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輔助醫療康復訓練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下肢訓練的康復訓練床,適用于對偏癱、截癱外傷及其它運動功能重癥患者進行四肢運動功能康復的訓練床。
背景技術:
因偏癱、腦血栓、外傷等造成的腿部運動障礙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上肢和下肢的康復訓練輔助治療。傳統的四肢康復訓練方法,是康復治療師或家人輔助康復,耗費體力大,訓練模式的時間和訓練力度不易控制,康復訓練效果得不到保障。一般的康復護理床僅僅只能作為患者休息使用,床具只能夠對病患起到支撐躺臥的作用,在病患人員臥床休息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無法進行恢復訓練、受力運動和關節活動,長期臥床狀態下,病患人員的康復能力低,在需要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時需要患者離開床具進行其它康復活動,便捷性低。因此,用于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醫療床產品應運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臥床重癥患者的床上康復難題,同時也大大解放了康復治療師的勞動強度。
現有的患者臥姿狀態下的肢體康復輔助設備,一般包括床邊型輔助康復訓練設備和具有肢體康復輔助功能的訓練床。其中,床邊型輔助康復訓練設備主要有上肢訓練設備和下肢訓練設備,它們可通過移動與普通護理床結合使用,便于長期臥床患者進行上肢或下肢的運動康復訓練,例如德國的MOTOmed智能上肢運動系統和智能下肢運動系統,但是該類康復訓練設備占用空間大、價格昂貴、操作要求高。另外,具有肢體康復輔助功能的訓練床包括:用于上肢康復的訓練床、用于下肢康復訓練的床及四肢康復訓練床。對于長期臥床的重障患者來說,進行針對性的躺臥姿態的上、下肢康復運動訓練非常必要,需要針對四肢運動功能進行日常的康復訓練,有益于較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專利201520999879.5涉及一種偏癱康復護理訓練床,包括床體,床體的床頭和床尾端均設有滑軌,床尾端的滑軌上裝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電機,電機輸出端連接有轉軸,轉軸上固定有兩根連接桿,兩根連接桿之間設有弧形板,弧形板上設有腳蹬套,電機連接有變頻控制器,變頻控制器位于床頭處;床頭的滑軌上裝有彈性帶,彈性帶上連接有把手,該設備可對長期臥床的偏癱病人在床上進行上、下肢的輔助物理功能康復訓練。該訓練限于簡單的上肢肌力和下肢簡單運動輔助訓練,訓練模式單一,并且不能當做普通的病床使用。
專利201520537596.9公開了一種用于上下肢體同步康復治療的訓練床,包括床板、抓手、拉繩、上肢訓練系統和下肢訓練系統,床板側面設有凹槽,上肢訓練系統包括套筒、立桿、橫桿和斜桿,套筒與凹槽滑動嵌接,立桿插接在套筒內,斜桿與套筒鉸接,橫桿安裝在立桿頂端,橫桿上設有定滑輪,下肢訓練系統包括平衡板、斜桿和彈簧,斜桿兩端分別與床板側面、平衡板側面鉸接,彈簧下端與凹槽嵌接,上端與斜桿固定連接,抓手拴系在拉繩一端,拉繩穿過定滑輪拴系在平衡板側面的鉸軸上。該訓練床采用定滑輪協動結構,實現上、下肢體訓練的聯動效果,但是長期臥床的重障患者來說,受限于其上下肢的肌力較弱,不適合患者自行采用手動操作訓練的方法,無法保證訓練過程中各關節活動度的有效康復訓練。
專利ZL 201410201628.8發明了一種四肢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支撐于床體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設置于床體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轉動連接于床體或第一床板;第一驅動裝置,安裝于大腿部床板和床體之間,以驅動大腿部床板轉動;支架,安裝于床體上;手臂訓練組件,安裝于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床板的上方;控制裝置,連接于第一驅動裝置和手臂訓練組件,并可控制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大腿部床板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往復運動。腿部床板分體式設置,并通過電機驅動左右兩側腿部的床板交替運動,因此可以實現腿部的康復鍛煉,通過安裝在支架上的手臂訓練組件,同時還可以實現對手臂的康復鍛煉。該訓練床的上下肢康復訓練運動模式單一,運動活動度較小,不能充分地模擬上下肢關節的實際運動,并且該訓練床外型體積大,占用了較大室內空間,在康復醫療機構和家庭中的使用受到限制。
綜上所示,現有的康復訓練床大部分是功能單一,要么是單獨的下肢康復訓練,要么是單獨的上肢康復訓練,現有的四肢康復訓練床設備的體積較大,占用了大量的室內空間,給操作者帶來了較大的工作量和不方便,同時患者面對復雜的訓練床,在使用中也倍感壓力,不能像使用普通病床那樣在訓練之余進行輕松和舒適的休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下肢訓練的康復訓練床,以解決現有康復訓練床的訓練模式單一、體積龐大、占用空間大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下肢訓練的康復訓練床,該康復訓練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上設置有可相對于床體沿水平方向移動的下肢訓練系統;
所述下肢訓練系統包括:下肢訓練器和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所述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安裝在床體上,所述下肢訓練器與所述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的一端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下肢訓練器包括:腳踏旋轉運動器;該腳踏旋轉運動器包括:腳踏板、轉動拐臂和電動踏車驅動箱體;
所述轉動拐臂的一端與腳踏板可旋轉連接,所述轉動拐臂的另一端與電動踏車驅動箱體的動力輸出軸連接。
優選地,所述下肢訓練器進一步包括:腳踏板上安裝有足底振動器。
優選地,所述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包括:高度位置調節單元和前后位置調節單元。
優選地,所述高度位置調節單元包括:電動升降模塊,該電動升降模塊包括定柱和動柱,所述動柱套設在所述定柱內,并能夠在動柱內往復移動。
優選地,所述前后位置調節單元包括:滑動架、電動推桿和兩根滑動支軸;所述兩根滑動支軸通過滑動套對稱固定在床體內側;所述滑動架同時與兩根滑動支軸聯接,并能夠沿滑動支軸的軸向方向往復移動;所述電動推桿的一端固定在床體上,其另一端與滑動架連接。
優選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訓練系統進一步包括:下肢訓練器收起機構;所述下肢訓練器收起機構包括:下肢訓練器支架、連接座和輔助收納單元;所述下肢訓練器支架的一端與下肢訓練器固定,其另一端與連接座鉸接,并通過彈性定位銷限位固定;
連接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動柱上。
優選地,所述輔助收納單元包括:氣彈簧推桿和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固定在連接座上,所述氣彈簧推桿的兩端分別與支撐座和下肢訓練器支架鉸接連接。
優選地,所述床體包括:床架、活動床板和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固定在床架上;所述活動床板的邊緣通過鉸軸與固定床板鉸接,所述活動床板的下板面通過電動推桿與床架連接;所述驅動電動桿帶動活動床板繞鉸軸旋轉,從而能夠調整人體后背的抬起角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上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均采用類似于康復訓練車的康復技術方法,通過旋轉運動模式,能夠有效刺激人體上下肢本體感覺功能,提高上下肢的康復運動效果。
2、該康復訓練床即可實現上肢和下肢的獨立康復訓練,又能實現四肢的協調聯動康復訓練,可針對不同的患者或患者的不同康復期,適用范圍廣。
3、上肢和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均可收回于床板的下部,進一步減少了床的室內占用空間,使用便捷,增強了患者的睡眠舒適度和康復意愿。
4、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增加了足底振動器康復模塊,進一步促進了患者足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環機能,為整體康復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示出本方案所述康復訓練床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本方案所述康復訓練床中角度可調節床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本方案所述康復訓練床的下部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本方案所述上肢訓練系統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圖5示出本方案所述上肢訓練系統中旋轉定位結構的示意圖;
圖6示出本方案所述上肢訓練系統收起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本方案所述康復訓練床的前視圖;
圖8示出本方案所述下肢訓練系統收起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9示出本方案所述康復訓練床整體收起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示出本方案用于下肢訓練的康復訓練床的示意圖。
附圖標號:101、床架;102、腳輪;103、固定床板;104、活動床板;105、鉸軸;106:電動推桿;201、上肢訓練器驅動箱體;202、輸出轉臂;203、手把;204、第二伸縮臂;205、橫向主臂;206、第一伸縮臂;207、支架主臂;208、調節板;209、氣彈簧桿;210、滑動底架;211、軸座;212、前支軸;213、前滑動座;214、后滑動座;215、后支軸;216、前支軸固定座;217、后支軸固定座;218、彈性定位銷;219、彈性定位銷;220、彈性定位銷;221、軸座;222、彈性定位銷;223、支板;224、定位架;225、雙向定位板;226、定位座;227、彈性定位銷;228、固定座;229、定位塊;230、套管;231、銅套;232、擋片;233、螺釘;301、踏板;302、電動踏車驅動箱體;303、下肢訓練器支架;304、定柱;305、動柱;306、氣彈簧推桿;307、滑動架;308、電動推桿;309、轉動拐臂;310、滑動支軸;311、連接座;312、支撐座;313、彈性定位銷;314、足底振動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進行表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四肢綜合訓練的康復訓練床,在平時可做普通病床使用,不影響患者上下床,在需要進行康復訓練時,可根據需要選擇進行單獨的上肢、下肢康復訓練,也可以進行四肢的聯合康復運動訓練。
如圖1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四肢綜合訓練的康復訓練床,該康復訓練床包括:床架101、固定床板103、活動床板104、上肢康復訓練系統、下肢康復訓練系統。所述的床架101底部安裝四個腳輪102,用于訓練床的移動;所述的固定床板103固定連接在床架101上,所述的活動床板104安裝在床體的前部,通過鉸接的方式與固定床板103連接,同時通過電動推桿106與床架101連接,實現可相對于固定床板101翻轉,從而為患者后背起立角度進行調整;所述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和/或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均安裝在床架101上,并可相對于床架101做相應的位置調節。
如圖2所示,所述的活動床板104與床架101通過電動推桿106連接,電動推桿106的一端與床架鉸接,另一端與活動床架104鉸接,在電動推桿106的驅動下,使活動床板104繞固定床板103轉動,通過對活動床板104的轉動角度調節,能夠調節患者躺在床上時的后背傾斜角度,滿足康復訓練時的舒適度。
本方案優選的采用兩個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即所述的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包括左上肢訓練系統和右上肢訓練系統,兩系統的結構連接方案相同,對稱布置于床體的兩側,可實現單側上肢或雙側上肢的康復運動訓練。
所述上肢訓練系統包括上肢訓練器、上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和上肢訓練器收起機構;所述上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安裝在床體側面,所述上肢訓練器與所述上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的一端套接。
如圖1所示,上肢訓練器為手部抓握旋轉運動方式結構,包括上肢訓練器驅動箱體201、輸出轉臂202和手把203,通過上肢訓練器驅動箱體201內置電機的不同控制方式,帶動手部實現上肢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及助力運動模式。
如圖1和圖3所示,所述上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包括支架主臂207、訓練器支架角度調節單元、訓練器支架長度調節單元和訓練器橫向位置調節單元。其中,訓練器支架角度調節單元包括定位塊229、調節板208、固定座228、彈性定位銷218、氣彈簧推桿209和固定軸座211;其中,調節板208與固定座228為固定聯接結構,支架主臂207通過鉸軸與固定座228鉸接,定位塊229與支架主臂207為固定連接,氣彈簧推桿209分別與支架主臂207和固定軸座211鉸接,固定軸座211固定連接在前滑動座213上,支架主臂207相對于調節板208轉動時,可通過固定塊229上的彈性定位銷218插入到調節板208上合適的定位孔內,實現訓練器支架角度的調節定位。在轉動中,氣彈簧推桿209起助力和緩沖作用。如圖1和圖4所示,訓練器支架長度調節單元包括:第一伸縮臂206和彈性定位銷219,第一伸縮臂206上設有多個調節孔,伸縮臂206套接在支架主臂207內,并相對于支架主臂207可滑動,進而實現伸縮調節,彈性定位銷219安裝在支架主臂207上,用于對第一伸縮臂206的位置鎖定。訓練器橫向位置調節機構包括橫向主臂205、第二伸縮臂204和彈性定位銷222組成,第二伸縮臂204的一端套接在橫向主臂205內,另一端與上肢訓練器驅動箱體201的外殼固定連接,第二伸縮臂204能夠相對于橫向主臂205滑動,進而實現訓練器橫向位置的調節,彈性定位銷222安裝在橫向主臂205上,用于對第二伸縮臂204的位置鎖定。通過上肢訓練器位置調節單元的調節,使患者的康復訓練手位與訓練器把手203的位置合理匹配,適應患者的訓練需求。
所述上肢訓練器收起機構包括上肢訓練器旋轉定位單元和底架滑動單元。其中,如圖1、圖4和圖5所示,訓練器旋轉定位單元包括軸座221、彈性定位銷220和軸套組件;所述軸套組件包括:套管230、銅套231、擋片232和螺釘233;軸座221與第一伸縮臂206為固定聯接,彈性定位銷220安裝在軸座221上,套管230固連在橫向主臂205的大孔內,銅套231安裝在套管230的內孔上,銅套231內孔安裝在軸座221的光軸上,聯接擋片232與螺釘233用于橫向主臂205的定位,上肢訓練器向床下收起時,首先需要手動將橫向主臂205相對于軸座外旋180度到床體外側,然后由彈性定位銷220定位;在訓練器支架角度調節機構中,將支架主臂207向下旋轉到水平位置,然后由彈性定位銷218將支架主臂207鎖定。如圖3、圖1所示,底架滑動單元包括滑動底架210、前滑動座213、后滑動座214、前支軸212、后支軸215、前支軸固定座216、后支軸固定座217及定位機構組成,前后支軸通過前后支軸固定座固定在床板下方的床架101上,滑動底架210通過前后滑動座安裝在前后支軸上,滑動底架可沿前后支軸的軸向進行直線移動,從而帶動上肢訓練器支架實現滑動。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上肢訓練系統進一步包括滑動底架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滑動底架外側鎖定單元和滑動底架收內側鎖定單元;在訓練器工作狀態下,使用的是滑動底架外側鎖定單元,通過彈性定位銷227將滑動底架210固定到定位座226上,定位座226與床架101固定連接;對于滑動底架內側鎖定單元,用于上肢訓練器在非使用狀態下收起到床下時的定位,包括支板223、定位架224、雙向定位板225,支板223與床架101固定連接,定位架224一端與后支軸215聯接配合,另一端與支板223固定連接,雙向定位板225固定在定位架224上,其上設有左右兩個定位孔,用于左右上肢訓練系統的收回定位,上肢訓練系統收起到床下時,通過彈性定位銷227將滑動底架210固定到雙向定位板225上,如圖6和圖7所示。通過滑動底架鎖定機構最終實現了上肢康復訓練系統的收起,從而可將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全部收起于床板下方,節省了訓練床的占用空間問題。
所述的下肢康復訓練系統由下肢康復訓練器、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和下肢訓練器收起機構組成,其中,下肢康復訓練器由腳踏旋轉運動器和足底振動器314組合而成,如圖1和圖3所示,腳踏旋轉運動器包括腳踏板301、轉動拐臂309、電動踏車驅動箱體302組成,通過電動踏車驅動箱體內電機的不同控制方式,可以實現患者下肢的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及助力運動模式,達到對患者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下肢關節運動康復的目的;所述的足底振動器314集成安裝在腳踏板301上部,下肢康復訓練器一方面通過腳踏旋轉運動康復器能夠實現下肢蹬踏旋轉運動康復模式,同時還可以通過足底振動器314實現高頻振動刺激康復模式。利用高頻振動刺激康復模式,可對患者足底進行振動按摩,通過促進患者足底的血液循環來進一步提高康復效果。
所述下肢訓練器位置調節機構包括高度位置調節單元和前后位置調節單元,其中,高度位置調節單元的核心驅動方式是通過電動升降模塊來進行訓練器高度調節,電動升降模塊包括定柱304和動柱305兩部分,下肢訓練器的前后位置調節單元包括滑動架307、電動推桿308和固定在床架101底部內側的對稱設置的滑動支軸310,滑動架307上設有滑動套與滑動支軸310配合實現滑動,上述的電動升降柱的定柱304固定連接在滑動架307上,帶動下肢訓練器進行前后滑動實現位置調節,電動推桿308同時用于位置調節后的定位。
如圖3所示,所述的下肢訓練器收起機構包括下肢訓練器支架303、連接座311和輔助收納單元;所述訓練器支架303的上端與電動踏車驅動箱體302的外殼固定連接,下端與連接座311鉸接,連接座固定連接在電動升降柱的動柱305上;所述輔助收納單元包括:氣彈簧推桿306和支撐座312,支撐座312與連接座311固定聯接在一起,氣彈簧推桿一端與訓練器支架303鉸接,另一端與支撐座312鉸接,彈性定位銷313用于工作狀態下訓練器支架303的鎖定。下肢訓練器收起時,打開彈性定位銷313,手動向后下方翻轉電動踏車驅動箱體302及訓練器支架303,直到訓練器完全收起于床板下部,如圖8所示,從而達到了節省了訓練床使用空間的目的,滿足患者正常的生活起居。
如圖9所示,當上、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完全收起到床體下部后,該訓練床可與普通病床結構一樣,滿足患者日常的生活起居。
本方案中,對于上肢訓練器和下肢訓練器可同時進行電動控制,進行上下肢的聯動運動,實現上下肢的協調性運動功能訓練,進一步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復訓練效果。
圖10示出本方案所述用于下肢訓練的康復訓練床的示意圖,該方案中在床體上設置下肢康復訓練系統,其余空間可以根據需要搭配其他的設施以滿足使用者的康復需求。
綜上所述,本方案具有如下突出特點:
1、上肢訓練器與下肢訓練器與床體的一體化結合結構:該訓練床兼顧上下肢訓練功能和普通生活起居床的功能于一身,該訓練床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既能滿足上下肢的康復訓練,又能當作普通病床使用。
2、雙側上肢訓練系統及收起機構:可根據用戶需要對用戶的單側或雙側上肢進行康復訓練,不但節省空間,還可以保證訓練過程中的同步性和協調性。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將上肢訓練系統收回到床體下部,方便實用,靈活性強。
3、下肢康復訓練器由腳踏旋轉運動器和腳踏振動康復模塊組合而成,腳踏振動康復模塊設有足底振動器,能夠對患者進行足底的振動康復,通過促進足底的血液循環來進一步提高康復效果。與此同時,實現腳踏旋轉運動器的下肢蹬踏旋轉運動模式,并通過腳踏振動康復模塊實現高頻振動刺激康復模式。即下肢可實現蹬踏旋轉運動+足部高頻振動刺激的復合康復模式。
4、下肢康復訓練系統收起機構:在僅需要上肢訓練時或當普通病床使用時,可以隨時將下肢訓練系統收入床架內,方便實用,靈活性強。
5、雙上肢與下肢共同進行康復運動的協調訓練功能:對上肢訓練器和下肢訓練器可同時進行電動控制,進行上下肢的聯動運動,實現上下肢的協調性運動功能訓練,進一步提高患者四肢的康復訓練效果。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