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功能性聚酯長絲及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及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持久高效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的多組分復合聚酯長絲及制造功能性聚酯纖維的方法,屬于紡織纖維及制造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在功能性纖維的制造過程中,如何將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級粉體和諧地結(jié)合到纖維中去,滿足紡絲、織造、染整等后續(xù)對纖維品質(zhì)的要求,達到纖維品質(zhì)和功能性指標的完美統(tǒng)一,是目前功能性纖維開發(fā)研究追求的最高目標。
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性纖維是近年來開發(fā)研究的重點之一,已有較多的研究成果,開發(fā)較成功的有負氧離子聚酯短纖維、粘膠纖維等。但是由于制造持久高效的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纖維必須添加足夠多的功能性粉體,添加少了,功能效果差;添加過多導致聚酯纖維強度差,紡絲時斷絲、毛絲、飄絲增加,紡絲困難,難于正常工業(yè)化生產(chǎn)。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采用改性聚酯和皮芯型復合紡絲技術(shù)制造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長絲,能產(chǎn)生較好的負氧離子和遠紅外功能,纖維強度、伸度等纖維的品質(zhì)良好,以解決紡絲困難的問題并可滿足后續(xù)加工要求的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及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來完成的,所述的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截面為皮芯型復合結(jié)構(gòu),它由普通聚酯構(gòu)成的芯層和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功能性改性聚酯構(gòu)成的皮層組成。
所述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皮層和芯層的線密度比例為2∶8至4∶6,纖維的皮層為具有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量4000個/cm3以上,同時遠紅外發(fā)射率0.88以上的功能性改性聚酯制成。
以上所述的纖維皮層至少包括有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復合粉體按4.0%~7.0%與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按96%~93%的比例混合制成。
一種皮芯型復合聚酯長絲的制造方法,該方法采用雙螺桿復合紡絲機,并同時采用同板雙組分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層和芯層的兩組分材料比例是2∶8至4∶6,經(jīng)熔融紡制成皮層為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芯層為纖維承受強伸度等機械物理性指標的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性皮芯型雙組分復合聚酯長絲。
本發(fā)明先采用具有持久釋放負氧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功能的納米級復合粉體材料和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制成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母粒;將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除濕干燥,含水率達到50ppm以下,然后再將功能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加入到雙螺桿紡絲機中,經(jīng)熔融擠出→同板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芯型復合噴絲孔噴出→冷卻→卷繞成皮層為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芯層為普通聚酯的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所述的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既可制成預取向絲(POY)再制成拉伸變形絲(DTY)、也可制成全拉伸絲(FDY)。
本發(fā)明所述的功能母??梢圆捎脤⒓{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同時對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進行粉碎、干燥,再將上述的功能復合粉體按4.0%~7.0%和改性聚酯粉體按96%~93%的比例混合均勻,熔融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本發(fā)明所述的功能母粒也可以將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把已除濕干燥處理的功能性復合粉體均勻添加到已完成酯化縮聚的改性聚酯熔體中并攪拌均勻;再鑄帶切粒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本發(fā)明既有持久高效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又能滿足紡絲、織造、染整等后續(xù)對纖維品質(zhì)的要求,能夠達到纖維品質(zhì)和功能指標的完美統(tǒng)一,具有纖維產(chǎn)品多功能、高品質(zhì),能很好滿足后續(xù)加工要求,提高最終產(chǎn)品質(zhì)量,且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效果好等特點。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的復合聚酯長絲的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的介紹附圖1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截面為皮芯型復合結(jié)構(gòu),它由普通聚酯構(gòu)成的芯層A和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功能性聚酯構(gòu)成的皮層B組成;皮層B的作用是能恒久釋放負氧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功能。芯層A的作用是保持纖維的強度、伸度和可紡性良好的后加工性能,該功能聚酯長絲較好地實現(xiàn)了纖維的品質(zhì)(強度、伸度、可加工性)和功能性指標(釋放負氧離子濃度4000個/cm3以上,遠紅外發(fā)射率0.88以上及抗菌除臭效果)的完美統(tǒng)一。
所述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皮層和芯層的線密度比例為2∶8至4∶6,纖維的皮層為具有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量4000個/cm3以上,同時遠紅外發(fā)射率0.88以上的功能性改性聚酯制成。
以上所述的纖維皮層至少包括有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復合粉體按4.0%~7.0%與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按96%~93%的比例混合制成。
一種皮芯型復合聚酯長絲的制造方法,該方法采用雙螺桿復合紡絲機,并同時采用同板雙組分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層和芯層的兩組分材料比例是2∶8至4∶6,經(jīng)熔融紡制成皮層為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芯層為纖維承受強伸度等機械物理性指標的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性皮芯型雙組分復合聚酯長絲。
本發(fā)明先采用具有持久釋放負氧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功能的納米級復合粉體材料和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制成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母粒;將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除濕干燥,含水率達到50ppm以下,然后再將功能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加入到雙螺桿紡絲機中,經(jīng)熔融擠出→同板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芯型復合噴絲孔噴出→冷卻→卷繞成皮層為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芯層為普通聚酯的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所述的皮芯型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既可制成預取向絲(POY)再制成拉伸變形絲(DTY)、也可制成全拉伸絲(FDY)。
本發(fā)明所述的功能母??梢圆捎脤⒓{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同時對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進行粉碎、干燥,再將上述的功能復合粉體按4.0%~7.0%和改性聚酯粉體按96%~93%的比例混合均勻,熔融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本發(fā)明所述的功能母粒也可以將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把已除濕干燥處理的功能性復合粉體均勻添加到已完成酯化縮聚的改性聚酯熔體中并攪拌均勻;再鑄帶切粒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功能性聚酯長絲,其特征在于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截面為皮芯型復合結(jié)構(gòu),它由普通聚酯構(gòu)成的芯層和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功能性聚酯構(gòu)成的皮層組成。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聚酯長絲,其特征在于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皮層和芯層的線密度比例為2∶8至4∶6,纖維的皮層為具有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量4000個/cm3以上,同時遠紅外發(fā)射率0.88以上的功能性改性聚酯制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聚酯長絲,其特征在于該纖維皮層至少包括有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復合粉體按4.0%~7.0%與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按96%~93%的比例混合制成。
4.一種制造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功能性聚酯長絲的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采用雙螺桿復合紡絲機,并同時采用同板雙組分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層和芯層的兩組分材料比例是2∶8至4∶6,經(jīng)熔融紡制成皮層為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芯層為纖維承受強伸度等機械物理性指標的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性皮芯型雙組分復合聚酯長絲。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聚酯長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具有持久釋放負氧離子、發(fā)射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功能的納米級復合粉體材料和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制成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母粒;將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除濕干燥,含水率達到50ppm以下,然后再將母粒和普通聚酯分別加入到雙螺桿紡絲機中,經(jīng)熔融擠出→同板皮芯型復合紡絲組件→皮芯型復合噴絲孔噴出→冷卻→卷繞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的皮芯型復合聚酯長絲。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同時對熔點低(240℃±15℃)特性粘度高(0.7dl/g±0.2dl/g)的改性聚酯進行粉碎、干燥,再將上述的功能復合粉體按4.0%~7.0%和改性聚酯粉體按96%~93%的比例混合均勻,熔融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功能性聚酯長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納米級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復合粉體進行理化分散處理,并進行低溫除濕干燥處理,把已除濕干燥處理的功能性復合粉體均勻添加到已完成酯化縮聚的改性聚酯熔體中并攪拌均勻;再鑄帶切粒制成負氧離子遠紅外功能聚酯母粒。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聚酯長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皮芯型復合聚酯長絲既可制成預取向絲(POY)再制成拉伸變形絲(DTY)、也可制成全拉伸絲(FDY)。
全文摘要
一種功能性聚酯長絲及制造方法,所述復合功能性聚酯長絲的纖維截面為皮芯型復合結(jié)構(gòu),它由普通聚酯構(gòu)成的芯層和具有負氧離子、遠紅外等功能的功能性改性聚酯構(gòu)成的皮層組成;所述復合聚酯長絲的纖維皮層和芯層的線密度比例為2∶8至4∶6,纖維的皮層為具有恒久釋放負氧離子量4000個/cm
文檔編號D01D5/08GK101046006SQ20071006810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凌榮根, 錢建華, 孫福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