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包括支撐安裝飛輪的前叉,前叉的一側設置有支架,支架上開設有調節槽和通孔,飛輪軸穿過所述調節槽后由法蘭螺母緊固,調節桿穿過所述通孔,所述調節桿可相對于所述通孔運動,進而調節所述飛輪軸的受力,該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通過調節所述調節桿,改變飛輪軸的受力,即可達到調節飛輪皮帶的松緊的目的,操作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且調節桿及支架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用戶體驗感動感高的自行車健身器。
【專利說明】
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健身器調節機構,具體涉及一種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 節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自行車健身器作為一種常用的有氧運動器械,對心肺功能具有良好的鍛煉效果。 現有的自行車健身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連接于飛輪和腳踏轉盤之間的皮帶會松掉,影響 單車的正常使用,甚至會給鍛煉者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降低了用戶體驗。
[0003] 現有的自行車健身器常用的飛輪皮帶松緊調節方式有:當皮帶松了以后,直接更 換新的;加裝皮帶張緊輪;調節腳踏板向后移動;擰松飛輪的螺母進行手工拉緊等。可見,現 有的飛輪皮帶飛輪調節方式操作過程復雜,成本高且費時費力。故,如何更加方便快捷的對 飛輪皮帶松緊度進行調節,成為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項難題。
【發明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的調 節自行車健身器飛輪皮帶松緊的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
[0005]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 構,包括前叉、飛輪軸及轉動的套設在飛輪軸上的飛輪,所述前叉固定設置有支架,所述支 架上開設有第一調節槽和通孔,所述第一調節槽長度方向與所述通孔貫通方向相同,所述 飛輪軸穿設在所述調節槽內,一調節桿具有一活動端,所述活動端穿過所述通孔與飛輪軸 連接,用于當調節桿相對所述通孔運動時,推動飛輪軸及套設在飛輪軸上的飛輪可沿第一 調節槽長度方向運動。
[0006]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長度方向與所述飛輪軸長度方向垂直。
[0007]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外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所述通孔內設置與所述調節桿外螺 紋相匹配的內螺紋。
[0008]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活動端抵接所述飛輪軸。
[0009] 進一步的,在所述支架上還設置有一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所述第一調節槽相交。 [0010]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與所述的飛輪軸之間還設置有自由板,所述的自由板上設 置有第二調節槽,所述飛輪軸穿過所述第二調節槽,所述的調節桿活動端連接在自由板上。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主體板及與主體板垂直的折板,所述的第一調節槽設 置在主體板上,所述的通孔設置在所述折板上。
[0012] 進一步的,所述的自由板包括第二主板及與第二主板垂直的第二折板,第二調節 槽設置在第二主板上。
[0013]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調節槽長度方向與第一調節槽長度方向垂直。
[0014]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桿上還設置有防松機構,所述的放松機構為防松螺母。
[001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健身器 飛輪調節機構通過在前叉上的支架上設置第一調節槽及貫通方向與調節槽長度方向相同 的通孔,將飛輪軸穿設在調節槽內,設置一調節桿連接飛輪軸,通過調節調節桿與通孔的距 離,推動飛輪軸運動,從而調節飛輪皮帶的松緊,操作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且調節桿及支架 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安裝示意圖。
[0017]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8]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安裝示意圖。
[0019]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002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2]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請參見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所述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包括前 叉110、飛輪軸120及轉動的套設在飛輪軸120上的飛輪130。
[0024]所述的前叉1101用于為飛輪軸120及套設在飛輪軸120上的飛輪130提供支撐,通 常的,所述的前叉110包括一對豎直設置的柱狀體,在柱狀體中部設置一側設置有支架140, 所述支架140上開設有第一調節槽141和通孔(圖未示),其中,所述支架140大致為一梯形板 體,所述支架140的一側邊與所述前叉110固定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140以焊接的方 式固定在所述前叉110上,當然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采用其他現有技術將支架140固定在前 叉110上,如螺栓連接,鉚接等。
[0025]所述的第一調節槽141貫通所述支架140的厚度方向,并在與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 方向上具有一長度方向。所述飛輪軸120穿設在第一調節槽141內,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調 節槽141的長度大于所述飛輪軸120外徑,使得所述飛輪軸120可以沿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 向運動,為了防止飛輪軸120在飛輪轉動過程中發生位移,通常的所述飛輪軸120通過法蘭 螺母121緊固后固定在支架140上,可以理解的,當需要調節飛輪軸120的位置時,松開法蘭 螺母121即可進行調節。
[0026]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向延伸的支架140側壁上,可以理解的 所述通孔貫通所述支架140側壁,且所述通孔貫通方向與所述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向相 同。
[0027] -調節桿150具有一活動端151,所述活動端151穿過所述通孔,并與所述飛輪軸 120抵接,當所述調節桿150相對通孔運動時,推動所述飛輪軸120運動。優選的,所述調節桿 150長度方向與所述飛輪軸120長度方向垂直,使得調節桿150更容易推動所述飛輪軸120運 動。優選的,所述調節桿150為圓柱形且其外表面設置外螺紋,所述通孔內設置與所述調節 桿150螺紋匹配的內螺紋,通過調節桿150上的螺紋與通孔內的螺紋調節調節桿150活動端 150的運動。
[0028] 更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桿150為一螺栓,所述螺栓與所述通孔為螺紋 連接,所述螺栓的活動端151抵接所述飛輪軸120,另一端設置為螺帽,當轉動螺帽使螺栓活 動端151向遠離通孔方向運動時,所述螺栓活動端151推動所述飛輪軸120向遠離通孔方向 運動,從而將連接于飛輪軸120和花盤之間的皮帶拉緊,當轉動螺帽使螺栓活動端151向接 近通孔方向運動時,所述飛輪軸120不在受到螺栓活動端151推力,從而使連接于飛輪軸120 和花盤之間的皮帶松弛。
[0029] 進一步的,在所述支架140-側壁上還設置有一安裝槽142,所述安裝槽142長度方 向與所述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向相交,使所述安裝槽142與所述第一調節槽141相交,所述 安裝槽142具有一槽口,所述調節桿150通過所述槽口進入第一調節槽141,可以理解的,所 述安裝槽142最小寬度應大于所述調節桿150外徑,使調節桿150能夠通過安裝槽142進入第 一調節槽141,優選的所述安裝槽142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向垂直,更優 選的所述安裝槽142設置在所述第一調節槽141的一端。
[0030] 為了防止調節桿150在飛輪轉動過程中發生松動,所述的調節桿150上還設置有防 松機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放松機構為一防松螺母152,所述的防松螺母152設置在調節 桿150上,并抵靠所述支架140,利用防松螺母152與支架140的摩擦力防止調節桿150松動。 [0031]通常的,所述的飛輪130轉動的套設在飛輪軸120上。所述的飛輪130包括輪轂和輻 條,當然也可以為輪轂輻條一體式結構。可以理解的,為了使飛輪130更靈活的在飛輪軸120 上轉動,在飛輪與飛輪軸120之間還設置有軸承。
[0032]進一步的,請參見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調節桿 250與所述的飛輪軸220之間還設置有自由板260,所述的自由板260上設置有第二調節槽 261,所述飛輪軸220在穿過所述第一調節槽241后,再穿過所述第二調節槽261,所述的調節 桿250活動端251連接在自由板260上,當調節桿250相對所述通孔運動時,推動自由板260運 動,由自由板260帶動飛輪軸220沿第一調節槽141長度方向運動,更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 所述的支架240包括主體板240a及與主體板240a垂直的折板240b,使支架240大致呈L型,所 述的第一調節槽241設置在主體板240a上,所述的通孔設置在所述折板240b上,并貫通所述 折板240b厚度方向,更優選的所述的自由板260包括第二主板260a及與第二主板260a垂直 的第二折板260b,所述的第二主板260a與主體板240a貼合設置,且第二主板260a可在主體 板240a上運動,第二調節槽261設置在第二主板260a上,調節桿250活動端251連接到通孔, 當活動端151相對通孔運動時,推動第二折板260b、第二主板260a運動,從而推動飛輪軸220 運動,優選的,為了使飛輪運動時第二折板260b不會運動,優選的調節桿250活動端251設置 螺紋,且在第二折板260b上設置第二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與調節桿250螺紋向匹配的螺 紋,使調節桿250與第二折板260b螺紋連接。
[0033]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調節槽261長度方向與第一調節槽241長度方向垂直,從而使 得飛輪軸220在第一調節槽241內更穩定且在垂直方向調節飛輪軸220。
[0034]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當然,這些依據本 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自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包括前叉、飛輪軸及轉動的套設在飛輪軸上的飛 輪,所述前叉固定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開設有第一調節槽和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調節槽長度方向與所述通孔貫通方向相同,所述飛輪軸穿設在所述調節槽內,一調節桿 具有一活動端,所述活動端穿過所述通孔與飛輪軸連接,用于當調節桿相對所述通孔運動 時,推動飛輪軸及套設在飛輪軸上的飛輪可沿調節槽長度方向運動。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長度方向與 所述飛輪軸長度方向垂直。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外表面設置 有外螺紋,所述通孔內設置與所述調節桿外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活動端抵接 所述飛輪軸。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還設置有 一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所述第一調節槽相交。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與所述的飛 輪軸之間還設置有自由板,所述的自由板上設置有第二調節槽,所述飛輪軸穿過所述第二 調節槽,所述的調節桿活動端連接在自由板上。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主體板 及與主體板垂直的折板,所述的第一調節槽設置在主體板上,所述的通孔設置在所述折板 上。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由板包括第二 主板及與第二主板垂直的第二折板,第二調節槽設置在第二主板上。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槽長度方 向與第一調節槽長度方向垂直。10. 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行車健身器飛輪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調節桿上還設置有防松機構,所述的防松機構為防松螺母。
【文檔編號】A63B22/08GK205699132SQ20162057420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吳東勇
【申請人】昆山亞新鴻運動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