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進料、噴灑、振動、攪拌、蒸煮、和超聲波振動、浸泡,各步驟的具體過程如下:
a. 進料:將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分批加入到加料斗(1)當中,由加料斗(1)設置的出料口(7)均勻受控的將輾壓破碎后的竹片輸送到振動臺(8);
b. 噴灑:用振動臺(8)上面設置的噴嘴(4),通過泵將含有木質素酶的弱堿性液體噴灑到輾壓破碎后的竹片上,清洗輾壓破碎后的竹片上面的灰塵和污垢,并同時使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吸水達自重的30%~45%以上;
c. 振動:將清洗過后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輸送到振動臺(8)反復振動20-50次,使輾壓破碎后的竹片上面殘留浸泡液完全濕潤到輾壓破碎后的竹片當中,使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吸水達自重你的80%以上,由振動臺(8)將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往攪拌機(13)輸送;
d. 攪拌:攪拌機(13)攪拌3-15min,將輾壓破碎后的竹片送入浸泡池;
e. 蒸煮:將振動后完全濕潤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置入到浸泡池(5)當中,加入25%-35%竹片堆積高度的浸泡液入浸泡池(5),,由浸泡池上面設置的加熱電阻絲(21)為浸泡池(5)當中的浸泡液和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加熱,將溫度加熱到80℃至120℃,持續加熱30min至90min;
f. 超聲波振動,同時由浸泡池(5)周測設置的超聲波振動器(17)利用超聲波的高頻聲波對浸泡池(5)內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和浸泡液產生振蕩,加快分解輾壓破碎后的竹片當中的糖、脂、膠以及竹錕和綠素銅納,使其加速融入到浸泡液當中;
g. 浸泡:添加浸泡液至高于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堆極高度8cm至12cm,維持浸泡池中的液體溫度為50℃至80℃,持續浸泡30min至90min;
h. 將充分浸泡處理過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和浸泡后液體過濾分離,獲得高質量的粗竹纖維、竹錕高含量的原料、葉綠素銅納液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和c能夠合并在一起,同步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為進一步加快脫膠和去除木質素的效果,所述浸泡液能夠添加濃度為20%至25%的酸堿度為中性的自然竹子汁、水和生物酶的脫膠軟化劑,所述脫膠軟化劑優選為不含無機酸、無機堿、化學藥劑的化學原料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臺(8)與主動輪(10)和從動輪(11)連接,所述從動輪(11)通過鏈條(12)與主動輪(10)連接,所述主動輪(10)與帶減速器的電機(9)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為標準規格尺寸和/或生長年限相近的竹片經輾壓破碎后形成的碎條連成一體未散落掉渣的竹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4)通過泵(15)與弱堿性溶液(16)連接,往振動臺上的輾壓破碎后的竹片噴灑含有木質素酶的弱堿性液體,所述弱堿性溶液和浸泡液為pH值為7.2-8.0的水性溶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波振動器(17)位于橢圓形的兩側焦點或圓形的中心或四邊弧形的四側中心,所述超聲波振動器(17)位于浸泡池(5)的外側和/或內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5)設置有計時器(18)、顯示器(19)和測試棒(20),所述顯示器(19)與測試棒(20)、計時器(18)、超聲波振動器(17)、加熱電阻絲(21)和溫度傳感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材浸泡減少竹錕損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 蒸煮,能夠添加一個密封蓋,蓋住并密封浸泡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