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材料,尤其涉及由大豆蛋白質纖維和活性染料為組分的色紡纖維,同時還涉及這種有色紡纖維(以下簡稱色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纖維,早在1948年就有名為“維卡拉”的玉米纖維生產,它是玉米蛋白纖維,到1957年,玉米維卡拉纖維正式由美國維吉尼亞-卡里羅來納化學公司生產制造。之后不久,美國知名Cargill谷物公司研制開發成功“玉米聚乳酸纖維”,并投入批量生產″產量一度達6000噸。另外國家專利CN99116636.1和CN02109966.9中公開了由植物蛋白質合成纖維及該纖維的制造方法。以上其生產的纖維需在其后進行漂白色染,由于纖維素纖維分子鏈為多肽聚合物,不耐燒堿,蛋白質纖維無論在強堿還是弱堿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導致分解。酸性染料染色的牢度很差,蛋白在分離、純化和紡絲加工過程中,遭到了明顯的損傷,氨基酸組成中的氨基數量較少,因此結合染料的能力大大降低,又因為這種纖維的蛋白質主要分布在纖維外層,數量較少,而且容易溶脹脫落,所以即使吸附上大量酸性染料,染料也容易隨蛋白質一起在濕熱和摩擦狀態下脫落,顏色也不鮮艷。此外,我們證明,相當一部分染料也吸附在纖維內層的纖維素組成中,但牢度很差、光澤度差。在紫外線照射下更易退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有色纖維,克服原工藝的色牢度差、光澤度差的缺點。省去了原紡織過程中的后色染工藝,對紡絲材料、對環境保護都極為有利。
本發明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了先染色后紡織的生產工藝。在配制紡絲原液的過程中,加入活性染色料,在反應釜中充分熟成、聚合,并用濕法紡絲工藝,紡成纖密度0.8-2.4dtex的植物蛋白質有色纖維。由于在制液過程中加入活性染料,提高了上色率和固著率。經檢測該有色纖維,色牢度好膘光足。色牢度可達4-5級。這種活性染料無污染、無公害,有優良的導濕性和放濕性。比重輕強伸度高、耐酸耐堿性能好。手感柔軟、滑爽、懸垂性優于蠶絲。耐沸水收縮和耐干熱。可針織、梭織成各種超薄或加厚的高檔服裝面料。
本發明專利說明書包括一幅附1為本發明專利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1)玉米蛋白質制備,聚乙烯浸泡,色漿制備;(2)將玉米蛋白質和浸泡后聚乙醇、色漿加入到反應釜,加熱55℃-105℃,反應100-120分鐘;(3)加入活性劑有色制液;(4)紡絲;(5)交聯;(6)脫醛;(達到國家標準)(7)卷曲;(8)切斷;(9)真空定型;(10)打包。
使用活性劑,按重量的百分比配制磷酸鈉——0.1-0.3%
過硼酸鈉——0.2-0.5%四硼酸鈉——0.4-0.6%乙銑胺——0.2-0.4%生物乙醇——0.4-0.6%過氧化二苯甲酰——0.6-0.8%活性染料,按重量的百分比配制活性青ED-2G 0.3-0.5%活性黃ED-2G 0.3-0.5%活性紅ED-3B 0.3-0.5%多種活性染料,活性染料有不同配比,制成不同顏色的源液。
在我們紡出的短纖維檢測中,使用以上三種活性染料,可染十幾種及幾十種不同顏色的色漿。在經紡織面料最終實驗中,耐水洗和耐紫外線照射。色牢度很好,且色澤鮮艷。這種有色纖維,未來的市場十分廣闊。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其特征在于該色紡纖維含有活性劑和活性染色料成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其特征在于使用活性劑為生物乙醇——0.4-0.6%、過氧化二苯甲酰——0.6-0.8%、磷酸鈉——0.1-0.3%、過硼酸鈉——0.2-0.5%、四硼酸鈉——0.4-0.6%、乙銑胺——0.2-0.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大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其特征在于活性染料為玉紅-ED 0.2-0.4%、活性黃ED-2G 0.3-0.5%、活性紅ED-3B 0.3-0.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其特征在于活性染料有不同配比,制成不同顏色的源液。
5.制造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蛋白質有色紡纖維的方法,其步驟為(1)玉米蛋白質制備,聚乙烯浸泡,色漿制備;(2)將玉米蛋白質和浸泡后聚乙烯、色漿加入到反應釜,加熱55℃-105℃,反應100-120分鐘;(3)加入活性劑有色制液;(4)紡絲;(5)交聯;(6)脫醛,達到國家標準要求;(7)卷曲;(8)切斷;(9)真空定型;(10)打包。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玉米蛋白質有色纖維及生產方法。玉米蛋白質有色纖維有活性染色料,生產方法為在配制紡絲原液的過程中,加入活性染色料,在反應釜中充分熟成、聚合,并用濕法紡絲工藝,紡成纖密度0.7-3.0dtex的植物蛋白質有色纖維。由于在制液過程中加入活性染料,提高了上色率和固著率。經檢測該有色纖維,色牢度好膘光足、色牢度可達5級。這種活性染料無污染、無公害。該纖維有優良的導濕性和放濕性,比重輕強伸度高、耐酸耐堿性能好、手感柔軟、滑爽、懸垂性優于蠶絲。耐沸水收縮和耐干熱。可針織、梭織成各種超薄或加厚的高檔服裝面料。
文檔編號D01F1/06GK1952225SQ20061012734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8日
發明者韓曉根, 朱海山 申請人:韓曉根, 朱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