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撿球滾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體育器具有關,具體是指乒乓球撿拾用的撿球滾輪。
背景技術:
在專業和比較專業的乒乓球訓練場館里,球員利用乒乓球臺和球拍、球進行訓練是乒乓球運動員全部訓練活動中的主要內容,在這類大訓練量的活動過程中,常常是需要置備數量很大的乒乓球輪番使用,這就需要將滿地滾落的球撿拾起來分發給兩方球員繼續使用,選擇徒手拾拿的方式比較累,效率也不高,所以在這種場合十分需要一種高效省力的專用器具來服務于訓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乒乓球撿拾的專用工具撿球滾輪,它可以解決前述的問題。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如下它包含直桿狀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下端連接一 U形的撐架,撐架的兩個端頭活動的連接在一輪軸的兩端,輪軸兩端附近都連接著一同樣的圓片狀輪盤,在兩輪盤的圓周邊沿之間橫向的連接有均勻間隔的拉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拾球省力高效。
圖I為本設計的外觀視圖。圖中,I為把手,2為撐架,3為輪軸,4為輪盤,5為拉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在直桿狀的把手I的下端連接一 u形的撐架2,連接點在撐架的中間, 撐架左右對稱,撐架2的兩個端頭活動的連接在一輪軸3的兩端,輪軸兩端附近通過輪盤的中心都連接著一同樣的圓片狀輪盤4,經過兩輪盤的圓周邊沿之間橫向的連接有均勻分布、 含間距且相平行的拉簧5,拉簧的間隔距離以介于乒乓球的直徑和半徑之間的距離為好,即處于30_左右即可,過大兜球效果不好,過小則可能在下述的撿球滾動中將球撐開推跑難以捕捉;拉簧可以掛在輪盤四周設置的小掛鉤上(圖中未繪出),拉簧簧徑以不超過3_為好,使用時操作人員手握把手1,面對有球的地面區域操作把手推動前端的輪盤在地面上滾動,拉簧之間的間隔空隙便會可靠的嵌入落地的乒乓球進入兩輪盤之間的容腔內收起,撿拾完畢操作人員可以再用手撐開拉簧間隙將球倒出繼續使用,另外為使得輪軸3與撐架2 的活動連接更潤滑順暢也可裝置上軸承,拉簧也可以由不太耐用的皮筋取代。
權利要求
1.一種撿球滾輪,它包含直桿狀的把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的下端連接一 U形的撐架, 撐架的兩個端頭活動的連接在一輪軸的兩端,輪軸兩端附近都連接著一同樣的圓片狀輪盤,在兩輪盤的圓周邊沿之間橫向的連接有均勻間隔的拉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撿球滾輪,它與體育器具有關,它可以拾球省力高效,其技術方案的內容如下它包含直桿狀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下端連接一u形的撐架,撐架的兩個端頭活動的連接在一輪軸的兩端,輪軸兩端附近都連接著一同樣的圓片狀輪盤,在兩輪盤的圓周邊沿之間橫向的連接有均勻間隔的拉簧。本設計適合專業的乒乓球訓練場館配置。
文檔編號A63B67/04GK102600587SQ20121007445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陳爍 申請人:陳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