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及其減震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95354閱讀:723來源:國知局
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及其減震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及其減震方法。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保持健康,人們廣泛使用健身器材,跑步機是人們常用的健身器材之一。跑步機設有一跑臺,跑臺通常包括馬達、跑板、跑帶和跑臺固定架,馬達和跑板設置在跑臺固定架上,跑臺固定架對應于跑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驅動滾筒和從動滾筒,驅動滾筒和從動滾筒相互配合以此帶動跑帶。

在運動過程中,跑臺會對用戶的腳部形成一定的沖擊力,給用戶的腳踝、膝蓋等關節連接部位帶來震動損傷。目前,跑步機都是被動式減震,通過安裝一些彈性材料實現減震,但是由于彈性材料的質量問題,受沖擊變形不大,難以有效吸收跑動產生的沖擊力,用戶長期在跑步機上運動,仍會對腳踝、膝蓋等關節連接部位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個減震性好的減震機構,達到時時減震的效果,以保護用戶踝膝關節,避免運動損傷,加強人們的鍛煉效果。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專門設計了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及其減震方法,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及其減震方法,以達到時時減震的效果,有效避免運動損傷,使用戶在運動過程感覺更加安全舒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該減震機構包括殼體、調節裝置、支撐件、驅動電機及控制器,調節裝置設置在殼體內并貫穿殼體的兩端,調節裝置與支撐件連接,支撐件設置在跑板或跑臺上,驅動電機與調節裝置驅動連接,控制器分別與馬達、驅動電機連接。

所述殼體的上部設有第一限位凹槽,其下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凹槽上設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凹槽上相對于第一通孔的位置處設有第二通孔,調節裝置包括彈簧、活動齒軸及限位塊,彈簧的一端與支撐件連接,其另一端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內,活動齒軸的上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彈簧并與支撐件連接,其下端穿過第二通孔并與限位塊連接,限位塊位于第二限位凹槽內,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上裝有電機齒輪,電機齒輪與活動齒軸相互嚙合。

所述限位塊為固定螺栓,活動齒軸的下端設有供固定螺栓配合的螺紋。

所述支撐件設置在跑臺前端的中部且靠近馬達的安裝位置處。

所述支撐件避開跑帶區域的同時設置在跑板下表面。

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的減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01:根據用戶的步伐變化,馬達電流數據發生變化;

步驟S02:控制器獲取變化的馬達電流數據,并以此控制驅動電機;

步驟S03:驅動電機通過調節裝置帶動跑板或跑臺產生位移;

步驟S04:跑板或跑臺借助調節裝置復位。

所述步驟S01中,馬達電流數據發生變化,用戶的腳步踩上跑臺時,馬達電流立即增大;用戶的腳步離開跑臺時,馬達電流逐漸減小。

所述步驟S02中,控制器讀取到變化的馬達電流數據,并按照同等的比例控制驅動電機轉動。

所述步驟S02中,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021:控制器分析與處理馬達電流數據,并形成對驅動電機的控制指令;

步驟S022:控制器根據控制指令控制驅動電機。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通過調節裝置、支撐件、驅動電機及控制器之間的配合,使得調節裝置的減震調節幅度及頻率跟人的腳步步伐一致,達到時時減震的效果,有效避免運動損傷,使用戶在運動過程感覺更加安全舒適,顯著地加強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發明的使用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

圖5為運動過程中馬達電流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6為運動過程中彈簧伸縮位移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中:

1-殼體;11-第一限位凹槽;111-第一通孔;12-第二限位凹槽;121-第二通孔;2-支撐件;3-彈簧;4-活動齒軸;5-限位塊;6-驅動電機;61-電機齒輪;7-控制器;8-跑臺;81-跑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和圖3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該減震機構包括殼體1、調節裝置、支撐件2、驅動電機6及控制器7,調節裝置設置在殼體1內并貫穿殼體1的兩端,調節裝置與支撐件2連接,支撐件2設置在跑板81或跑臺8上,驅動電機6與調節裝置驅動連接,控制器7分別與馬達、驅動電機6連接。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的上部設有第一限位凹槽11,其下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12,第一限位凹槽11上設有第一通孔111,第二限位凹槽12上相對于第一通孔111的位置處設有第二通孔121,調節裝置包括彈簧3、活動齒軸4及限位塊5,彈簧3的一端與支撐件2連接,其另一端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11內,活動齒軸4的上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111、彈簧3并與支撐件2連接,其下端穿過第二通孔121并與限位塊5連接,限位塊5位于第二限位凹槽12內,第二限位凹槽12的作用是用于當彈簧3受到的外力減小時,彈簧3的回復力帶動支撐件2、活動齒軸4及限位塊5向上位移時進行限制位移行程,驅動電機6的驅動軸上裝有電機齒輪61,電機齒輪61與活動齒軸4相互嚙合,驅動電機6通過電機齒輪61帶動活動齒軸4垂直向下位移。

優選地,限位塊5為固定螺栓,活動齒軸4的下端設有供固定螺栓配合的螺紋,需要說明的是當彈簧3沒有受到外力作用處于正常狀態時,固定螺栓整體完全處于第二限位凹槽12的內部。

為了實現較佳的減震效果,所述支撐件2可以設置在跑臺8前端的中部且靠近馬達的安裝位置處;支撐件2還可以避開跑帶區域的同時設置在跑板81下表面。

如圖4所示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應用于跑步機的減震機構的減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01:根據用戶的步伐變化,馬達電流數據發生變化;

步驟S02:控制器7獲取變化的馬達電流數據,并以此控制驅動電機6;

步驟S03:驅動電機6通過調節裝置帶動跑板81或跑臺8產生位移;

步驟S04:跑板81或跑臺8借助調節裝置復位。

具體地,當用戶的腳步踩上跑臺8時,馬達電流立即增大;當用戶的腳步離開跑臺8時,馬達電流逐漸減小。

為了使減震效果更佳,此實施例的控制器7讀取到變化的馬達電流數據,并按照同等的比例控制驅動電機6轉動。

在上述步驟S02中,所述步驟S02中,控制器7控制驅動電機6,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021:控制器7分析與處理馬達電流數據,并形成對驅動電機6的控制指令;

步驟S022:控制器7根據控制指令控制驅動電機6。

本發明的原理如下:

如圖5至圖6所示,用戶在運動時,當腳步踩上跑臺8的瞬間,馬達電流立即增大,當腳步離開跑臺8的瞬間,馬達電流逐漸減小,因此,馬達電流的變化與用戶的步伐保持一致。利用該原理由控制器7讀取到變化的馬達電流數據,并按照同等的比例去控制減震機構的驅動電機6轉動,具體如下:

當用戶的腳步踩上跑臺8時,控制器7讀取到馬達電流的變化后控制驅動電機6轉動,驅動電機6帶動活動齒軸4垂直向下位移,并通過支撐件2使跑板81或跑臺8向下位移;當用戶的腳步離開跑臺8時,跑臺8受到的作用力瞬間減弱,在彈簧3回復力的作用下,活動齒軸4通過支撐件2使跑板81或跑臺8回彈復位。上述的馬達電流越大,位移幅度越大,即用戶走得越快,伸縮頻率越快,達到時時減震的效果。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跑帶靜止的時候,用戶可以踩在跑板81上面,利用彈簧3的作用上下活動進行放松。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通過調節裝置、支撐件2、驅動電機6及控制器7之間的配合,使得調節裝置的減震調節幅度及頻率跟人的腳步步伐一致,達到時時減震的效果,有效避免運動損傷,使用戶在運動過程感覺更加安全舒適,顯著地加強了用戶體驗。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發明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平阳县| 南宁市| 屏边| 莱西市| 朝阳市| 贡嘎县| 河北区| 泰安市| 临猗县| 府谷县| 湘阴县| 慈溪市| 湟源县| 平顶山市| 宜阳县| 星座| 郸城县| 新宾| 浮梁县| 观塘区| 连州市| 望奎县| 同心县| 巨野县| 河间市| 田阳县| 容城县| 黄冈市| 平泉县| 望奎县| 泌阳县| 罗江县| 张北县| 宜兴市| 永川市| 灵丘县| 鸡西市| 丘北县| 黔南|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