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機卡爪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孔機用機構,尤其是打孔機卡爪機構。其包括:主體、上卡爪氣缸、第一導軌、上卡爪滑塊、上卡爪、下卡爪微動氣缸、第二導軌、下卡爪微動滑塊、下卡爪支撐桿和下卡爪,主體與橫向導軌滑動連接;上卡爪滑塊與第一導軌滑動連接;上卡爪與上卡爪滑塊相固接且與上卡爪氣缸相連接;下卡爪微動氣缸和第二導軌與主體相固接;下卡爪微動滑塊與第二導軌滑動連接且與下卡爪微動氣缸相連接,下卡爪支撐桿與主體滑動連接;下卡爪與下卡爪支撐桿相連接。它結構簡單,易修護,質量輕較,可有效夾持工件,使用這種機構的機床可在不犧牲運動速度的前提下保證運動的精度,生產效率高。
【專利說明】打孔機卡爪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孔機用機構,尤其是打孔機卡爪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加工木制面板的機床如打孔機等都是采用工件(即待加工的木制面板)固定于工作臺上不動,機頭進行三維運動(X向、Y向、Z向)的方式作業(yè),但由于機頭重量較重(上面會安裝排鉆總成和各種驅動裝置及電線)慣性較大,故為了保證運動的精準性,需要犧牲機頭的運動速度,這就造成了生產效率的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打孔機卡爪機構,它結構簡單,易修護,質量輕較,可有效夾持工件,使用這種機構的機床可提高生產效率,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主體,其與固接于機架上的橫向導軌滑動連接;
[0006]上卡爪氣缸,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0007]第一導軌,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0008]上卡爪滑塊,其與第一導軌滑動連接;
[0009]上卡爪,其與上卡爪滑塊相固接且與上卡爪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
[0010]下卡爪微動氣缸,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0011]第二導軌,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0012]下卡爪微動滑塊,其與第二導軌滑動連接且其與下卡爪微動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下卡爪微動滑塊具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由高位面、過渡面和低位面組成;
[0013]下卡爪支撐桿,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滑動連接;
[0014]下卡爪,其與下卡爪支撐桿相連接并與上卡爪上下相對。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小滾輪,所述小滾輪轉動連接于下卡爪支撐桿的底端且與下卡爪微動滑塊的受力面相接觸。
[001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與下卡爪連接,另一端與主體連接。
[0017]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的夾持面上均設置有橡膠墊。
[0018]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上卡爪氣缸和下卡爪微動氣缸通過電磁閥聯(lián)動。
[0019]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結構簡單,易修護,質量輕較,可有效夾持工件,使用這種機構的機床,通過控制此機構的運動,可大大減少機頭的運動量,將大部分的運動量轉移到這種機構的運動上,而由于工件重量較輕,故可在不犧牲運動速度的前提下保證運動的精度,生產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下卡爪微動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4]如圖1至圖3所示,打孔機卡爪機構,包括:
[0025]主體1,其與固接于機架40上的橫向導軌30滑動連接;
[0026]上卡爪氣缸3,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I相固接;
[0027]第一導軌4,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I相固接;
[0028]上卡爪滑塊5,其與第一導軌4滑動連接;
[0029]上卡爪2,其與上卡爪滑塊5相固接且與上卡爪氣缸3的活塞桿相連接;
[0030]下卡爪微動氣缸15,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I相固接;
[0031]第二導軌14,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I相固接;
[0032]下卡爪微動滑塊13,其與第二導軌14滑動連接且其與下卡爪微動氣缸15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下卡爪微動滑塊13具有受力面31,所述受力面31由高位面32、過渡面33和低位面34組成;
[0033]下卡爪支撐桿11,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I滑動連接;
[0034]下卡爪10,其與下卡爪支撐桿11相連接并與上卡爪2上下相對。
[0035]優(yōu)選的,還包括小滾輪12,所述小滾輪12轉動連接于下卡爪支撐桿11的底端且與下卡爪微動滑塊13的受力面31相接觸。
[0036]當下卡爪微動氣缸15活塞桿動作時,下卡爪微動滑塊13左右移動,當小滾輪12由低位面34滾動到高位面32時,下卡爪微動滑塊13將下卡爪支撐桿11頂起從而使下卡爪10微量上升并與下降的上卡爪2共同夾持工件41,此處需要說明的是上卡爪2是上卡爪氣缸3直接作用故最大行程較長但可移動的余量較大偏差大,而下卡爪10是通過下卡爪微動滑塊13進行作用,最大行程較短,可移動的余量較小偏差小,上卡爪2和下卡爪10的兩種不同特性共同作用,既保證了有效夾持工件41,同時動作的精度較高。
[0037]優(yōu)選的,還包括復位彈簧20,所述復位彈簧20 —端與下卡爪10連接,另一端與主體I連接,當小滾輪12由高位面32滾動到低位面34時,下卡爪10向下運動進行復位,復位彈簧20可方便下卡爪10的復位。
[0038]優(yōu)選的,所述上卡爪2和下卡爪10的夾持面上均設置有橡膠墊,可減少對夾持工件41的損傷。
[0039]優(yōu)選的,所述上卡爪氣缸3和下卡爪微動氣缸15通過電磁閥聯(lián)動,可方便控制,便此處需要說明的是上卡爪氣缸3和下卡爪微動氣缸15不聯(lián)動,分別運動也是可以的。
[0040]使用這種機構的打孔機數(shù)控機床,通過控制此機構的運動,可大大減少機頭的運動量,將大部分的運動量轉移到這種機構的運動上,而由于待加工工件(通常為木制面板)重量較輕,故此機構可以較快的速度運動且滿足運動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0041]此處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打孔機卡爪機構并不僅限于應用于打孔機上,適宜應用于待加工工件質量較低的各種數(shù)控機床上。
[0042]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于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其與固接于機架上的橫向導軌滑動連接; 上卡爪氣缸,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第一導軌,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上卡爪滑塊,其與第一導軌滑動連接; 上卡爪,其與上卡爪滑塊相固接且與上卡爪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 下卡爪微動氣缸,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第二導軌,其橫向設置且與主體相固接; 下卡爪微動滑塊,其與第二導軌滑動連接且其與下卡爪微動氣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下卡爪微動滑塊具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由高位面、過渡面和低位面組成; 下卡爪支撐桿,其豎直設置且與主體滑動連接; 下卡爪,其與下卡爪支撐桿相連接并與上卡爪上下相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小滾輪,所述小滾輪轉動連接于下卡爪支撐桿的底端且與下卡爪微動滑塊的受力面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與下卡爪連接,另一端與主體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的夾持面上均設置有橡膠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卡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爪氣缸和下卡爪微動氣缸通過電磁閥聯(lián)動。
【文檔編號】B27C3/00GK204221902SQ20142055036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陳桂華 申請人:青島欣大榮數(shù)控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