔眼小于120目的篩網中,并用25°C — 30°C的水對篩網中的麥粒噴淋,每次噴淋直到小麥全濕為止,每次噴淋結束到下一次噴淋開始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小時,待小麥胚芽長度達到2cm — 2.5cm時,停止噴淋,晾6小時后,置入溫度為100°C — 120°C的烘干機中烘干取出,將小麥胚芽餅塊揉散開,再裝入靠墊芯袋。
【文檔編號】B68G3/00GK104150429SQ201410404000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6日
【發明者】梁德富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