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體風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娛樂風箏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立體感的風箏。
背景技術:
風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風箏的結構大體上都包括了風箏主體和分布在風箏 主體上的支撐架。現有的風箏一般為平面風箏,立體感和美觀程度均較差,而現今隨著人們 對事物各方面要求的的提高,對風箏的美觀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平面風箏需要借 助較大的風力才能放飛至空中,對放風箏人的水平要求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體風箏的技術方 案,將風箏設計成立體狗型,增強立體感和美感,適合各年齡層次的人放飛。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風箏整體為四方筒型,四方筒外設置布面,四方 筒外的布面上端設置布面,布面相鄰兩側的四方筒外布面上對稱設置四條布面,布面相對 的四方筒外布面下方設置布面。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面頂端高出四方筒12-18CM。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風箏主體的規格為40*80CM。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方筒由三個等大小的正方體連接構 成,布面設置在上、下兩個正方體的下方。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方筒由三個等大小的正方體連接構 成,上、下兩個正方體的對角邊上分別設置支撐桿。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兩個正方體的對角邊上分別設置 支撐桿,支撐桿設置在正方形邊框的中點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風箏整體為具有立體感的狗型,改變了原有平面 風箏形狀單一的缺陷,增強立體感和美感,且風箏主要部分為中空的四方筒,使空氣容易流 通,便于放飛,經飛行測試表明,該風箏飛行效果好,適合5歲以上人群放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l、la、lb-布面,2-四方筒,3_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所示的一種立體風箏,風箏整體為四方筒2型,四方筒2外設置布面,四方筒2 外的布面上端設置布面1,布面1頂端高出四方筒212-18CM。布面1相鄰兩側的布面上對 稱設置四條布面lb,四方筒2由三個等大小的正方體連接構成,布面Ib設置在上、下兩個正方體的下方。上、下兩個正方體的對角邊上分別設置支撐桿3,支撐桿3設置在正方形邊框 的中點 上,布面1相對的布面下方設置布面la。 風箏主體的規格為40*80CM。
權利要求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風箏整體為四方筒(2)型,四方筒(2)外設置布面,四方筒(2)外的布面上端設置布面(1),布面(1)相鄰兩側的四方筒(2)外布面上對稱設置四條布面(1b),布面(1)相對的四方筒(2)外布面下方設置布面(1a)。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面(1)頂端高出四方筒 (2)12-18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風箏主體的規格為40*80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方筒(2)由三個等大小的 正方體連接構成,布面(Ib)設置在上、下兩個正方體的下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方筒(2)由三個等大小的 正方體連接構成,上、下兩個正方體的對角邊上分別設置支撐桿(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立體風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兩個正方體的對角邊 上分別設置支撐桿(3),支撐桿(3)設置在正方形邊框的中點上。
專利摘要一種立體風箏,屬于娛樂風箏的技術領域。風箏整體為四方筒型,四方筒外設置布面,四方筒外的布面上端設置布面,布面相鄰兩側的四方筒外布面上對稱設置四條布面,布面相對的四方筒外布面下方設置布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風箏整體為具有立體感的狗型,改變了原有平面風箏形狀單一的缺陷,增強立體感和美感,且風箏主要部分為中空的四方筒,使空氣容易流通,便于放飛,經飛行測試表明,該風箏飛行效果好,適合5歲以上人群放飛。
文檔編號A63H27/08GK201609591SQ20092019900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2日
發明者馬冠芳 申請人:臨海市東升工藝旅游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