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康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
背景技術:
康復是指綜合地、協調地應用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的各種方法,使病、傷、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經喪失的功能盡快地、能盡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復和重建,使他們在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和經濟上的能力得到盡可能的恢復,使他們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會(WHO)??祻筒粌H針對疾病而且著眼于整個人、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及經濟能力進行全面康復。
有些病患因為患病導致手部麻木,運動緩慢,需要一種手指康復鍛煉裝置來幫助手部恢復正常運動,傳統的手指康復鍛煉器對手指靈活性的鍛煉不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用于解決手指靈活性的鍛煉問題,同時對鍛煉次數予以計量,對患者手部的康復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包括半指手套、按摩球、塑料連接桿、轉軸、計數器、中控器、顯示屏和電池,所述按摩球為兩個且兩個之間通過所述塑料連接桿連接,所述塑料連接桿與所述半指手套之間通過所述轉軸連接,所述轉軸連接所述計數器,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半指手套下方位置,所述顯示屏后側設置有所述中控器和所述電池,所述中控器分別電連接所述計數器、所述顯示屏和所述電池;
優選的,所述轉軸連接所述塑料連接桿中端位置;
優選的,兩個所述按摩球尺寸和形狀相等;
優選的,所述半指手套的寬度大于所述按摩球直徑的兩倍;
優選的,所述計數器嵌于所述轉軸的下方位置。
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使用時,使用者帶上半指手套,按摩球朝向掌心,兩個按摩球由塑料連接桿連接,同時塑料連接桿由轉軸連接于半指手套,由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兩個按摩球不會在使用者行動不便時滑落出手掌,使用者握住兩個按摩球并運用手指的配合使得兩個按摩球在手中轉動,原理類似于盤文玩核桃,練習這種手部運動可以增加手部靈活性,帶動周身血液循環,按摩球帶動轉軸轉動,計數器記錄轉軸轉動的圈數,并通過中控器傳輸數據給顯示屏,顯示出轉圈數目,可以直觀的顯示出使用者鍛煉的進度,幫助治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原理圖。
附圖標記如下:1、半指手套,2、按摩球,3、塑料連接桿,4、轉軸,5、計數器,6、中控器,7、顯示屏,8、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看圖1:一種康復科用手指康復鍛煉器,包括半指手套1、設置于半指手套1掌心位置的按摩球2、連接兩個按摩球2的塑料連接桿3、連接塑料連接桿3和半指手套1的轉軸4、設置于轉軸4下方的計數器5、設置于半指手套1下方的顯示屏7、設置于顯示屏7內側的中控器6和電池8,參看圖2:所述中控器6分別電連接所述計數器5、所述顯示屏7和所述電池8,使用時,使用者帶上半指手套1,按摩球2朝向掌心,兩個按摩球2由塑料連接桿3連接,同時塑料連接桿3由轉軸4連接于半指手套1,由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兩個按摩球2不會在使用者行動不便時滑落出手掌,使用者握住兩個按摩球2并運用手指的配合使得兩個按摩球2在手中轉動,原理類似于盤文玩核桃,練習這種手部運動可以增加手部靈活性,帶動周身血液循環,按摩球2帶動轉軸4轉動,計數器5記錄轉軸4轉動的圈數,并通過中控器6傳輸數據給顯示屏7,顯示出轉圈數目,可以直觀的顯示出使用者鍛煉的進度,幫助治療。
本發明易于操作,使用者套上半指手套練習手指轉動按摩球,計數器顯示轉動的圈數,在幫助手指康復鍛煉手指靈活性的同時也記錄了鍛煉進度,具有很強的創造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