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滑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滑輪【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聚氨酯滑輪,包括有輪轂、固定在輪轂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聚氨酯外圈由多層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層沿軸向方向依次灌注而成,當滑行者直立滑行時或者遇到坑洼的路面,聚氨酯外圈硬度較高的那層聚氨酯層就會自動起到承擔續航和抗形變的作用,當滑行者過彎道或者側腳蹬地時,滑輪會自動根據路況和滑行姿勢的改變來調整使不同的聚氨酯層與地面接觸,從而改變滑輪與地面接觸部位的硬度和彈性,以適應滑行者的技術要求,達到最完美的滑行狀態,使滑行者能夠更快、更穩、更安全地滑行,適用各種路段和滑行姿勢。
【專利說明】聚氨酯滑輪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滑輪【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聚氨酯滑輪。
[0003]【背景技術】:
[0004]溜冰鞋屬于娛樂體育用品的一種,分為冰刀鞋、旱冰鞋、輪滑鞋三種。輪滑溜冰鞋鞋底是一排四顆滑輪,利用滾動和滑行原理讓人可以在高速下滑行,做出各種華麗的動作。目前,輪滑溜冰鞋使用滑輪一般都是聚氨酯滑輪,聚氨酯滑輪包括有輪轂、固定在輪轂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但是現有聚氨酯滑輪的聚氨酯外圈都是由一種聚氨酯原料一次灌注而成,那么整個溜冰鞋裝置上的滑輪硬度、彈性及耐磨性、抓地性等物性都是固定不可變的。所以當溜冰鞋直立滑行時,滑輪的正切面無論遇到坑洼或者平滑的路面,其反饋的性能是始終不變的,若滑輪硬度過高,遇到光滑路面就容易打滑,若滑輪硬度過低,遇到坑洼路面就容易下陷卡住不動,導致這種滑輪無法適應全部路段。當滑行者在過彎道時,滑輪側立于地面,此時滑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大,如果滑輪的硬度過高則抓地性不好,滑行者很容易因為打滑而被甩出滑道。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改變與地面接觸部位的硬度和彈性的聚氨酯滑輪。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8]聚氨酯滑輪,包括有輪轂、固定在輪轂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聚氨酯外圈由多層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層沿軸向方向依次灌注而成。
[0009]所述聚氨酯層為兩層,兩層聚氨酯層對稱設置。
[0010]所述兩層聚氨酯層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Γ85Α、邵氏硬度86?90Α。
[0011]所述兩層聚氨酯層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4Α、邵氏硬度88Α。
[0012]所述輪轂周向外表面向外凸設有環形固定部,環形固定部上沿軸向均勻開設有多個固定孔位,聚氨酯外圈包覆在環形固定部上,聚氨酯外圈的聚氨酯材料填充至固定孔位中。
[0013]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輪轂、固定在輪轂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聚氨酯外圈由多層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層沿軸向方向依次灌注而成,當滑行者直立滑行時或者遇到坑洼的路面,聚氨酯外圈硬度較高的那層聚氨酯層就會自動起到承擔續航和抗形變的作用,當滑行者過彎道或者側腳蹬地時,滑輪會自動根據路況和滑行姿勢的改變來調整使不同的聚氨酯層與地面接觸,從而改變滑輪與地面接觸部位的硬度和彈性,以適應滑行者的技術要求,達到最完美的滑行狀態,使滑行者能夠更快、更穩、更安全地滑行,適用各種路段和滑行姿勢。
[0014]【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見圖Γ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輪轂1、固定在輪轂I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2,聚氨酯外圈2由多層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層21沿軸向方向依次灌注而成。
[0019]聚氨酯層21為兩層,兩層聚氨酯層21對稱設置,控制不同的聚氨酯層21與地面接觸簡單方便。兩層聚氨酯層21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Γ85Α、邵氏硬度86、0A,邵氏硬度8(Γ85Α的聚氨酯層21光滑路面不會打滑,邵氏硬度86、0Α的聚氨酯層21遇到坑洼路面不會下陷卡住不動,在本實施方式中,兩層聚氨酯層21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4Α、邵氏硬度88Α。
[0020]輪轂I周向外表面向外凸設有環形固定部11,環形固定部11上沿軸向均勻開設有多個固定孔位12,聚氨酯外圈2包覆在環形固定部11上,聚氨酯外圈2的聚氨酯材料填充至固定孔位12中,使得聚氨酯外圈2與輪轂I緊密結合成一體,結構穩固。
[0021]當滑行者直立滑行時或者遇到坑洼的路面,聚氨酯外圈2硬度較高的那層聚氨酯層21就會自動起到承擔續航和抗形變的作用,當滑行者過彎道或者側腳蹬地時,滑輪會自動根據路況和滑行姿勢的改變來調整使不同的聚氨酯層21與地面接觸,從而改變滑輪與地面接觸部位的硬度和彈性,以適應滑行者的技術要求,達到最完美的滑行狀態,使滑行者能夠更快、更穩、更安全地滑行,適用各種路段和滑行姿勢。
[0022]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聚氨酯滑輪,包括有輪轂(I)、固定在輪轂(I)周向外表面上的聚氨酯外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外圈(2)由多層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層(21)沿軸向方向依次灌注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層(21)為兩層,兩層聚氨酯層(21)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層聚氨酯層(21)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0?85A、邵氏硬度86?90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層聚氨酯層(21)的分別為邵氏硬度84Α、邵氏硬度88Α。
5.根據權利要求Γ4任意一項所述的聚氨酯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I)周向外表面向外凸設有環形固定部(11),環形固定部(11)上沿軸向均勻開設有多個固定孔位(12),聚氨酯外圈(2 )包覆在環形固定部(11)上,聚氨酯外圈(2 )的聚氨酯材料填充至固定孔位(12)中。
【文檔編號】A63C17/22GK204017337SQ20142030879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張建 申請人: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