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育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健身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全民對健康的重視,人們的健身意識逐漸增強,認識到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很多人開始從無器械健身轉向器械健身。器械健身的途徑通常是去健身房或者自己購買一些器械鍛煉;對于去健身房進行器械鍛煉,鍛煉部位較單一,且受到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對于自己在家進行器械鍛煉,存在器械比較笨重且所占空間較大,不易安裝運輸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健身裝置,可同時鍛煉多個不同部位,可拆卸,安裝運輸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多功能健身裝置,包括
單杠部分,軟墊部分,底座部分,所述單杠部分兩端下方設有支撐架,所述軟墊部分和底座部分均與支撐架連接,所述軟墊部分和底座部分連接有支撐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單杠固定設置吊環。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拉力繩貫穿于吊環,拉力繩另一端連接三角拉環,使用者通過手握三角拉環進行拉伸訓練,手臂和肩部得到相應的鍛煉。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軟墊部分和底座部分連接有支撐桿。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對底座部分和軟墊部分加固,有效地增加多功能健身裝置的穩定性、安全性,避免在鍛煉時因該裝置不穩固而導致受傷,并可延長該健身裝置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手柄和鋼管通過六角螺絲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手柄和鋼管可拆卸地連接,可減小該多功能健身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包裝的尺寸,便于運輸,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包括速度球裝置,所述速度球裝置連接支撐架,所述多功能健身裝置的所述單杠后背可安裝速度球裝置,速度球裝置進一步包括拳擊速度球架子和速度球。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拳擊速度球架子通過鋼管與支撐架連接,速度球架子與速度球連接,使用者可通過拳擊速度球來訓練反應速度和靈敏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軟墊部分和底座部分設置有手柄,且手柄均套接把手套。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軟墊部分的手柄配合軟墊進行鍛煉,可著重訓練到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所述底座部分的手柄具有俯臥撐支架的作用,便捷進行俯臥撐鍛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對多個不同部位的進行鍛煉,且安裝運輸方便,穩定性和安全性均得到有效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健身裝置的左視結構圖。
圖2是圖1單杠部分的局部結構圖。
圖3是圖1軟墊部分的局部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健身裝置的立體結構圖。
附圖標記:1、吊環;2、拉力繩;3、三角拉環;4、支撐桿;5、手柄;
6、把手套;7、速度球架子;8、速度球;9、鋼管;
11、支撐架;12、軟墊部分;13、單杠部分;14、底座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多功能健身裝置,包括單杠部分13,軟墊部分12,底座部分14,所述單杠部分13兩端下方設有支撐架11,所述軟墊部分12和底座部分14均與支撐架11連接。
所述單杠部分13設置有固定吊環1,優選地,可利用拉力繩2穿過吊環1,拉力繩2另一端連接三角拉環3,使用者通過手握三角拉環3進行拉伸訓練,手臂和肩部得到相應的鍛煉。
進一步地,所述單杠部分13可進行引體向上等鍛煉,其中手握部分套有把手套6,增大摩擦,防止手滑而導致摔傷。
所述軟墊部分12和底座部分14連接有支撐桿4,對底座部分14和軟墊部分12有加固作用,有效地增加多功能健身裝置的穩定性、安全性,在進行鍛煉時,可避免在鍛煉時因該裝置不穩固而導致受傷,并可延長該健身裝置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軟墊部分12的手柄5和鋼管9通過六角螺絲固定連接。手柄5和鋼管9可進行拆卸分離,減小該多功能健身裝置的體積,從而減小包裝的尺寸,便于運輸,安裝方便。
優選地,所述單杠部分13后背可安裝速度球裝置,速度球裝置包括拳擊速度球架子7,拳擊速度球架子7通過鋼管9與支撐架11連接;所述速度球架子7與速度球8連接,使用者可通過拳擊速度球8鍛煉來訓練反應速度和靈敏度。
優選地,所述軟墊部分12和底座部分14設置有手柄5,且手柄5均套接把手套6;所述軟墊部分12手柄5配合軟墊進行鍛煉,可著重訓練到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所述底座部分14的手柄具有俯臥撐支架的作用,便捷進行俯臥撐鍛煉。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