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體育運動器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
背景技術:
現行健身路徑中的單杠由于杠條高度不可調整,為滿足不同身高練習者的需要,多采用以橫排多位式或六面連環式呈不同高度排列,杠條采用兩端固定安裝形式。上述杠條存在以下問題排列方式存在占地面積大;杠條兩端固定會使練習者手掌與杠條接觸生硬易傷及手掌;杠條的轉動與固定不可互換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它包括以下技術內容特征支撐立管與混凝土地面為常規固接,鎖定托內側面與支撐立管外側面焊接連接,滑套套于支撐立管外側,護手環內面與滾套管兩端面焊接連接,杠條兩端穿過護手環、滾套管、護手環,杠條兩端面與滑套內側面焊接連接,定位銷中部設置餅式拉手,定位銷外端頭穿過彈簧、U形托架外端孔,定位銷內端頭穿過擋板,擋板兩側面與U形托架兩內側面焊接連接,U形托架兩內端面與滑套外側面焊接連接,在彈簧作用下,定位銷內端頭穿過擋板、滑套,插入支撐立管外側圓孔內,達到定位杠條的功能。限位橡膠球下部膠棒外面與支撐立管頂部內面膠粘連接。在使用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時,練習者可根據身高手握餅式拉手拉出定位銷,升降滑套,對準支撐立管外側定位圓孔,推進定位銷以調整杠條高度。練習者可根據肩寬調整滾套管距離,手握滾套管或握杠條即可實現隨意轉動練習和規定動作練習。該器材與現行健身路徑中的橫排多位式或六面連環式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占地面積小。二、練習者可根據身高隨意調整杠條高度。三、兩個滾套管套于杠條外,滾套管在杠條上可左右移動及轉動,練習者可根據肩寬調整滾套管距離,在身體做懸垂擺動時,手掌握滾套管隨意轉動,增加了舒適性,避免杠條固定不轉搓碾磨破手掌。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的主視簡圖;圖2是圖I的左視簡圖;圖3是圖I的俯視簡圖;圖4是圖2的A— 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目前健身路徑單杠存在占用有限場地面積大、杠條高度不可調整,手掌與杠條接觸生硬,易磨破手掌、使人感到不舒適,杠條的固定與轉動不可互換的問題提出的。本實用新型主體技術特征如圖I、圖2、圖3所示。具體結構由以下部件組成支撐立管I與混凝土地面為常規固接,鎖定托2內側面與支撐立管外側面焊接連接,滑套3套于支撐立管外側,護手環7內面與滾套管8兩端面焊接連接,杠條6兩端穿過護手環、滾套管、護手環,杠條兩端面與滑套內側面焊接連接,定位銷5中部設置餅式拉手,定位銷外端頭穿過彈簧12、U形托架4外端孔,定位銷內端頭穿過擋板11,擋板兩側面與U形托架兩內側面焊接連接,U形托架兩內端面與滑套外側面焊接連接,在彈簧作用下,定位銷內端頭穿 過擋板、滑套,插入支撐立管外側圓孔內,達到定位杠條的功能,如圖4所示。限位橡膠球9下部膠棒外面與支撐立管頂部內面膠粘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支撐立管(I)與混凝土地面為常規固接,其特征在于鎖定托(2)內側面與支撐立管外側面焊接連接,滑套(3)套于支撐立管外側,護手環(7)內面與滾套管(8)兩端面焊接連接,杠條(6)兩端穿過護手環、滾套管、護手環,杠條兩端面與滑套內側面焊接連接,定位銷(5)中部設置餅式拉手,定位銷外端頭穿過彈簧(12)、U形托架(4)外端孔,定位銷內端頭穿過擋板(11),擋板兩側面與U形托架兩內側面焊接連接,U形托架兩內端面與滑套外側面焊接連接,在彈簧作用下,定位銷內端頭穿過擋板、滑套,插入支撐立管外側圓孔內,達到定位杠條的功能,限位橡膠球(9)下部膠棒外面與支撐立管頂部內面膠粘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體育運動器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調單杠杠條高度與滾動管裝置,它主要由支撐立管、鎖定托、滑套、U型托架、定位銷、餅式拉手、杠條、護手環、滾套管、限位橡膠球、彈簧、擋板各部件相互連接構成。該裝置占地面積小,練習者可根據身高隨意調整杠條高度,滾套管在杠條上可左右移動及轉動。練習者可根據肩寬調整滾套管距離,在身體做懸垂擺動時,手掌握滾套管隨意轉動,增加了舒適性,避免杠條固定不轉搓碾磨破手掌。練習者可根據身高手握餅式拉手拉出定位銷,升降滑套,對準支撐立管外側定位圓孔,推進定位銷以調整杠條高度。練習者可根據肩寬調整滾套管距離,手握滾套管或握杠條即可實現隨意轉動練習和規定動作練習。
文檔編號A63B1/00GK202682640SQ2012201862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尹兆友, 趙非非, 左洪志 申請人: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