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柳編加工制造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柳編是我國一種傳統技藝,現在柳編制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柳編制品的種類繁多,在內銷方面有席、筐、簍、簸箕、笆斗、柳條箱、笸籮、花籃、笊籬、食盤等多種類型。外銷方面,經過開拓和設計已形成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籃、燈罩、狗窩、貓窩、鳥巢等多種,在外貿中形成低檔商品變成高檔的升值效應,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改善柳編制品的使用特性,人們多會對其進行增香處理,具體是將柳編制品浸入到香料溶液中,改善了其氣味特性,具有不錯的增值效果。但其存在的問題是初期香味較濃,隨后香味的失散速度過快,致使香味不持久,品質穩定性不高。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去皮清洗處理:對用于柳編編織的柳條原料進行去皮處理,完成后再將其置于質量分數為2~3%的食鹽溶液中浸泡清洗處理40~50min,最后將其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高溫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柳條放入密閉罐內,向密閉罐內通入水蒸汽,并保持密閉罐內的溫度為104~108℃,壓力為0.7~0.8mpa,保溫保壓處理8~12min后將密閉罐卸至常溫常壓,然后將柳條取出備用;(3)柳條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a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55~60℃,不斷攪拌處理1~1.5h后將柳條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a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劑2~4%、雙氧水溶液5~7%、氯化鐵0.2~0.3%,余量為水;(4)填料制備:a.將高嶺土放入質量分數為5~6%的鹽酸溶液中浸泡處理30~35min,取出后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7~9%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處理40~45min,最后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煅燒爐中,加熱保持煅燒爐內的溫度為800~830℃,煅燒處理2~3h后取出,粉碎后過400目備用;c.將操作b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溶液b中,不斷攪拌處理50~60min后濾出干燥備用;所述的溶液b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聚丙烯酸鈉1.5~2.5%、己內酰胺0.5~1.5%、硝酸鈣0.4~0.6%,余量為水;(5)混合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c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76~80℃,浸泡處理45~55min后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c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香料1~2%、乳化劑0.1~0.3%、步驟(4)制得的填料0.5~1%,余量為水;(6)干燥編織:對步驟(5)處理后的柳條進行干燥處理后,即可進行編織操作。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卸溫卸壓操作于10s內完成。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50、硅烷偶聯劑kh560中的一種。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雙氧水溶液中雙氧水的質量分數為30%。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c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80~85℃。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浸泡處理時還施加頻率為42~45khz的超聲波進行輔助處理。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的乳化劑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柳條是柳編編織中常用的原料之一,其可被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但自身不具有香味,需要后期進行增香處理,多采用香料溶液進行浸泡處理,但存在香味易散失、保存不持久的問題,此外其編織后的強度會有所下降。本發明在編織前對柳條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其中先對柳條進行了高溫處理,具體是先對其進行高溫高壓處理,然后快速卸溫卸壓處理,很好的松散了柳條的組織結構,降低了木質素含量,提升了柳條對于香料等成分的物理吸附效果,然后又對柳條進行了溶液a浸泡處理操作,溶液a中含有硅烷偶聯劑、雙氧水和氯化鐵成分,硅烷偶聯劑能改善柳條表面的特性,增強其與香料等成分的相容性,雙氧水能提升柳條表面的自由基、活性基團含量,提升其與香料等成分的化學吸附效果,氯化鐵中的鐵離子能催化增強雙氧水的氧化特性和使用效果,接著又制備了高嶺土填料,添加于溶液c中,其中高嶺土經過改性處理后,能很好的固定吸附在柳條表層縫隙內,與柳條結合能力提升,其比表面積大,可吸附大量的香料成分,同時其填充于柳條的表層組織內,對香味分子起到了鎖定、緩慢釋放的效果,提升了柳編制品的芳香特性,且還能增強柳條整體的強度。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通過對柳編制品的原料柳條進行改進處理,很好的增強了柳編制品整體的使用特性,提升了其香味持久性,又改善了其力學性能,綜合使用價值較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去皮清洗處理:對用于柳編編織的柳條原料進行去皮處理,完成后再將其置于質量分數為2%的食鹽溶液中浸泡清洗處理40min,最后將其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高溫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柳條放入密閉罐內,向密閉罐內通入水蒸汽,并保持密閉罐內的溫度為104℃,壓力為0.7mpa,保溫保壓處理8min后將密閉罐卸至常溫常壓,然后將柳條取出備用;(3)柳條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a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55℃,不斷攪拌處理1h后將柳條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a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劑2%、雙氧水溶液5%、氯化鐵0.2%,余量為水;(4)填料制備:a.將高嶺土放入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溶液中浸泡處理30min,取出后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7%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處理40min,最后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煅燒爐中,加熱保持煅燒爐內的溫度為800℃,煅燒處理2h后取出,粉碎后過400目備用;c.將操作b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溶液b中,不斷攪拌處理50min后濾出干燥備用;所述的溶液b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聚丙烯酸鈉1.5%、己內酰胺0.5%、硝酸鈣0.4%,余量為水;(5)混合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c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76℃,浸泡處理45min后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c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香料1%、乳化劑0.1%、步驟(4)制得的填料0.5%,余量為水;(6)干燥編織:對步驟(5)處理后的柳條進行干燥處理后,即可進行編織操作。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卸溫卸壓操作于10s內完成。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5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雙氧水溶液中雙氧水的質量分數為30%。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c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80℃。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浸泡處理時還施加頻率為42khz的超聲波進行輔助處理。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的乳化劑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實施例2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去皮清洗處理:對用于柳編編織的柳條原料進行去皮處理,完成后再將其置于質量分數為2.5%的食鹽溶液中浸泡清洗處理45min,最后將其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高溫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柳條放入密閉罐內,向密閉罐內通入水蒸汽,并保持密閉罐內的溫度為106℃,壓力為0.76mpa,保溫保壓處理10min后將密閉罐卸至常溫常壓,然后將柳條取出備用;(3)柳條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a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57℃,不斷攪拌處理1.2h后將柳條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a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劑3%、雙氧水溶液6%、氯化鐵0.25%,余量為水;(4)填料制備:a.將高嶺土放入質量分數為5.5%的鹽酸溶液中浸泡處理32min,取出后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處理43min,最后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煅燒爐中,加熱保持煅燒爐內的溫度為820℃,煅燒處理2.5h后取出,粉碎后過400目備用;c.將操作b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溶液b中,不斷攪拌處理55min后濾出干燥備用;所述的溶液b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聚丙烯酸鈉2%、己內酰胺1%、硝酸鈣0.5%,余量為水;(5)混合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c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78℃,浸泡處理50min后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c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香料1.5%、乳化劑0.2%、步驟(4)制得的填料0.8%,余量為水;(6)干燥編織:對步驟(5)處理后的柳條進行干燥處理后,即可進行編織操作。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卸溫卸壓操作于10s內完成。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5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雙氧水溶液中雙氧水的質量分數為30%。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c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82℃。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浸泡處理時還施加頻率為44khz的超聲波進行輔助處理。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的乳化劑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實施例3一種提升柳編工藝品使用價值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去皮清洗處理:對用于柳編編織的柳條原料進行去皮處理,完成后再將其置于質量分數為3%的食鹽溶液中浸泡清洗處理50min,最后將其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高溫處理:將步驟(1)處理后的柳條放入密閉罐內,向密閉罐內通入水蒸汽,并保持密閉罐內的溫度為108℃,壓力為0.8mpa,保溫保壓處理12min后將密閉罐卸至常溫常壓,然后將柳條取出備用;(3)柳條處理:將步驟(2)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a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60℃,不斷攪拌處理1.5h后將柳條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a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硅烷偶聯劑4%、雙氧水溶液7%、氯化鐵0.3%,余量為水;(4)填料制備:a.將高嶺土放入質量分數為6%的鹽酸溶液中浸泡處理35min,取出后再將其放入質量分數為9%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處理45min,最后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煅燒爐中,加熱保持煅燒爐內的溫度為830℃,煅燒處理3h后取出,粉碎后過400目備用;c.將操作b處理后的高嶺土放入溶液b中,不斷攪拌處理60min后濾出干燥備用;所述的溶液b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聚丙烯酸鈉2.5%、己內酰胺1.5%、硝酸鈣0.6%,余量為水;(5)混合處理:將步驟(3)處理后的柳條浸入到溶液c中,加熱保持溶液a的溫度為80℃,浸泡處理55min后取出備用;所述的溶液c中各物質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香料2%、乳化劑0.3%、步驟(4)制得的填料1%,余量為水;(6)干燥編織:對步驟(5)處理后的柳條進行干燥處理后,即可進行編織操作。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卸溫卸壓操作于10s內完成。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kh560。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雙氧水溶液中雙氧水的質量分數為30%。進一步的,步驟(4)操作c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85℃。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浸泡處理時還施加頻率為45khz的超聲波進行輔助處理。進一步的,步驟(5)中所述的乳化劑為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對比實施例1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2相比,省去步驟(3)柳條處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比實施例2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用普通市售高嶺土取代步驟(4)處理的高嶺土,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為了對比本發明效果,選用杞柳柳條作為實驗對象,分別用上述實施例2、對比實施例1、對比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進行處理,完成后進行品質測試,具體對比數據如下表1所示:表1香味持久時長(月)靜曲強度(mpa)實施例21411.0對比實施例188.6對比實施例2109.4注:上表1中所述的香味持久時長是將柳編制品置于常溫條件下自然放置,讓其香味自然揮發,直至人工無法嗅到其香味時所經歷的時長;所述的靜曲強度參照gb/t11718-1999進行測試。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處理后的柳編工藝品對于香味的固定持久效果明顯增強,其力學特性也得到較好的改善,綜合使用價值較高,市場競爭力強。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