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制作掃帚用的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制作掃帚用的輔助綁扎裝置,適用于制作高粱桿掃帚過程中,橫向勒緊高粱桿時使用。
背景技術:
農村制作的掃帚,是以高粱去果實后的高粱穗及連接高粱穗的一節高粱桿為材料,將此進行捆綁做成掃帚狀。目前的高粱桿掃帚的制作方法,是一人先將多根高粱桿并排,另一人在并排的高粱桿軸向上用鐵絲橫向綁扎并用鉗子勒緊,這樣沿著高粱桿的軸向綁扎很多道,綁扎時只能從高粱桿的一端一道一道的順序綁扎到另一端,以保證多根高粱桿能緊密的靠攏在一起,一般相鄰的綁扎鐵絲之間的間距為2—3厘米。這種綁扎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一方面為綁扎牢固,必須由兩人完成,一人負責用手固定高粱桿的位置,一人負責綁扎,這就造成人力的浪費;另一方面,用鐵絲綁扎的掃帚,在制作過程中及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扎手;也有采用高強度尼龍繩作為綁線的,這需要先用鐵絲綁扎勒出一道凹槽,再把綁線沿著凹槽纏繞勒緊打結,再松開鐵絲綁扎下一道,費時費力,鐵絲損耗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一人操作即可,提高了高粱桿掃帚的綁扎效率和綁扎質量,省時省力的制作掃帚用的輔助綁扎裝置。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制作掃帚用的輔助綁扎裝置,包括機架和鋼絲繩,所述機架由兩個前豎桿、兩個后豎桿、長橫桿和短橫桿構成,兩個前豎桿之間和兩個后豎桿之間都通過短橫桿連接固定,同一側的前豎桿和后豎桿之間通過長橫桿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對稱固定設有兩個斜導軌,斜導軌的前端固定在前豎桿的下部,斜導軌的后端固定在后豎桿的上部,這樣斜導軌形成前低后高的傾斜狀態,滑桿的兩端部都設有通孔,滑桿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腳踏板,滑桿兩端部的通孔分別套設在兩側的斜導軌上,這樣滑桿可以沿著斜導軌滑動,滑桿上固定設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在兩個后豎桿的上端固定設有固定桿,固定桿上分別通過軸承固定設有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在兩個前豎桿上端的橫桿上固定設有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第一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鋼絲繩的中部繞過第一轉輪,第一鋼絲繩的另一端固定設有第一掛鉤,第一掛鉤掛設在第一掛環上,第二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二鋼絲繩的中部繞過第二轉輪,第二鋼絲繩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掛鉤上,第二掛鉤掛設在第二掛環上,第二鋼絲繩的長度比第一鋼絲繩的長度長10—15厘米。
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轉輪和第一掛環位于同一個豎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二轉輪和第二掛環位于同一個豎直的平面上,第一掛環和第二掛環的間距為2—3厘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一人操作即可,提高了高粱桿掃帚的綁扎效率和綁扎質量,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制作本發明。該制作掃帚用的輔助綁扎裝置,包括機架和鋼絲繩,所述機架由兩個前豎桿1、兩個后豎桿2、長橫桿3和短橫桿4構成,兩個前豎桿1之間和兩個后豎桿1之間都通過短橫桿4連接固定,同一側的前豎桿1和后豎桿2之間通過長橫桿3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對稱固定設有兩個斜導軌5,斜導軌5的前端固定在前豎桿1的下部,斜導軌5的后端固定在后豎桿2的上部,這樣斜導軌5形成前低后高的傾斜狀態,滑桿17的兩端部都設有通孔,滑桿17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腳踏板18,滑桿17兩端部的通孔分別套設在兩側的斜導軌5上,這樣滑桿17可以沿著斜導軌5滑動,滑桿17上固定設有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16,在兩個后豎桿2的上端固定設有固定桿6,固定桿6上分別通過軸承固定設有第一轉輪7和第二轉輪8,在兩個前豎桿1上端的橫桿上固定設有第一掛環9和第二掛環10,第一鋼絲繩1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15上,第一鋼絲繩13的中部繞過第一轉輪7,第一鋼絲繩13的另一端固定設有第一掛鉤11,第一掛鉤11掛設在第一掛環9上,第二鋼絲繩1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16上,第二鋼絲繩14的中部繞過第二轉輪8,第二鋼絲繩1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掛鉤12上,第二掛鉤12掛設在第二掛環10上,第二鋼絲繩14的長度比第一鋼絲繩13的長度長10—15厘米。
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一轉輪7和第一掛環9位于同一個豎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座16、第二轉輪8和第二掛環10位于同一個豎直的平面上,第一掛環9和第二掛環10的間距為2—3厘米,這個距離也是兩道綁扎繩之間的距離。
使用本發明時,如圖2所示,由一個人進行操作綁扎掃帚,先將多根高粱桿并排,使去果實后的高粱穗排列整齊,從這一端開始逐步向把手的一端進行綁扎;把并排后的多根高粱桿橫向放置在第一鋼絲繩13和第二鋼絲繩14上,先把第一鋼絲繩13纏繞在靠近高粱穗的一端,此為第一道綁扎處;從第一道綁扎處向掃帚把手一端移動2—3厘米,此為第二道綁扎處,用第二鋼絲繩14纏繞在此處;滑桿17位于后端,將第一掛鉤11和第二掛鉤12分別掛設在第一掛環9和第二掛環10上,操作人員坐在后豎桿2的后方,用腳向前蹬兩側的腳踏板18,滑桿17向前向下移動,第一鋼絲繩13繃緊勒出第一道綁扎勒痕,此時,第二鋼絲繩14還處于松弛狀態,用綁扎繩纏繞在第一道綁扎勒痕上并打結固定;用手壓緊第一道綁扎處和第二道綁扎處之間的高粱桿,把第一掛鉤11從第一掛環9上摘下來,用腳繼續蹬腳踏板18,滑桿17繼續向前向下滑動,此時第二鋼絲繩14繃緊勒出第二道綁扎勒痕,用綁扎繩纏繞打結固定,從掃帚上摘下第一鋼絲繩13;翻轉掃帚,把第一鋼絲繩13纏繞在第三道綁扎處,向后向上滑動滑桿17,把第一掛鉤11掛在第一掛環9上,用手壓緊第二道綁扎處和第三道綁扎處之間的高粱桿,用腳蹬腳踏板18,滑桿17開始向前向下滑動,第一鋼絲繩13繃緊勒出第三道綁扎勒痕,用綁扎繩纏繞打結固定,從第二掛環10上摘下第二掛鉤12,從掃帚上摘下第二鋼絲繩14;反向翻轉掃帚,把第二鋼絲繩14纏繞在第四道綁扎處,第二掛鉤12掛在第二掛環10上,把第一掛鉤11從第一掛環9上摘下來,用手壓緊第三道綁扎處和第四道綁扎處之間的高粱桿,用腳繼續蹬腳踏板18,滑桿17繼續向前向下滑動,此時第二鋼絲繩14繃緊勒出第四道綁扎勒痕,用綁扎繩纏繞打結固定,從掃帚上摘下第一鋼絲繩13;再次翻轉掃帚,如此循環,直到綁扎到掃帚的把手位置,整個綁扎程序結束,最后把掃帚把手的位置用切刀切割整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