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滑板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輪胎具有自轉向功能的滑板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身、休閑、娛樂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種娛樂健身器械不斷涌現,其中滑板車、平衡車當屬時下熱門產品之一,它既具有娛樂性、挑戰性,又具有健身的效果;目前市場公開的滑板車主要包括兩輪滑板車、四輪滑板車,它主要包括踏板、安裝踏板下表面的行走輪;行走輪安裝在轉向架上,通過轉向架來實現轉彎,該種產品具有更好的娛樂性,同時具有代步的功能,更適合與現代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環境。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胎本身具有轉向功能的滑板車,和傳統的滑板相比結構更加簡單,轉向更加方便,而且外形更加美觀,轉彎時防傾翻效果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外形美觀、結構緊湊、安全穩定、轉向方便、防傾翻效果好的滑板車。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滑板車,包括踏板裝置、輪胎以及輪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裝置包括結構相同的左踏板機構和右踏板機構,左踏板機構和右踏板機構之間通過轉動機構連接;所述左踏板機構和右踏板機構包括踏板架、安裝在踏板架上表面的踏板墊,所述踏板架的前端部設有輪胎安裝位,在輪胎安裝位上安裝輪胎;所述輪胎的軸向方向與踏板裝置的長度方向垂直;所述輪胎包括輪胎本體,所述輪胎本體的胎圈中心向兩端形成轉彎錐形面。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踏板架上對應輪胎位置設有防護罩。
所述踏板架前端部的輪胎安裝位為敞口狀結構,即在踏板架的前端兩側對稱設有輪軸支撐架,所述輪軸支撐架上設有輪軸安裝孔。
所述踏板架前端部的輪胎安裝位為閉合結構,即在踏板架的前端設有輪軸支撐框,所述輪胎安裝在輪軸支撐框內。
所述輪軸支撐框的前邊框上安裝有防撞墊。
所述輪軸支撐框的前邊框上安裝有照明裝置。
在錐形面上設有防滑紋,兩側對稱的錐形面的防滑紋成八字形結構。
所述輪胎包裹輪轂電機上,輪轂電機連接供電裝置,所述供電裝置連接控制裝置,所述供電裝置和控制裝置安裝在左踏板機構和/或右踏板機構的下表面;還包括有控制輪轂電機運行狀態的手持遙控器,手持遙控器無線連接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即通過輪胎自身的形狀來進行轉彎,和傳統的通過轉向架轉彎或者萬向輪相比具有更好的防傾翻能力;而且轉向較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繼承了現有滑板車的安全性能和便于操作的優點;而且易學,操作方便快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圖4是圖1的立體圖;
圖5和圖6是本實用新型轉彎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安裝防撞墊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安裝照明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仰視圖;
圖11是圖9的左視圖;
圖12是圖9底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轉彎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踏板裝置;110、左踏板機構;111、踏板架;112、踏板墊;113、輪胎安裝位;114、輪軸支撐架;115、輪軸安裝孔;116、防撞墊;117、照明裝置;118、輪軸支撐框;120、右踏板機構;130、轉動機構;200、輪胎;201、輪胎本體;202、轉彎錐形面;203、輪軸;204、輪轂電機;300、防護罩;400、供電裝置;5、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1,請參閱圖1至圖6,一種滑板車,包括踏板裝置100、輪胎200以及輪軸203,所述踏板裝置包括結構相同的左踏板機構110和右踏板機構120,左踏板機構110和右踏板機構120之間通過轉動機構130連接;轉動機構可以選用現有平衡扭扭車中的轉動機構,即主要包括連接左踏板機構110和右踏板機構120之間的軸座,安裝軸座上的轉軸;所述左踏板機構和右踏板機構包括踏板架111、安裝在踏板架上表面的踏板墊112,所述踏板架的前端部設有輪胎安裝位113,在輪胎安裝位上安裝輪胎200;所述輪胎的軸向方向與踏板裝置的長度方向垂直;所述輪胎200包括輪胎本體201,所述輪胎本體的胎圈中心向兩端形成轉彎錐形面202,在實際騎行時,通過對輪胎的左右施力不同,來進行轉彎,在轉彎時輪胎的轉彎錐形面始終接觸地面,這樣一方面沿著轉彎錐形面進行轉彎,同時又起到了放置傾翻的作用。
為了提高,騎行時的安全性,所述踏板架上對應輪胎位置設有防護罩300。
所述踏板架111前端部的輪胎安裝位為敞口狀結構,即在踏板架的前端兩側對稱設有輪軸支撐架114,所述輪軸支撐架上設有輪軸安裝孔115;采用該結構可以將輪胎以及支撐輪胎的輪軸整體進行轉配在輪軸支架上,進而提高了轉配和檢修的效率。
所述踏板架前端部的輪胎安裝位為閉合結構,即在踏板架的前端設有輪軸支撐框115,所述輪胎安裝在輪軸支撐框118內。
為了增強本實用新型的防撞性能,在所述輪軸支撐框的前邊框上安裝有防撞墊116,請參閱圖7。
為了增加騎行的照明功能,在所述輪軸支撐框的前邊框上安裝有照明裝置117,請參閱圖8。
為了提高輪胎的抓地能力,在錐形面上設有防滑紋,兩側對稱的錐形面的防滑紋成八字形結構。
實施例2,請參閱圖9至13,本實施例中增加供電裝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行駛,即上實施例1中所述輪胎200包裹輪轂電機204上,輪轂電機連接供電裝置400,所述供電裝置連接控制裝置500,具體的控制方法屬于現有技術,例如現有的遙控電動四輪滑板車;所述供電裝置和控制裝置安裝在左踏板機構和/或右踏板機構的下表面;還包括有控制輪轂電機運行狀態的手持遙控器,手持遙控器無線連接控制裝置,這樣通過遙控器即可實現對滑板車騎行狀態的控制。
綜上所述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即通過輪胎自身的形狀來進行轉彎,和傳統的通過轉向架轉彎或者萬向輪相比具有更好的防傾翻能力;而且轉向較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繼承了現有滑板車的安全性能和便于操作的優點;而且易學,操作方便快捷等優點。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