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木材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木材限位功能的木材開槽裝置。
背景技術:
套裝門在制造門時,將木材進行加工為門框和門扇。加工過程中,需要在制成門框和門扇所用的木材上開槽。開槽過程中,操作人員將木材按緊,切刀對木材進行開槽。通過這樣的對木材開槽的方式,操作人員的手容易被切刀割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具有木材限位功能的木材開槽裝置,通過設置定位板,定位板在工作臺上的位置可調節,從而將不同規格的木材卡緊,替代操作人員將木材卡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設有第一切割裝置、滑槽、定位板和第一擋板,所述第一切割裝置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一電機,所述定位板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擋板呈豎直設置,所述第一擋板設有開口,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從所述開口支出,所述工作臺設有兩個第一通孔,所定位板設有兩個第二通孔,螺栓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通過螺母鎖定,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為條形孔。
工作時,將木材放置于滑槽,木材的一側面與第一擋板抵接,定位板與木材的另一側面抵接。通過螺栓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通過螺母鎖定,從而固定定位板,此時,木材的兩側已被固定。打開第一電機,第一電機驅動第一切刀對木材切割,從而在木材表面形成槽。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定位板,定位板在工作臺上的位置可調節,從而將不同規格的木材卡緊,替代操作人員將木材卡緊。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還設有第二切割裝置,所述第二切割裝置包括第二切刀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二切刀平面與第一切刀平面垂直。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還設有第三切割裝置,所述第三切割裝置包括第三切刀和第三電機,所述第三切刀平面與第一切刀平面平行。
進一步,所述第三切刀的高度大于第一切刀的高度。
進一步,所述工作臺設有第二擋板,所述第二擋板設于工作臺邊緣,其長度方向與滑槽長度方向平行。
進一步,所述第一切刀呈水平設置。
進一步,所述裝置還包括氣缸和推板,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推板連接,所述推板為豎板,所述推板的下表面與滑槽抵接,所述活塞桿的伸縮方向與滑槽長度方向相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的優點,通過設置定位板,定位板在工作臺上的位置可調節,從而將不同規格的木材卡緊,替代操作人員將木材卡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中第一切割裝置、第二切割裝置和第三切割裝置的結構布局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
圖5是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定位板與工作臺結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仰視圖。
圖中,1、工作臺;2、第一切割裝置;3、定位板;4、第一擋板;5、第一切刀;6、第一電機;7、開口;8、第一通孔;9、第二切割裝置;10、第二切刀;11、第二電機;12、第三切割裝置;13、第三切刀;14、第三電機;15、第二擋板;16、氣缸;17、推板;18、螺栓;19、螺母;20、工作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1設有第一切割裝置2、滑槽、定位板3和第一擋板4,所述第一切割裝置2包括第一切刀5和第一電機6,所述定位板3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擋板4呈豎直設置,所述第一擋板4設有開口7,所述第一切刀5和第二切刀10從所述開口7支出,所述工作臺1設有兩個第一通孔8,所定位板3設有兩個第二通孔,螺栓18穿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后,通過螺母19鎖定,所述第一通孔8和/或第二通孔為條形孔。
工作時,將木材放置于滑槽,木材的一側面與第一擋板4抵接,定位板3與木材的另一側面抵接。通過螺栓18穿過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后,通過螺母19鎖定,從而固定定位板3,此時,木材的兩側已被固定。打開第一電機6,第一電機6驅動第一切刀5對木材切割,從而在木材表面形成槽。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定位板3,定位板3在工作臺1上的位置可調節,從而將不同規格的木材卡緊,替代操作人員將木材卡緊。
如圖1、3和4所示,所述工作臺1還設有第二切割裝置9,所述第二切割裝置9包括第二切刀10和第二電機11,所述第二切刀10平面與第一切刀5平面垂直。
本實施例實現了在木材的多個側面進行開槽操作。
如圖1和2所示,所述工作臺1還設有第三切割裝置12,所述第三切割裝置12包括第三切刀13和第三電機14,所述第三切刀13平面與第一切刀5平面平行。
如圖3所示,所述第三切刀13的高度大于第一切刀5的高度。
本實施例實現了在木材的同一個側面進行開多條槽的操作。
如圖2所示,所述工作臺1設有第二擋板15,所述第二擋板15設于工作臺1邊緣,其長度方向與滑槽長度方向平行。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切刀5呈水平設置。
如圖1所示,所述裝置還包括氣缸16和推板17,所述氣缸16的活塞桿與推板17連接,所述推板17為豎板,所述推板17的下表面與滑槽抵接,所述活塞桿的伸縮方向與滑槽長度方向相同。
具體地,所述推板17推動木材,使木材朝滑槽的另一端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實現對木材開槽。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