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特別涉及一種組合式套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0002]背景技術[0003]傳統的腕力訓練球包含一殼體、一外環、一旋轉球及一驅動繩。其中,外環先套設于旋轉球上。再將外環及旋轉球一并裝設于殼體內。詳細來說,由于外環具撓性,且在制造時會預留一安裝變形量。故在組裝外環及旋轉球時,可通過此安裝變形量將外環組裝在旋轉球上。接著,再將外環及旋轉球一并裝入殼體內。接著,將一驅動繩纏繞于旋轉球表面。 接著抽出驅動繩以令旋轉球轉動并獲得初始轉速,讓使用者可擺動手腕來控制旋轉球的轉速。[0004]然而近年來,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各家廠商不斷地改進腕力訓練球,使得腕力訓練球具有不同的附加功能。例如在中國臺灣專利案M391415中(以下簡稱415案),腕力訓練裝置內建有彈性結構。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夠握持腕力訓練球且與物體表面摩擦使旋轉球體轉動進而增加彈性結構的彈力位能,并且腕力訓練球脫離物體表面以通過彈性結構的恢復力而使旋轉球體具有足以啟動腕力訓練球的動能。藉以改善傳統腕力訓練球需靠驅動繩啟動旋轉球的問題。[0005]此外,在美國專利案US7846066B1中(以下簡稱066案),腕力訓練球腕力訓練球包括有發光裝置。發光裝置包含電能產生電路與發光控制電路。電能產生電路借由腕力訓練球的旋轉動能產生電能并輸出至發光控制電路。同時,發光控制電路能通過腕力訓練球的旋轉轉速而呈現出不同的發光效果。[0006]綜觀上述415案或066案,由于腕力訓練球均為單一種附加裝置。故外環與旋轉球組裝所需的安裝變形量仍在外環預留的最大安裝變形范圍內。因此,外環與旋轉球的組裝仍可靠外環的形體變化完成組裝。但為了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腕力訓練球勢必需要增加更多附加功能。因此,當腕力訓練球裝設超過一種附加裝置時,外環與旋轉球組裝所需的安裝變形量就可能超過外環預留的最大安裝變形量而無法靠外環的形體變化完成組裝。 所以,當腕力訓練球具有兩種以上附加功能時,廠商就需另行研發出外環與旋轉球的組裝方式。否則,各家廠商可能因組裝上的問題而舍棄增加腕力訓練球的附加功能。[0007]實用新型內容[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藉以解決各家廠商可能因組裝上的問題而舍棄增加腕力訓練球附加功能的問題。[0009]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包含[0010]一環體,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一第一組合部以及自該第一樞套部相對兩側延伸至該第一組合部的一第一環段部及一第二環段部,該第一環段部及該第二環段部具撓性;以及[0011]一組合件,包含一第二組合部,該第二組合部結合于該第一組合部;[0012]其中該組合件結合于該第一組合部以構成一第二樞套部。[0013]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中該第一環段部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一凸緣, 該第二環段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二凸緣,該第二組合部的一側具有一第三凸緣,該第一凸緣、 該第二凸緣及該第三凸緣構成一環型凸緣。[0014]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中該第一樞套部包含一第一載物部,該第一載物部位于該第一樞套部靠近該第一組合部的一側,該組合件還包含一第二載物部,該第二載物部與該第三凸緣位于該第二組合部的相對兩側面,且該第二載物部位于該第二組合部靠近該第一樞套部的一側。[0015]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中該第一樞套部具有一穿孔,該第二樞套部具有一透孔,該透孔貫穿該第二組合部、該第三凸緣及該第二載物部。[0016]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中該第一組合部包含二組裝臂,該第二組合部包含二組裝槽,該組裝臂分別裝設于該二組裝槽。[0017]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包含[0018]一殼體;[0019]一套環,以相對于該殼體滑動的方式配置于該殼體內,該套環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與一第二樞套部及分別連接該第一樞套部與該第二樞套部的一第一環段部與一第二環段部;以及[0020]一球體,以相對于該套環轉動的方式樞接于該第一樞套部及該第二樞套部;[0021]其中,該第二樞套部由設置于該套環上的一第一組合部及一組合件結合組成。[0022]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中還包含一磁電轉換構件,該磁電轉換構件包含一磁鐵及一感應電路,該磁鐵設置于該組合件,該感應電路設置于該球體,該磁鐵及該感應電路介于該球體與該組合件之間,該感應電路相對該磁鐵轉動產生一磁電效應。[0023]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中還包含一光源,該光源電性連接該感應電路,該感應電路經該磁電效應產生一電力并令該光源產生一光線。[0024]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中還包含一彈性結構,該彈性結構的一端固定于該第一樞套部,該彈性結構的另一端固定于該球體。[0025]上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中該球體還包含一第一凸出軸及一第二凸出軸,該第一樞套部具有一穿孔,該第二樞套部具有一透孔,該第一凸出軸及該二凸出軸分別穿設該穿孔及該透孔,令該球體相對該套環轉動。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系將套環分成環體及組合件兩部分。故環體的第一樞套部及組合件的第二樞套部先分別組裝于球體的二凸出軸,再將組合件結合于環體以構成完整的套環。藉此能夠在套環的二樞套部裝設有物件時,快速地將套環組裝于球體上。[0026]同時,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套環為兩件式的組裝方式,讓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在有限的空間下能裝設更多的附加裝置,進而令球型腕力訓練裝置能具有更多附加功能。[0027]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0028]
[0029]圖IA為一實施例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打開上殼的立體示意圖;[0030]圖IB為圖IA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0031]圖2為圖IA的分解示意圖;4[0032]圖3A為圖IA的套環的立體示意圖;[0033]圖3B為圖IA的套環的分解示意圖;[0034]圖4A與圖4B為套環彈性變形前后的示意圖;[0035]圖5A至圖為圖IA的組裝示意圖。[0036]其中,附圖標記[0037]10球型腕力訓練裝置[0038]100殼體[0039]110上殼[0040]111開口[0041]120下殼[0042]200套環[0043]210環體[0044]211第一樞套部[0045]212第一組合部[0046]213第一環段部[0047]214第二環段部[0048]215第一凸緣[0049]216第二凸緣[0050]217第一載物部[0051]218組裝臂[0052]219穿孔[0053]220組合件[0054]221第二組合部[0055]222第三凸緣[0056]223組裝槽[0057]224透孔[0058]225第二載物部[0059]230第二樞套部[0060]240環形凸緣[0061]300球體[0062]310摩擦部[0063]320第一凸出軸[0064]330第二凸出軸[0065]400磁電轉換構件[0066]410磁鐵[0067]420感應電路[0068]500光源[0069]600彈力結構具體實施方式
[007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0071]請同時參閱圖IA至圖3B,圖IA為一實施例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打開上殼的立體不意圖,圖IB為圖IA的另一視角的立體不意圖,圖2為圖IA的分解不意圖,圖3A為圖IA 的套環的立體示意圖,圖3B為圖IA的套環的分解示意圖。[0072]本實施例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10包含一殼體100、一套環200及一球體300。殼體100可為一透明塑膠制成,其分為一上殼110與一下殼120。上殼110以可拆卸地組裝于下殼120。上殼110包含一開口 111。[0073]套環200以可相對于殼體100滑動的方式配置于殼體100內。套環200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211與一第二樞套部230及分別連接第一樞套部211與第二樞套部230 的一第一環段部213與一第二環段部214。[0074]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套環200實際上是由環體210及組合件220組合而成。 環體210除包含上述的第一樞套部211、第一環段部213及第二環段部214外,還包含一第一組合部212。第一樞套部211與第一組合部212位于環體210的相對兩側,而第一環段部 213及第二環段部214分別連接第一樞套部211的兩側及第一組合部212的兩側。組合件 220包含一第二組合部221。而第二組合部221結合于第一組合部212,以令組合件220與第一組合部212構成上述的第二樞套部230。[0075]更詳細來說,第一組合部212具有二組裝臂218,而第二組合部221具有二組裝槽 223。二組裝臂218可拆卸地裝設于二組裝槽223。其中,組裝臂218與組裝槽223的數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并且,第一組合部212與第二組合部221的結構也可以互換,并不以此為限。[0076]此外,第一環段部213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一凸緣215,第二環段部214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二凸緣216且第二組合部221的一側具有一第三凸緣222。第一凸緣215、第二凸緣 216及第三凸緣222構成一環型凸緣240。環型凸緣240可相對滑動地配置在殼體100內。[007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套部211包含一第一載物部217。第一載物部217位于第一樞套部211靠近第一組合部212的一側。組合件220還包含一第二載物部225。第二載物部225與第三凸緣222位于第二組合部221的相對兩側面,且第二載物部225位于第二組合部221靠近第一樞套部211的一側。[007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套部211具有一穿孔219。第二樞套部230具有一透孔224。 詳細來說,透孔224是位在組合件220上,且透孔224貫穿第二組合部221、第三凸緣222及第二載物部225。[0079]球體300,以可相對于套環200轉動的方式樞接于第一樞套部211及第二樞套部 230。詳言之,球體300還包含相對的一第一凸出軸320及一第二凸出軸330。第一凸出軸 320及二凸出軸320、330分別穿設穿孔219及透孔224,令球體300可相對套環200轉動。[0080]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球體300的表面具有一摩擦部310。部分摩擦部310 經由開口 111凸出殼體100。藉此,使用者可利用手或桌面與摩擦部310接觸并轉動球體 300。[0081]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球型腕力訓練裝置10還包含一磁電轉換構件400。 磁電轉換構件400包含一磁鐵410及一感應電路420。磁鐵410設置組合件220的第二載物部225。感應電路420設置于球體300靠近第二凸出軸330的一側,令磁鐵410及感應電路420介于球體300與組合件220之間。其中,當球體300相對套環200轉動時,感應電路 420會相對磁鐵410轉動以產生一磁電效應。[0082]再者,球型腕力訓練裝置10還包含一光源500。光源500電性連接感應電路420。 感應電路420經磁電效應后產生一電力并令光源500產生一光線。這個光源500隨著球體 300轉動時,其射出的光線會形成炫麗的光軌。藉此可增加球型腕力裝置10的視覺效果。 其中光源500例如為發光二極管。[0083]在本實施例及其他實施例中,球型腕力訓練裝置10還包含一彈性結構600。彈性結構60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樞套部211的第一載物部217。彈性結構600的另一端固定于球體300。其中,使用者可以手動的方式通過摩擦部310轉動球體300,以令球體300相對套環200轉動。球體300相對套環200轉動時,彈性結構600會儲存供球體300旋轉的動能。直到使用者放開球體300,彈性結構600儲存的動能便會驅使球體300轉動。[0084]由于本實施例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10的套環200裝有上述的磁電轉換構件400 及彈性結構600,故本實施例的套環200無法單靠彈性變形與球體300組裝或拆離。[0085]詳細來說,請參閱圖4A與圖4B,圖4A與圖4B為套環彈性變形前后的示意圖。由于本實施例的第一樞套部211的第一載物部217裝有彈性結構600及第二樞套部230的第二載物部225裝有磁鐵410,故第一樞套部211的穿孔219的深度及第二樞套部230的透孔 224的深度比無裝載物品時更深。如此一來,套環200就需要更大的變形量,才能夠讓穿孔 219及透孔224脫離第一凸出軸320及第二凸出軸330。[0086]然而,從圖4B可知,當使用者施一作用力F時,第二樞套部230朝遠離第一樞套部 211的方向移動。此時,第一環段部213與第二環段部214受到作用力F的拉扯而相互靠攏。直到第一環段部213與第二環段部214分別抵靠球體300時,第二樞套部230具有最大的位移量。但此位移量仍不足以讓第二樞套部230與第二凸出軸320、330分開。因此, 當第一樞套部211及第二樞套部230裝設有附加裝置時,可通過本實施例組合式的套環200 可快速地組合球型腕力訓練裝置。[0087]請參閱圖5A至圖5D,圖5A至圖為圖IA的組裝示意圖。[0088]首先,如圖5A所示,套環200的環體210及組合件220均未被組裝于球體300上。 接著,沿箭頭a所指示的方向將組合件220的透孔224組裝于第二凸出軸330 (如圖5B所示)。接著,將環體210的穿孔219組裝于第一凸出軸320 (如圖5C所示),最后沿箭頭b 所指示的方向將第一組合部212的二組裝臂218組裝于第二組合部221的二組裝槽223即完成套環200與球體300間的組裝。其中,上述環體210與組合件220組合在球體300上的順序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0089]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是將套環分成環體及組合件兩部分。故環體的第一樞套部及組合件的第二樞套部先分別組裝于球體的二凸出軸,再將組合件結合于環體以構成完整的套環。藉此能夠在套環的二樞套部裝設有物件時,快速地將套環組裝于球體上。[0090]同時,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套環為兩件式的組裝方式,讓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在有限的空間下能裝設更多的附加裝置,進而令球型腕力訓練裝置能具有更多附加功能。[0091]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環體,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一第一組合部以及自該第一樞套部相對兩側延伸至該第一組合部的一第一環段部及一第二環段部,該第一環段部及該第二環段部具撓性;以及一組合件,包含一第二組合部,該第二組合部結合于該第一組合部;其中該組合件結合于該第一組合部以構成一第二樞套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環段部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一凸緣,該第二環段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二凸緣,該第二組合部的一側具有一第三凸緣,該第一凸緣、該第二凸緣及該第三凸緣構成一環型凸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樞套部包含一第一載物部,該第一載物部位于該第一樞套部靠近該第一組合部的一側,該組合件還包含一第二載物部,該第二載物部與該第三凸緣位于該第二組合部的相對兩側面,且該第二載物部位于該第二組合部靠近該第一樞套部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樞套部具有一穿孔,該第二樞套部具有一透孔,該透孔貫穿該第二組合部、該第三凸緣及該第二載物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的套環,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組合部包含二組裝臂,該第二組合部包含二組裝槽,該組裝臂分別裝設于該二組裝槽。
6.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殼體;一套環,以相對于該殼體滑動的方式配置于該殼體內,該套環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與一第二樞套部及分別連接該第一樞套部與該第二樞套部的一第一環段部與一第二環段部;以及一球體,以相對于該套環轉動的方式樞接于該第一樞套部及該第二樞套部;其中,該第二樞套部由設置于該套環上的一第一組合部及一組合件結合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磁電轉換構件,該磁電轉換構件包含一磁鐵及一感應電路,該磁鐵設置于該組合件,該感應電路設置于該球體,該磁鐵及該感應電路介于該球體與該組合件之間,該感應電路相對該磁鐵轉動產生一磁電效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光源,該光源電性連接該感應電路,該感應電路經該磁電效應產生一電力并令該光源產生一光線。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彈性結構,該彈性結構的一端固定于該第一樞套部,該彈性結構的另一端固定于該球體。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球體還包含一第一凸出軸及一第二凸出軸,該第一樞套部具有一穿孔,該第二樞套部具有一透孔,該第一凸出軸及該二凸出軸分別穿設該穿孔及該透孔,令該球體相對該套環轉動。
專利摘要一種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及其套環,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包含一殼體、一套環及一球體。其中,套環以可相對于殼體滑動的方式配置于殼體內。套環包含有相對的一第一樞套部與一第二樞套部及分別連接第一樞套部與第二樞套部的一第一環段部與一第二環段部。球體以可相對于套環轉動的方式樞接第一樞套部及第二樞套部。其中,第二樞套部由一設置于套環上的第一組合部及一組合件結合組成。藉此讓球型腕力訓練裝置在裝設更多的附加裝置時,能夠快速地完成套環與球體的組裝。
文檔編號A63B23/14GK202724572SQ20122022175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莊永裕 申請人:宜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