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梳子插針機。
背景技術:
梳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頭工具,其中又屬木質的梳子最受人們喜愛, 如棗木梳子、梅木梳子、黃楊木梳等,不僅外形美觀,手感舒適,而且有些還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從而受到了人們極大的喜愛。通常較為常用的梳子包括兩種,一種為一體成型制成直接在梳體上開齒,另一種為梳體和梳針插接配合制成;梳體和梳針插接配合的梳子較為美觀,市場前景良好。但是現有技術中與該種梳子相配合的生產設備仍處于空白階段,梳子制造時均采用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實現自動化操作、生產效率高的梳子插針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梳子插針機,包括工作臺、工作位、滑軌以及用于對工作位進行沖壓操作的機床;所述滑軌一端連接所述機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臺側部,所述工作位可于該滑軌上往復移動;所述工作位包括與所述滑軌相配合的滑套、可翻轉連接于該滑套上的連接部、固設于該連接部上的定位板體、可拆卸連接于該定位板體其中一側的成品收集板體及設于所述定位板體另一側的沖壓部件;所述連接部其中一端通過一轉軸連接于所述滑套上,該滑套上還設有用于將所述連接部由翻轉狀態復位至豎直狀態的彈性組件。本實用新型通過機床對工作位實現自動沖壓,實現梳針和梳體插接裝配的自動化操作,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滑軌進行過渡,使得工作位可在工作臺和機床之間來回移動,梳針與梳體可在工作臺上先裝入置物槽后,再通過工作位在滑軌上的移動帶至機床進行沖壓操作,避免了在機床內放置梳針與梳體,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設置了彈性組件,工作位可在彈性組件的作用下自動復位至豎直狀態,當工作位以傾斜狀態被推入機床并被撤去外力時,工作位可在彈性組件的作用下回復至豎直狀態,無需人工施加推力使得工作為回復豎直狀態,操作更為方便、省力。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組件包括一端固設于所述滑套側部的弧形導軌和套設于該弧形導軌外的彈性件;所述連接部側部設有一開口,連接部內設有與該開口相連通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導軌的另一端穿設于所述開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體上設有多個用于容置工件的置物槽,該置物槽包括用于容置梳針的多個柱形通槽和用于容置梳體的上部空腔,所述柱形通槽和上部空腔相互連通;通過定位板體上的置物槽的設置,使得梳針與梳體可在沖壓操作之前先行對準,之后再通過沖壓模對工作位進行沖壓時,即可保證梳針與梳體之間準確插接,提高裝配的準確性,梳針不會在沖壓過程中因為無法對準梳體上的插孔插入而發生斷裂,降低產品的報廢率,減小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沖壓部件包括可左右動作以靠近或遠離所述定位板體的沖壓板體和設于該沖壓板體上的插針件;通過金屬沖壓柱對梳針進行沖壓以實現梳針與梳體的插接,金屬沖壓柱與柱形通槽之間一一對應,當沖壓板體在沖壓模的推動下向定位板體靠近時,金屬沖壓柱即可插入至柱形通槽內,從而將其內的梳針向后推出,插入至梳體上的插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插針件包括對應于所述柱形通槽位置設置的金屬沖壓柱,該金屬沖壓柱固設于所述沖壓板體靠近所述定位板體的一側上;由于一個金屬沖壓柱對應一個梳針設置,使得每個梳針均能受到壓力作用,實現每個梳針與梳體的牢固連接;且個個梳針所受到的壓力基本相同,使得每個梳針與梳體之間的連接效果保持一致性,不會出現個別梳針因連接不牢固而脫落的現象,降低梳子的維修頻。
進一步的,所述沖壓板體和工作臺之間設有一卡固結構;通過該卡固結構將工作位固定在工作臺上,無需用手兩按壓工作位,從而可解放雙手來放置梳針和梳體,提高工作效率。
再進一步的,所述卡固結構包括固設于所述沖壓板體下表面的卡接柱、設于該卡接柱側壁下部的第一凸起、設于所述工作臺上與所述卡接柱相配合的卡接腔、設于所述工作臺側壁上與該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卡口及可擺動的連接于該卡口上的卡塊,所述卡口與所述卡接腔相連通;當工作位翻轉至工作臺上時,卡接柱插入至卡接腔內,第一凸起卡入至卡口內,實現定位,定位操作簡便,卡固結構簡單,不易損壞。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摒棄了傳統的手工裝配,采用自動化操作來對梳子進行插針操作,生產效率高,用工成本低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工作位自動復位,無需手動復位操作,實現生產過程的便捷省力,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部與滑套的配合示意圖。
圖5為圖3中D處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位翻轉貼合于工作臺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臺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7所示,一種梳子插針機,包括工作臺1、工作位2、滑軌3以及用于對工作位進行沖壓操作的機床4;所述滑軌3一端連接所述機床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臺1側部,所述工作位2可于該滑軌3上往復移動;具體的,所述工作位2包括滑套21、連接部22、定位板體23、成品收集板體24以及沖壓部件25,所述滑套21為U形結構設置,套設在滑軌上,可相對滑軌前后移動;所述連接部22連接于所述滑套21,具體的,連接部下部的靠近工作臺的一端設有一轉軸,該轉軸連接在滑套靠近于工作臺的一端上,從而使得連接部可相對滑套向工作臺的一側進行翻轉;所述定位板體23設于成品收集板體24和沖壓部件25之間,定位板體23上設有多個用于容置工件的置物槽51,每個置物槽51均包括用于容置梳針的多個柱形通槽511和用于容置梳體的上部空腔512,所述柱形通槽511和上部空腔512相互連通,柱形通槽511的位置與梳體上設置的插孔相對應,從而梳針即可通過柱形通槽511插入至梳體的插孔內;定位板體23下部與連接部固定連接在一起,使得連接部向工作臺一側翻動時,可帶動定位板體一同翻轉,使得定位板體抵靠到工作臺上,從而可在工作臺上將梳針和梳體放置好。
作為優選,所述滑套21上設有一彈性組件7,該彈性組件7用于將所述連接部22由翻轉狀態復位至豎直狀態;具體的,該彈性組件7包括弧形導軌71和彈性件72,所述連接部側部設有一開口222,連接部22內設有與該開口相連通的弧形通道223,該弧形通道223的弧度與弧形導軌71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導軌71一端固設于所述滑套側部,另一端穿設于所述開口222內,當連接部向工作臺一側翻轉時,弧形導軌71即可插入至弧形通道223內;所述彈性件72套于該弧形導軌外,一端與滑套側壁相抵,另一端與連接部側壁相抵,當連接部向工作臺一側翻轉時,弧形導軌71滑動至弧形通道223內,彈性件即可被壓縮,從而產生將連接部向遠離工作臺的一側推出。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工作位在放置梳針和梳體的過程中在彈性件的作用下而遠離工作臺,我們在沖壓板體和工作臺之間設置了一卡固結構,通過該卡固結構將工作位固定在工作臺上,需要沖壓時再將兩者分離;具體的,該卡固結構包括固設于所述沖壓板體下表面的卡接柱91、設于該卡接柱側壁下部的截面為三角形的第一凸起92、設于所述工作臺上與所述卡接柱相配合的卡接腔93、設于所述工作臺側壁上與該第一凸起相配合的卡口94以及可擺動的連接于該卡口上的卡塊95,所述卡口94與所述卡接腔93相連通;所述卡塊95一端連接于所述卡口,另一端固連一截面為三角形的第二凸起96,卡塊95對應第二凸起96的另一側上設有一壓板97;當工作位翻轉至工作臺上時,卡接柱插入至卡接腔內,第一凸起與第二凸起相卡固;當工作位需要翻起時,向下按壓壓板,卡塊向外翻轉,使得第二凸起一同向外翻轉,解除與第一凸起之間的卡固,工作位即可翻起。
所述機床4包括機架41、設于機架41一側的沖壓操作臺42、可前后動作的沖壓模43及用于驅動該沖壓模前后動作的第一驅動件44,第一驅動件44可采用氣缸;優選的,所述機架4與沖壓模43之間設有一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導柱81和設于所述沖壓模上的通孔,所述導柱81活動穿設于該通孔內,使得沖壓模43可沿導柱81前后移動;所述沖壓部件25設于所述定位板體另一側,該沖壓部件25包括沖壓板體251和設于該沖壓板體上的插針件,所述插針件包括多個金屬沖壓柱253,該金屬沖壓柱253固設于所述沖壓板體251靠近所述定位板體的一側上,金屬沖壓柱253的位置與所述柱形通槽511的位置一一對應設置。
所述成品收集板體24四個端角位置上設有四個通孔,所述定位板體的四個端角位置上設有與通孔對應的柱體,當柱體對應插入至通孔時,成品收集板體24即可連接在定位板體其中一側上,實現兩者的可拆卸連接;所述成品收集板體24上對應于所述置物槽的位置上分別設有一開口槽241,該開口槽241的形狀大小與梳體相同;作為優選,所述沖壓操作臺42上設有與所述成品收集板體24相配合的支撐凸部421,當沖壓模對沖壓板體進行沖壓時,沖壓板體向定位板體靠近,使得金屬沖壓柱將梳針頂出,插入至梳體內,同時梳體也被向后頂出,卡入至開口槽內;通過支撐凸部421的設置,更好的對成品收集板體24進行支撐,防止工作位在被沖壓時向后翻動。
進一步的,所述滑軌3連接機床的一端置于所述沖壓操作臺42和沖壓模43之間,以使得工作位2可沿該滑軌滑動至沖壓操作臺42和沖壓模43之間;具體的工作工程如下:初始狀態時,工作位位于工作臺側部位置上,此時將工作位下翻,沖壓板體抵觸至工作臺上,并通過卡固結構固定在該位置上;之后工人先行將梳針一一裝入置柱形通槽內,之后再將梳體一一裝入上部空腔內;裝好后,將成品收集板體蓋至定位板體上,隨后工人一手按壓壓板,一手抓持定位板體向外翻動,即可將工作位翻起;之后推動工作位在滑軌上移動,并進入至沖壓工作臺和沖壓模之間;之后,第一驅動件工作,帶動沖壓模向前動作,使得沖壓板體向定位板體靠近,金屬沖壓柱將梳針頂出,插入至梳體內,同時梳體也被向后頂出,卡入至開口槽內;沖壓完成后,拉動工作位離開沖壓工作臺和沖壓模之間,并取下成品收集板體,此時裝配好的梳子均卡在開口槽內,隨成品收集板體一同在工作位上取下;往復操作上述步驟,完成對所以梳子的裝配。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