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車領域,具體為一種玩具車地盤結構。
背景技術:
玩具車是絕大部分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子們都會擁有的童年玩具,市場上現有的玩具車滿目琳瑯、總類繁多,但是現有的玩具車一般采用塑膠材料來制作玩具車的地盤、輪胎等,其承壓能力以及耐用性都不夠強,在網上購物盛行的今天,承載、抗壓能力不強的玩具車容易在物流運輸過程中找到破損,給買家、賣家以及物流公司都帶來不小的麻煩,使用壽命也有所降低。
因此,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亟需一種更堅固耐用的玩具車底盤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堅固耐用的玩具車底盤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玩具車底盤結構,包括金屬材質的底架、連接板、支撐塊,鋅合金材質的前輪轂、后輪轂,前轉軸、后轉軸以及前輪轂傳動機構和后輪轂驅動機構,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與連接所述前輪轂的前轉軸連接,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與連接所述后輪轂的后轉軸連接,所述所述連接板有兩塊,兩塊連接板架設在所述底架上且分別用于承載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和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所述支撐塊設于所述底架上且用于支撐所述后輪轂的后轉軸。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包括前輪轂主體、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內的調心滾子軸承、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外的滾動軸承,以及包裹在所述滾動軸承外的包裹層,所述前輪轂主體中心還是有長型通孔,所述前轉軸穿過所述長型通孔且通過所述調心滾子軸承與所述前輪轂主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包括配合設置的第一主動輪和從動齒條,所述從動齒條兩端與所述前輪轂連接,所述前輪轂與所述前轉軸連接處設有調心滾子軸承。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包括前輪轂主體、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內的調心滾子軸承、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外的滾動軸承,以及包裹在所述滾動軸承外的包裹層,所述前輪轂主體中心還是有長型通孔,所述前轉軸穿過所述長型通孔且通過所述調心滾子軸承與所述前輪轂主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主體上設有固定耳,所述從動齒條兩端通過所述固定耳與所述前輪轂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包括后輪轂主體與固定抓,所述后輪轂通過固定抓與所述后轉軸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包括配合的第二主動輪和從動輪,所述從動輪設于所述后轉軸中部。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主體為鋅合金材質。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主體為鋅合金材質。
優選的,所述包裹層為塑膠包裹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玩具車底盤結構,包括金屬材質的底架、連接板、支撐塊,鋅合金材質的前輪轂、后輪轂,前轉軸、后轉軸以及前輪轂傳動機構和后輪轂驅動機構,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與連接所述前輪轂的前轉軸連接,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與連接所述后輪轂的后轉軸連接,所述所述連接板有兩塊,兩塊連接板架設在所述底架上且分別用于承載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和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所述支撐塊設于所述底架上且用于支撐所述后輪轂的后轉軸,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底盤結構簡單穩固,采用金屬結構底架和鋅合金輪轂,大大增加了玩具車的承重抗壓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玩具車底盤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玩具車底盤結構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玩具車底盤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1、底架;2、連接板;3、前輪轂;31、前輪轂主體;311、長型通孔;312、固定耳;32、調心滾子軸承;33、滾動軸承;34、包裹層;4、前轉軸;5、后輪轂;51、后輪轂主體;52、固定抓;6、后轉軸;7、支撐塊;8、前輪轂傳動機構;81、第一主動輪;82、從動齒條;9、后輪轂驅動機構;91、第二主動輪;92、從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一種玩具車底盤結構,包括金屬材質的底架1、連接板2、支撐塊7,鋅合金材質的前輪轂3、后輪轂5,前轉軸4、后轉軸6以及前輪轂傳動機構8和后輪轂驅動機構9,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8與連接所述前輪轂3的前轉軸4連接,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9與連接所述后輪轂5的后轉軸6連接,所述所述連接板2有兩塊,兩塊連接板2架設在所述底架1上且分別用于承載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8和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9,所述支撐塊7設于所述底架1上且用于支撐所述后輪轂5的后轉軸,本實用新型的玩具車底盤結構簡單穩固,采用金屬結構底架1和鋅合金輪轂,大大增加了玩具車的承重抗壓能力。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3包括前輪轂主體31、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31內的調心滾子軸承32、設置于所述前輪轂主體31外的滾動軸承33,以及包裹在所述滾動軸承33外的包裹層34,所述前輪轂主體31中心還是有長型通孔311,所述前轉軸4穿過所述長型通孔311且通過所述調心滾子軸承32與所述前輪轂主體31連接。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傳動機構8包括配合設置的第一主動輪81和從動齒條82,所述從動齒條82兩端與所述前輪轂3連接,所述前輪轂3與所述前轉軸4連接處設有調心滾子軸承32,由設置在連接板2上的驅動裝置(圖未示)驅動第一主動輪81運動,帶動從動齒條82左右運動,配合調心滾子軸承使前輪轂3完成轉彎擺動。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主體31上設有固定耳312,所述從動齒條82兩端通過所述固定耳312與所述前輪轂3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5包括后輪轂主體51與固定抓52,所述后輪轂5通過固定抓52與所述后轉軸6固定連接,通過固定抓52固定穩固。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驅動機構9包括配合的第二主動輪91和從動輪92,所述從動輪92設于所述后轉軸6中部,設置于連接板2上的驅動裝置(圖未示)驅動第二主動輪91,帶動從動輪92旋轉,繼而帶動后轉軸6旋轉,驅動后輪轂5。
優選的,所述前輪轂3主體為鋅合金材質,抗壓能力好,不易變形。
優選的,所述后輪轂5主體為鋅合金材質,抗壓能力好,不易變形。
優選的,所述包裹層34為塑膠包裹層。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