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騎馬機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機械領域里的騎馬機,特別涉及一種騎馬機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的騎馬機的傳動結構采用的是齒輪傳動,用齒輪傳動雖然能量傳遞損失低,但這些普通機構的齒輪精度不高,齒輪在嚙合時發生較大沖擊,產生較大的噪音。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騎馬機傳動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騎馬機傳動機構,包括后支撐架,所述后支撐架上設置有大同步帶輪,在大同步帶輪同一側的后支撐架上設置有小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與大同步帶輪的中心距大于大小同步帶輪半徑之和,在所述后支撐架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小同步帶輪安裝于同一轉軸上的大帶輪,所述大帶輪在與設置在后支撐架中部的慣性輪通過多楔帶傳動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與小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所述的慣性輪、大小同步帶輪的軸線相互平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騎馬機傳動機構具有傳動平穩、可靠、無噪首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騎馬機傳動機構,包括后支撐架I,所述后支撐架I上設置有大同步帶輪2,在大同步帶輪2同一側的后支撐架I上設置有小同步帶輪3,小同步帶輪3與大同步帶輪的中心距大于大小同步帶輪2、3半徑之和,在所述后支撐架I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小同步帶輪3安裝于同一轉軸上的大帶輪4,所述大帶輪4在與設置在后支撐架中部的慣性輪5通過多楔帶6傳動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2與小同步帶輪3之間通過同步帶7傳動連接。所述的慣性輪
5、大小同步帶輪2、3的軸線相互平行。
權利要求1.騎馬機傳動機構,包括后支撐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撐架(I)上設置有大同步帶輪(2),在大同步帶輪(2)同一側的后支撐架(I)上設置有小同步帶輪(3),小同步帶輪(3)與大同步帶輪的中心距大于大小同步帶輪(2、3)半徑之和,在所述后支撐架(I)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小同步帶輪(3)安裝于同一轉軸上的大帶輪(4),所述大帶輪(4)在與設置在后支撐架中部的慣性輪(5)通過多楔帶(6)傳動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2)與小同步帶輪⑶之間通過同步帶(7)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騎馬機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慣性輪(5)、大小同步帶輪(2、3)的軸線相互平行。
專利摘要騎馬機傳動機構,包括后支撐架,所述后支撐架上設置有大同步帶輪,在大同步帶輪同一側的后支撐架上設置有小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與大同步帶輪的中心距大于大小同步帶輪半徑之和,在所述后支撐架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小同步帶輪安裝于同一轉軸上的大帶輪,所述大帶輪在與設置在后支撐架中部的慣性輪通過多楔帶傳動連接,所述大同步帶輪與小同步帶輪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所述的慣性輪、大小同步帶輪的軸線相互平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騎馬機傳動機構具有傳動平穩、可靠、無噪音等優點。
文檔編號A63B26/00GK202946627SQ2012206721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章勇軍 申請人:章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