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清潔設備及清潔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油罐清潔用具及清潔方法。一種油罐清潔設備,包括軌道、清潔刷、吸濕輥、驅動機構和電機,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連接于所述驅動機構的下方,所述驅動機構設有行走輪,所述驅動機構通過所述行走輪懸掛于所述軌道,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位于同一和所述滑軌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行走輪轉動、以及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運動。一種油罐清潔方法,為通過驅動機構驅動清潔刷對油罐表面進行清潔后再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吸濕機構將油罐清潔過的部位擦干。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方便地對油罐的外表面進行清潔的油罐清潔設備及清潔方法,解決了手工清潔油罐外表面所存在的費力且效率低下的問題。
【專利說明】油罐清潔設備及清潔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油罐清潔用具及清潔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油罐清潔設備及清潔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油罐的內部進行清潔是通過專用的清潔設備來完成的。在中國專利號為201100078233、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7月20日、名稱為“成品油罐機械清洗裝置”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對油罐內部進行清潔的裝置。而對油罐外部是通過人工用拖把或抹布進行清潔的。因此清潔時費力且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方便地對油罐的外表面進行清潔的油罐清潔設備及清潔方法,解決了手工清潔油罐外表面所存在的費力且效率低下的問題。
[0004]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油罐清潔設備,包括軌道、清潔刷、吸濕輥、驅動機構和電機,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連接于所述驅動機構的下方,所述驅動機構設有行走輪,所述驅動機構通過所述行走輪懸掛于所述軌道,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位于同一和所述滑軌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行走輪轉動、以及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運動。使用時,將油罐放置在軌道的下方并使油罐的外表面同清潔刷和吸濕輥接觸,然后驅動電機,電機驅動行走輪轉動從而使得驅動機構沿著軌道行走(行走方向為清潔刷在前、吸濕輥在后),驅動機構帶動清潔刷和吸濕機構一起平移的同時、還驅動清潔刷和吸濕輥相對于驅動機構運動,清潔刷先將油罐表面刷干凈,刷的過程中在油罐的表面加上水或者清潔劑,油罐被刷過后則吸濕輥將油罐表面的液體吸干、以免結附粉塵和導致油罐表面銹蝕。清潔刷可以轉動或擺動的方式進行運動。
[0005]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輸入軸、擺軸、驅動擺軸擺動的擺動齒輪、正向驅動齒輪、反向驅動齒輪和同擺動齒輪嚙合在一起的換向齒輪,所述清潔刷連接于所述擺軸,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和反向驅動齒輪沿動力輸入軸的軸向分布并連接于所述動力輸入軸,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和反向驅動齒輪都為扇形齒輪,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間隙性嚙合在一起,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間斷性嚙合在一起,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嚙合在一起時、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斷開,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嚙合在一起時、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斷開,所述正向驅動齒輪驅動所述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和所述反向驅動齒輪通過所述換向齒輪驅動所述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相等,所述吸濕輥通過錐形齒輪同所述動力輸入軸連接在一起。驅動機構的該結構形式能夠將電機的連續旋轉運動轉變為清潔刷的擺動和吸濕輥的連續轉動。清潔刷以擺動的方式進行清潔,清潔效果好。
[0006]作為優選,所述行走輪連接于所述動力輸入軸。結構緊湊性好。
[0007]作為優選,所述吸濕輥包括芯軸和設置于芯軸周面上的吸水塊。
[0008]本發明還包括擠壓輥,所述芯軸和擠壓輥平行,所述芯軸和擠壓輥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吸水塊沿芯軸徑向的厚度。能夠經從油罐表面吸附下的液體及時擠出,從而起到提高吸濕效率的作用。
[0009]本發明還包括吸泵,所述擠壓輥設有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設有若干吸孔,所述吸孔同所述吸泵的進口端對接在一起。能夠將擠壓處的液體集中轉移走,從而起到防止液體從新反流道油罐表面、還有利于保持環境衛生。“擠壓部”設置擠壓輥擠壓吸濕塊的部位。
[0010]作為優選,所述擠壓輥包括定軸和轉動套設在所述定軸上外管,所述吸孔設置于所述外管,所述吸孔沿擠壓輥的周向分布,所述定軸內設有流道,所述吸孔通過所述流道同所述吸泵相連通,所述擠壓輥的轉動方向和所述芯軸的轉動方向相反。不但擠壓過程中對吸濕塊的磨損小、而且還能夠提高擠壓效果。
[0011]作為優選,所述外管的兩端各通過一道充氣式密封圈同所述定軸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吸孔位于所述兩道充氣式密封圈之間,所述流道設有流道進口,所述流道進口位于所述定軸正對所述芯軸的部位,所述流道進口沿擠壓輥的周向的兩端都設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將定軸和外管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充氣密封圈包括充氣內圈和套設在充氣外圈上的充氣外圈,所述充氣內圈和充氣外圈之間填充有氣體、色粉和膠水。排出液體時的效率高。充氣密封圈的該結構形式,不但密封效果好,而且能夠方便地獲知破損部位,破損后還能夠起到自動不孔的作用。
[0012]作為優選,所述外管通過平面軸承懸掛于所述定軸。轉動效果好,且磨損小。
[0013]作為優選,所述吸水塊為沿芯軸周向延伸的環形結構。能夠將油罐表面的液體不間斷地擦拭掉。
[0014]作為優選,所述吸水塊可拆卸連接于所述芯軸。維護時方便。
[0015]一種油罐清潔方法,為通過驅動機構驅動清潔刷對油罐表面進行清潔后再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吸濕機構將油罐清潔過的部位擦干。
[0016]本發明具有下述優點:使用時省力、方便,清潔效果好,清潔完后能夠同步地將油罐表面擦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左視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0019]圖3圖實施例一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0]圖4為實施例二的局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實施例二的局部的橫截面示意圖。
[0022]圖6為圖5的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3]圖7為實施例二中的局部的軸向剖視示意圖。
[0024]圖8為實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圖。
[0025]圖中:軌道1、電機2、清潔刷3、刷板31、刷毛32、吸濕輥4、芯軸41、吸水塊42、驅動機構5、動力輸入軸50、擺軸51、擺動齒輪52、正向驅動齒輪53、反向驅動齒輪54、換向齒輪55、第一錐形齒輪56、第二錐形齒輪57、機殼58、行走輪59、油罐6、擠壓輥7、定軸71、夕卜管72、吸孔721、從動齒輪73、主動齒輪74、流道75、流道進口 751、密封條76、充氣密封圈8、充氣內圈81、充氣外圈82、平面軸承9、芯軸和擠壓輥之間的間隙H、吸水塊沿芯軸徑向的厚度L。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7]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油罐清潔設備,包括軌道1、驅動機構5、電機2、清潔刷3和吸濕棍4。
[0028]軌道I沿左右方向延伸。軌道I有一對。一對軌道I中的兩根軌道沿前后方向分布。
[0029]驅動機構5包括機殼58和動力輸入軸50。動力輸入軸50轉動連接于機殼58。機殼58位于動力輸入軸50的中間。動力輸入軸50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個行走輪59。兩個行走輪59擱置在一對軌道I上來實現對驅動機構5的懸掛。
[0030]電機2固定在機殼58的后表面。電機2的轉軸和動力輸入軸50同軸固接在一起。
[0031]清潔刷3和吸濕輥4都位于機殼I的下方。清潔刷3和吸濕輥4位于同一平面上。清潔刷3包括刷板31和連接于刷板的刷毛32。吸濕輥4包括芯軸41和設置于芯軸周面上的吸水塊42。吸水塊42為海綿制作而成。吸水塊42為沿芯軸41周向延伸的環形結構、也即是完全包裹住芯軸41的。吸水塊42可拆卸連接于芯軸41。
[0032]參見圖2,驅動機構5還包括擺軸51、擺動齒輪52、正向驅動齒輪53、反向驅動齒輪54、換向齒輪55、第一錐形齒輪56和第二錐形齒輪57。擺軸51轉動連接于機殼I。擺動齒輪52連接于擺軸51。正向驅動齒輪53連接于動力輸入軸50。正向驅動齒輪53為扇形齒輪。正向驅動齒輪53可以轉動到同擺動齒輪52嚙合在一起。反向驅動齒輪54連接于動力輸入軸50。反向驅動齒輪54和正向驅動齒輪53沿動力輸入軸50的軸向分布。反向驅動齒輪54為扇形齒輪。反向驅動齒輪54可以轉動到同換向齒輪55嚙合在一起。反向驅動齒輪54和擺動齒輪52錯開即不能夠嚙合在一起。換向齒輪55和擺動齒輪52嚙合在一起。第一錐形齒輪56連接于動力輸入軸50。第二錐形齒輪57和第一錐形齒輪56嚙合在一起。第二錐形齒輪57連接于芯軸41。刷板31連接于擺軸51。正向驅動齒輪53驅動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和反向驅動齒輪54通過換向齒輪驅動所述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相等。
[0033]參見圖3,使用時,在油罐6的外周面上噴上清潔劑。使油罐6的表面同清潔刷3和吸濕輥4都接觸,啟動電機2 (參見圖1)、電機2通過驅動機構5沿著導桿I按照圖中B向移動,電機I還驅動清潔刷3擺動和吸濕輥4轉動。清潔刷3首先將油罐6表面的油污清理掉,然后吸濕輥4將油罐表面的殘留液體吸掉而使得油罐表面變干燥。
[0034]電機通過驅動機構進行驅動過程為:電機2 (參見圖1)驅動動力輸入軸50轉動,動力輸入軸50驅動正向驅動齒輪53、反向驅動齒輪54和行走輪59 (參見圖1)順時針轉動。行走輪59的轉動使得驅動結構5也即清潔刷3和吸濕輥4 一起平移。當轉動到正向驅動齒輪53同擺動齒輪52嚙合在一起時、反向驅動齒輪54同換向齒輪55斷開,正向驅動齒輪53驅動擺動齒輪52逆時針轉動,擺動齒輪52通過擺軸51驅動清潔刷3逆時針擺動。當轉動到反向驅動齒輪54同換向齒輪55嚙合在一起時、正向驅動齒輪53同擺動齒輪52斷開,反向驅動齒輪54驅動換向齒輪55逆時針轉動,換向齒輪55驅動擺動齒輪52順時針擺動,擺動齒輪52通過擺軸51驅動清潔刷3順時針擺動,從而使得清潔刷3產生擺動而實現對油缸6的清潔。動力輸入軸50轉動時還驅動第一錐形齒輪56轉動,第一錐形齒輪56驅動第二錐形齒輪57轉動、第二錐形齒輪57驅動吸濕輥4轉動。
[0035]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4,還包括擠壓輥7和吸泵(圖中沒有畫出)。吸泵是固接于機殼58 (參見圖1)的。芯軸41和擠壓輥7平行。擠壓輥7包括定軸71和外管72。定軸71是同機殼58 (參見圖1)固接在一起的。定軸71內設有流道75。流道75的上端即出口端同吸泵的進口是對接在一起的。外管72轉動套設在定軸71的下端上。外管72的周面上設有若干吸孔721。吸孔721既沿擠壓輥7的周向分布、又沿擠壓輥的軸向分布。外管72固接有從動齒輪73。芯軸41固接有主動齒輪74。主動齒輪74和從動齒輪73嚙合在一起。
[0036]參見圖5,芯軸和擠壓輥之間的間隙H小于吸水塊沿芯軸徑向的厚度L。流道75設有流道進口 751。流道進口 751位于定軸71正對芯軸41的部位。
[0037]參見圖6,流道進口 751沿擠壓輥的周向的兩端各設有一條密封條76。密封條76將定軸71和外管72密封連接在一起。該結構使得只對吸孔721中轉動到同吸濕輥4正對即產生擠壓的吸孔產生抽氣作用,吸濕吸除吸濕塊中的液體的效率高。
[0038]參見圖7,外管72的兩端各通過一道充氣式密封圈8同定軸71密封連接在一起。充氣密封圈8包括充氣內圈81和套設在充氣外圈上的充氣外圈82。充氣內圈81和充氣外圈82之間填充有氣體、色粉和膠水。所以的吸孔721都位于兩道充氣式密封圈8之間。外管72通過平面軸承9懸掛于定軸71。
[0039]該密封形式使得當充氣外圈82破損時充氣內圈81能夠繼續起到密封作用。破損時色粉和膠水(色粉的顏色為紅色)會從破損處流出,膠水流過破損部位時會固化而將破損處堵住,若干每一堵住則色粉會繼續外泄、從而能夠方便地獲知破損部位,以便人工處理。
[0040]參見圖5,使用過程中,芯軸41逆時針轉動驅動吸濕塊42逆時針轉動,芯軸41通過主動齒輪74驅動從動齒輪73轉動,從動齒輪73驅動外管72順時針轉動。定軸71是相對于機殼58 (參見圖1)不動的。吸濕塊42轉動到同油罐接觸時,將油罐表面的液體吸入,吸濕塊42進而轉動到同外管72接觸時,外管72對吸濕塊42產生擠壓作用而迫使液體流出。流出的液體在吸泵的作用下經同吸孔721中同吸濕塊接觸的吸濕孔、流道進口 751、流道75而本吸走。由于密封條76和充氣密封圈8(參見圖7)的密封作用,不同流道進口 751對齊的吸孔則不產生進氣而影響吸附效果。
[0041]實施例三,同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8,擠壓輥7僅有外管72構成,且吸孔721僅設置在擠壓輥7的擠壓部上。外管72是不轉動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清潔刷、吸濕輥、驅動機構和電機,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連接于所述驅動機構的下方,所述驅動機構設有行走輪,所述驅動機構通過所述行走輪懸掛于所述軌道,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位于同一和所述滑軌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電機用于驅動所述行走輪轉動、以及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清潔刷和吸濕輥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輸入軸、擺軸、驅動擺軸擺動的擺動齒輪、正向驅動齒輪、反向驅動齒輪和同擺動齒輪嚙合在一起的換向齒輪,所述清潔刷連接于所述擺軸,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和反向驅動齒輪沿動力輸入軸的軸向分布并連接于所述動力輸入軸,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和反向驅動齒輪都為扇形齒輪,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間隙性嚙合在一起,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間斷性嚙合在一起,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嚙合在一起時、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斷開,所述反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換向齒輪嚙合在一起時、所述正向驅動齒輪同所述擺動齒輪斷開,所述正向驅動齒輪驅動所述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和所述反向驅動齒輪通過所述換向齒輪驅動所述擺動齒輪擺動的角度相等,所述吸濕輥通過錐形齒輪同所述動力輸入軸連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輪連接于所述動力輸入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濕輥包括芯軸和設置于芯軸周面上的吸水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擠壓輥,所述芯軸和擠壓輥平行,所述芯軸和擠壓輥之間的間隙小于所述吸水塊沿芯軸徑向的厚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泵,所述擠壓輥設有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設有若干吸孔,所述吸孔同所述吸泵的進口端對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輥包括定軸和轉動套設在所述定軸上外管,所述吸孔設置于所述外管,所述吸孔沿擠壓輥的周向分布,所述定軸內設有流道,所述吸孔通過所述流道同所述吸泵相連通,所述擠壓輥的轉動方向和所述芯軸的轉動方向相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兩端各通過一道充氣式密封圈同所述定軸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吸孔位于所述兩道充氣式密封圈之間,所述流道設有流道進口,所述流道進口位于所述定軸正對所述芯軸的部位,所述流道進口沿擠壓輥的周向的兩端都設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將定軸和外管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充氣密封圈包括充氣內圈和套設在充氣外圈上的充氣外圈,所述充氣內圈和充氣外圈之間填充有氣體、色粉和膠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通過平面軸承懸掛于所述定軸。
10.一種適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清潔設備的清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驅動機構驅動清潔刷對油罐表面進行清潔后再通過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吸濕機構將油罐清潔過的部位擦干。
【文檔編號】B08B9/087GK104475411SQ201410587424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高良軍, 朱根民, 竺柏康, 王東光, 王玉華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