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原竹展平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竹材加工裝置,尤其是一種原竹展平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一些竹板材均通過一根原竹進行制成,即將圓筒形的原竹展平成平板結構。而在原竹展平的過程中,在壓輪上設有破壞竹黃的直刀,通過壓輪把原竹壓平,由于原竹的中間弧度是原竹最容易開裂的部分,因此采用直刀對原竹中間部分破壞性太大,容易導致原竹展平后中間開裂。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原竹展平機,對原竹進行一次·性展平,而且對原竹破壞性小,提高了原竹的質量和生產(chǎn)的合格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原竹展平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一組托輥,在各個托輥的上方分別設有壓輥,壓輥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機架上并連接有電機,壓輥上設有用于展平原竹的展平輪,其中展平輪呈V字形分布各壓輥上,其中展平輪從機架的進口端至出口端逐漸向外側擴大,其中后面壓輥上的左右兩展平輪內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前面相鄰壓輥上的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寬度,其中后面壓輥上的左右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前面相鄰壓輥上的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寬度。這樣展平輪呈V字形分布各壓輥上,將圓形的原竹逐步展開并一次性完成,而且壓輥上的展平輪之間的間距設計合理,保證展平輪對原竹全面碾壓,使原竹展平效果更好。機架前部分的展平輪外周表面設有齒形刀;其中機架后部分的展平輪外周表面設有傾斜設置的直刀。該機構對原竹從中間部分向外側逐步進行展平,由于展平輪的進口端部分采用齒形刀,因此對原竹中間部分碾壓的面積大、破壞性小,減小了對原竹的破壞,展開效果好,提高了產(chǎn)品的合格率;而后面部分的展平輪采用直刀,提高對原竹的加工效率。前后相鄰展平輪的直刀傾斜方向呈交叉分布,這樣原竹展平的效果更好。直刀與壓輥的中心軸線之間呈20 40度角,根據(jù)原竹具有的特性,直刀采用該角度范圍內對原竹展平可更好地保留原竹原有的強度、破壞力更小。機架進口端設有安裝橡膠輪的傳動壓輥。橡膠輪對原竹的破壞性很小,與原竹之間摩擦力大,對原竹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并推動原竹進入機架上加工。壓輥的兩端活動連接在機架的左右兩側,并在機架的左右兩側設有下壓壓輥兩端的氣缸。通過氣缸下壓壓輥,可有效控制壓輥下壓的壓力,避免壓力過大壓壞原竹或壓力太小導致未能將原竹展平。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一次性完成對原竹的展平,而且在展平過程中對原竹的中間部分碾壓面積大、破壞性小,從而提高了原竹的展平質量,增大了原竹加工的合格率;而對原竹兩邊進行高效率展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附圖標記說明機架1,壓輥2,展平輪3,電機4,橡膠輪5,齒形刀6,直刀7,托輥8,氣缸9,傳動壓輥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這種原竹展平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一組托輥8,在各個托輥8的上方分別設有壓輥2,壓輥2的兩端軸接在機架I上并連接有驅動電機4,壓輥2上設有 用于展平原竹的展平輪3,其中展平輪3呈V字形分布各壓輥2上,其中展平輪3從機架I的進口端至出口端逐漸向外側擴大,其中后面壓輥2上的左右兩展平輪3內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前面相鄰壓輥2上的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寬度,其中后面壓輥2上的左右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前面相鄰壓輥2上的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寬度。保證了對原竹全面的展平。其中機架I前部分的展平輪3外周表面設有齒形刀6 ;其中機架I后部分的展平輪3外周表面設有傾斜設置的直刀7 ;機架I進口端設有安裝橡膠輪5的傳動壓輥10。其中前后相鄰展平輪3的直刀7傾斜方向呈交叉分布,直刀7與壓輥2的中心軸線之間呈20 40度角。其中壓輥2的兩端活動連接在機架I的左右兩側,并在機架I的左右兩側設有下壓壓輥2兩端的氣缸9。將初步加工好的原竹材料放入到托輥8與壓輥2之間,首先由第一個壓輥2上的橡膠輪5帶動原竹進入展平區(qū)域;首先通過外表面設有齒形刀6的展平輪3對原竹中間部分進行碾壓,齒形刀比較密集,碾壓面積大,因此對原竹的破壞力小,這樣保護了原竹中間的脆弱部分;然后通過外表面設有直刀7的展平輪3對原竹兩邊部分進行碾壓,這樣對原竹展平后,對原竹破壞力小,保留其原有的韌性和強度,而且展平效率高。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yōu)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yè)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jié)上的各種各樣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原竹展平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一組托輥(8),在各個托輥(8)的上方分別設有壓輥(2),壓輥(2)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機架(I)上并連接有電機(4),壓輥(2)上設有用于展平原竹的展平輪(3 ),其特征是所述展平輪(3 )呈V字形分布各壓輥(2 )上,所述展平輪(3)從機架(I)的進口端至出口端逐漸向外側擴大,所述后面壓輥(2)上的左右兩展平輪(3)內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前面相鄰壓輥(2)上的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寬度,所述后面壓輥(2)上的左右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前面相鄰壓輥(2)上的兩展平輪(3)外側面之間的寬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竹展平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I)前部分的展平輪(3)外周表面設有齒形刀(6);所述機架(I)后部分的展平輪(3)外周表面設有傾斜設置的直刀(7)。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原竹展平機,其特征是所述前后相鄰展平輪(3)的直刀(7)傾斜方向呈交叉分布。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原竹展平機,其特征是所述直刀(7)與壓輥(2)的中心軸線之間呈20 40度角。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竹展平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I)進口端設有安裝橡膠輪(5)的傳動壓輥(10)。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竹展平機,其特征是所述壓輥(2)的兩端活動連接在機架(!)的左右兩側,并在機架(I)的左右兩側設有下壓壓輥(2)兩端的氣缸(9)。
專利摘要一種原竹展平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一組托輥,在各個托輥的上方分別設有壓輥,壓輥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機架上并連接有電機,壓輥上設有用于展平原竹的展平輪,其中展平輪呈V字形分布各壓輥上,其中展平輪從機架的進口端至出口端逐漸向外側擴大,其中后面壓輥上的左右兩展平輪內側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前面相鄰壓輥上的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寬度,其中后面壓輥上的左右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前面相鄰壓輥上的兩展平輪外側面之間的寬度。該結構設計合理,一次性完成對原竹的展平,而且在展平過程中對原竹的中間部分碾壓面積大、破壞性小,從而提高了原竹的展平質量,增大了原竹加工的合格率;而對原竹兩邊進行高效率展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7M1/02GK202716349SQ20122045705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沈德長 申請人:浙江德長竹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