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玩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持式陀螺。
背景技術:
陀螺是一種流傳較為廣泛的玩具,傳統的陀螺脫離發射裝置后只能在地上玩耍,使得其樂趣存在了局限性。新型的手搖陀螺能夠保持這種特性,并在陀螺本體內增設了離心式發光裝置,且能持在手上,在搖動陀螺后高速旋轉時能夠發射各種顏色光,增加了其可玩性。然而由于其陀螺本體在發射后,會與地面發生碰撞,有時會導致離心式發光裝置中的接觸彈簧與觸片脫離且不能復位,造成無法形成電回路,使得LED燈無法發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持式陀螺,即使陀螺本體猛烈撞擊地面也不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持式陀螺,包括軸向兩端設磁鐵的陀螺本體、用于供陀螺本體兩端磁鐵磁性吸附的軌道和與軌道連接的手柄,所述陀螺本體內設有離心式發光裝置,所述離心式發光裝置包括通過導線依次連接的可調電阻、LED燈、電池組和接觸彈簧,所述接觸彈簧的自由端設有只在陀螺本體旋轉時與可調電阻接觸的觸片,所述接觸彈簧的自由端與可調電阻之間設有導向件。
作為優選,所述離心式發光裝置有兩組且軸心對稱設置,使高速旋轉的陀螺本體更絢麗多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改設了可調電阻,并在接觸彈簧的自由端設了只在陀螺本體旋轉時與可調電阻接觸的觸片,且接觸彈簧的自由端與可調電阻之間設了導向件,在導向件的作用下,即使陀螺本體猛烈撞擊地也不會導致接觸彈簧自由端的觸片與可調電阻,確保在陀螺本體旋轉時形成電回路,使LED燈發光。
作為改進,所述陀螺本體的邊緣包裹有彈性保護環;即使撞擊地面時也大多為陀螺本體兩端的磁鐵或陀螺本體邊緣的彈性保護環,使得陀螺本體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陀螺本體內的簡易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一種手持式陀螺,包括軸向兩端設磁鐵11的陀螺本體1、用于供陀螺本體1兩端磁鐵11磁性吸附的軌道2和手柄4,手柄4通過連接桿3與軌道2連接,陀螺本體1由上下蓋通過螺釘組合而成,上下蓋采用彩色通透的塑料制成,陀螺本體1內的離心式發光裝置設有兩組且軸心對稱設置,離心式發光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通過導線依次連接的可調電阻66、LED燈62、電池組61和接觸彈簧63,所述接觸彈簧63的自由端設有只在陀螺本體1旋轉時與可調電阻62接觸的觸片64,所述接觸彈簧63的自由端與可調電阻66之間設有導向件65。
所述陀螺本體1的邊緣包裹有彈性保護環5,所述彈性保護環5的截面優選呈V形,V形外端連接處鈍化處理。在本實施例中,軌道2為同樣大小的圓環,陀螺本體1的邊緣設有多枚齒12,彈性保護環5套在齒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