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材的水處理設施,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處理泡桐木材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木材顏色不僅是木材表面視覺物理量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且是評價木材質量并決定木材產品商品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木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木材顏色也是短周期速生人工用材林木材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色度學指標直接關系到木材表觀質量,影響木材使用價值及利用率。木材變色一直困繞著木材加工企業和用戶,人們想方設法脫出變色木材顏色。泡桐木材是我國重要的工業用材,廣泛用于生產室內建筑裝修材料、家具、工藝品等,每年有50萬立方米的桐木板材出口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歐美等國家,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泡桐木材有加工容易,色澤淡雅,尺寸穩定性好等很多優點,但泡桐木材還有一個重要的材質缺陷,即泡桐木材容易變色,極大地限制了泡桐木材加工業的發展。泡桐木材變色是成熟泡桐活立木心材發生變色以及采伐后木材在干燥過程中逐漸產生色變,在桐木制品表面產生色差。泡桐木材變色嚴重影響泡桐材的深加工利用,在外貿出口中每年由于變色而被迫降等、削價,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泡桐木材變色是目前嚴重影響我國泡桐木材加工利用和泡桐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也一直是國內外學者十分關注的一個科學難題。關于泡桐木材變色和防治,桐木加工企業普遍采用簡易水池冷水浸泡處理,也有個別企業采用煤炭及加工剩余物做燃料加熱水處理來防止泡桐材變色。水處理持續15 21天,期間多次換水,多次排放處理水液。其缺點一是冷水處理效果差,泡桐木材中熱溶性內含物不能有效去除,加工過程中,泡桐木材仍然會變色;二是處理池結構過于簡易,池體只是磚混結構的水泥池,四周墻體無保溫隔熱層,上邊無蓋子防止散熱,池子保溫效果極差;三是使用熱水處理的效果雖好,但是因為加熱使用大量燃料,如煤炭或者木材碎料,增加企業成本,且浪費資源;四是使用木材碎料做燃料的,燃燒效果差,釋放大量濃煙,污染周圍空氣;五是水溫沒有任何監測與調控,處理效果比較隨意;六是處理過程中水液不進行循環利用,浪費淡水資源;七是脫色水液不進行任何處理就對外排放,其含有大量半纖維素、淀粉、糖類等木材內含物,且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呈黑褐色,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和水源;八是處理時間長,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泡桐木材冷水脫色效果差,熱水脫色費水耗能,排放廢水,釋放煙氣,污染環境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專用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該系統處理泡桐木材既節省能源、水源、又保證脫色效果好,還避免對環境的污染。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
一種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它由浸泡處理池、與浸泡處理池連通的污液池、與污液池連通的凈化池組成一水循環系統,其浸泡處理池內設有與太陽能加熱器連通的熱交換器,浸泡處理池通過上水管與凈化池連通,上水管上連有一將凈化池內的水泵入浸泡處理池內的泵體,污液池通過凈化管與凈化池連通,浸泡處理池墻體是帶有保溫隔熱層的夾層墻體。浸泡處理池上蓋有一密閉蓋。密閉蓋為保溫透光塑料蓋。浸泡處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凈化池底以利用水勢能進行流通。 凈化管內裝有過濾基質,過濾基質包括黃河灘土、粉煤灰和田土。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邠.-7 25:2 40。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勿.*2 15:2 20。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州.*7 8:2 10。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反‘2 4:2 5。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2. 之。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利用太陽能加熱,節能環保,節省燃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浸泡處理池可自動控溫、便于很好控制泡桐木材水溶物質溶出。浸泡處理池中的處理水液首先排放到污水池存放,然后經過凈化管將污水凈化,流入到凈化池,然后通過泵體將凈化池中的水液打到浸泡處理池,實現水循環利用,同時,過濾效果好,泵體、浸泡處理池與凈化池與污液池組成一抽濾系統強制污水通過凈化管。木材中的半纖維素、多糖、礦物質等木材內含物通過凈化管的基質收集,可做為農田肥料使用,變肥為寶。本系統因浸泡處理池溫度高,可達60°C 7KC,如果太陽能加熱板功率大,水溫還可提高,水液循環,利于木材內含物浸出,脫色時間短,7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完成浸泡處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本發明為泡桐木材加工企業提供便利快捷的脫色手段及專用設施,保證理想的脫色效果,又可節能減排,避免環境污染。
圖I為本發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I可以看出本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它由浸泡處理池7、與浸泡處理池7連通的污液池9、與污液池9連通的凈化池11組成一水循環系統,其浸泡處理池7內設有與太陽能加熱器I連通的熱交換器5,浸泡處理池7通過上水管12與凈化池11連通,上水管12上連有一將凈化池內的水泵入浸泡處理池內的泵體13,污液池9通過凈化管10與凈化池11連通,浸泡處理池7墻體是帶有保溫隔熱層6的夾層墻體。由圖I還可以看出浸泡處理池7上蓋有一密閉蓋4以防水汽蒸發散熱;密閉蓋4為保溫透光塑料蓋以利吸收太陽光。由圖I還可以看出浸泡處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凈化池底以利用水勢能能進行流通,節約泵體能量。由圖I還可以看出凈化管10內裝有過濾基質,過濾基質包括黃河灘土、粉煤灰和田土 ;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50:1 25:2 40。
當浸泡處理池處理泡桐木材時,裝在太陽能上的泵體2在智能溫控開關3的作用下工作,將太陽能傳給熱交換器,使熱交換器內水溫度提高,熱交換器散熱給處理池水液,進而提高處理池水溫,實現對熱交換器5的循環加熱。處理池中的水液在處理木材后經管道8排入污水池9中,然后經凈化管10的凈化成為清潔水,流入到凈化池11中存放,通過裝有泵體13的上水管12打入到浸泡處理池7中,繼續循環使用。本處理池使用太陽能加熱,節能環保,浸泡過程由自動控溫監測。本加熱系統不使用煤炭及木材等燃料,完全用太陽能清潔能源,安全可靠。特別是對浸泡處理池進行了保溫隔熱措施處理,墻體有中空保溫隔熱層,池頂部有保溫透光塑料蓋,減少浸泡處理池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達到保溫隔熱效果。凈化管中的凈化基質達到飽和后,可拆卸凈化管10,倒出其中達到飽和的凈化基質可作為田地肥料用,然后配制新基質,重新裝入凈化管,保持凈化過濾功能。處理水液經過凈化可實現循環利用,沒有廢液對外排放,淡水資源實現高效利用,而且脫色效果好
權利要求
1.一種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它由浸泡處理池(7)、與浸泡處理池(7)連通的污液池(9)、與污液池(9)連通的凈化池(11)組成一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浸泡處理池(7)內設有與太陽能加熱器(I)連通的熱交換器(5),浸泡處理池(7)通過水管(12)與凈化池(11)連通,水管(12)上連有一將凈化池內的水泵入浸泡處理池內的泵體(13),污液池(9)通過凈化管(10)與凈化池(11)連通,浸泡處理池(7)墻體是帶有保溫隔熱層(6)的夾層墻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浸泡處理池(7)上帶蓋有一密閉蓋(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密閉蓋(4)為保溫透光塑料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浸泡處理池底高于污液池底,污液池底高于凈化池底以利用水勢能進行流通。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凈化管(10)內裝有過濾基質,過濾基質包括黃河灘土、粉煤灰和田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邠/7 25:2 4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20:1 15:2 2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10:1 8:2 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 =J 5:1 4:2 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基質各成分重量比為黃河灘土 粉煤灰田土二3:1: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泡桐木材脫色處理系統,它由浸泡處理池、與浸泡處理池連通的污液池、與污液池連通的凈化池組成一水循環系統,其浸泡處理池內設有與太陽能加熱器連通的熱交換器,浸泡處理池通過上水管與凈化池連通,上水管上連有一將凈化池內的水泵入浸泡處理池內的泵體,污液池通過凈化管與凈化池連通,浸泡處理池墻體是帶有保溫隔熱層的夾層墻體。太陽能熱水通過安在連接太陽能水管上的泵體將熱水通過熱交換器散熱至浸泡處理池中。本發明利用太陽能加熱,節能環保,節省燃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泡桐木材脫色時間短,7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完成浸泡處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保證理想的脫色效果,又可節能減排,避免環境污染。
文檔編號B27K5/00GK102615683SQ20121009703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常德龍, 謝青, 黃文豪, 黃琳 申請人:國家林業局泡桐研究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