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玩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夾持多個玩具盤的玩具。
背景技術:
玩具車已經成為了小孩童年時代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現有玩具車的造型、款式、功能也越來越多,其造型有單面車、雙面車、翻斗車、軌道車等;款式有轎車、貨車、巴士、列車等;功能有手推行走、機械蓄能行走、電動行走、可變形、可發射子彈等。
然而,現有的玩具車通常玩法單一、呆板,小孩很容易對其失去興趣,漸漸地將其棄之不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玩具,擴展了所述玩具的玩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玩具,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前端設有本體吸附件;第一觸發件,所述第一觸發件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且所述第一觸發件的前端常向前延伸至超出所述本體吸附件的前端,所述第一觸發件的側面設有第一觸發鎖止件;第一側臂,所述第一側臂設在所述本體的一側,所述第一側臂在緊鄰所述本體側面的第一收起位置和遠離所述本體側面的第一展開位置之間可轉動,所述第一側臂上設有第一側臂鎖止件,當所述第一側臂鎖止件與所述第一觸發鎖止件配合時所述第一側臂位于所述第一收起位置,所述第一側臂上設有第一側臂吸附件;以及兩個第一玩具盤,每個所述第一玩具盤上設有適于與所述本體吸附件和所述第一側臂吸附件吸附的第一玩具盤吸附件,當所述兩個第一玩具盤中的其中一個的所述第一玩具盤吸附件與所述本體吸附件吸附時推動所述第一觸發件移動使所述第一觸發鎖止件與所述第一側臂鎖止件脫離配合、所述第一側臂從所述第一收起位置向所述第一展開位置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側臂適于吸附所述兩個第一玩具盤中的另一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玩具,通過設置在第一收起位置和第一展開位置之間可轉動的第一側臂,擴展了玩具的玩法。而且,該玩具還可以雙人或多人玩耍,促進了小孩與小孩之間、或小孩與大人之間的交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觸發件的另一側面設有第二觸發鎖件,所述玩具進一步包括:第二玩具盤,所述第二玩具盤上設有第二玩具盤吸附件;第二側臂,所述第二側臂設在所述本體的另一側,所述第二側臂在緊鄰所述本體側面的第二收起位置和遠離所述本體側面的第二展開位置之間可轉動,所述第二側臂上設有第二側臂鎖止件,當所述第二側臂鎖止件與所述第二觸發鎖件配合時所述第二側臂位于所述第二收起位置,所述第二側臂上設有適于與所述第二玩具盤吸附件的第二側臂吸附件。
可選地,所述第一側臂和所述第二側臂相對于所述本體的縱向中心平面彼此對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觸發鎖止件為從所述第一觸發件的側面向外延伸出的第一觸發卡鉤,所述第一側臂鎖止件為貫通的卡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玩具進一步包括:觸發翻轉機構,所述觸發翻轉機構設在所述第一觸發件的下方,所述觸發翻轉機構被構造成當所述第一側臂從所述第一收起位置向所述第一展開位置轉動的過程中帶動所述本體騰空翻轉。
具體地,所述觸發翻轉機構包括:第二觸發件,所述第二觸發件位于所述第一觸發件的下方,所述第二觸發件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二觸發件的底部設有第二觸發鎖止件;彈板,所述彈板設在所述第二觸發件的下方,所述彈板的第一端可樞轉地設在所述本體的底部,所述彈板的第二端設有彈板鎖止件,當所述彈板鎖止件與所述第二觸發鎖止件配合時所述彈板鎖止在所述本體的底部,當所述第一側臂從所述第一收起位置向所述第一展開位置時,所述第一側臂推動所述第二觸發件向后移動使所述彈板鎖止件與所述第二觸發鎖止件脫離配合,所述彈板的所述第二端向下轉動并帶動所述本體騰空翻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臂上設有第一側臂凸起,所述第二觸發件的側面設有觸發凸筋,當所述第一側臂從所述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所述第一展開位置時所述第一側臂凸起向后推動所述觸發凸筋以使所述彈板鎖止件與所述第二觸發鎖止件脫離配合。
可選地,所述第二觸發鎖止件為從所述第二觸發件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觸發卡鉤,所述彈板鎖止件為沿所述彈板的厚度方向貫穿的卡孔。
可選地,所述彈板的第一端通過彈板樞轉軸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本體底部,所述彈板樞轉軸上繞設有彈板扭簧,所述彈板扭簧被構造成使所述彈板的第二端朝向遠離所述本體的方向常推動所述彈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側臂的第一端通過第一樞轉軸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一樞轉軸上繞設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被構造成使所述第一側臂的第二端朝向遠離所述本體的方向常推動所述第一側臂。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側臂從所述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所述第一展開位置轉過的夾角為9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本體吸附件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磁鐵。
可選地,所述第一側臂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側臂吸附件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本體吸附件在同一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立體圖,其中第一側臂和第二側臂均處于收起位置;
圖2是圖1中所示的玩具的另一個立體圖,其中第一側臂和第二側臂均處于展開位置;
圖3是圖1中所示的玩具的仰視圖;
圖4是圖3中所示的玩具的另一個仰視圖,其中未示出彈板;
圖5是圖3中所示的玩具的再一個仰視圖,其中未示出彈板和第二側臂。
附圖標記:
100:玩具;
1:本體;11:本體吸附件;111:磁鐵;
2:第一觸發件;21:第一觸發鎖止件;22:第二觸發鎖件;
3:第一側臂;31:第一側臂鎖止件;32:第一側臂凸起;
4:第一玩具盤;5:第二玩具盤;
6:第二側臂;61:第二側臂鎖止件;
62:第二側臂吸附件;621:磁鐵;63:第二側臂凸起;
7:第二觸發件;71:第二觸發鎖止件;72:觸發凸筋;
8:彈板;81:彈板鎖止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5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包括本體1、第一觸發件2、第一側臂3以及兩個第一玩具盤4。
本體1的前端設有本體吸附件11。如圖4和圖5所示,本體吸附件11可以呈扁圓形,本體吸附件11可以隱藏在本體1內,從而對本體吸附件11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且使得整個玩具100的外型美觀。當然,本體吸附件11還可以直接暴露在本體1的前端,由此,具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第一觸發件2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且第一觸發件2的前端常向前延伸至超出本體吸附件11的前端。例如,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觸發件2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第一觸發件2的后端可以設置彈性件(圖未示出)例如彈簧等,以向前常推動第一觸發件2,使第一觸發件2的前端端面常保持在位于本體吸附件11的前端端面的前方。第一觸發件2的側面設有第一觸發鎖止件21。
第一側臂3設在本體1的一側(例如,圖1中的左側),第一側臂3在緊鄰本體1側面的第一收起位置(如圖1所示)和遠離本體1側面的第一展開位置(如圖2所示)之間可轉動。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緊鄰本體1側面”可以理解為第一側臂3可以緊貼本體1的側面,或者,第一側臂3也可以與本體1側面保持一定距離,但該距離在非常小的一個范圍內,例如1mm-2mm。第一側臂3上設有第一側臂鎖止件31和第一側臂吸附件。當第一側臂鎖止件31與第一觸發鎖止件21配合時第一側臂3位于第一收起位置,此時第一側臂3被鎖止在第一收起位置。
可選地,第一側臂3的第一端(例如,圖1中的前端)通過第一樞轉軸可樞轉地連接在本體1上,第一樞轉軸可以豎直延伸,第一樞轉軸上繞設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被構造成使第一側臂3的第二端(例如,圖1中的后端)朝向遠離本體1的方向常推動第一側臂3。也就是說,當第一側臂3位于第一收起位置時,第一側臂3通過第一側臂鎖止件31和第一觸發鎖止件21的配合鎖止在本體1側面,而當第一側臂3被釋放時,其可以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繞第一樞轉軸從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第一展開位置。
每個第一玩具盤4上設有適于與本體吸附件11和第一側臂吸附件吸附的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例如,當本體吸附件11和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中的其中一個為磁鐵件時,本體吸附件11和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中的另一個也可以為磁鐵件,或者為適于被磁鐵件吸附的金屬件例如鐵件;同樣地,當第一側臂吸附件和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中的其中一個為磁鐵件時,第一側臂吸附件和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中的另一個也可以為磁鐵件,或者為適于被磁鐵件吸附的金屬件例如鐵件。
當兩個第一玩具盤4中的其中一個的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與本體吸附件11吸附時推動第一觸發件2向后移動使第一觸發鎖止件21與第一側臂鎖止件31脫離配合、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向第一展開位置轉動。例如,在本體1的前方放置一個第一玩具盤4,然后向前推動本體1,由于本體吸附件11與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之間的吸附作用,第一玩具盤4可以被吸至本體1的前端,且由于第一觸發件2的前端位于本體吸附件11的前方,從而第一玩具盤4可以推動第一觸發件2使其向后移動,進而使其上的第一觸發鎖止件21與第一側臂3上的第一側臂鎖止件31脫離配合,第一側臂3被釋放,并向第一展開位置轉動。
在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向第一展開位置轉動過程中,第一側臂3適于吸附兩個第一玩具盤4中的另一個。具體而言,由于第一側臂3上設有適于吸附第一玩具盤4吸附件的第一側臂吸附件,因此,可以在第一玩具盤4未吸附至本體1的前端之前,在對應第一側臂3的第一展開位置處放置另一個第一玩具盤4,從而當第一側臂3轉動至第一展開位置時可以吸附上述另一個第一玩具盤4,如圖2所示。當然,在第一側臂3位于第一收起位置時,也可以直接將第一玩具盤4吸附至第一側臂3,如圖1所示。
例如,當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第一展開位置轉過的夾角為90°時,參照圖1并結合圖2,當第一側臂3位于第一收起位置時,第一側臂3的延伸方向與本體1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當第一側臂3位于第一展開位置時,第一側臂3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本體1的前后方向,此時在第一玩具盤4未吸附至本體1的前端之前,可以在該第一玩具盤4的側面設置另一個第一玩具盤4,當上述第一玩具盤4吸附至本體1的前端時,第一側臂3可以從圖1中的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圖2中的第一展開位置,上述另一個第一玩具盤4可以吸附到第一側臂3上,此時本體1上吸附有兩個第一玩具盤4。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通過設置在第一收起位置和第一展開位置之間可轉動的第一側臂3,擴展了玩具100的玩法,增強小孩對玩具的興趣。而且,該玩具100還可以雙人或多人玩耍,促進了小孩與小孩之間、或小孩與大人之間的交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第一觸發件2的另一側面(例如,圖1中的右側面)設有第二觸發鎖件22,玩具100進一步包括:第二玩具盤5和第二側臂6,第二玩具盤5上設有第二玩具盤5吸附件,第二側臂6設在本體1的另一側(即與第一側臂3相對的一側),第二側臂6在緊鄰本體1側面的第二收起位置和遠離本體1側面的第二展開位置之間可轉動,第二側臂6上設有第二側臂鎖止件61,當第二側臂鎖止件61與第二觸發鎖件22配合時第二側臂6位于第二收起位置,第二側臂6上設有適于與第二玩具盤5吸附件的第二側臂吸附件62。這里,第二玩具盤5和第二側臂6與第一玩具盤4和第一側臂3的結構等可以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在本申請中,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可以統稱為玩具盤。
在玩玩具100時,可以在本體1的前側放置兩個第一玩具盤4和一個第二玩具盤5,然后推動本體1向前移動以吸附住中間的一個第一玩具盤4,在本體1第一玩具盤4吸附住該第一玩具盤4的同時向后推動第一觸發件2,第一觸發件2兩側的第一觸發鎖止件21和第二觸發鎖件22分別與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上的第一側臂鎖止件31和第二側臂鎖止件61脫離配合,從而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被釋放,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可以向前張開,即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分別從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第一展開位置,并分別吸附住兩側的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此時本體1上共吸附有兩個第一玩具盤4和一個第二玩具盤5。其中,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可以均為圓形盤。
優選地,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相對于本體1的縱向中心平面彼此對稱,相應地,本體1本身也可以相對于其縱向中心平面左右對稱。由此,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的結構可以完全相同,從而簡化了加工工藝,降低了成本,且在后續騰空翻轉時有效保證了本體1的平穩性。
進一步地,第一側臂吸附件和第二側臂吸附件62中的至少一個與本體吸附件11在同一平面上。優選地,第一側臂吸附件和第二側臂吸附件62與本體吸附件11均位于同一平面內,此時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的結構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簡化了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的加工工藝,降低了成本。
具體而言,如圖1-圖5所示,第一觸發鎖止件21為從第一觸發件2的側面向外延伸出的第一觸發卡鉤,第一側臂鎖止件31為貫通的卡孔。由此,通過第一觸發卡鉤和卡孔的配合,第一側臂3可以牢靠地鎖止在本體1側面,且在第一側臂3復位時,朝向第一觸發件2中心的方向、向第一側臂3的第二端施加較小的力就可以將第一觸發卡鉤和卡孔配合,從而方便了第一側臂3復位。當然,第一觸發卡鉤還可以設在第一側壁上,相應地,卡孔形成在第一觸發件2的側面(圖未示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玩具100進一步包括:觸發翻轉機構,觸發翻轉機構設在第一觸發件2的下方,觸發翻轉機構被構造成當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向第一展開位置轉動的過程中帶動本體1騰空翻轉。具體而言,觸發翻轉機構包括第二觸發件7和彈板8,第二觸發件7位于第一觸發件2的下方,第二觸發件7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例如,如圖4和圖5所示,第二觸發件7可以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第二觸發件7的后端可以設置彈性件(圖未示出)例如彈簧等,以向前常推動第二觸發件7。第二觸發件7的底部設有第二觸發鎖止件71。
如圖3所示,彈板8設在第二觸發件7的下方,彈板8的第一端(例如,圖3中的后端)可樞轉地設在本體1的底部,彈板8的第二端(例如,圖3中的前端)設有彈板鎖止件81,當彈板鎖止件81與第二觸發鎖止件71配合時彈板8鎖止在本體1的底部,此時彈板8水平地布置在本體1的底部,當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向第一展開位置時,第一側臂3推動第二觸發件7向后移動使彈板鎖止件81與第二觸發鎖止件71脫離配合,彈板8的第二端向下轉動并帶動本體1騰空翻轉。當彈板8的第一端為其后端、且其第二端為其前端時,本體1可以發生后空翻,即向后翻轉360°后落地。而當彈板8的第一端為其前端、且其第二端為其后端時,本體1可以發生前空翻。
可選地,如圖4和圖5所示,第二觸發鎖止件71為從第二觸發件7的底部向下延伸的第二觸發卡鉤,彈板鎖止件81為沿彈板8的厚度方向貫穿的卡孔。由此,通過第二觸發卡鉤和卡孔的配合,彈板8可以牢靠地鎖止在本體1底部,且在彈板8復位時,朝向第二觸發件7的方向、向彈板8的第二端施加較小的力就可以將第二觸發卡鉤和卡孔配合,從而方便了彈板8復位。
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側臂3上設有第一側臂凸起32,第二觸發件7的側面設有觸發凸筋72,當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轉動至第一展開位置時第一側臂凸起32向后推動觸發凸筋72以使彈板鎖止件81與第二觸發鎖止件71脫離配合。例如,第一側臂凸起32可以設在第一側臂3的第一端,觸發凸筋72從第二觸發件7的側面朝向第一側臂3的方向延伸出,當第一側臂3從第一收起位置向第一展開位置轉動時,第一側臂凸起32向后并向本體1中心的方向轉動,與觸發凸筋72的前表面接觸并向后推動觸發凸筋72以帶動第二觸發件7向后移動。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側臂6上可以具有與第一側臂3相同的上述結構(例如,第一側臂凸起32等),與第二側臂6配合的部件上也可以具有功能相同的結構(例如,與第一側臂凸起32配合的觸發凸筋72),此時第二側臂6的工作原理與第一側臂3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如圖3所示,彈板8的第一端通過彈板8樞轉軸可樞轉地連接在本體1底部,彈板8樞轉軸上繞設有彈板8扭簧(圖未示出),彈板8扭簧被構造成使彈板8的第二端朝向遠離本體1的方向常推動彈板8。彈板8被釋放后,彈板8可以在彈板8扭簧的作用下向下轉動與地面作用,從而帶動本體1整體發生翻轉。
例如,當本體1前端觸碰到第一玩具盤4時會與第一玩具盤4吸附,從而第一玩具盤4可以向后推動第一觸發件2,從而使第一觸發件2上的第一觸發卡鉤和第二觸發卡鉤向后移動以分別與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上的卡孔相互脫離,從而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可以分別在對應的扭簧的作用下展開吸附住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當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張開時,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上的第一側臂凸起32和第二側臂凸起63會分別與第二觸發件7上對應的觸發凸筋72相互作用,推動第二觸發件7及其第二觸發卡鉤后移,從而使本體1底部的彈板8脫離第二觸發卡鉤,最終彈板8與地面相互作用,使本體1發生后空翻。
如圖4和圖5所示,本體吸附件11可以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兩個磁鐵111,第一側臂吸附件包括前后間隔設置的兩個磁鐵,但不限于此。由此,通過分別設置兩個磁鐵,對第一玩具盤4可以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本體1翻轉時不易掉落。其中,兩個磁鐵的布置方式可以與第一玩具盤4的外輪廓形狀相適配,以進一步達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側臂吸附件62也可以包括前后間隔設置的兩個磁鐵621,以具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該發明的玩具100的具體玩法如下:
單人玩法:將多個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分散放置于玩者前方較遠的位置,并將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依次排布好,然后手持玩具100,將玩具100推向自己所選定的至少一個玩具盤,當玩具100剛好與該玩具盤觸碰時,此時玩具100會吸附住該玩具盤且在釋放第一側臂3和第二側臂6時可能吸附住對應的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根據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的排布、玩者推到玩具100的力度、角度的不同以及玩具100翻轉變形時的慣性和震動,玩具100并不一定就能夾持到該第一玩具盤4和/或第二玩具盤5。通過該玩??梢藻憻捫∨笥训氖帜X協調能力,提高小朋友的包括方向感、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雙人或多人玩法:將多個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分散放置在兩玩者的中間位置并依次排好,然后確認先后順序,先者先推自己的玩具100去吸附自己所選定的第一玩具盤4和/或第二玩具盤5,無論先者該次是否能成功吸附到該第一玩具盤4和/或第二玩具盤5,接下來均是由后者推其玩具100,如此輪流,以規定時間內、或所有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均被吸附完后、或同時夾持住三個玩具盤的次數,誰所獲得的第一玩具盤4和第二玩具盤5最多即為勝者。通過該玩??梢栽鰪娦『⒌母偁幰庾R,同時還能從中學習到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如何采用正確的方式去獲得所要的事物。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當玩具100翻轉變形后仍吸附住第一玩具盤4和/或第二玩具盤5時則表示獲得該第一玩具盤4和/或第二玩具盤5,小孩通過這樣的玩??蓮闹袑W習到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如何采用正確的方式去獲得。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