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67591閱讀:1912來源:國知局
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屬于康復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下肢康復訓練器通常是采用懸吊式設計,這種情況下使患者很難在自然舒適的狀態下進行載重訓練及行走訓練,從而導致康復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通過采用非懸吊式系統設計,幫助患者實現下肢康復訓練。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包括底座,在底座的兩側對稱設有支架,在每個支架的內側分別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通過與豎直設置的電動推桿連接來實現連接塊沿著線性導柱上下滑動,所述線性導柱固定在支架的內側;在連接塊上通過轉軸連接有腿部調節機構,所述腿部調節機構的末端設有腳踏板,腳踏板與設置在底座上的十字導軌平臺連接,所述十字導軌平臺是由橫向導軌和縱向導軌以及在橫向導軌和縱向導軌上分別設有驅動裝置構成,最終實現腳踏板以橢圓軌跡反復行走。

所述腳踏板通過采用滑桿和定位銷來實現腳部位置的調整。所述腳踏板還通過設置磁性扣實現不折疊翻轉,不用的時候將腳踏板翻轉,豎立在兩遍,方便患者使用。

所述腿部調節機構包括由直線導軌構成的大腿調節機構和由蝸輪蝸桿傳動機構及線性連接桿構成的小腿調節機構,其中線性連接桿可圍繞蝸輪蝸桿傳動機構前后擺動。在使用時,大腿調節機構是通過電動推桿的驅動實現直線導軌的拉伸,進而實現大腿部的高度調節;小腿調節機構是通過手動驅動蝸輪蝸桿傳動機構實現膝部支撐位置沿著線性連接桿上下滑移,進而實現小腿部長度的微調。

在膝部支撐位置處連接有膝部支撐靠墊。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之間且位于前側跨接有餐桌板,在餐桌板上設有控制開關。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之間且位于前側跨接有腹部支撐桿,在腹部支撐桿上安裝有腹部支撐靠墊。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之間且位于后側跨接有腰部支撐桿,在腰部支撐桿上安裝有腰部支撐靠墊。

所述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還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所述計算機控制系統一方面與電動推桿及十字導軌平臺中的驅動裝置連接,另一方面心率感應器、血氧飽和度檢測儀、血壓測量儀器分別連接。

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幫助不完全脊髓損傷、中風、創造性腦傷、下肢肌肉萎縮、下肢行走障礙者及老年人改善肢體活動等進行下肢康復訓練。本發明是非懸吊式系統設計,使患者在正常自然舒適狀態下進行載重訓練,訓練器模擬人體步態行走軌跡,不僅能夠修復腦神經、促進血循環、增強心率、強化骨骼及肌肉,而且可大大提高患者信心,患者通過接受大量步態訓練最終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具有以下優勢:

(1)載重站立功能——本發明利用腹部、臀部與膝蓋配合支撐結構,讓治療初期患者從基礎的站立開始,可以逐漸增加減少下肢承重力,訓練下肢抗重力的能力;

(2)重復跨步功能——自動化設備可做重復的踩踏訓練,通過大量練習,幫助中樞神經系統重新學習動作;

(3)步態訓練功能——依患者情況調整外骨骼設計,帶領下肢模擬行走動作,本系統配有多種步態軌跡,能依客戶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橢圓形行走軌跡,進行步行,踏階等訓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的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包括底座9,在底座9的兩側對稱設有支架11,在每個支架11的內側分別安裝有連接塊2,所述連接塊2通過與豎直設置的電動推桿4連接來實現連接塊2沿著線性導柱1上下滑動,所述線性導柱1固定在支架11的內側;在連接塊2上通過轉軸3連接有腿部調節機構5,所述腿部調節機構5的末端設有腳踏板8,腳踏板8與設置在底座9上的十字導軌平臺7連接,所述十字導軌平臺7是由橫向導軌和縱向導軌以及在橫向導軌和縱向導軌上分別設有驅動裝置構成,最終實現腳踏板8以橢圓軌跡反復行走。

所述腿部調節機構5包括由直線導軌構成的大腿調節機構和由蝸輪蝸桿傳動機構及線性連接桿16構成的小腿調節機構,其中線性連接桿16可圍繞膝部支撐位置17前后擺動。

在膝部支撐位置17處連接有膝部支撐靠墊6。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2之間且位于前側跨接有餐桌板12,在餐桌板12上設有控制開關15。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2之間且位于前側跨接有腹部支撐桿14,在腹部支撐桿14上安裝有腹部支撐靠墊。

在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塊2之間且位于后側跨接有腰部支撐桿,在腰部支撐桿上安裝有腰部支撐靠墊10。

所述智能下肢康復訓練器,還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13,所述計算機控制系統13一方面與電動推桿4及十字導軌平臺7中的驅動裝置連接,另一方面心率感應器、血氧飽和度檢測儀、血壓測量儀器分別連接。

本發明工作原理:

首先通過腹部、腰部和膝蓋三點支撐結構,把患者穩穩地支撐在設備上;然后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通過調節整體升降機構、大腿部調節機構、小腿部調節機構和腳部調節機構,來適應不同的使用者。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等不同,設置計算機系統控制軟件參數,包括步距、抬腿高度、速度、訓練頻次等參數以適合該患者。參數設置好后,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伺服電機,驅動十字導軌平臺實現反復行走的橢圓軌跡,模擬人體走路步態,達到行走康復訓練的目的。同時,系統會對使用者的使用軌跡、速度,訓練時間等進行記憶,方便以后使用和后期的康復狀況分析。

計算機控制系統同時連接心率感應器、血氧飽和度檢測儀、血壓測量儀等儀器,時時監測患者的生理情況。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和林格尔县| 盐城市| 慈溪市| 清徐县| 贵南县| 武清区| 临邑县| 盈江县| 习水县| 环江| 深州市| 米易县| 玛多县| 图片| 吴旗县| 潞西市| 祁东县| 水城县| 永定县| 呼和浩特市| 南召县| 九江市| 保德县| 伊宁县| 乃东县| 武平县| 象州县| 临安市| 仁怀市| 繁峙县| 扬中市| 阆中市| 南投市| 台山市| 河西区| 平果县| 江孜县| 石景山区| 五河县|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