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林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毛竹切削裝置。
背景技術:
毛竹是中國栽培悠久、面積最廣、經濟價值也最重要的竹種。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腳手架等,篾性優良,供編織各種粗細的用具及工藝品,枝梢作掃帚,嫩竹及竿籜作造紙原料,筍味美,鮮食或加工制成玉蘭片、筍干、筍衣等。毛竹葉翠,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霜不凋,雅俗共賞。自古以來常置于庭園曲徑、池畔、溪澗、山坡、石跡、天井、景門,以及室內盆栽觀賞。常與松、梅共植,被譽為“歲寒三友”。
毛竹竹稈高大通直,材質堅韌輕強,割裂性高,收縮量小,彈性、剛性好,硬度大,纖維長,篾性優良,紋理通直,光滑亮潔,竹材廣泛應用于各行工程領域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原竹可做梁、柱、椽、檀、壁,更是其竹材加工可制作各種農具、工具、家具、文具、體育器材、樂器材料、日常用具用品、工藝美術品、旅游手工藝晶、玩具、餐具、裝飾和玩意等,毛竹制品可謂應有盡有,包羅萬象,五花八門,樣樣齊全。
但是一直以來坊間都是通過人工對毛竹進行切削,耗費人力且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是借用木材加工工具對毛竹進行加工,存在使用不便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毛竹切削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毛竹切削裝置,包括架體,電機,切削塊,固定塊;所述電機固定安裝在所述架體一端,電機轉軸連接絲桿,移動塊套接在所述絲桿上,切削塊固定在移動塊上,切削塊中間形成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內壁間隔設置切刀,架體與電機相對一端設置固定塊,固定塊上設置第二通孔,固定塊兩側面和上端面分別設置螺栓。待切削毛竹穿過第二通孔并通過螺栓將其固定在第二通孔中,帶切削毛竹另一端朝向第一通孔,啟動電機,通過第一通孔內的切刀對毛竹進行切削。
所述第一通孔內沿直徑方向設置十字形切刀。
所述第一通孔內壁間隔設置4-6個切刀。
所述架體上端面設置滑軌,移動塊置于所述滑軌中,以保證移動塊在滑動時沿直線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架體上相向設置一對切削塊和固定塊,切削塊和固定塊分別設置通孔,毛竹置于所述通孔中,從而對毛竹進行切削,節省了人力,且切削過程更加安全、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切削塊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3所示,一種毛竹切削裝置,包括架體1,電機2,切削塊5,固定塊6;電機2固定安裝在架體1一端,電機2轉軸連接絲桿3,移動塊4套接在絲桿3上,通過電機2的轉動帶動移動塊4在機架1上端面上沿水平方向運動,切削塊5固定在移動塊4上,切削塊5中間形成第一通孔9,沿第一通孔9內壁間隔設置切刀10,也可以在第一通孔9內沿直徑方向設置切刀10,架體1與電機2相對一端設置固定塊6,固定塊6上設置第二通孔8,固定塊6兩側面和上端面分別設置螺栓7,待切削毛竹穿過第二通孔8并通過螺栓7將其固定在第二通孔8中,帶切削毛竹另一端朝向第一通孔9,啟動電機2,通過第一通孔9內的切刀10對毛竹進行切削。進一步在架體1上端面設置滑軌,移動塊4置于所述滑軌中,以保證移動塊4在滑動時沿直線運動。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