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
背景技術:
在醫院神經內科醫務人員對由于外傷造成顱腦創傷的病人、中風病人或下肢肢體神經受到損傷的病人有些在康復期需要進行下肢恢復行走訓練時,目前是采用由別人攙扶走平路或在室內扶著欄桿在專用走道上進行行走訓練,這些訓練方式費時費力存在著很多不足。
發明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它的技術方案為:箱體的底部開有圓插孔,萬向輪托盤上分別固定有圓插柱和帶推車把的推車架,兩個扶手欄桿分別固定在兩副支撐架上,箱體上分別設置有坡道、平道、樓梯和復合緩坡坡道,箱體放置在萬向輪托盤上,箱體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兩副支撐架。該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在醫院神經內科醫務人員對由于外傷造成顱腦創傷的病人、中風病人或下肢肢體神經受到損傷的病人有些在康復期需要進行下肢恢復行走訓練時,可扶著推車把通過萬向輪托盤把該訓練器拖運到室外陽光下或在室內,根據病人情況可撤掉萬向輪托盤讓箱體直接落到底面上,病人通過兩手扶著兩個扶手欄桿,視病人的病情可選擇在復合緩坡坡道、坡道、平道或樓梯上進行行走康復訓練,使用它可循序漸進的幫助病人較系統的恢復行走功能快速實現康復,并可方便的選擇場地在盡量少的人員陪同下就可進行康復訓練;由于圓插柱插入圓插孔中方便運送該訓練器;使用它可循序漸進的幫助病人較系統的恢復行走功能快速實現康復,并可方便的選擇場地在盡量少的人員陪同下就可進行康復訓練。
圖1主視圖,圖2為在圖1A向上的視圖。附圖中:1、萬向輪托盤,2、箱體,3、坡道,
4、平道,5、樓梯,6、扶手欄桿,7、復合緩坡坡道,8、支撐架,9、推車把,10、推車架,11、圓插柱,12、圓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箱體2的底部開有圓插孔12,萬向輪托盤I上分別固定有圓插柱11和帶推車把9的推車架10,兩個扶手欄桿6分別固定在兩副支撐架8上,箱體2上分別設置有坡道3、平道4、樓梯5和復合緩坡坡道7,箱體2放置在萬向輪托盤I上,箱體2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兩副支撐架8。在醫院神經內科醫務人員對由于外傷造成顱腦創傷的病人、中風病人或下肢肢體神經受到損傷的病人有些在康復期需要進行下肢恢復行走訓練時,可扶著推車把9通過萬向輪托盤I把該訓練器拖運到室外陽光下或在室內,根據病人情況可撤掉萬向輪托盤I讓箱體2直接落到底面上,病人通過兩手扶著兩個扶手欄桿6,視病人的病情可選擇在復合緩坡坡道7、坡道3、平道4或樓梯5上進行行走康復訓練,使用它可循序漸進的幫助病人較系統的恢復行走功能快速實現康復,并可方便的選擇場地在盡量少的人員陪同下就可進行康復訓練;由于圓插柱11插入圓插孔12中方便運送該訓練器。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其特征是:箱體(2)的底部開有圓插孔(12),萬向輪托盤⑴上分別固定有圓插柱(11)和帶推車把(9)的推車架(10),兩個扶手欄桿(6)分別固定在兩副支撐架(8)上,箱體(2)上分別設置有坡道(3)、平道(4)、樓梯(5)和復合緩坡坡道(7),箱體⑵放置在萬向輪托盤⑴上,箱體(2)的兩側分別固定有兩副支撐架(8)。
專利摘要一種移動固定式多功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屬于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對由于外傷造成顱腦創傷的病人、中風病人或下肢肢體神經受到損傷的病人有些在康復期需要進行下肢恢復行走訓練時,目前是采用由別人攙扶走平路或在室內扶著欄桿在專用走道上進行行走訓練存在很多不足。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箱體(2)的底部開有圓插孔(12),萬向輪托盤(1)上分別固定有圓插柱(11)和帶推車把(9)的推車架(10),兩個扶手欄桿(6)分別固定在兩副支撐架(8)上,箱體(2)上分別設置有坡道(3)、平道(4)、樓梯(5)和復合緩坡坡道(7)。它的優點是使用它可循序漸進的幫助病人較系統的恢復行走功能快速實現康復。
文檔編號A63B23/04GK202961702SQ2012206986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韓巨, 李愛云 申請人:韓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