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及鎖扣眼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82909閱讀:10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及鎖扣眼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線跡的鎖扣眼縫紉機,以及設于這種縫紉機上的底線切斷裝置。
但是,在鎖扣眼縫紉機上,能形成鎖縫的寬度、長度可自由變更且多種多樣形狀的鎖縫線跡。并且,在這樣的鎖扣眼縫紉機上可使用各種粗細和性質不同的縫線。這樣,如果鎖扣眼線跡的形狀和線種太多,那么由底線的保持位置、即底線切斷剪的待機位置,就不能把底線導向所希望的方向,而會發生向鎖扣眼線跡的底線縫入不良,或是因縫線的種類而形成剪刀閉合量不足,不能切斷底線、不能保持底線等問題。
然而,上述公報所公開的底線切斷裝置,其動作由機械所決定,底線切斷剪的待機位置和行程(開閉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且不可變更。雖然可以擰下螺絲等調整構成底線切斷裝置的各個部件而變更待機位置,但這是費時和費事的工作,而且,還受到若變更待機位置就必須改變底線切斷剪行程等的限制。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可以簡單地改變底線切斷剪的待機位置或關閉量或開啟量,并能可靠地切斷和保持底線。
根據本發明之1所述的發明,在以促動器作為驅動源,并通過驅動凸輪部件使底線切斷剪開合的底線切斷裝置上,用向一個方向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的旋轉停止時的旋轉位置的方法,可自由地變更在底線切斷后保持底線的待機位置。因此,可以根據鎖縫的鎖縫寬度、及縫制長度等的形狀或縫線種類,例如,如果用柔軟的易下垂的縫線就從縫制開始位置離開些,相反,如用硬縫線就靠近些,以這樣的變更,能保持可靠地縫入下一次形成的鎖縫線跡的縫線。
本發明之2所述的發明,如圖2、圖3所示,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52、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通過變更用于閉合底線切斷剪的驅動凸輪部件向所述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來變更底線切斷剪閉合量。
根據本發明之2所述的發明,在以促動器作為驅動源,并通過驅動凸輪部件使底線切斷剪開合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可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并以此可自由變更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因此,例如,如果是需要相當大切斷力性質的縫線就把閉合量變大,如果用易切斷的縫線就把閉合量變小。并且,用改變閉合量的方法,可自由地改變保持底線的保持力,例如,如果用容易滑脫的縫線就可改變為用大閉合量。其結果是,能可靠地保持為了切斷、并縫入下一次鎖縫線跡的縫線。
本發明之3所述的發明,其如圖2、圖3所示,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52、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由向上述一個方向改變驅動凸輪部件的轉動停止位置、可以改變底線切斷剪的上述待機位置,上述待機位置是獨立的,并且可通過改變在為閉合底線切斷剪而使驅動凸輪部件向上述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改變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
根據本發明之3所述的發明,在以促動器作為驅動源,并通過驅動凸輪部件使底線切斷剪開合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可變更驅動凸輪部件的轉動停止位置,及為閉合底線切斷剪而向一個方向轉動時的到達位置,并以此分別自由地改變上述待機位置及閉合量。
從而,可以根據鎖縫的鎖縫寬度、及縫制長度等的形狀或縫線種類而改變待機位置,并以此保持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形成的鎖縫線跡的位置。并且,可根據線種用改變閉合量的方法改變切斷力和保持力。其結果是,能可靠地進行切線和用于縫入下一個線跡的縫線的保持。
本發明之4所述的發明,如圖2、圖3所示,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52、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可變更用于打開底線切斷剪的驅動凸輪部件向上述另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并以此變更底線切斷剪開啟量。
根據本發明之4所述的發明,在以促動器作為驅動源,并通過驅動凸輪部件使底線切斷剪開合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可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另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并以此可以自由地變更上述底線切斷剪的開啟量。因此,可以靈活地改變從保持狀態到放開底線時的開啟量,例如,在用把具有容易散亂性質的底線可靠地縫入線跡時的連續保持的方法時,使開啟量變小,相反地,在用難于散亂的硬縫線時使開啟量變大地變更,其結果是,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鎖縫線跡。
本發明之5所述的發明,如

圖1~圖3所示,在設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并具有由用于形成鎖縫的數據構成的多組圖形數據的鎖眼縫紉機上,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底線切斷裝置130,該底線切斷裝置,具有通過閉合切斷底線,并在維持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52、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上述底線切斷剪打開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向另一個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連接的促動器,
底線切斷剪的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至少有一個是可變更的,在上述圖形數據中,包括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可變更的數據。
根據本發明之5所述的發明,在具有以促動器作為驅動源、并通過驅動凸輪部件使底線切斷剪開合的底線切斷裝置的鎖扣眼縫紉機上,底線切斷剪的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至少有一個是可變更的,并且,在用于形成鎖縫的圖形數據中,由于包括了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可變更的數據,所以以選擇一個圖形數據,就能夠以簡單地設定改變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的可以改變的數據。換言之,可以容易地改變選擇了的圖形數據。
根據本發明之6所述的鎖眼縫紉機,是在本發明之5所述的發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改變包括上述圖形數據的可改變數據的設定值的操作機構(操作面板200)。
圖2是底線切斷裝置的仰視圖。
圖3是圖2的底線切斷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圖1的操作面板的俯視圖。
圖5(a)是可從操作面板輸入數據的數據表,(b)是表示鎖扣眼線跡的模式圖。
圖中210-控制電路,211-CPU,212-ROM,213-RAM,200-操作面板,130-底線切斷裝置,52-底線切斷剪,53-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4-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6-上切刀,57-下切刀,58-板簧,61、64、65、67-連桿部件,62-底線切斷連桿,63-底線倒線臂,68-動作部件,131-脈沖馬達(促動器),134-驅動凸輪部件,135-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a、136a-凸輪從動件,136-第二L型連桿部件。
圖1中表示的是適用本發明的縫紉機的結構方塊圖。本實施例中的縫紉機,如圖5(b)所示,可形成直線狀的直扣眼u1,并在該直扣眼u1的周圍用縫紉機針的上下運動及旋梭的旋轉運動形成鎖縫線跡u0。在本發明中,驅動縫紉機針及旋梭的機構·動作與以往的眾所周知的鎖扣眼縫紉機相同,故省略其圖示及說明。
縫紉機,由與控制線路210連接的各驅動源構成。
控制線路210,如圖1所示,由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11連接的ROM(Read Only Memory)212、RAM(Random Acecss Memory)213、進行各脈沖馬達驅動的Y送布脈沖馬達驅動器214、基準線進給脈沖馬達驅動器215和擺針脈沖馬達驅動器216、面線切斷促動器驅動器217、底線切斷促動器驅動器218、縫紉機馬達驅動器219、缸驅動器228等構成。并且,在CPU211上,還連接著后述的操作面板200、用于指示縫制動作啟動的啟動開關225和底線切斷裝置130的傳感器137等。
由Y送布脈沖馬達驅動器214驅動的Y送布脈沖馬達220,在縫制中,向規定的方向輸送形成鎖扣眼線跡的布料。
由擺針脈沖馬達驅動器216驅動的擺針脈沖馬達222,向鎖縫寬度方向擺動規定距離地驅動縫紉機針。
由基準線進給脈沖馬達驅動器215驅動的基準線進給脈沖馬達221,用于改變縫紉機針擺針運動的基準線。
由面線切斷促動器驅動器217驅動的面線切斷促動器101,被用于驅動在縫制結束后、切斷穿過縫紉機針的面線的面線切斷裝置,例如是馬達或螺線管。
由底線切斷促動器驅動器218驅動的脈沖馬達131,被用于在縫制結束后、切斷旋梭與布料相連的底線。對于這個機構后面將要詳細說明。
由縫紉機馬達驅動器219驅動的縫紉機馬達150,被用于旋轉驅動驅動縫紉機針和旋梭的主軸。
在ROM212中,儲存著用于縫制鎖扣眼線跡的控制數據以及控制程序212a。
并且,ROM212具有縫制用數據庫212b,其中儲存著特定的形成鎖扣眼線跡的形狀和大小等的圖形數據。關于圖形數據有待后述。
CPU21,把RAM213的規定區域作為工作區域,并按照儲存在ROM212中的控制程序212a,根據從操作面板200和各種開關輸入的信號,以及來自無圖示的各種傳感器的檢測信號,通過各個驅動器進行馬達和促動器的控制。
即,一旦操作了啟動開關,則CPU211就通過各驅動器驅動縫紉機馬達150、Y送布脈沖馬達220、基準線進給脈沖馬達221、擺針脈沖馬達222,并形成鎖縫。另外,通過缸驅動器228驅動切布刀驅動缸229,并用切布刀形成扣眼。并且,在鎖扣眼結束后,分別驅動面線切斷促動器101、脈沖馬達131,并切斷面線及底線。
下面,參照圖2及圖3說明為本發明特征的底線切斷裝置130。而且,圖2是仰視圖,與實際上下相反。
底線切斷裝置130,具有針板臺51、可相對于針板臺51動作地設置的底線切斷剪52、把開啟狀態的底線切斷剪52變成閉合狀態的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把閉合狀態的底線切斷剪52變成開啟狀態的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
針板臺51為板狀部件,并略呈水平地固定在縫紉機機座(省略圖示)上。在針板臺51的上面上,固定著針板55。在針板55上形成有用于穿過機針5的通孔。
底線切斷剪52,具有上切刀56、下切刀57和板簧58。下切刀57,被設在針板臺51的前部。并且,下切刀57的基端部57a,被可繞上下方向的軸轉動地安裝在針板臺51的下面上。
上切刀56,被可相對于下切刀57繞上下方向的軸轉動地安裝在下切刀57上。在上切刀56的下面上,設有向下方凸出的銷釘56a。在上切刀56的前部設有向前方凸出的凸出部56b。板簧58,被固定在下切刀57上,并為了可靠地切斷縫線以及在其后保持縫線而把上切刀56壓在下切刀57上。
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通過使下切刀57以基端部57a為中心轉動,使底線切斷剪52閉合。
下面說明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的結構。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具有連桿部件61、底線切斷連桿62、底線倒線臂63、連桿部件64和連桿部件65。
連桿部件61的一端部與后述的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連接。連桿部件61的另一端部,可繞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底線切斷連桿62的一端部(后端部)連接。形成L字形的底線切斷連桿62,可繞其彎曲部附近的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針板臺51的下面連接。
底線切斷連桿62的前端部,可繞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底線倒線臂63的中間部以及連桿部件64的一端部連接。底線倒線臂63,是由其前端部倒出從旋梭的線軸引出的底線的部件。連桿部件64的另一端部,被可靈活轉動地安裝在下切刀57上。底線倒線臂63的后端部,可繞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連桿部件65的一端部連接。連桿部件65的另一端部,可靈活轉動地與針板臺51連接。
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是由促動器的驅動而推壓銷釘56a,并以此開啟底線切斷剪52的機構。
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具有連桿部件67和動作部件68。連桿部件67的后端部,與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連接。連桿部件67的前端部,可繞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動作部件68的一端部連接。動作部件68的中間部,可繞上下方向的軸靈活轉動地與針板臺51連接,并且其另一端部向銷釘56a伸出。
在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和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受作為促動器的脈沖馬達131的驅動力而動作。即,底線切斷裝置130,具有脈沖馬達131(在圖2上省略圖示)、由脈沖馬達131的旋轉驅動使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和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動作的動作機構133。
脈沖馬達131,被固定在水平地固定于縫紉機機座上的基座132的下方,且其驅動軸131a,從基座132向上方凸出,并可相對于基座132靈活地轉動。用接受來自CPU211的控制信號的底線切斷促動器驅動器218控制驅動脈沖馬達131向正轉及反轉方向其中一個方向轉動,以此驅動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和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其旋轉角度和旋轉速度受CPU211控制。
動作機構133,具有驅動凸輪部件134、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及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驅動凸輪部件134被配置在基座132的上方。驅動凸輪部件134為略呈圓盤狀的部件,其中央部(旋轉中心)被固定在驅動軸131a上,并與驅動軸131a同時轉動。在驅動凸輪部件134的外圓周部形成檢測部134a,并由上述傳感器137檢測該檢測部134a的邊緣134d。通過傳感器137檢測出邊緣134d的方法,檢測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角度為初始狀態。當傳感器137檢測到邊緣134d時,向CPU211輸出檢測信號,CPU211則根據從傳感器137傳來的信號,判斷底線切斷裝置130是否為初始狀態。
在驅動凸輪部件134上,形成有以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為中心并相互對稱的第一凸輪孔134b和第二凸輪孔134c。
第一凸輪孔134b,由凸輪部3A、與凸輪部3A連續的凸輪部3B、與凸輪部3B連續的凸輪部3C構成。凸輪部3A,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凸輪部3B,從凸輪部3A越向凸輪部3C接近、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越大。凸輪部3C,其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
第二凸輪孔134c,由凸輪部4A、與凸輪部4A連續的凸輪部4B、與凸輪部4B連續的凸輪部4C構成。凸輪部4A,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凸輪部4B,從凸輪部4A越向凸輪部4C接近、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越小。凸輪部4C,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定的。
在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一端部上設有凸輪推桿135a,且該凸輪推桿135a與第一凸輪孔134b形成滑動自如的配合。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可繞其彎曲部的上下方向的旋轉軸靈活轉動地被安裝在縫紉機機座上。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另一端部,可靈活轉動地與上述底線切斷剪閉合機構53的連桿部件61的后端部連接。
在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一端部上設有凸輪推桿136a,并且該凸輪推桿136a與第二凸輪孔134c形成滑動自如的配合。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可繞其彎曲部的上下方向的旋轉軸靈活轉動地被安裝在縫紉機機座上。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另一端,可靈活轉動地與上述底線切斷剪開啟機構54的連桿部件67的后端部連接。
下面,說明具有上述結構的底線切斷裝置130的動作。并且,在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如后所述,可相對于規定的基準值,以用控制脈沖馬達131而改變底線切斷剪52的初始位置及閉合量、開啟量,但以下說明以基準值動作的情況。
在縫紉機的縫制中,底線切斷裝置130,為如圖2所示的初始狀態。即,(1)傳感器137檢測出驅動凸輪部件134的邊緣134d,(2)凸輪推桿135a位于第一凸輪孔134b的R點位置,并且凸輪推桿136a位于第二凸輪孔134c的S點位置。該R點、S點是凸輪推桿135a·凸輪推桿136a的原點位置。并且,(3)上切刀56的凸出部56b不與針板臺51的開口部51a靠接,并在底線切斷剪52開啟的狀態下待機于初始位置。
從上述的狀態開始,當鎖扣眼結束時,底線切斷裝置130做如下動作。即,脈沖馬達131根據CPU211的控制信號正轉,且驅動凸輪部件134沿順時針(圖2所示的n方向)轉動。因此,凸輪推桿136a與凸輪部4A滑動,但由于凸輪部4A距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不轉動。另一方面,雖然因驅動凸輪部件134的順時針旋轉,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B滑動,但隨著滑動、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與凸輪推桿135a的距離變小。因此,隨著凸輪推桿135a向驅動凸輪部件134旋轉中心接近地移動,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向圖2的逆時針方向轉動。
隨著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轉動,底線切斷連桿62通過連桿部件61向圖2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
底線倒線臂63的中間部可靈活轉動地與底線切斷連桿62的前端部連接,另一方面,與針板臺51連接的連桿部件65的一端部被可靈活轉動地安裝在底線倒線臂63的后端部。因此,隨著因底線切斷連桿62逆時針方向的轉動其前端部的移動,底線倒線臂63移動,此時底線倒線臂63被連桿部件65牽引向圖2的逆時針方向轉動。根據該底線倒線臂63的移動,通過連桿部件64下切刀57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底線倒線臂63一邊轉動,一邊把底線倒向下切刀57。
隨著下切刀57的轉動,上切刀56也向同一方向轉動。上切刀56的凸出部56b剛剛與針板臺51的開口部51a接觸,上切刀56就停止其轉動。并且,因下切刀57轉動,而使上切刀56與下切刀57合在一起,且底線切斷剪52閉合并把被倒線的底線切斷,并把切斷的底線保持在上切刀56與板簧58之間。
并且,在底線倒線臂63剛要接觸底線之前,CPU211使脈沖馬達131的轉速降低。以此,降低底線倒線臂63倒底線后的轉速,并防止底線倒線臂63錯誤地倒斷底線。并且,也降低了底線切斷剪52的轉速,能夠可靠地保持已保持住的底線。
并且,即使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轉過規定角度以上,且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A滑動,但由于凸輪部3A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不轉動。因此,底線切斷剪52也不轉動。即,底線切斷剪52的閉合量,以因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使凸輪推桿135a開始進入凸輪部3A時的狀態為限度。
隨后,CPU211使脈沖馬達131反轉,并使脈沖馬達131的驅動軸131a返回初始狀態(以與正轉的脈沖數相同的脈沖數使其逆轉)。由于脈沖馬達131的反轉,驅動凸輪部件134向m方向轉動,并在凸輪推桿136a與凸輪部4A滑動的同時,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A的下一個凸輪部3B滑動。因此,在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不轉動的同時,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順時針轉動。
隨著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轉動,底線切斷剪52原封不動地保持閉合狀態并移向原來初始位置的待機位置。
而且,在凸輪推桿135a沒到達凸輪部3A時,用后述的改變閉合量的方法,使凸輪推桿135a只返回凸輪部3B。
然后,操作者一操作啟動開關225,則縫紉機就開始下一個周期的縫制。縫紉機開始縫制后,底線切斷裝置130做如下動作。
當CPU211使脈沖馬達131逆轉時,驅動凸輪部件134就從圖2的狀態向m方向轉動,且在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C滑動的同時,凸輪推桿136a與接著凸輪部4B的4C滑動。此時,由于凸輪部3C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不轉動,且底線切斷剪52也不移動。另一方面,隨著凸輪推桿136a與凸輪部4B的滑動,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與凸輪推桿136a的距離變小。因此,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向圖2的順時針方向轉動。
隨著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轉動,動作部件68通過連桿部件67向仰視圖的逆時針方向轉動。動作部件68因轉動而用其另一端壓銷釘56a。因此,上切刀56相對于下切刀57向圖2的順時針方向轉動,并開啟閉合狀態的底線切斷剪52,同時釋放底線,并把釋放了的底線縫入形成中的鎖扣眼線跡中。
并且,驅動凸輪部件134一旦向m方向轉動,則凸輪推桿136a就與凸輪部4C滑動,由于凸輪部4C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不再轉動,在該狀態下底線切斷剪52不再開啟。
另外,用控制開啟量的方法,也有凸輪推桿136a不達到凸輪部4C的情況。
然后,CPU211使脈沖馬達131正轉,一旦驅動凸輪件134向n方向轉動,則凸輪推桿135a就與凸輪部3C滑動,凸輪推桿136a就與接著凸輪部4C的4B滑動。此時,由于凸輪部3C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一定的,所以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不轉動。
另一方面,由于凸輪推桿136a與凸輪部4B的滑動,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向圖2的逆時針方向轉動。隨著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轉動,動作部件68向圖2的順時針方向轉動,并解除動作部件68的另一端部與銷釘56a的接觸。
然后,在正轉了與逆轉的脈沖數相同的脈沖數時停止脈沖馬達131,且底線切斷裝置130成為初始狀態。
如上述可知,下切刀57因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轉動、上切刀56因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轉動而動作。由于上切刀56被安裝在下切刀57上,所以作為底線切斷剪52整體的位置,由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所決定。并且,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只在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B滑動時轉動,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只在凸輪推桿136a與凸輪部4B滑動時轉動。
圖4所示的是與控制電路210連接的操作面板200。
操作面板200,是設定輸入各種縫制參數、或進行設定值的顯示和縫制控制上的錯誤顯示的裝置。
在操作面板200上,設有啟動操作部201、編號操作部202、數據值輸入操作部203以及模式轉換操作部204。
在啟動操作部201上,設有用于操作員輸入縫制準備就緒旨意及再次設定旨意的準備鍵201a、由顯示其狀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構成的顯示部201b。
在編號操作部202上,設有編號顯示部202a、減少鍵202b及增加鍵202c。編號顯示部202a,是由2位7段顯示器構成,并顯示輸入數據值的數據項目的編號及圖形編號。
減少鍵202b,是每操作一次就使數據項目的編號及圖形編號后退一個的鍵,增加鍵202c,是每操作一次就前進一個的鍵。
在數據值輸入操作部203上,設有數據值顯示部203a、減號鍵203b、加號鍵203c。數據值顯示部203a,由4位7段顯示器構成,并顯示各數據項目的數據值。減號鍵203b和加號鍵203c,是按規定的單位值依此增減數據值的鍵。如后所述,可確定每個數據項目的規定的單位值和可設定范圍,當每按一次減號鍵203b數據值就減小一個單位值,每按一次加號鍵203c數據值就增大一個單位值。
在模式轉換操作部204上,設有轉換為圖形編號設定模式的圖形編號鍵204a、轉換為數據輸入模式的數據鍵204b。在圖形編號鍵204a及數據鍵204b上,分別設有LED等的顯示器204c、204d,并用它們的點亮可以告知操作者是圖形編號設定模式還是數據輸入模式。
操作者,例如,首先操作圖形編號鍵204a從圖5(a)的圖形No.1、2…中選擇所希望的圖形編號,然后操作數據鍵204b選擇各數據項目,并在數據值輸入操作部203設定·變更數據值。并且,由于用選擇圖形編號的方法對每個圖形都予先設定了數據值,所以當可以用該數據值時就沒有變更的必要。
在圖5(a)中,是表示可從操作面板200輸入的圖形數據和包含于圖形數據的數據項目的實例的數據表,在圖5(b)上,是用縫紉機形成的鎖縫線跡u0。即,鎖縫線跡u0,由形成于扣眼u1周圍的側縫部u2、加固縫部u3構成。各圖形數據,由與將要形成的鎖扣眼線跡有關的各種數據構成,并且以選擇一個圖形數據,就可形成規定形狀的鎖扣眼線跡。
作為構成各圖形數據的數據項目,如圖5(a)的實例所示,例舉了切布長度(圖形數據01、扣眼u1的長度)、加固縫長度(圖形數據02)、平行部間距(圖形數據03、側縫部u2的兩針之間的縱向方向的距離)等。
數據編號06~08,是本發明特征的數據項目。
如上所述,由底線切斷裝置130一邊轉換脈沖馬達131的正轉/逆轉、一邊進行底線切斷的各個動作。利用脈沖馬達131使底線切斷裝置130的各個動作的動作量不是一定量,而可根據脈沖馬達131的轉動程度適當地改變。
因此,如圖5(a)的數據編號06~08所示,設定了可變更的底線切斷裝置130的各個動作的動作量。以此,總把基準值設為「0」,并用整數設定與該值的相對值,并可一級一級地改變。
下面說明數據編號。
數據編號06的「底線切斷待機位置」,是動作前的初始位置,并且,是有關底線切斷后底線切斷剪52在保持底線的狀態下返回的待機位置的數據,它根據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停止時的轉動位置決定。
如前所述,底線切斷剪52的位置是由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轉動位置決定的。即,把凸輪推桿135a在R點的狀態設定為「0」。從此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轉動,并把凸輪推桿135a向凸輪部3B側移動的位置設定為「1~5」,并從0~5的全部6檔中改變設定值。數字越大凸輪推桿135a越離開R點,底線切斷剪52也就越位于圖2的左側位置。
之所以不設定一(負)的值,是因為驅動凸輪部件134從圖2的狀態向m方向轉動,即使凸輪推桿135a從R點移到凸輪部3C、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也不轉動。
該數據編號06,也可以根據鎖縫線跡的鎖縫寬度和線跡長度等設定合適的值,以便在保持底線時能可靠地縫入鎖縫線跡中。
數據編號07的「底線切斷閉合量」,是有關底線切斷時的下切刀57與上切刀56對合程度的數據。下切刀57的動作由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凸輪推桿135a移動到凸輪部3B的何處,即,以在底線切斷時的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轉動到達位置所決定。
并且,可以從把規定的基準值設為「0」,凸輪推桿135a從這里開始只向更接近R點位置移動的「-1」、「-2」、「-3」,和從這里開始向更遠位置的「1」、「2」、「3」的全部7檔中選擇設定值。設定值越大閉合量越大,若為「3」的話,則凸輪推桿135a將達到凸輪部3A。
改變該數據編號07的設定值,則可以改變下切刀57與上切刀56的對合程度,并且,也改變了保持底線的保持力的程度。例如,若是用需要相當大切斷力性質的縫線就要加大設定值,若用容易切斷的縫線就減小設定值。并且,若用容易打滑且容易脫出的縫線就用大設定值,無論什么樣都可以改變設定值。
此外,和數據編號07的值一樣,若該數據編號06的值不同,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底線切斷時的旋轉量也不同。并且,由于其機械地決定了下切刀57與上切刀56對合位置,所以也和數據編號07的值一樣,若把數據編號06往十側挪,則從動作開始時更快地到達對合位置,并加快切斷的節奏。
數據編號08的「底線切斷開啟量」,是有關底線切斷剪52在開啟時,即,上切刀56相對于下切刀57的開啟角度的數據。即,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凸輪推桿136a移動到驅動凸輪部件134的凸輪部4B的何處,即,開啟時的驅動凸輪部件134向m方向轉動到達位置的設定值。
在這里,可以從把規定的基準值設為「0」,凸輪推桿136a只向比其更接近S點位置移動的「-1」、「-2」、「-3」,和比其更遠位置的「1」、「2」、「3」的全部7檔中選擇設定值。設定值越大開啟量越大,若為最大值「3」的話,則凸輪推桿136a將達到凸輪部4C。
例如,如要遇到容易散亂性質的底線,并希望持續保持到縫入鎖縫線跡時的最后時刻,就減小開啟量、相反在遇到硬線時就增大開啟量地改變設定即可。
而且,和數據編號07一樣,即使數據編號08的值相同,若數據編號06的值不同,則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量也不同。
以下,簡單地說明數據編號06的底線切斷待機位置基準值不是「0」,而設定為「1~5」其中之一時的底線切斷裝置130的動作。
此時,在縫制中的初始狀態,第一L型連桿部件135的凸輪推桿135a在凸輪部3B內。第二L型連桿部件136的凸輪推桿136a在凸輪部4A內。
從這個狀態,在縫制結束后立即切斷底線時,根據數據編號07的設定值使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轉動,并且凸輪推桿135a與凸輪部3B(根據數據編號07的設定值可到達凸輪部3A)相對移動,下切刀57與上切刀56對合。
在保持被切斷的底線返回原待機位置時,通過驅動凸輪部件134向m方向的轉動使凸輪推桿135a返回最初的凸輪部3B的位置,且凸輪推桿136a也同樣地返回原來的凸輪部4A內的規定位置。
在下一次縫制開始后,驅動凸輪部件134根據數據編號08的設定值向m方向轉動。此時,凸輪推桿135a通過凸輪部3B,且經過原點R,并在凸輪部3C內相對移動。并且,凸輪推桿136a通過凸輪部4A,且經過原點S,在凸輪部4B移動,并根據數據編號08的設定值移至凸輪部4C。根據這樣的動作使上切刀56與下切刀57相對地打開。
因而,釋放底線時,是由凸輪推桿135a在凸輪部3B中的移動使下切刀57、即底線切斷剪52返回圖2所示的原點位置,然后,由凸輪推桿136a在凸輪部4B內的移動使上切刀56動作,并打開底線切斷剪52。
在釋放底線后,凸輪推桿135a返回到凸輪部3B內的初始位置,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轉動,并返回原來狀態。
以上的數據編號06~08,分別可通過操作面板200設定,但如圖5(a)所示,在各圖形編號中已被予先設定。在圖形編號01中,其數據編號06~08分別被設定為基準值「0」。在圖形編號02中,按數據編號06、07、08的順序被設定為基準值「1」、「2」、「3」。
因此,選擇圖形編號也和其他的數據編號一樣,對于數據編號06~08不必特別地設定。當然,若改變的話,可以在圖形編號的選擇后,選擇數據編號06~08的其中之一,并改變預先設定的值。
根據上述的縫紉機以及底線切斷裝置130,由向n方向變更驅動凸輪部件134的轉動停止時的旋轉位置,可以改變切斷底線后保持底線的待機位置。因此,可以根據鎖扣眼線跡的鎖縫寬度、鎖縫長度等形狀,或線種等,例如,若是容易松弛的線就離開縫制開始位置遠些,相反若是硬線就靠近些地改變位置,以此可保持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形成鎖扣眼線跡中的位置。
此外,由于改變在切斷底線時驅動凸輪部件134向n方向旋轉所到達的旋轉位置,而可以改變底線切斷剪52的閉合量,所以可根據線種改變切斷力。例如,若是需要相當大切斷力性質的線就設定為大的設定值,若是容易切斷的線就減小設定值。并且閉合量的變化進而也能改變底線的保持力,例如,若是在保持時容易打滑脫出的線就加大設定值。如此的結果是,使切線、及用于下一次鎖扣眼的線的保持·縫入變的可靠。
并且,在開啟底線切斷剪52時,改變驅動凸輪部件134向m方向旋轉時所到達的旋轉位置,可以改變底線切斷剪52的開啟量。因此,例如,如要遇到容易散亂性質的底線,并希望持續保持到可靠地縫入鎖縫線跡時,就減小設定值,相反在遇到硬線不易散亂時就增大設定值地改變設定,其結果是,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的鎖縫線跡中。
這樣地改變驅動凸輪部件134的旋轉停止位置、轉動到達位置,可以單獨地改變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并不會如以往那樣一改變待機位置其他的參數也隨之改變,可分別地改變以適合多種的情況,并且,以分別改變能可靠地切斷底線、縫入底線,其利用性高。
另外,不僅可自由地改變3個參數,還能只改變驅動凸輪部件134一個部件的旋轉停止位置、轉動到達位置,所以可使結構簡單化。
如上所述,用底線切斷裝置130,可由控制驅動凸輪部件134旋轉的方法改變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并且,圖形數據中包含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因此,通過操作面板200,可以用選擇一個圖形數據的方法選擇所希望的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的設定值。并且,在選擇了圖形數據以后,還可以分別進一步改變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
從而,待機位置、開啟量、閉合量的設定·變更容易了,并可簡單可靠地實現對應線種和線跡形狀的切線、縫線的保持、縫線的縫入。
此外,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可適當地進行變更。例如,作為底線切斷裝置的驅動源,所用的是脈沖馬達,但若是其他可控制位置的驅動源也沒有特定的限制,也可使用直線馬達。
并且,由于底線切斷剪的位置可用脈沖馬達自由地改變,所以切斷前的初始位置和切斷后保持時的待機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位置。
(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之1所述的發明,由向一個方向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的旋轉停止時的旋轉位置,可自由地變更在底線切斷后保持底線的待機位置。因此,可以根據鎖縫的鎖縫寬度、縫制長度等形狀,或縫線種類等,例如,如果用柔軟的易下垂的縫線就從縫制開始位置離開些,相反,如用硬縫線就靠近些,以如此的變更,能保持可靠地縫入下一次形成的鎖縫線跡的縫線。
根據本發明之2所述的發明,由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可以自由地變更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因此,例如,如果是需要相當大切斷力性質的縫線就把閉合量變大,如果用易切斷的縫線就把閉合量變小。并且,用改變閉合量的方法,可自由地改變保持底線的保持力,例如,如果用容易滑脫的縫線就可改變為用大閉合量。其結果是,能可靠地保持為了切斷、并縫入下一次鎖縫線跡的縫線。
根據本發明之3所述的發明,用變更驅動凸輪部件的轉動停止位置,及為閉合底線切斷剪而向一個方向轉動時的到達位置的方法,可分別自由地改變上述待機位置及閉合量。
從而,可以根據鎖縫的鎖縫寬度、及縫制長度等的形狀,或縫線種類而改變待機位置,并以此保持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形成的鎖縫線跡的位置。另外,可根據線種用改變閉合量的方法改變切斷力和保持力。其結果是,即能可靠地進行切線和又能可靠地進行用于縫入下一個線跡的保持。
根據本發明之4所述的發明,用變更上述驅動凸輪部件向另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的方法,可以自由地變更上述底線切斷剪的開啟量。因此,可以靈活地改變從保持狀態到放開底線時的開啟量,例如,在用把具有容易散亂性質的底線可靠地縫入線跡時的持續的保持方法時,使開啟量變小,相反地,在用難于散亂的硬縫線時使開啟量變大地變更,其結果是,能可靠地縫入下一次鎖縫線跡。
根據本發明之5所述的發明,由于底線切斷剪的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至少有一個是可變更的,并且,在用于形成鎖扣眼的圖形數據中包括了上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可變更的數據,所以可以用選擇一個圖形數據的方法,簡單地改變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的可以改變的數據。換言之,可以容易地改變選擇了的圖形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通過向所述一個方向變更驅動凸輪部件的旋轉停止位置,能夠改變底線切斷剪的所述待機位置。
2.一種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通過變更用于閉合底線切斷剪的驅動凸輪部件向所述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來變更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
3.一種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由向所述一個方向改變驅動凸輪部件的轉動停止位置、可以改變底線切斷剪的所述待機位置,并且通過改變在為閉合底線切斷剪而使驅動凸輪部件向所述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可改變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
4.一種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在設置于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的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用閉合來切斷底線、并維持在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開啟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相連接的促動器,通過變更用于打開底線切斷剪的驅動凸輪部件向所述另一個方向轉動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可變更底線切斷剪開啟量。
5.一種鎖扣眼縫紉機,在由面線和底線在孔的周圍形成鎖縫、并具有由用于形成鎖縫的各種數據構成的多組圖形數據的鎖眼縫紉機上,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底線切斷裝置,該底線切斷裝置,具有由閉合來切斷底線、并在維持閉合的狀態為了下一次鎖縫把切斷了的底線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通過向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閉合,并通過向另一個方向轉動而使所述底線切斷剪打開地與底線切斷剪連接的驅動凸輪部件、使所述驅動凸輪部件向一個方向或向另一個方向轉動地與驅動凸輪部件連接的促動器,底線切斷剪的所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至少有一個是可變更的,在所述圖形數據中,包括所述待機位置和閉合量和開啟量中可變更的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鎖扣眼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具有改變包括所述圖形數據的可變更數據的設定值的操作機構。
全文摘要
一種鎖扣眼縫紉機的底線切斷裝置及鎖扣眼縫紉機,在設于鎖眼縫紉機上、并在形成鎖縫線跡后切斷底線的底線切斷裝置(130)上,具有切斷底線并在切斷了底線的閉合狀態下保持在規定的待機位置的底線切斷剪(52)、脈沖馬達(131)、由脈沖馬達(131)驅動并以轉動驅動底線切斷剪開閉的驅動凸輪部件(134);通過從原點向n方向改變驅動凸輪部件的旋轉停止時的轉動位置、可改變所述待機位置,并通過改變驅動凸輪部件向n方向旋轉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可改變底線切斷剪的閉合量,并通過改變向m方向旋轉時所到達的轉動位置來改變底線切斷剪的開啟量。這樣能自由且簡單地改變待機位置和閉合量等并能可靠地切斷底線和保持底線。
文檔編號D05B65/00GK1421562SQ0215226
公開日2003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6日
發明者緒方孝宏 申請人:重機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定安县| 昌邑市| 沽源县| 华坪县| 扶风县| 张家界市| 太仓市| 台湾省| 扎兰屯市| 永福县| 玉田县| 呼伦贝尔市| 宽城| 中超| 依安县| 黄大仙区| 明光市| 玉龙| 高台县| 怀柔区| 庆安县| 黄龙县| 历史| 和龙市| 甘肃省| 舞阳县| 卓尼县| 阳谷县| 环江| 六盘水市| 乌兰察布市| 图木舒克市| 永城市| 信宜市| 泗阳县| 齐齐哈尔市| 西华县| 灵山县| 鹤峰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