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驅動木纖維截斷機,屬于木材加工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木材加工技術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膠合、木材表面裝飾等基本加工技術,以及木材保護、木材改性等功能處理技術。切削有鋸、刨、銑、鉆、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組織、紋理等的影響,切削的方法與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對切削加工也有影響,如單板制法與木片生產需濕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則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專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質材料如單板、刨花、木纖維等的干燥,都分別是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制造工藝的組成部分。木材膠粘劑與膠合技術的出現與發展,不僅是木材加工技術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種層積木、膠合木等產品生產的前提。木材表面涂飾最初是以保護木材為目的,如傳統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來逐漸演變為以裝飾性為主,實際上任何表面裝飾都兼有保護作用。人造板的表面裝飾,可以在板坯制造過程中同時進行。木材保護包括木材防腐、防蛀和木材阻燃等,系用相應藥劑經涂刷、噴灑、浸注等方法,防止真菌、昆蟲、海生鉆孔動物和其他生物體對木材的侵害;或阻滯火災的破壞。木材改性是為提高或改善木材的某些物理、力學性質或化學性質而進行的技術處理。在采用上述各種加工技術時,不同的樹種所產生的反應,可顯示出不同的性狀,稱為木材的工藝性質或加工特性。
木纖維截斷作業是木材加工中常用的加工過程,目前常見的作業方式是借助人工實現木材本體的移動,實現木纖維的截斷,該過程加工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木纖維截斷作業的需要,設計了一種雙驅動木纖維截斷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一種雙驅動木纖維截斷機,其結構包括:立柱、驅動齒輪、驅動電機、截斷鋸片、鋸片主軸、工作臺、固定角鐵、絲杠、移動電機;立柱底部設有地腳螺栓,立柱借助所述地腳螺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方上,立柱上部裝配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上安裝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電機上方設有截斷鋸片,所述截斷鋸片安裝在水平裝配的鋸片主軸上,所述鋸片主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平行設置,立柱頂端側面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為四方形水平臺面結構,工作臺上表面靠近立柱一側設有固定角鐵,所述工作臺上表面遠離立柱一側設有條狀凸起,所述條狀凸起垂直于截斷鋸片所在平面,工作臺底部設有絲杠,所述絲杠一端與移動電機輸出軸連接,工作臺借助螺絲固定在絲杠螺母上。
所述固定角鐵借助焊接實現固定在工作臺表面上,所述固定角鐵垂直于截斷鋸片所在平面。
所述絲杠有效行程大于工作臺面左右寬度。
所述驅動電機的殼體借助懸臂梁結構焊接固定在立柱一側。
所述鋸片主軸為齒輪軸,其軸上的齒輪與驅動齒輪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占地空間小,借助驅動電機與移動電機雙驅動實現木纖維截斷作業,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圖。
圖中:1立柱、2驅動齒輪、3驅動電機、4截斷鋸片、5鋸片主軸、6工作臺、7固定角鐵、8絲杠、9移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雙驅動木纖維截斷機,其結構包括:立柱1、驅動齒輪2、驅動電機3、截斷鋸片4、鋸片主軸5、工作臺6、固定角鐵7、絲杠8、移動電機9;立柱1底部設有地腳螺栓,立柱1借助所述地腳螺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方上,立柱1上部裝配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輸出軸上安裝有驅動齒輪2,所述驅動電機3上方設有截斷鋸片4,所述截斷鋸片4安裝在水平裝配的鋸片主軸5上,所述鋸片主軸5與驅動電機3輸出軸平行設置,立柱1頂端側面設有工作臺6,所述工作臺6為四方形水平臺面結構,工作臺6上表面靠近立柱1一側設有固定角鐵7,所述工作臺6上表面遠離立柱1一側設有條狀凸起,所述條狀凸起垂直于截斷鋸片4所在平面,工作臺6底部設有絲杠8,所述絲杠8一端與移動電機9輸出軸連接,工作臺6借助螺絲固定在絲杠螺母上;所述固定角鐵7借助焊接實現固定在工作臺6表面上,所述固定角鐵7垂直于截斷鋸片4所在平面;所述絲杠8有效行程大于工作臺6面左右寬度;所述驅動電機9的殼體借助懸臂梁結構焊接固定在立柱1一側;所述鋸片主軸5為齒輪軸,其軸上的齒輪與驅動齒輪2配合。
本實施例所描述的一種雙驅動木纖維截斷機,使用時,先啟動驅動電機3帶動截斷鋸片4旋轉,然后將待加工木材放置在工作臺6上表面,一側靠固定角鐵7實現固定,此時啟動移動電機9,借助絲杠8旋轉作用實現工作臺6移動,帶動木材移動實現截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占地空間小,借助驅動電機3與移動電機9雙驅動實現木纖維截斷作業,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